一种电磁炉的发光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32961发布日期:2019-01-25 18:25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磁炉的发光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厨房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磁炉的发光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电磁炉均具有发光结构,其包括底壳和置于底壳上的面板(通常为微晶玻璃),底壳和面板形成的容纳腔内设有主控电路板。如图1所示,微晶玻璃1的表面上通过丝印或者其他方式形成有透光部分11,透光部分的下方对应设置有多个直插式LED灯2,在主控电路板的控制下,多个直插式LED灯2发出的光透过微晶玻璃的透光部分指示电磁炉的工作状态。

上述方式结构简单,然而发光区域仅限于固定的区域且发光面积有限,在使用时,发光区域易被摆放在电磁炉上的厨具遮住,不便于用户观察电磁炉的工作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磁炉的发光结构,能够实现发光体与厨具的摆放位置同步点亮,还能避免发光区域被厨具遮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磁炉的发光结构,包括底壳和置于底壳上的面板,所述底壳和所述面板形成的容纳腔内设有主控电路板,其中,

所述主控电路板连接有发光装置和位置检测装置,所述发光装置包括多个光源组,所述多个光源组沿所述底壳的边缘处周向设置,所述主控电路板根据所述位置检测装置的位置检测结果,控制与所述位置检测结果对应的区域内的光源组点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壳上设有透明的导光边框,所述导光边框上设有凹槽,所述导光边框的一侧位于所述电磁炉的外侧表面,所述发光装置设于所述凹槽内;

可选地,所述多个光源组的发光方向朝向所述电磁炉的外侧表面,所述凹槽内还设有条形透镜或导光条,所述条形透镜或导光条正对所述多个光源组的发光方向设置;或者

所述凹槽内还设有多个侧边带微结构的导光条,所述光源组设于所述导光条的两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内设有导光板,所述发光装置以侧发光的方式封装于所述导光板的边缘处。

可选地,所述导光板底部设有网点或者晒纹。

可选地,所述面板的底部加有黑色丝印,加有所述黑色丝印的区域与未加有所述黑色丝印的区域间隔分布。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位置检测装置包括触摸板或者多个位置检测传感器,所述触摸板或者所述多个位置检测传感器设于所述面板的下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光源组包括至少一个LED灯,所述发光装置还包括铝基板或玻璃纤维板,所述LED灯贴片于所述铝基板或所述玻璃纤维板上。

可选地,所述主控电路板还连接有多个PWM调光电路,所述多个PWM调光电路与所述多个光源组一一对应连接。

可选地,所述主控电路板还连接有多个温度传感器,所述多个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多个光源组一一对应,所述主控电路板还根据对应的区域内的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检测结果,控制点亮的光源组的发光亮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光结构的主控电路板连接有发光装置和位置检测装置,发光装置包括多个光源组,多个光源组沿底壳的边缘处周向设置,主控电路板根据位置检测装置的位置检测结果,控制与位置检测结果对应的区域内的光源组点亮,能够实现发光体与厨具的摆放位置同步点亮,还能避免发光区域被厨具遮挡。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电磁炉的发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磁炉的发光结构的功能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的电磁炉的发光结构的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的电磁炉的发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电磁炉的发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的电磁炉的发光结构的工作状态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电磁炉的发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电磁炉的发光结构的工作状态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电磁炉的面板底部加黑色丝印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炉的发光结构,其包括底壳(图中未示出)和置于底壳上的面板,底壳和面板形成的容纳腔内设有主控电路板,如图2所示,主控电路板10连接有发光装置和位置检测装置20,发光装置包括多个光源组31,多个光源组31沿底壳的边缘处周向设置,避免了光源组31发出的光被摆放在电磁炉上的厨具遮挡;位置检测装置20用于检测厨具的摆放位置,主控电路板10根据位置检测装置20的位置检测结果,控制与位置检测结果对应的区域内的光源组31点亮,能够实现发光体与厨具的摆放位置同步点亮。

位置检测装置20包括触摸板或者多个位置检测传感器,触摸板或者多个位置检测传感器设于面板的下方。在实际应用中,位置检测传感器可为压力传感器、接近传感器等类型的传感器。当位置检测装置20包括多个位置检测传感器时,多个位置检测传感器与多个光源组一一对应,以使主控电路板根据位置检测装置的反馈结果,控制对应的区域内的光源组点亮。

如图3所示,光源组31包括至少一个LED灯,作为优选地方案,发光装置还包括铝基板32或玻璃纤维板32,LED灯贴片于铝基板32或玻璃纤维板32上,铝基板32或玻璃纤维板32安装于底壳的边缘处,可作为底板及散热器使用,减少了工件,降低了成本。

可选地,主控电路板10还连接有多个PWM调光电路41,多个PWM调光电路41与多个光源组31一一对应连接。在一实施例中,主控电路板10还根据对应的区域内的加热功率,控制点亮的光源组31的发光亮度。具体地,主控制电路10根据加热功率以及存储的功率与控制周期的对应关系向PWM调光电路41输出控制信号,调节LED灯的占空比,以控制点亮的光源组31的发光亮度。

示例性地,LED灯为红色LED灯,当设置对应的区域内的加热功率为500W时,控制点亮的光源组31的发弱红光,当设置对应的区域内的加热功率为2000W时,控制点亮的光源组31的发强红光。

在一实施例中,主控电路板10还连接有多个温度传感器51,多个温度传感器51与多个光源组31一一对应,主控电路板10还根据对应的区域内的温度传感器51的温度检测结果,控制点亮的光源组31的发光亮度。具体地,主控制电路10根据温度以及事先存储的温度与控制周期的对应关系向PWM调光电路41输出控制信号,调节LED灯的占空比,以控制点亮的光源组31的发光亮度。

示例性地,LED灯为红色LED灯,当对应的区域内的温度传感器51检测到的温度为100℃时,控制点亮的光源组31的发弱红光,当对应的区域内的温度传感器51检测到的温度为300℃时,控制点亮的光源组31的发强红光,实现了根据颜色来判断加热的效果。

请查阅图4和图5,图4和图5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的电磁炉的发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底壳上设有透明的导光边框100,导光边框上设有凹槽110,导光边框100的一侧101位于电磁炉的外侧表面,发光装置设于凹槽110内,多个光源组31的发光方向朝向电磁炉的外侧表面,能够避免光源组31发出的光被摆放在电磁炉上的厨具遮挡。

具体实施时,铝基板32或玻璃纤维板32可根据凹槽110内的空间弯折,铝基板32或玻璃纤维板32与导光边框100可以采用锁螺丝固定、热熔固定或打胶固定。

可选地,凹槽110内还设有条形透镜60或导光条,条形透镜60或导光条正对多个光源组31的发光方向设置,可使光源组31的出光均匀同时避免看到内部结构。为提高组装效率,条形透镜60或导光条可与导光边框100一体成型。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凹槽110内还设有多个侧边带微结构的导光条70,光源组31设于每一导光条70的两端,当导光条70两端的光源组31点亮时,同样可使光源组31的出光均匀。其中,光源组31也可采用LED灯,LED灯贴片于导光条70的两端,在该实施方式中,无需设置基板32或玻璃纤维板32。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当有厨具摆放在电磁炉上时,位置检测装置20向主控电路板10反馈厨具的摆放位置,主控电路板10根据反馈结果,控制对应的区域内的光源组31点亮,光源组31发出的光通过透明的导光边框100射出,用户可以方便地观察到电磁炉的工作状态。

作为优选地方案,面板1的底部加有黑色丝印,可有效阻挡往光源组31往上射出的光线。

请参阅图8,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电磁炉的发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容纳腔内设有导光板200,发光装置以侧发光的方式封装于导光板200的边缘处,光源组31发出的光通过导光板200能够使整个面板1点亮,避免了当发光面积较小时,光源组31发出的光被摆放在电磁炉上的厨具遮挡。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当有厨具摆放在电磁炉上时,位置检测装置20向主控电路板10反馈厨具的摆放位置,主控电路板10根据反馈结果,控制对应的区域内的光源组31点亮,光源组31发出的光通过导光板200透过面板射出,用户可以方便地观察到电磁炉的工作状态。

可选地,导光板200底部设有网点或者晒纹,使导光出光均匀分布。

作为优选地方案,面板1的底部部分加有黑色丝印,如图10所示,加有黑色丝印的区域12与未加有黑色丝印的区域13间隔分布。各光源组31对应的区域内黑色丝印形成的形状可以一样,也可以不一样,形成不同指示作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光结构的主控电路板10连接有发光装置和位置检测装置20,发光装置包括多个光源组31,多个光源组31沿底壳的边缘处周向设置,主控电路板10根据位置检测装置20的位置检测结果,控制与位置检测结果对应的区域内的光源组31点亮,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实现发光体与厨具的摆放位置同步点亮,还能避免发光区域被厨具遮挡。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