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材料生产用除湿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3748发布日期:2019-03-14 00:40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材料生产用除湿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材料生产用除湿设备,属于除湿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非常迅速,人民生活的水平也迅速提高,对室内环境和舒适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也导致了空调能耗的增加,以集中空调系统来说,它的能耗占建筑能耗50%多,约占全国总能耗的15%。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720409499.0的一种除湿设备,包括风机组件和主机组件;风机组件包括壳体、送风风机和排风风机;壳体中设置有进风通道和回风通道;送风风机安装在进风通道内,排风风机安装在回风通道内;在进风通道与回风通道之间设置有第一通风口,在第一通风口上设置有第一通风口控制阀;在进风通道内还设置有热交换器,热交换器位于进风口与第一通风口之间;主机组件包括有能够对空气进行降温除湿的蒸发器;但是该现有技术在使用时,易出现内部积水过多,导致内部器件短路,造成器件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材料生产用除湿设备,以解决的现有技术在使用时,易出现内部积水过多,导致内部器件短路,造成器件损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材料生产用除湿设备,其结构包括支腿、水箱开关门、进风口、提手、安装面板、控制面板、控制按钮、液晶显示屏、设备主体、出风口、散热口、自动排水装置,所述支腿的上表面与设备主体的下表面相焊接,所述水箱开关门与设备主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进风口与提手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安装面板与控制面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控制按钮嵌入安装于控制面板的内部,所述控制按钮与液晶显示屏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出风口嵌入安装于设备主体的内部,所述出风口与散热口在同一平面上,所述散热口嵌入安装于设备主体的内部,所述自动排水装置嵌入安装于设备主体的内部,所述自动排水装置包括储水罐、防尘网、红外感应器、外接端子、控制芯片、螺杆、电机、齿轮、锥形齿轮、从动轮、传送带、主动轮、主动齿轮、传输带、从动齿轮、齿壁推杆、装置保护壳、涡轮蜗杆,所述储水罐嵌入安装于装置保护壳的内部,所述装置保护壳与防尘网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红外感应器与控制芯片为电连接,所述外接端子与控制芯片为电连接,所述涡轮蜗杆与主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电机与螺杆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齿轮与锥形齿轮相啮合,所述从动轮的外表面与传送带的内表面相贴合,所述主动轮与锥形齿轮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传输带嵌入安装于装置保护壳的内部,所述从动齿轮与齿壁推杆相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提手与水箱开关门为一体化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液晶显示屏嵌入安装于控制面板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保护壳嵌入安装于设备主体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开关门为长方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液晶显示屏为LM130551T61型号,显示质量高,少量的电磁辐射,体积小,重量轻,画面效果好,所述控制芯片为LP3783A/B/D型号,低功耗,高性能的处理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感应器为AMIS-74980x型号,检测距离长,对检测物体的限制少,所述电机为60CB040C型号,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材料生产用除湿设备,结构上设有自动排水装置,通过按下控制面板上的控制按钮启动设备,进行除湿,在除湿的过程中,产生的水液通过防尘网进入储液罐中,当红外感应器检测到储液罐中的水液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控制芯片控制电机得电工作,带动螺杆转动,锥形齿轮通过螺杆带动齿轮的转动而转动,锥形齿轮带动主动轮转动,再通过传送带使主动轮带动从动轮转动,从而从动轮再带动涡轮蜗杆转动,涡轮蜗杆的转动带动主动齿轮转动,再通过传输带使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而使齿壁推杆向右移动,到达水液及时从储液罐中排出,从而实现及时排出设备内部的积水,保护内部器件。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材料生产用除湿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排水装置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支腿-1、水箱开关门-2、进风口-3、提手-4、安装面板-5、控制面板-6、控制按钮-7、液晶显示屏-8、设备主体-9、出风口-10、散热口-11、自动排水装置-12、储水罐-1201、防尘网-1202、红外感应器-1203、外接端子-1204、控制芯片-1205、螺杆-1206、电机-1207、齿轮-1208、锥形齿轮-1209、从动轮-1210、传送带-1211、主动轮-1212、主动齿轮-1213、传输带-1214、从动齿轮-1215、齿壁推杆-1216、装置保护壳-1217、涡轮蜗杆-121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材料生产用除湿设备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支腿1、水箱开关门2、进风口3、提手4、安装面板5、控制面板6、控制按钮7、液晶显示屏8、设备主体9、出风口10、散热口11、自动排水装置12,所述支腿1的上表面与设备主体9的下表面相焊接,所述水箱开关门2与设备主体9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进风口3与提手4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安装面板5与控制面板6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控制按钮7嵌入安装于控制面板6的内部,所述控制按钮7与液晶显示屏8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出风口10嵌入安装于设备主体9的内部,所述出风口10与散热口11在同一平面上,所述散热口11嵌入安装于设备主体9的内部,所述自动排水装置12嵌入安装于设备主体9的内部,所述自动排水装置12包括储水罐1201、防尘网1202、红外感应器1203、外接端子1204、控制芯片1205、螺杆1206、电机1207、齿轮1208、锥形齿轮1209、从动轮1210、传送带1211、主动轮1212、主动齿轮1213、传输带1214、从动齿轮1215、齿壁推杆1216、装置保护壳1217、涡轮蜗杆1218,所述储水罐1201嵌入安装于装置保护壳1217的内部,所述装置保护壳1217与防尘网120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红外感应器1203与控制芯片1205为电连接,所述外接端子1204与控制芯片1205为电连接,所述涡轮蜗杆1218与主动齿轮1213相啮合,所述电机1207与螺杆1206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齿轮1208与锥形齿轮1209相啮合,所述从动轮1210的外表面与传送带1211的内表面相贴合,所述主动轮1212与锥形齿轮1209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传输带1214嵌入安装于装置保护壳1217的内部,所述从动齿轮1215与齿壁推杆1216相啮合,所述提手4与水箱开关门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液晶显示屏8嵌入安装于控制面板6的内部,所述装置保护壳1217嵌入安装于设备主体9的内部,所述水箱开关门2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液晶显示屏8为LM130551T61型号,显示质量高,少量的电磁辐射,体积小,重量轻,画面效果好,所述控制芯片1205为LP3783A/B/D型号,低功耗,高性能的处理能力,所述红外感应器1203为AMIS-74980x型号,检测距离长,对检测物体的限制少,所述电机1207为60CB040C型号,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本专利所说的支腿1主要用于垫在工程机械下,起支撑作用,所述提手4指拉手,握手;器物上手拿的地方;机械配件。

例如:凌师傅通过按下控制面板6上的控制按钮7启动设备,进行除湿,在除湿的过程中,产生的水液通过防尘网1202进入储液罐1201中,当红外感应器1203检测到储液罐1201中的水液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控制芯片1205控制电机1207得电工作,带动螺杆1206转动,锥形齿轮1209通过螺杆1206带动齿轮1208的转动而转动,锥形齿轮1209带动主动轮1212转动,再通过传送带1211使主动轮1212带动从动轮1210转动,从而从动轮1210再带动涡轮蜗杆1218转动,涡轮蜗杆1218的转动带动主动齿轮1213转动,再通过传输带1214使主动齿轮1213带动从动齿轮1215转动,从而使齿壁推杆1216向右移动,到达水液及时从储液罐1201中排出。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在使用时,易出现内部积水过多,导致内部器件短路,造成器件损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结构上设有自动排水装置,通过按下控制面板上的控制按钮启动设备,进行除湿,在除湿的过程中,产生的水液通过防尘网进入储液罐中,当红外感应器检测到储液罐中的水液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控制芯片控制电机得电工作,带动螺杆转动,锥形齿轮通过螺杆带动齿轮的转动而转动,锥形齿轮带动主动轮转动,再通过传送带使主动轮带动从动轮转动,从而从动轮再带动涡轮蜗杆转动,涡轮蜗杆的转动带动主动齿轮转动,再通过传输带使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而使齿壁推杆向右移动,到达水液及时从储液罐中排出,从而实现及时排出设备内部的积水,保护内部器件。

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