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空调仓的百叶窗安装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3733发布日期:2019-03-14 00:40阅读:548来源:国知局
建筑空调仓的百叶窗安装构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建筑空调仓的百叶窗安装构造。



背景技术:

建筑外立面运用简洁大方又不缺时尚感的玻璃幕墙装饰是现在现代建筑大师们常用的表现手法。同样是立面装饰,公寓楼及办公楼立面装饰,在使用功能上有着本质区别,公寓楼外立面在设计上虽然是着重表现在居住生活使用便利、围护安全为主要设计指导思想,但也需不缺城市时尚感的优点,设计师往往在该类建筑的表现手法多以通透性为主要特征;在建筑生活使用功能上,考虑到降低成本与造价,及充分利用空间为设计手法,一般利用层间梁遮挡光源部位设计成空调放置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在深化外立面装饰设计时,受限于装饰深化设计公司的设计师水平,外立面装饰的新工艺及理念上很难有特破性的运用发掘,加上受限于建筑师的立面控制手册的影响,公寓通透性好的建筑外立面装饰设计,通常运用半隐框玻璃幕墙体系构造,然而,现有的隐框构造及空调仓百叶的安装构造,存在安装后不易拆装的问题,从而在建筑交付后使用后存在隐框构造、百叶窗等构件难以拆卸更换或拆下进行空调设备维护工作的窘境,造成前述构造的拆装更换费用需投入较高成本以及较长的维修周期,对使用者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与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空调仓的百叶窗安装构造,通过在空调仓的顶部及底部上设置用以锁固及定位组装百叶窗组的结构,形成一种易于安装及拆卸百叶窗组的结合结构,有效解决了现有空调仓百叶安装后不易拆卸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建筑空调仓的百叶窗安装构造,所述建筑的主体结构于各楼层外立面设有空调仓,所述空调仓具有底板与顶板,所述底板自所述主体结构的层间梁延伸形成,所述顶板隔设于所述空调仓与各楼层的窗口之间;其中,所述百叶窗安装构造包括:第一安装座,设于所述底板的末端立面上,所述第一安装座上侧设有百叶卡槽;第二安装座,设于所述顶板的末端立面上,所述第二安装座下侧设有销块容槽,所述销块容槽内设有至少二滑动锁块;百叶窗组,顶端表面成形有组接嵌槽且底端表面成形有定位凸条,所述百叶窗组通过底端的定位凸条定位支撑于所述百叶卡槽的槽底,以上抬至所述组接嵌槽置入所述销块容槽内,并且使所述百叶窗组通过所述滑动锁块自所述结组接嵌槽的槽端开口嵌入,从而锁固定位于所述空调仓的开口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销块容槽的内侧槽壁上设有勾扣部,外侧槽壁上设有滑道,所述勾扣部的立面截面形状呈L形,所述滑道的立面截面形状呈槽口收缩的凹槽结构,且所述销块容槽的槽壁上开设有至少二条孔与所述滑道连通;所述滑动锁块是横向延伸容置于所述销块容槽内的长条块体,所述滑动锁块朝向所述主体结构的一侧截面成形为U形钩状部,所述滑动锁块背离所述主体结构的另一侧的截面成形为T形滑块部,所述滑动锁块于两侧之间成形为平板部,所述平板部的底面朝向所述销块容槽开口成形有立面截面形状呈倒T形的嵌块部;所述滑动锁块容置于所述销块容槽内,所述钩状端可滑动地勾扣于所述勾扣部上,所述滑块端可滑动地嵌置于所述滑道内;一拔销手柄从所述条孔穿入所述销块容槽内与所述T形滑块部固接;令所述滑动锁块通过所述拔销手柄牵引沿所述条孔位移滑动,以调控所述滑动锁块的嵌块部从所述百叶窗组的组接嵌槽末端端口嵌入槽内而组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滑动锁块的T形滑块部朝向所述条孔的表面上开设有螺孔;所述拔销手柄成形为内部中空贯通的外套构件,一螺栓穿置于所述拔销手柄内部,所述拔销手柄对应所述螺栓的身部成形为外套身部,并且对应所述螺栓的头部成形为外套头部;所述螺栓的身部容置并穿出至所述外套身部末端的外部,所述螺栓的头部容置并卡固于所述外套头部的内凹槽内;令所述拔销手柄穿过所述条孔后通过所述螺栓的身部末端与所述螺孔锁结,所述拔销手柄的未端穿入所述条孔内并通过所述螺栓的头部抵压紧固于所述滑块端的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百叶窗组包括安装外框、若干百叶单元以及角接铝件,其中,所述安装外框包括四边框通过四所述角接铝件组接固定形成矩形框,所述安装外框顶部的边框上表面成形有所述组接嵌槽,所述安装外框底部的边框下表面成形有所述定位凸条;所述若干百叶单元上下间隔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外框内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各所述边框的两端内部形成中空插槽且末端形成°的斜切端面;各所述角接铝件成形为L形而具有二插脚;所述安装外框通过使相邻二边框套置于同一角接铝件的二插脚上,且使所述相邻二边框的斜切端面相贴接合,从而连接构成矩形框;所述边框与所述角接铝件的之间通过若干螺钉穿置锁结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百叶单元的上端成形为锁接部,下端成形为遮蔽部;所述锁接部与所述安装外框的框口内侧壁通过螺栓穿置螺固;令所述百叶单元呈现由上向下倾斜的安装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窗口上安装有玻璃窗组的主框,所述主框的顶端定点挂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上,所述主框的底端定点支撑于所述第二安装座上;所述百叶卡槽成形于所述主框的顶侧,所述销块容槽成形于所述主框的底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百叶卡槽的相对两侧槽壁在靠近槽口处设有二胶条,令所述百叶窗组的底端插置于所述百叶卡槽内,所述二胶条封闭所述百叶卡槽槽壁与所述百叶窗组之间的空隙。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销块容槽的相对两侧槽壁在靠近槽口处设有二胶条,令所述百叶窗组的顶端插置于所述销块容槽内,所述二胶条封闭所述销块容槽槽壁与所述百叶窗组之间的空隙。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了前述技术方案,使百叶窗组吊装时能够先定位支撑于所述百叶卡槽后,再上抬置入销块容槽与滑动锁块锁固,形成一种易于安装及拆卸百叶窗组的结合结构,同时充分满足建筑使用过程中需拆解百叶窗组以进行空调设备维护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并可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地指出的手段、装置和它们的组合得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单元窗及空调仓百叶窗的易拆装构造系统的立面外观正视(Y-Z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侧视(Y-X平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框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B框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框处的玻璃窗组吊挂至主体结构第一安装座的操作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B框处的玻璃窗组安装至主体结构第二安装座的操作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百叶窗组安装至主体结构空调仓开口处的操作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玻璃窗组底部与百叶窗组顶部之间通滑动锁块固定结合的剖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玻璃窗组的附框安装至主框的操作侧视(Y-X平面)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玻璃窗组的主框正视(Y-Z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百叶窗组的外框正视(Y-Z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百叶窗组的外框侧视(Y-X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百叶窗组的百叶单元与外框结合结构侧视(Y-X平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与部件的对应关系如下:

主体结构A;层间梁A1;空调仓A2;底板A21;顶板A22;窗口A3;第一安装座A4;承重接钢托板A41;承挂件A42;第二安装座A5;支撑转接钢托板A51;支撑件A52;定位螺栓A53;钢板A6;玻璃窗组B;主框10;内侧框口101;中间框口102;外侧框口103;上边框11;百叶卡槽111;胶条112;上凹槽116;上封盖117;下边框12;定位槽121;销块容槽122;胶条123;胶条124;勾扣部125;滑道126;条孔127;下凹槽128;下封盖129;侧边框13;螺钉14;附框20;玻璃单元30;吊挂构件40;百叶窗组C;安装外框50;边框51;组接嵌槽52;定位凸条53;百叶单元60;锁接部61;遮蔽部62;螺栓63;角接铝件70;插脚71;螺钉72;滑动锁块80;钩状端81;滑块端82;嵌块部83;螺孔84;拔销手柄85;螺栓851;外套身部852;外套头部853。

具体实施方式

在这里将公开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的具体实施方案。然而应当理解,所公开的实施方案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例子,并且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多种备选形式来实施。因此,这里所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不是限制性的,仅是以权利要求为原则,作为向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不同实施方式的代表性原则。

为利于对本实用新型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空调仓的百叶窗安装构造为单元窗及空调仓百叶窗的易拆装构造系统的一部分,如图1、图2所示,所述系统包括上下间隔地设于主体结构A各层外部的窗口A3及空调仓A2,所述窗口A3的开口设有玻璃窗组B,各所述玻璃窗组B构成一个单元窗并通过隐框构造与窗口A3结合,所述空调仓A2的开口设有百叶窗组C,且所述玻璃窗组B的底部与所述百叶窗组C的顶部之间具有滑动锁块80(图4)组接。其中,本实用新型的百叶窗安装构造包括所述百叶窗组C及其设置在建筑主体结构A立面上的安装构造。

如图2、图3、图4所示,所述主体结构A包括界定形成主体结构A内部多层空间的层间梁A1,如图1、图2所示,定义沿所述层间梁A1延伸的方向为X方向,沿所述主体结构A竖向延伸的方向为Y方向,沿所述主体结构A外表面水平延伸方向为Z方向,所述X方向、Y方向和Z方向相互垂直。所述主体结构A外表面在与层间梁A1连接处向内凹入形成空调仓A2,所述空调仓A2成形有底板A21与顶板A22,所述空调仓A2的底板A21与同层层间梁A1的底部位于相同的高度位置,所述空调仓A2的顶板A22至其上一层层间梁A1底部之间界定形成与所述空调仓A2同层的窗口A3,借此,令所述空调仓A2的底板A21形成所述窗口A3顶侧的外延结构,顶板A22则形成所述窗口A3底侧的外延结构。所述主体结构A外部在所述空调仓A2底板A21的末端(即窗口A3的顶端)沿X方向外延设有第一安装座A4(如图3),并在所述空调仓A2顶板A22的末端(即窗口A3的底端)沿X方向外延设有第二安装座A5(如图4)。

如图1、图2所示,主体结构A外立面上安装有多组百叶窗组C;如图3、图4、图7及图13所示,各所述百叶窗组C包括安装外框50、若干百叶单元60以及角接铝件70。所述百叶窗组C通过安装外框50安装于各空调仓A2上下两端的第二安装座A5和第一安装座A4之间以固设于主体结构A的外立面上。所述若干百叶单元60上下间隔安装于所述安装外框50内侧,并配合设于所述安装外框50顶部的组接嵌槽52与设于玻璃窗组B底部销块容槽122内的滑动锁块80嵌接组装,以及设于安装外框50底部的定位凸条53与设于玻璃窗组B顶部的百叶卡槽111定位插接,以在百叶窗组C稳定安装于主体结构A外部后,同时保证百叶窗组C易于从主体结构A外部拆解,以进行空调设备的维护工作。

如图11至图13所示,所述安装外框50包括四边框51以及四角接铝件70组接固定形成矩形框。如图11所示,各所述边框51的两端内部形成中空插槽且末端形成45°的斜切端面;各所述角接铝件70成形为L形而具有二插脚71;借此,令所述安装外框50的相邻二边框51通过套置于同一角接铝件70的二插脚71上,且令所述相邻二边框51的斜切端面相贴接合,从而垂直连接构成矩形框;此外,所述边框51与所述角接铝件70之间通过螺钉72从安装外框50的框口内侧往外侧穿置而锁结固定,避免边框51与角接铝件70松脱。所述百叶单元60的上端成形为锁接部61,下端成形为遮蔽部62;所述锁接部61与所述安装外框50的框口内侧壁通过螺栓63从安装外框50的框口外侧往内侧穿置而螺固,令所述百叶单元60呈现由上向下倾斜的安装状态,且所述遮蔽部62末端弯折向下延伸。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百叶单元60之间以等距间隔地组设于所述安装外框50的框口内;其中,所述百叶单元60的遮蔽部62末端可以弯折向下延伸以形成较佳的遮蔽效果,但不限于此,所述遮蔽部62末端亦可不弯折而仅仅斜向向下延伸。

如图3、图4所示,所述安装外框50的顶部边框51上表面成形有组接嵌槽52,如图3的X-Y平面剖视图,所述组接嵌槽52的内部空间截面形状与所述滑动锁块80的嵌块部83的截面形状相匹配,使所述组接嵌槽52能够和所述滑动锁块80的嵌块部83相嵌固定连接,从而组装于空调仓A2的开口。所述安装外框50的底部边框51下表面成形有定位凸条53,借此,如图7、图3所示,所述百叶窗组C通过以所述定位凸条53抵压胶条112后置入所述玻璃窗组B的百叶卡槽111内形成支点,以令百叶窗组C的顶端朝向空调仓A2开口翻转至位于所述销块容槽122的槽口正下方,上抬百叶窗组C至其顶端的组接嵌槽52与滑动锁块80位于相同水平高度位置,通过拔销手柄85调控滑动锁块80位移,使滑动锁块80从所述百叶窗组C组接嵌槽52的端部槽口嵌入槽内,从而将百叶窗组C的顶端和与其同层的玻璃窗组B底部固定组接,且百叶窗组C的底端嵌固于下一层玻璃窗组B的百叶卡槽111内,实现一种易于安装或拆解的百叶窗组C。

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6及图9所示,所述窗口A3上安装有玻璃窗组B,所述玻璃窗组B包括用以连接安装于主体结构A上的主框10以及预先加工形成玻璃单元拼装构件体的附框20及玻璃单元30。其中,所述主框10的顶端定点挂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A4上,所述主框10的底端定点支撑于所述第二安装座A5上;且所述主框10的顶侧设有所述百叶卡槽111,所述主框10的底侧设有所述销块容槽122,所述百叶窗组C通过所述主框10实现与第一安装座A4、第二安装座A5的连接,从而固定安装在空调仓A2的开口处。

如图3、图4、图9、图10所示,所述主框10包括沿Z方向延伸的上边框11、下边框12以及沿Y方向延伸的二侧边框13,所述上边框11与所述下边框12分别具有与主体结构A连接的框座部以及朝向主体结构A外部延伸的组接部。其中,所述上边框11及所述下边框12分别在其框座部设有螺孔,所述二侧边框13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螺钉14穿置后与所述螺孔锁结,以组接形成所述主框10。如图9、图10所述,本实用新型上边框11、下边框12的相对内侧与所述二侧边框13的相对内侧界定形成框口,具体地,所述上边框11、下边框12的框接部成形为二阶结构,所述上边框11、下边框12的组接部成形有一阶结构,所述侧边框13对应所述上边框11、下边框12的框接部成形为间距相同的二阶结构;如图9、图10所示,所述上边框11和下边框12的框接部与侧边框13共同界定形成相对靠近主体结构A的内侧框口101以及相对远离主体结构A的中间框口102,且所述上边框11和下边框12的组接部共同界定形成外侧框口103,令所述主框10成形为由外侧框口103朝向内侧框口101收缩的多阶框口结构。

如图3、图5及图9所示,所述上边框11的组接部顶面沿Z方向开设成形有百叶卡槽111,所述百叶卡槽111的相对两侧槽壁在靠近槽口处设有位置对应的二胶条112;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二胶条112为形态相异的胶条结构,用以和百叶窗组C底部接触并卡制限位。

如图4、图6及图9所示,所述下边框12的组接部底面沿Z方向开设成形有相对靠近主体结构A的定位槽121以及相对远离主体结构A的销块容槽122,所述定位槽121及所述销块容槽122通过三槽壁界定形成。其中,所述定位槽121的相对两侧槽壁在靠近其槽口处设有位置对应的二胶条123;所述销块容槽122的相对两侧槽壁在靠近其槽口处设有位置对应的二胶条124。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二胶条123为形态相同且呈镜像对称的胶条结构,用以和第二安装座A5的竖板部接触并卡制限位;所述胶条124为形态相异的胶条结构,用以和百叶窗组C顶部接触并卡制限位。

如图4、图8、图10所示,所述滑动锁块80容置于所述销块容槽122内,用以组接在百叶窗组C的顶部与玻璃窗组B的底部之间,并实现使百叶窗组C的易于组装或拆卸的目的。其中,所述销块容槽122的内侧槽壁上设有勾扣部125,外侧槽壁上设有滑道126,所述勾扣部125的立面剖视形状呈L形,所述滑道126的立面剖视形状呈槽口收缩的凹槽结构,且所述销块容槽122的槽壁上开设有至少一条孔127与所述滑道126连通。所述滑动锁块80成形长条块体,如图8所示的截面,所述滑动锁块80具有沿Z方向延伸的相对两侧,一侧的截面成形为U形钩状部81,另一侧的截面成形为T形滑块部82并开设有螺孔84,所述滑动锁块80于两侧之间成形为平板部,所述平板部的底面朝向所述销块容槽122开口成形有倒T形的嵌块部83。所述百叶窗组C的顶部沿Z方向开设有一组接嵌槽52,所述组接嵌槽52的内部空间截面形状与所述嵌块部83的截面形状相匹配。

借此,令所述滑动锁块80容置于所述销块容槽122内,所述钩状端81可滑动地勾扣于所述勾扣部125上,所述滑块端82可滑动地嵌置于所述滑道126内;令一拔销手柄85从所述条孔127穿置到所述螺孔84内并与所述螺孔84锁结,所述滑动锁块80通过所述拔销手柄85沿所述条孔127位移,从而牵引带动所述滑动锁块80在所述销块容槽122内滑移,以调控滑动锁块80的嵌块部83从所述百叶窗组C的组接嵌槽52末端端口嵌入槽内而组接。

如图6、图8所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拔销手柄85通过套置于一螺栓851外部以紧固于所述滑动锁块80的滑块端82上;拔销手柄85所述拔销手柄85成形有内部中空贯通的外套身部852及外套头部853。所述螺栓851穿置于所述拔销手柄85内部,所述螺栓851的身部容置并穿出至所述外套身部852末端的外部,所述螺栓851的头部容置并卡固于所述外套头部853的内凹槽内。令所述拔销手柄85穿过所述主框10的条孔127与所述滑动锁块80的螺孔84锁结,所述螺栓851的身部末端与所述螺孔84锁结,所述拔销手柄85的未端穿入所述条孔127内并通过所述螺栓851的头部抵压紧固于所述滑块端82的表面上。

如图3、图4所示,所述主框10的上边框11及下边框12的组接部末端分别成形为开放的上凹槽116及下凹槽128,所述上凹槽116与一上封盖117对应盖合封闭,所述下凹槽128与一下封盖129对应盖合封闭。如图5、图6及图9所示,所述上凹槽116及所述下凹槽128分别由上下两侧槽壁界定形成,所述上下两侧的槽壁朝向槽内弯折,且所述上下两侧的槽壁外侧分别成形有卡制凹部;其中,所述下凹槽128的槽底壁上还开设有所述条孔127,用以穿置滑动锁块80的拔销手柄85。如图3、图4所示,所述上封盖117及所述下封盖129在完成百叶窗组C安装作业后安装于所述上凹槽116与所述下凹槽128上,所述上封盖117及所述下封盖129分别具有二相对盖壁,所述二盖壁末端成形有卡制凸部,且所述二盖壁内面对应凸设有挡肋,令所述上封盖117盖设于所述上凹槽116上,所述下封盖129盖设于所述下凹槽128上,通过所述卡制凸部与所述卡制凹部凹凸嵌合而固定连接,且所述上凹槽116的槽壁末端抵压于所述上封盖117内侧的挡肋上,所述下凹槽128的槽壁末端抵压于所述下封盖129内侧的挡肋上,从在百叶窗组C安装后,使拔销手柄85被隐藏于封盖内部,保证了主体结构A在安装百叶窗组C后的整体美观程度,且封盖与凹槽的凹凸卡制结构不仅能够起到良好的固定连接作用,也易于拆开进行百叶窗组C的拆卸作业。

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外框50的边框51、角接铝件70为铝合金制成的构件,以避免易锈蚀、降低颤动性及不稳不安全等缺点。其中,所述组接嵌槽52、定位凸条53是分别一体形成于安装外框50的顶部边框51和底部边框51外侧的结构。

如图3、图5所示,所述第一安装座A4包括承重接钢托板A41及承挂件A42,所述承重接钢托板A41为L形板,通过竖板部固设于所述空调仓A2底板的末端立面上,并通过横板部的上表面与所述承挂件A42固接,所述承挂件A42成形为U形板,所述承挂件A42的封闭段固设于所述承重接钢托板A41横板部的末端处,且所述承挂件A42的二自由端朝向所述主体结构A,令所述承挂件A42于所述承重接钢托板A41的横板部围设形成半封闭槽体。所述主框10的顶端内侧设有吊挂构件40,用以插入所述第一安装座A4的半封闭槽体内,实现主框10顶端挂装于第一安装座A4上的作用。

如图4、图6所示,所述第二安装座A5包括皆成形为L形板的支撑转接钢托板A51及支撑件A52,所述支撑转接钢托板A51的竖板部固设于所述空调仓A2顶板的末端立面上,所述支撑转接钢托板A51的横板部与所述支撑件A52的横板部重叠并通过定位螺栓A53锁结连接,所述支撑件A52的竖板部向上延伸并与所述支撑转接钢托板A51的竖板部相对界定形成主体结构A外部的承载槽体。具体地,所述支撑转接钢托板A51与所述支撑件A52的横板部重叠面积可调整为全部重叠或局部重叠,以适应于具体施工状况。

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空调仓A2的底板A21及顶板A22末端分别设有预埋的钢板A6覆盖于板末端的顶面及立面上;借此,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安装座A4的承重接钢托板A41竖向板通过与所述底板A21末端立面的钢板A6焊接而固定连接,再将承挂件A42调整到位后与承挂件A42焊接固定,形成所述第一安装座A4;如图6所示,所述第二安装座A5的支撑转接钢托板A51竖向板通过与所述顶板A22末端立面的钢板A6焊接而固定连接,再将支撑件A52通过调整到位后锚固,形成所述第二安装座A5。

以上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