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帽通风散热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3290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安全帽通风散热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安全帽通风散热构造,尤指一种通风散热效果良好,且戴起来感到柔软舒适之安全帽通风散热构造。属于安全保护用品。
习知安全帽通风散热构造,主要系于保丽龙内盔设有各式各样之通风孔道,以作通风散热之用;然而因在保丽龙内盔内部需装设里衬,以增进穿戴时之舒适性,但由于里衬系利用绒布与泡绵等保暖材质缝制而成,且又与保丽龙内盔形成紧密贴接之状态;因此,不但无法真正达到通风散热之效果,而且穿戴时将会使使用者头部感到闷热不舒适,甚至更会破坏发型,显然急待改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风散热效果良好,且穿戴时柔软舒适之安全帽通风散热构造。
本实用新型一种安全帽通风散热构造,其包含有一内盔,设于帽壳内部,具有相通之通风孔、道,前端并具有进气孔与帽壳通风窗对正;一里衬,设于该内盔内部,顶端系呈透空状;一软质网状物,设于该内盔与里衬之间,并与内盔之间具有一间距,以形成一与内盔通风孔相通之通风散热空间;藉该软质网状物之顶贴于使用者头部,而外面的冷空气(风)除了可由帽壳通风窗及内盔进气孔进入外,亦可同时由使用者头部与里衬间之缝隙进入,经由内盔之通风孔、道及通风散热空间,以形成空气之循环流窜,再通过网状物之网目,使安全帽内部具有良好之通风散热效果,进而使使用者头部感到柔软舒适。
其中,该网状物系可固设于里衬顶端透空部位上方。
其中,该网状物系可固设于内盔内部。
其中,该内盔在底缘前端内侧系可具有一凹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一)通风散热效果佳本实用新型由于在里衬上方设有透气性甚佳之网状物,而该网状物与内盔之间并具有一通风散热空间,且该空间又与通风窗、进气孔及通风孔、道相通,而内部热气则可由透气孔排出,故可令安全帽内部真正达到良好之通风散热效果;
(二)由于软质网状物系顶贴于使用者头顶,且软质网状物上方又具有良好之通风散热空间,故穿戴安全帽时自然能令使用者头部感到柔软舒适,而不致感到闷热;(三)由于软质网状物系顶贴于使用者头顶,宛如一护发网罩般,故而不致破坏使用者之发型。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附图

图1.系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之立体分解图。
图2.系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之内盔仰视图。
图3.系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之组合剖视图。
图4.系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之立体分解图。
图5.系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之组合剖视图。
图中标号如下10.帽壳11.通风窗12.透气孔20.内盔21.通风孔22.通风道23.进气孔 24.保护区25.凹部30.里衬31.卡掣凹槽 40.网状物40′.网状物41.间距(空间)41′.通风散热空间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述如下请同时参阅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包含有一帽壳10,前端设有可开或关之通风窗11,后端设有一透气孔12;一内盔20,系由保丽龙材质制成,设于该帽壳10内部,其上并设有若干相通之通风孔21及通风道22,在该等通风孔、道21、22之最前端,则设有进气孔23以与帽壳10之通风窗11对正对应;一里衬30,系由布料与泡绵等保暖材质缝制或热压成型,设于该内盔20内部,其底端系具有卡掣凹槽31,以与内盔20底缘卡合,而顶端则呈透空状;一软质网状物40,系利用尼龙或聚氯乙烯(PVC)等材质制成,而形成具有多数网目之网罩,设于该内盔20与里衬30之间,并与内盔20保有一适当之间距41,以形成一与内盔通风孔21相通之空间,在本实施例中该网状物40系缝合于里衬30顶端,即罩设于里衬30透空部位上方。
依据上述构造组合后大致如图3所示,当使用者穿戴安全帽时,其头部顶端系顶贴于里衬30上方之网状物40,而外面的冷空气(风)除了可由帽壳10前端之通风窗11经由内盔20之进气孔23进入外,亦可同时由使用者头部与里衬30间之缝隙进入,再经由内盔20之通风孔、道21、22及与通风孔21相通之空间41,以形成空气之循环流动,再透过网状物40之网目,使安全帽内部具有良好之通风散热效果,进而使使用者头部感到柔软舒适,而不致感到闷热。
接着再请参阅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更可于内盔20之底缘24(即保护区,依安全帽检验标准,内盔系区分有保护区与测试区)前端内侧凹陷有一凹部25,使内盔20与里衬30在前端(即使用者额头处)具有一间隙,以辅助空气(风)亦由此进入,以同达较佳之通风散热效果,而可避免使用者额头流汗。
再请参阅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亦包含有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之帽壳10、内盔20、里衬30及软质网状物40′;惟其中,该网状物40′系先黏合于内盔20底缘外侧,然后再内凹定位于内盔20内部,使之设于里衬30透空部位上方,并与内盔20之间具有一通风散热空间41′,可达到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之功效。
权利要求1.一种安全帽通风散热构造,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一内盔,设于帽壳内部,具有相通之通风孔、道,前端并具有进气孔与帽壳通风窗对正;一里衬,设于该内盔内部,顶端系呈透空状;一软质网状物,设于该内盔与里衬之间,并与内盔之间具有一间距,以形成一与内盔通风孔相通之通风散热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帽通风散热构造,其特征是其中,该网状物固设于里衬顶端透空部位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帽通风散热构造,其特征是其中,该网状物固设于内盔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帽通风散热构造,其特征是其中,该内盔在底缘前端内侧具有一凹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包含有:一内盔,设于帽壳内部,具有通风孔、道,前端具有与帽壳通风窗对正之进气孔;一里衬,设于该内盔内部,顶端呈透空状;一软质网状物,设于该内盔与里衬之间,并与内盔之间具有一通风散热空间;藉软质网状物顶贴于使用者头顶,而外面的冷空气(风)除了可由帽壳通风窗及内盔气孔进入外,亦可由头部与里衬间之缝隙进入,经由内盔之通风孔道及通风散热空间,以形成空气之循环流动,使安全帽内部具有良好之通风散热效果,进而使使用者头部感到柔软舒适。
文档编号A42B1/04GK2330199SQ98201700
公开日1999年7月28日 申请日期1998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1998年3月11日
发明者李德隆 申请人:隆辉安全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