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装喷脱硫设备的旋转式隧道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14352发布日期:2019-04-05 20:51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加装喷脱硫设备的旋转式隧道窑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窑,具体说,涉及一种加装喷脱硫设备的旋转式隧道窑。



背景技术:

隧道窑一般是一条长的直线形通道,两侧及顶部有固定的窑墙及窑顶(顶部有平顶和拱顶之分),底部铺设的轨道上运行着窑车,窑车上装载着烧成产品,依次窑车进车,窑尾出车。窑体构成了固定的预热带,冷却带,通常称为隧道窑的“三带”。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在隧道窑前端烟囱或在引风机的作用下,沿着隧道向窑头方向流动,同时逐步地预热进入窑内的制品,这一段构成了隧道窑的预热带。隧道窑的中间为烧成带,在隧道窑的窑尾鼓入冷风,冷却隧道窑内后一段制品,鼓入的冷风经制品而被加热后,再抽出送入干燥窑作为干燥生坯的热源,这一段便构成了隧道窑的冷却带。烧结砖隧道窑使用的燃料有固体、液体和气体3种不同的燃料。目前我国大部分隧道窑使用的是固体燃料,也就是煤。称作内燃烧结,有条件的地方也使用外烧结法,也就是油和气作为燃烧原料。现在使用的隧道窑占地面积较大,窑车是金属构件,并且有许多转动部件需要润滑,所以在长时间在高温下容易损坏,造成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常停产维修,影响了生产效率。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但是现在隧道窑缺少环保设备,使得排烟中硫往往超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装喷脱硫设备的旋转式隧道窑,能够有效去除制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加装喷脱硫设备的旋转式隧道窑,包括:干燥焙烧室和喷脱硫设备,干燥焙烧室包括:外壳、耐火材料内衬,耐火材料内衬固定在外壳的内壁上,外壳的整体形状为倒扣的弧形槽,滚轮设置在两侧的弧形板底部,外壳的外侧壁设置有行进电机,行进电机与滚轮的转轴通过皮带或者链条连接;外壳在两个端部设置有插板;喷脱硫设备设置在外壳上。

进一步,干燥焙烧室设置有送热管道、循环管道、排潮管道,干燥焙烧室从后向前依次分为冷却段、焙烧段、干燥段、预热段;送热管道设置有送热风机,送热管道连接干燥焙烧室的冷却段与干燥段和预热段;循环管道设置有循环风机,循环管道连接送热管道和室外;排潮管道连接干燥段和环形地沟,并设置有排风机。

进一步,送热风机、循环风机、排风机设置有变频装置。

进一步,喷脱硫设备包括:石灰储罐、气缸、气泵、喷嘴,石灰储罐、气缸分别通过管路连接喷嘴,气泵通过管路连接气缸,喷嘴固定在干燥焙烧室的内壁上,管路上设置有电动阀。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包括:

1、由于干燥焙烧室加装了喷脱硫设备,能够有效去除高温烟气中SiO2。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生产中无废水、工业废渣排放,是一种利用新技术达到经济、社会与生态和谐统一的生产方式。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原料使用煤矸石,采用自焙烧工艺,煤矸石中的非可燃硫是被固定在砖坯中。

煤矸石含硫组成和煤炭不同:一般煤矸石含可燃硫的比例较煤炭低,含非可燃硫的比例较煤炭高,煤矸石中可燃硫占含全硫的30~60%。煤矸石中的非可燃硫是被固定在砖坯中,在1000℃左右的隧道窑焙烧条件下不会分解形成SO2,只有可燃硫在燃烧时会形成的SO2。另外,煤矸石与石灰石中还含有的CaO、SiO2等钙系固硫物和碱金属固硫物较多,并且与可燃硫混合固定在砖坯中,焙烧时产生的SiO2会和CaO、SiO2等固硫物反应固化成硫酸盐类,SO2的排放浓度为低于国家标准GB9078《工业窑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二级排放标准。

2、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的改进,能够实现机械化自动码坯,隧道式干燥与焙烧,不仅产量大,质量有保证,而且提高了产品的成品率。

3、设备生产的能源消耗低。

干燥焙烧室设置有送热管道、循环管道、排潮管道,通过送热管道、循环管道、排潮管道的协调配合,能够有效利用煤矸石自身残留碳燃烧产生的热量,来供给坯体焙烧及石灰石煅烧所需的热量,实现了烧砖不用煤,不需其他辅助热源。比以黏土为原料生产烧结砖每年可节约标煤约26400吨(每万块按耗煤1.1吨计)。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干燥焙烧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送热管道、循环管道、排潮管道的分布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喷脱硫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喷嘴的分布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加装喷脱硫设备的旋转式隧道窑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充分地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和再现。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中干燥焙烧室1的结构示意图。

加装喷脱硫设备的旋转式隧道窑,其结构包括:干燥焙烧室1和喷脱硫设备2。

干燥焙烧室1的结构包括:外壳11、耐火材料内衬12,耐火材料内衬12固定在外壳11的内壁上,外壳11的整体形状为倒扣的弧形槽,滚轮13设置在两侧的弧形板底部,外壳11的外侧壁设置有行进电机14,行进电机14与滚轮13的转轴通过皮带或者链条连接;外壳11在两个端部设置有插板。

待新的砖坯入窑,或者需要出料时打开插板;这样在外壳11内部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以利于干燥、焙烧。

如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中送热管道15、循环管道16、排潮管道17的分布图。

干燥焙烧室1设置有送热管道15、循环管道16、排潮管道17。干燥焙烧室1从后向前依次分为冷却段、焙烧段、干燥段、预热段。

送热管道15设置有送热风机,送热管道15连接干燥焙烧室1的冷却段与干燥段和预热段,利用冷却段中砖坯的冷却余热,通过送热风机将热风从冷却段内引入干燥段和预热段;送热管道15能够调节送风温度及风量大小,确保砖坯干燥质量。

循环管道16设置有循环风机,连接送热管道15和室外,用于调节干燥段内的温度,将干燥的热风和室外空气进行混合,混合后的热风送入送热管道15,干燥段内温度过高,则引入室外空气进行调节。

排潮管道17连接干燥段和环形地沟3,并设置有排风机,当干燥焙烧室1移动停止后,将排潮管道17与环形地沟3的开口31连接,环形地沟3通过地沟连接烟囱。排潮管道17用于将干燥段内的潮湿空气排出,使得干燥段内的湿度达到要求。

送热风机、循环风机、排风机设置有变频装置,通过变频来调节转速,实现调整风量。

如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中喷脱硫设备2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中喷嘴24的分布图。

干燥焙烧室1在顶部设置有投料口,通过时候投料口向干燥焙烧室1内部投送熟石灰,熟石灰用于去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还可以在干燥焙烧室1顶部设置喷脱硫设备2,喷脱硫设备2包括:石灰储罐21、气缸22、气泵23、喷嘴24,石灰储罐21、气缸22分别通过管路连接喷嘴24,气泵23通过管路连接气缸22,喷嘴24固定在干燥焙烧室1的内壁上,管路上设置有电动阀25,气泵23给气缸22充气加压。需要喷洒石灰时,开启电动阀25,利用空气将石灰储罐21内的熟石灰送达喷嘴24,通过喷嘴24喷洒到干燥焙烧室1内部。

空气流经管路到达喷嘴24,在经过连接石灰储罐21的管路时,利用抽吸原理将粉末状的熟石灰带入管路并到达喷嘴24。喷嘴24分布在干燥焙烧室1的顶部和侧壁上。

如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中加装喷脱硫设备的旋转式隧道窑的使用状态图。

环形轨道4设置在料台5两侧,环形地沟3位于环形轨道4内侧;移动式码坯机6、石灰石给料机7、干燥焙烧室1的底部设置有滚轮,滚轮安装在料台5两侧的环形轨道10上,移动式码坯机6、石灰石给料机7、干燥焙烧室1分别设置有行进电机14,通过行进电机14驱动,在环形轨道4上移动。环形转运台8放置在旋转辊上,多个旋转辊位于同一个圆上,圆与环形轨道4位于同一个圆心上。环形地沟3顶部设置有开口31,开口31用于连接干燥焙烧室1,环形地沟3通过管道或者地沟连接烟囱,在管道或者地沟设置有引风机,引风机可以使干燥焙烧室1内形成负压,以减少烟尘外溢。

陈化后的原料通过传输皮带送到原料加工设备进行制坯,搅拌机91进行加水搅拌,搅拌后的原料送到挤砖机92挤出成型形成料坯,料坯送到切条机93切条,条形料坯经切坯机94切坯,形成的砖坯送到环形转运台95,环形转运台95旋转,将砖坯送到移动式码坯机96的位置,移动式码坯机6将环形转运台8上的砖坯码放到移动式干燥焙烧隧道窑的料台5上,形成砖垛。

石灰石通过石灰石给料机7堆放在料台5或者砖垛上。如果采用将石灰石堆放在砖垛上,则需要移动干燥焙烧室1,将干燥后的砖垛移出干燥焙烧室1,待堆放石灰石完成后再次移动干燥焙烧室1,进行焙烧工序。

移动式码坯机6为全自动码坯机,由框架结构、提升结构、行走机构、码坯架、保护机构、自动控制部分和气动部分7个模块组成。具体的系统结构为夹坯装置、行走机构、升降系统、旋转系统、液压系统和电气系统等组成。

具体的工作流程如下:环形转运台5的砖坯按序移动到位,砖坯夹手系统利用气路系统夹持砖坯,借助夹手升降系统提升砖坯夹手至预定高度;水平移动系统移动砖坯夹手系统同时执行夹手的相应动作,行走至料台7上方时下降至砖坯相应的码放高度(码放分单双层,单层码放不转向,双层码放在水平移动系统移动的同时,夹手旋转系统实现砖坯夹手系统90度转向,回程时还要90度旋转回位),释放夹持的砖坯,经过上述动作循环,即可将砖坯自动地码放在料台7上,形成砖垛。

为了保证冬季设备正常生产,在环形轨道4外侧设置有环形围墙,并且环形围墙顶部设置有顶棚,这样就可以将整个工作区封闭起来,冬季生产时,利用砖坯自焙烧产生的热量供暖,能够防止工作环境温度低造成砖坯结冰。环形围墙设置有出料门,砖坯从干燥焙烧室1出来后,通过出料门将砖坯转运。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流程及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