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场馆用新风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64342发布日期:2019-05-03 18:42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场馆用新风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了一种新型场馆用新风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对生活环境引起高度的重视。我国是相对环境较差的国家,尤其是在京、沪、广、深等发达地区,雾霾较为严重,空气中PM2.5含量较高,直接危害到人的身体健康,管道式新风系统由于工程量大使其更加适合密闭型大空间场馆使用,管道式新风系统由新风机和管道配件组成,通过新风机净化室外空气导入室内,现有的管道式新风系统结构设计不合理,进风管道与新风机体安装连接处密封性不佳,导致连接处会产生漏风,极易导致进风率不佳,使得通风,严重影响场馆内的通风性,极易造成室内人在空间内缺氧,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且安装密封件后,由于新风净化装置内的风机加速进风使得进风的风压将进风管道的连接座向四周推挤,导致进风管道向四周推挤防护夹套,而防护夹套会产生反向挤压连接座的力,长时间使用极易导致连接座产生变形甚至损坏,影响管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设有密封夹套能够对净化机本体于进风管道连接处起到密封的作用,密封夹套内设有抗挤压减震缓冲层能够缓冲强化防护夹套对进风管道的连接座挤压力,使得连接座不会产生变形或者损坏,能够有效降低管道的风压产生的噪音,管道本体内端腔槽涂设有抗污层,能够避免由进风口进入进风管道内的灰尘以及杂质沉积在管道内不易清洗,便于进风管道的清洗的新型场馆用新风净化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场馆用新风净化装置,包括净化机本体、支撑墙体、进风管道和密封夹套,所述进风管道贯穿于支撑墙体与净化机本体相连通并呈旋转分离式连接,所述进风管道与净化机本体连接处套设有密封夹套,所述进风管道包括连接座、管道本体和挡水件,所述管道本体内端腔槽涂设有抗污层,所述管道本体一端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内端设有螺纹槽,所述管道本体另一端固定套设有挡水件,所述挡水件包括定位卡套和挡水座,所述定位卡套套设于管道本体上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挡水座设于定位卡套一端并与其相焊接,所述挡水座呈梯形或者弧形结构,所述密封夹套套设于连接座上并与其相适配,所述密封夹套为多层结构,包括强化防护夹套和设于强化防护夹套内端并通过粘接剂与其相粘接的抗挤压减震缓冲层,所述强化防护夹套外端设有加强筋组件,所述抗挤压减震缓冲层套设于连接座上并通过粘接剂与其相粘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净化机本体侧端固定装设有进风连接固定件,所述进风连接固定件包括安装座板、管道安装件,所述安装座板通过焊接或者螺栓连接固定于净化机本体一端,所述安装座板一端设有管道安装件,所述管道安装件上开设有螺纹凸起,所述螺纹槽与螺纹凸起呈旋转分离式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座板上开设有密封夹套定位卡槽,所述密封夹套一端套设于密封夹套定位卡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净化机本体包括粗效过滤组件、高效过滤组件和中空腔室,所述粗效过滤组件、高效过滤组件均为多层连通结构,所述粗效过滤组件设于高效过滤组件一端并与其相连通,所述粗效过滤组件另一端设有中空腔室并相连通,所述中空腔室内装设有控制空气流速的进风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风机设有至少6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抗污层为纳米涂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强化防护夹套由不锈钢铸造为一体成型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抗挤压减震缓冲层由橡胶注塑为一体成型结构。

采用上述结构,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密封夹套套设于连接座上并与其相适配,密封夹套能够对净化机本体于进风管道连接处起到密封的作用,能够有效解决净化机本体于进风管道连接处密封性不佳的问题,所述密封夹套为多层结构,包括强化防护夹套和设于强化防护夹套内端并通过粘接剂与其相粘接的抗挤压减震缓冲层,强化防护夹套由不锈钢铸造为一体成型结构,强度好,耐磨性与防腐性能极佳,具有优异的密封性,强化防护夹套外端设有加强筋组件,加强筋组件能够进一步提升防护夹套整体的强度,有效延长强化防护夹套的整体使用寿命,所述抗挤压减震缓冲层套设于连接座上并通过粘接剂与其相粘接,抗挤压减震缓冲层由橡胶注塑为一体成型结构,橡胶弹性性能极佳,能够缓冲强化防护夹套对进风管道的连接座挤压力,使得连接座不会产生变形或者损坏,且橡胶降噪性能好,能够有效降低管道的风压产生的噪音,橡胶密封性能极佳,能够进一步提升密封夹套整体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连接座内端设有螺纹槽,管道安装件上开设有螺纹凸起,所述螺纹槽与螺纹凸起呈旋转分离式连接,能够使得进风管道与净化机本体连接更加牢固,同时便于安装和拆卸,管道本体内端腔槽涂设有抗污层,抗污层为纳米涂层,纳米涂层能够避免由进风口进入进风管道内的灰尘以及杂质沉积在管道内不易清洗,便于进风管道的清洗。

本实用新型所述管道本体另一端固定套设有挡水件,所述挡水件包括定位卡套和挡水座,所述定位卡套套设于管道本体上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能够有效保证挡水件与进风管道的固定性,所述挡水座呈梯形或者弧形结构,能有效提升挡水件整体的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场馆用新风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进风管道的连接座与密封夹套相套接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净化机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挡水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挡水件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净化机本体,101-进风连接固定件,102-安装座板,103-管道安装件,104-密封夹套定位卡槽,105-螺纹凸起,106-粗效过滤组件,107-高效过滤组件,108-中空腔室,109-进风机,2-支撑墙体,3-进风管道,301-连接座,302-管道本体,303-挡水件,304-螺纹槽,305-定位卡套,306-挡水座,307-抗污层,4-密封夹套,401-强化防护夹套,402-抗挤压减震缓冲层,403-加强筋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实施例一:一种新型场馆用新风净化装置,包括净化机本体1、支撑墙体2、进风管道3和密封夹套4,所述进风管道3贯穿于支撑墙体2与净化机本体1相连通并呈旋转分离式连接,所述进风管道3与净化机本体1连接处套设有密封夹套4。

实施例二:所述进风管道3包括连接座301、管道本体302和挡水件303,所述管道本体302内端腔槽涂设有抗污层307,所述管道本体302一端设有连接座301,所述连接座301内端设有螺纹槽304,

所述管道本体302另一端固定套设有挡水件303,所述挡水件303包括定位卡套305和挡水座306,所述定位卡套305套设于管道本体302上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挡水座306设于定位卡套305一端并与其相焊接,所述挡水座306呈弧形结构,其余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三:所述挡水座306呈弧形结构,其余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一至二相同。

实施例四:所述密封夹套4套设于连接座301上并与其相适配,所述密封夹套4为多层结构,包括强化防护夹套401和设于强化防护夹套内端并通过粘接剂与其相粘接的抗挤压减震缓冲层402,所述强化防护夹套401外端设有加强筋组件403,所述抗挤压减震缓冲层402套设于连接座301上并通过粘接剂与其相粘接,其余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一至三相同。

实施例五:所述净化机本体1侧端固定装设有进风连接固定件101,所述进风连接固定件101包括安装座板102和 管道安装件103,所述安装座板102通过焊接或者螺栓连接固定于净化机本体1一端,所述安装座板102一端设有管道安装件103,所述管道安装件103上开设有螺纹凸起105,所述螺纹槽304与螺纹凸起105呈旋转分离式连接,其余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一至四相同。

实施例六:所述安装座板102上开设有密封夹套定位卡槽104,所述密封夹套4一端套设于密封夹套定位卡槽104内,其余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一至五相同。

实施例七:所述净化机本体1包括粗效过滤组件106、高效过滤组件107和中空腔室108,所述粗效过滤组件106、高效过滤组件107均为多层连通结构,所述粗效过滤组件106设于高效过滤组件107一端并与其相连通,所述粗效过滤组件106另一端设有中空腔室108并相连通,所述中空腔室108内装设有控制空气流速的进风机109,所述进风机109设有至少6个,其余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一至六相同。

实施例八:所述抗污层307为纳米涂层,所述强化防护夹套401由不锈钢铸造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抗挤压减震缓冲层402由橡胶注塑为一体成型结构,其余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一至七相同。

上述内容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及说明,但不意味着本实用新型可取得的优点受此限制,凡是本实用新型实践过程中可能对结构的简单变换、和/或一些实施方式中实现的优点的中一个或多个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