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学实验用试管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83207发布日期:2019-05-17 20:09阅读:4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化学实验用试管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实验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化学实验用试管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试管是中学化学实验室常用的仪器,用作于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在化学实验课堂中经常需要使用大量试管,试管使用一次后必须经过清洗干燥后才能继续使用,学生和老师普遍采用的试管干燥方式是自然风干,这一干燥方式干燥时间较长,在急需使用试管时不能满足,会影响实验进度。未解决这一问题,现有技术人员研发了部分试管干燥装置,例如试管干燥箱等,但这些装置仍存在以下不足:(1)不能同时兼具对试管内部和试管外部均快速同步干燥的效果,旺旺往往容易产生试管外壁已经干燥完全而试管内壁还存有水滴;(2)设备空间利用率小,一次处理的试管量较少;(3)试管在干燥过程中的支撑不稳定,尤其是部分试管内壁送风干燥的过程中,易造成试管掉落或磕碰损坏;(4)送风干燥过程中试管内外壁滴落的水滴易进入干燥送风设备内,长此以往影响送风设备使用寿命,加热干燥过程产生水雾不易排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学实验用试管干燥装置,克服前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使试管干燥装置结构简单,同时迅速对试管内外部进行干燥,设备空间利用率大,试管干燥过程中支撑稳定,从试管滴落的水滴不易进入送风设备,极大加快试管干燥速率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化学实验用试管干燥装置,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顶部的多个试管支撑机构和密封罩,所述试管支撑机构均包括支撑端和气流输送端,支撑端和气流输送端均为内部中空结构,支撑端顶部与气流输送端底部连通,支撑端呈圆台状结构,支撑端侧面均匀分布有导流槽,支撑端内部安装有微型风扇,气流输送端整体呈柱状结构,气流输送端侧面上部设置有开口向下倾斜的内凹导风口,内凹导风口靠近气流输送端内部中空结构的一侧设置有风孔,试管倒置放置于试管支撑机构上,试管口与呈圆台状的支撑端接触,试管内壁通过气流输送端输出的气流进行干燥,干燥过程中从试管内壁吹落的水滴经支撑端侧面均匀分布的导流槽流至底座上表面,内凹导风口向下倾斜的设置方式以及通过风孔输送气流的设置方式均有利于防止试管内壁滴落的水滴进入气流输送端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表面为由后至前向下倾斜的倾斜面,便于滴落至底座上表面的水滴沿倾斜面流至前侧。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表面四周边缘处设置有卡槽,密封罩通过卡槽卡接于底座上,卡接的方式使密封槽在底座上的安装和拆卸快捷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罩前侧设置有导出口,密封罩卡接于底座上时导出口下侧与底座的上表面前端接触,导出口设置为一个或多个,导出口用于导出底座上表面上的积水并输出风机气体。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罩顶部设置有小型风机,小型风机出风口呈喇叭状,密封槽顶部的小型风机用于干燥试管外壁,小型风机出口的喇叭状设计有利于干燥气体的扩散。

进一步的,所述整体呈柱状结构的气流输送端顶面设为平面,或设置为半球面,或设置为锥面,便于倒置的试管的底部水滴顺利滴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化学实验用试管干燥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结构设计简单,干燥装置内部空间利用率大;(2)通过微型风扇并从试管支撑机构气流输送端对试管内壁进行干燥,通过小型风机对试管外壁进行统一干燥,加快干燥速率;(3)干燥过程中试管倒置,对试管内壁送风的内凹导风口倾斜向下设置,有利于防止水体进入气流输送端内部,进而有效延长了微型风扇的使用寿命;(4)试管内壁采用侧面向下送风干燥,且试管外壁动顶部送风干燥,增强了试管干燥过程中的支撑稳定性,确保干燥过程中试管不受到掉落或磕碰损坏;(5)极大加速了试管干燥速率,有利于促进化学实验进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左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座和试管支撑机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单个试管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试管支撑机构内部结构示意放大图;

其中,1底座、2密封罩、3支撑端、4气流输送端、5导流槽、6微型风扇、7内凹导风口、8风孔、9卡槽、10导出口、11小型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5所示实施例中,一种化学实验用试管干燥装置,一种化学实验用试管干燥装置,包括底座1、设置于底座1顶部的多个试管支撑机构和密封罩2,所述试管支撑机构均包括支撑端3和气流输送端4,支撑端3和气流输送端4均为内部中空结构,支撑端3顶部与气流输送端4底部连通,支撑端3呈圆台状结构,支撑端3侧面均匀分布有导流槽5,支撑端3内部安装有微型风扇6,气流输送端4整体呈柱状结构,气流输送端4侧面上部设置有开口向下倾斜的内凹导风口7,内凹导风口7靠近气流输送端4内部中空结构的一侧设置有风孔8。所述底座1上表面为由后至前向下倾斜的倾斜面,底座1上表面四周边缘处设置有卡槽9,密封罩2通过卡槽9卡接于底座1上;所述密封罩2前侧设置有导出口10,密封罩2卡接于底座1上时导出口10下侧与底座1的上表面前端接触;所述密封罩2顶部设置有小型风机11,小型风机11出风口呈喇叭状。

本实施例中所述整体呈柱状结构的气流输送端4顶面设为平面,为了确保试管底部滴落到气流输送端4顶部的部分水滴快速流出,也可将气流输送端4顶部设置为半球面,或设置为锥面。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化学实验用试管干燥装置,使用时,试管倒置放置于试管支撑机构上,试管口与呈圆台状的支撑端3接触,试管内壁通过气流输送端4输出的气流进行干燥,干燥过程中从试管内壁吹落的水滴经支撑端3侧面均匀分布的导流槽5流至底座1上表面,并经倾斜的底座1上表面前端的导出口10排出,试管外壁通过小型风机11统一干燥,吹落的水滴亦滴落至底座1上表面后经导出口10排出;内凹导风口7向下倾斜的设置方式以及通过风孔8输送气流的设置方式均有利于防止试管内壁滴落的水滴进入气流输送端4内部,进而有效延长了微型风6的使用寿命;试管内壁采用侧面向下送风干燥,且试管外壁动顶部送风干燥,增强了试管干燥过程中的支撑稳定性,确保干燥过程中试管不受到掉落或磕碰损坏,且极大加速了试管干燥速率,有利于促进化学实验进程。

在本实用新型中,小型风机11和微型风扇6的开启和关闭均通过控制开关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小型风机11和微型风扇6的启闭及其之间电性连接关系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掌握的公知常识即可实现,且该技术点不属于本实用新型创新点所在,因此附图中未示出具体电路线路和线路通孔,在此亦不再赘述。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个案,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符合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且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