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高效的水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81626发布日期:2019-04-03 01:09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散热高效的水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水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高效的水室。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专利数据库中公开了名称为一种带有蛇形预冷翅片管组的复合型表冷器的专利,该专利申请号为201320369078.1,申请日为2013.06.26,授权公告号为CN203396263U,授权公告日为2014.01.15,该装置包括预冷翅片管组和冷却盘管组,预冷翅片管组和冷却盘管组利用连通管连通,所述预冷翅片管组包括第一水室、第二水室,第一水室与第二水室之间连通有翅片管;所述第一水室上连通有进口管;所述翅片管包括基管,基管的外壁上设有翅片,所述相邻翅片管之间利用弯头连接为蛇形。其不足之处在于:该装置结构复杂,且散热效果欠佳,空间利用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且合理的散热高效水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散热高效的水室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一种散热高效的水室,包括有进水管腔,进水管腔上开设有进水孔,所述进水管腔的各端头设有多个相对独立的出水孔,各出水孔连接有独立的散热管件,各所述散热管件经多个U型冷却管首尾相接呈方形波状。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待散热的液体从进水孔进入进水管腔,液体再从各端头进入各独立的散热管件,各散热管件将液体的热量散发掉,再从散热管件排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由于多个独立的散热管件存在,各散热管件将液体热量散发掉,又由于U型冷却管的存在,U型冷却管在节省空间的同时,增加液体流动的路径,从而提高散热效率。

位于进水管腔中间外围设有出水管腔,各所述散热管件的出水口与出水管腔连接,出水管腔上开设有出水通孔。由于出水管腔位于进水管腔中间,便于散热管件布局,节省空间的基础上,提高散热效率。

还包括有固定架,位于进水管腔同侧散热管件的U型冷却管折弯部与对应的固定架焊接。固定架不仅可以将水室固定在外设装置上,同时提高散热管件的强度,防止散热管件形变。

所述U型冷却管为口琴管。

所述进水管腔为扁平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进水管腔,101进水孔,102出水孔,2散热管件,201为U型冷却管,202折弯部,3出水管腔,301出水通孔,4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述,为一种散热高效的水室,包括有进水管腔1,进水管腔1为扁平管,进水管腔1上开设有进水孔101,进水管腔1的各端头设有多个相对独立的出水孔102,各出水孔102连接有独立的散热管件2,各散热管件2经多个U型冷却管201首尾相接呈方形波状,U型冷却管201为口琴管,位于进水管腔1中间外围设有出水管腔3,各散热管件2的出水口与出水管腔3连接,出水管腔3上开设有出水通孔301,由于出水管腔3位于进水管腔1中间,便于散热管件2布局,节省空间的基础上,提高散热效率,还包括有固定架4,位于进水管腔1同侧散热管件2的U型冷却管201折弯部202与对应的固定架4焊接,固定架4不仅可以将水室固定在外设装置上,同时提高散热管件2的强度,防止散热管件2形变。

工作时,待散热的液体从进水孔101进入进水管腔1,液体再从各端头进入各独立的散热管件2,各散热管件2将液体的热量散发掉,再从散热管件2汇聚到出水管腔3,最后从出水管腔3的出水通孔301排出。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