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毛细管辐射式冷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9268发布日期:2019-03-19 21:17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室内毛细管辐射式冷暖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室内毛细管辐射式冷暖设备。



背景技术:

室内环境包括居室、写字楼、办公室、交通工具、文化娱乐体育场所、医院病房、学校幼儿园教室活动室、饭店旅馆宾馆等场所。所有室内环境质量的优劣与健康均有密切的关系。在这里先谈谈人人接触的家居环境。家居环境是家庭团聚、休息、学习和家务劳动的人为小环境。家居环境卫生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居民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环境保护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有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室内环境质量对健康的影响。城市居民每天在室内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时间占全天时间的90%左右,一些老人、儿童在室内停留的时间更长。因此,居室环境与人类健康和儿童生长发育的关系极为密切。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严寒和酷暑的天气人们常常采用冷暖设备进行室内温度的调控,以减少严寒和酷暑对人身体的影响,但是现有的冷暖设备大多数会产生较大的声音及风感,长时间处于这样的室内环境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较大的风感给人带来很不舒服的感受,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室内毛细管辐射式冷暖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毛细管辐射式冷暖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严寒和酷暑的天气人们常常采用冷暖设备进行室内温度的调控,以减少严寒和酷暑对人身体的影响,但是现有的冷暖设备大多数会产生较大的声音及风感,长时间处于这样的室内环境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较大的风感给人带来很不舒服的感受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室内毛细管辐射式冷暖设备,包括上楼板体和下楼板体,所述上楼板体平行设置在下楼板体的上部,所述上楼板体和下楼板体之间竖向设置有支撑隔板,所述上楼板体的底部和下楼板体的顶部均铺设有毛细管网栅,且毛细管网栅设置在支撑隔板的右侧,所述能量交换管路的外侧设置有控制阀门,所述上楼板体的底部安装有能量交换管路,且能量交换管路设置在支撑隔板的左侧,所述能量交换管路的底部安装有供能管路,所述供能管路的左端安装有中央制热设备,所述能量交换管路与上楼板体的左侧之间设置有进出气口所述能量交换管路的顶部安装有连通管路,且连通管路的右端与上面毛细管网栅连通,所述能量交换管路的右侧安装有,且的底端与下面毛细管网栅连通,所述上楼板体和下楼板体的右侧安装有室外遮阳帘,所述中央制热设备均通过控制开关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能量交换管路的底部对称安装有两组供能管路,两组所述供能管路的左端安装有中央制冷设备,所述中央制冷设备通过控制开关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两组所述供能管路分别为制冷管路和保湿管路。

优选的,所述毛细管网栅的类型包括S型、U型和I型等。

优选的,所述室外遮阳帘在冬季的时候可以选择性打开,进行自然通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毛细管网栅的进行冷暖的供应时较为安静无声,没有风感,舒适度较高,没有冷凝水的产生,减少细菌的滋生,具有较强的蓄冷和蓄热能力,铺设面积大,辐射均匀,布置灵活,安装方便,后期维护成本小,空间占用率小,节省建筑空间和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等优点,使室内具有恒温、恒湿和恒氧的宁静舒适居家环境,减少空调病和酷暑严寒对人体的影响。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毛细管网栅S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毛细管网栅U型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毛细管网栅I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上楼板体,2-下楼板体,3-支撑隔板,4-毛细管网栅,5-能量交换管路,6-供能管路,7-中央制热设备,8-进出气口,9-连通管路,10-气源管路,11-室外遮阳帘,12-中央制冷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3、4和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室内毛细管辐射式冷暖设备,包括上楼板体1和下楼板体2,上楼板体1平行设置在下楼板体2的上部,其特征在于:上楼板体1和下楼板体2之间竖向设置有支撑隔板3,上楼板体1的底部和下楼板体2的顶部均铺设有毛细管网栅4,且毛细管网栅4设置在支撑隔板3的右侧,上楼板体1的底部安装有能量交换管路5,且能量交换管路5设置在支撑隔板3的左侧,能量交换管路5的外侧设置有控制阀门,能量交换管路5的底部安装有供能管路6,供能管路6的左端安装有中央制热设备7,能量交换管路5与上楼板体1的左侧之间设置有进出气口8能量交换管路5的顶部安装有连通管路9,且连通管路9的右端与上面毛细管网栅4连通,能量交换管路5的右侧安装有10,且10的底端与下面毛细管网栅4连通,上楼板体1和下楼板体2的右侧安装有室外遮阳帘11,中央制热设备7均通过控制开关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

其中,毛细管网栅4的类型包括S型、U型和I型等,室外遮阳帘11在冬季的时候可以选择性打开,进行自然通风,方便针对不同的建筑进行毛细管网栅4的选择和加速与外界气体的交换选择。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能量交换管路5的底部对称安装有两组供能管路6,两组供能管路6的左端安装有中央制冷设备12,中央制冷设备12通过控制开关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

其中,两组供能管路6分别为制冷管路和保湿管路,中央制热设备7和中央制冷设备12均为中央空调,方便根据季节和气候进行冷暖的控制选择。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实用新型在冬季使用时,通过控制开关控制中央制热设备7的启动,通过供能管路6将中央制热设备7产生的热能传递到能量交换管路5中,通过能量交换管路5将供能管路6传递过来的热能通过气源管路10通入铺设在下面的毛细管网栅4中,通过毛细管网栅4缓慢的将热能从下面通入到室内,本实用新型在夏季使用时,通过控制开关控制中央制冷设备12的启动,通过供能管路6将中央制冷设备12产生的冷气传递到能量交换管路5中,通过能量交换管路5将供能管路6传递过程的冷气通过连通管路9通入铺设在上面的毛细管网栅4中,通过毛细管网栅4将冷气缓慢的将冷气从上面通入到室内,进而可以实现对室内冷热空气的交换,使室内的温度能够处于恒温、恒湿和恒氧的宁静舒适居家环境,其中能量交换管路5是通过管路外面的控制阀门进行管路内部能暖风的供应切换。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