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节能通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9274发布日期:2019-05-11 01:21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节能通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通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节能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建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采用大面积的幕墙进行装饰,但是由于安全美观的要求,使得建筑的通风面积很小,并且由于环境温度的影响,窗户往往为关闭的状态,从而导致建筑内的自然通风能力较差。因此现代建筑中大多采用中央空调等装置进行通风,进而导致建筑能耗急剧上升。

授权公告号为CN20664821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建筑节能通风系统。其包括进风机、集风管、出风支管等部件,通过多个进风机将外界空气吸入到集风管中,进而将集风管中的空气从出风支管中导流入建筑中,实现对建筑的通风过程。

但是在上述的技术中需要使用多个进风机才能将外界空气导流到建筑中,从而导致需要使用大量的电力资源才能够保证进风机的运作,进而节能效果并不是很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节能通风系统,其能够引导外界自然风流入建筑中实现通风,减少了电力资源的浪费,进一步提高了节能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建筑节能通风系统,包括用于与墙体外壁固接并且内部开设空腔的集风箱,所述集风箱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中转动连接有打开或闭合进风口的百叶窗叶片;所述百叶窗叶片的一侧设置有带动百叶窗叶片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集风箱的每个进风口处均设置有风向检测装置;所述集风箱上连通有进风管道,所述进风管道的出风口与建筑室内设置的新风管路连通;当外界风速达到或超过所述风向检测装置的预定值时,控制驱动机构带动百叶窗叶片引导外界自然风流入建筑室内进行通风。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风向检测装置检测集风箱外不同方向的自然风,并控制驱动机构带动百叶窗叶片打开,使进风口连通,通过百叶窗叶片将外界自然风引流到集风箱中,从而实现建筑室内的通风。通过上述设计,能够实现利用外界自然风对建筑室内通风,减少了负压风机的电量消耗,达到了节能的目的;并且风向检测装置的设置,使得检测外界风向更加方便,减少了人为操作,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向检测装置包括开设在集风箱顶部的限位口;所述限位口中设置有竖直穿透集风箱顶壁的测风板;所述测风板通过设置在限位孔内的转轴转动安装在限位口内;所述测风板包括以转轴为界设置在集风箱外侧用于承接外界自然风的承风部,以及伸入集风箱内部的抵接部,所述抵接部的重量大于承风部的重量;所述集风箱的内侧壁上固接有行程开关;外界自然风吹向承风部使所述测风板绕转轴转动,所述抵接部触碰行程开关控制驱动机构运行。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测风板设置为承风部及抵接部两部分,通过外界自然风吹动承风部使测风板绕转轴转动发生偏转,进而使抵接部触碰行程开关控制进风口连通实现对建筑内进行通风;通过上述设计,实现了对外界自然风的风向的检测,通过简单的结构设计即实现了对百叶窗叶片转动的自动控制,降低了安装维修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百叶窗叶片朝向集风箱的空腔一侧设置有负压风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负压风机的设置,使自然风流经负压风机扇叶时,带动负压风机扇叶旋转,进一步提高了外界自然风流入集风箱的速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接部朝向集风箱侧壁的一端固接有由铁磁性物质构成的磁力板,并且所述集风箱内设置有用于吸取磁力板使测风板绕转轴转动的电磁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外界无风或者风力达不到驱动测风板转动的情况下,对电磁铁通电使其产生磁场,进而在磁场力作用下使电磁铁和磁力板之间吸合,使测风板的抵接部与行程开关接触,控制驱动机构运行将百叶窗叶片展开,开启进风口;同时控制负压风机运转,将外界空气吸入集风箱中实现对建筑室内的通风,使该系统能够适用于更多的环境。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同轴固接在百叶窗叶片一侧带动百叶窗叶片转动的驱动齿轮;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固接在集风箱一端的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移动端固接有与驱动齿轮啮合的驱动齿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对百叶窗叶片转动的控制,并且齿轮齿条的设置,使人们可以通过调节电动推杆的推杆移动距离控制百叶窗叶片的转动角度,便于外界自然风更好的流入集风箱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百叶窗叶片沿进风口竖直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并且所述百叶窗叶片的宽度大于相邻两个百叶窗叶片转动轴线之间的距离。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减少了百叶窗叶片的体积,并且相邻的两块百叶窗叶片在转动过程中会实现相互抵接,实现了对进风口的有效密封,减少了集风箱漏风情况的发生,进一步提高了通风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百叶窗叶片的侧壁固接有柔性的密封垫。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百叶窗叶片对进风口的密封性,使相邻两个百叶窗叶片闭合时留有一定的位移空间,降低了安装精度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百叶窗叶片背离集风箱的空腔的侧壁上固接有第一过滤网。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流入集风箱中的空气进行了初次过滤,减少了空气中的杂质流入集风箱,方便了人们对集风箱的清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风管道与集风箱连通的端口处固接有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网的网孔孔径小于第一过滤网的网孔孔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过滤网对集风箱中的空气进行再次过滤,使得流入建筑室内的气体更加纯净,减少了建筑室内通风的空气污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通过利用外界自然风的流动,减少了大量负压风机的运行,进而减少了电量的消耗,达到了更加节能通风的要求。

二、风向检测装置结构简单,能够自动检测外界自然风流向,做到相应进风口的连通或关闭,使得利用外界自然风资源更加充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为展示引风装置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为展示引风装置实际工作状态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细节A处的放大图,并体现风向检测装置的连接关系;

图5是为展示引风装置结构连接关系的单体视图。

图中,1、集风箱;11、进风口;12、第一过滤网;13、支撑框;14、第二过滤网;3、百叶窗叶片;31、支撑轴;32、密封垫;4、驱动机构;41、驱动齿轮;42、驱动齿条;43、电动推杆;5、风向检测装置;51、限位口;52、测风板;521、承风部;522、抵接部;523、转动轴;53、行程开关;6、辅助通风机构;61、负压风机;62、磁力板;63、电磁铁;7、进风管道;8、新风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建筑节能通风系统,如图1所示,其包括与建筑室外的墙体固定并且内部开设空腔的集风箱1、安装在集风箱1中的用于将外界空气引入集风箱1空腔的引风装置,以及设置在集风箱1朝向安装墙体一端与建筑室内设置的新风管路8连通的进风管道7。

如图2所示,集风箱1背离墙体的三个竖直侧壁上开设有与外界环境连通的进风口11,集风箱1开设进风口11的外侧壁上固接有用于过滤空气中杂质的11的第一过滤网12;并且进风管道7与集风箱1连通的端口处固接有网孔较第一过滤网12更加细密的第二过滤网14(此处参见图3),进一步对流入建筑室内的空气进行过滤;集风箱1内侧壁上沿进风口11开设方向固接有支撑框13,支撑框13与进风口11相适配并且支撑框13中承接着引风装置。

如图2和图3所示,引风装置包括转动连接在支撑框13两相对侧壁之间的百叶窗叶片3、设置在百叶窗叶片3一端用于驱动百叶窗叶片3转动的驱动机构4、控制驱动机构4运行的风向检测装置5,以及在无风环境中使用的辅助通风机构6。

如图3和图4所示,百叶窗叶片3朝向支撑框13相对两侧壁的两端面中心位置固接有支撑轴31,支撑轴31呈水平放置,并且支撑轴31穿透支撑框13侧壁,使百叶窗叶片3绕支撑轴31轴线转动;百叶窗叶片3在支撑框13内沿支撑框13竖直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并且百叶窗叶片3的宽度大于相邻两个百叶窗叶片3的支撑轴31轴线距离。当百叶窗叶片3转动至相互错开的位置时,支撑框13为贯通状态,即集风箱1的进风口11开启;当百叶窗叶片3转动至相邻的两个百叶窗叶片3的相对两侧壁相互抵接时,支撑框13为关闭状态,即集风箱1的进风口11关闭。并且百叶窗叶片3的一侧壁上固接有柔性的密封垫32,使百叶窗叶片3更好的对集风箱1的进风口11进行密封。

如图4和图5所示,驱动机构4包括同轴固接在支撑轴31穿透支撑框13侧壁一端的驱动齿轮41、与驱动齿轮41啮合的驱动齿条42,以及带动驱动齿条42竖直移动的电动推杆43;驱动齿条42与电动推杆43的移动端固接,电动推杆43的固定端与集风箱1内壁固接。从而通过电动推杆43的移动杆带动驱动齿条42的移动,使驱动齿轮41带动百叶窗叶片3转动,当电动推杆43伸出时,驱动齿轮41带动百叶窗叶片3将支撑框13的端口封闭;当电动推杆43收回时,驱动齿轮41带动百叶窗叶片3将支撑框13的端口连通。

如图4和图5所示,风向检测装置5包括开设在集风箱1顶部靠近进风口11一端的限位口51;限位口51竖直贯穿集风箱1顶壁与进风口11平行设置;限位口51中插设有测风板52,测风板52由伸出集风箱1外侧用于承接外界自然风的承风部521,以及伸入集风箱1内侧用于平衡承风部521的抵接部522组成;承风部521与抵接部522连接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壁上固有转动轴523,转动轴412与限位口51的侧壁转动连接;并且抵接部522的重量大于承风部521的重量,使得测风板52保持竖直状态;测风板52的抵接部522朝向进风口11一侧设置有行程开关53。通过外界自然风吹动承风部521驱动测风板52绕转动轴523转动,使抵接部522发生偏转触碰行程开关53,控制驱动机构4运行,即控制集风箱1的进风口11连通,使外界的自然风流入到集风箱1中对建筑室内进行通风。通过每侧的风向检测装置5控制相应的进风口11连通,使得百叶窗叶片3将外界不同方向的自然风均可引入集风箱1中,有效的减少了现有技术中通过负压风机61不断运作进行通风的电量消耗。

如图3和图5所示,辅助通风机构6包括引风装置朝向集风箱1的空腔一侧设置有负压风机61;抵接部522朝向行程开关53的侧壁上固接有由铁磁性物质构成的磁力板62,并且在行程开关53同侧设置有电磁铁63。当外界无风或者风小达不到预定风向检测装置5的预定值时,通电给电磁铁63,使电磁铁63产生吸力对磁力板62产生吸力,带动测风板52转动触碰行程开关53将进风口11打开,同时控制负压风机61运行,将外界空气吸入集风箱1中对建筑室内进行通风。

工作过程:将集风箱1安装到建筑室外的墙体上,并且将进风管道7连通到建筑室内的新风管路8中。当外界自然风吹动测风板52发生偏转时,测风板52的抵接部522触碰行程开关53,控制百叶窗叶片3将进风口11打开,进而自然风能够流入集风箱1对建筑室内进行通风。

当外界没有自然风时,人为控制电磁铁63产生磁性,通过吸引磁力板62,使测风板52发生偏转控制进风口11打开,同时控制负压风机61运转,将外界空气吸入集风箱1中,实现对建筑室内的通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