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80428发布日期:2019-04-03 00:58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居家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加湿器。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室内空气常常较为干燥,尤其是在秋冬季节空气尤为明显,干燥的空气使人体产生一定的不适感,空气湿度指数与洁净度指数直接与人们的身体健康相关联,因此对室内的空气进行加湿及处理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目前市面上的加湿器体积庞大、重量较重,便携性差,结构复杂,安装维修都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加湿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湿器,包括:风扇、雾化器、上盖、主壳体和底座;

所述主壳体的中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主壳体分隔成容置水的上腔体和容置所述风扇以及所述雾化器的下腔体;所述底座封闭所述下腔体的底部;所述上盖覆盖所述上腔体的顶部,且所述上盖上开设有加湿孔;

所述雾化器用于雾化所述上腔体内的水以产生水雾,所述风扇用于产生气流;所述隔板上设置有竖直延伸的空心立柱,所述空心立柱用于将所述风扇产生的气流从所述下腔体送至所述上腔体内,利用所述风扇将所述上腔体内由所述雾化器产生的所述水雾从所述加湿孔中吹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空心立柱的顶端设置有导风盖,所述导风盖包括顶板和至少两个垂直连接在所述顶板上的侧板;所述顶板覆盖在所述空心立柱的顶部;所述空心立柱的顶部的相对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所述空心立柱内部空间连通的出风缺口,所述两个出风缺口分别与所述两个侧板相隔预设的距离;所述风扇产生的气流通过所述出风缺口排出后,再受到所述两个侧板阻挡后被引导至与所述两个侧板平行的方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壳体的下腔内还设置有电压转化模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空心立柱垂直地凸设于所述隔板上,并伸入所述上腔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空心立柱的轴线与所主壳体的内壁的距离小于所述空心立柱的轴线与所述隔板的中心的距离。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板的中心位置还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雾化器的雾化片的安装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孔与所述雾化片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空心立柱的内径至下而上逐渐减小。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空心立柱上设置有水位刻度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风扇的正下方。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加湿器结构简单,体积小巧,安装维修方便,适用在车载和办公电脑旁边及家用环境,用户体验度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出的加湿器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出的加湿器的主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出的空心立柱与导风盖导风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上盖;20-主壳体;201-隔板;2011-安装孔;202-空心立柱;2021-出风缺口;203-导风盖;30-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更全面地描述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本公开可具有各种实施例,并且可在其中做出调整和改变。然而,应理解:不存在将本公开保护范围限于在此公开的特定实施例的意图,而是应将本公开理解为涵盖落入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调整、等同物和/或可选方案。

在下文中,可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或“可包括”指示所公开的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存在,并且不限制一个或更多个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增加。此外,如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所使用,术语“包括”、“具有”及其同源词仅意在表示特定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并且不应被理解为首先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存在或增加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可能性。

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表述“A或/和B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同时列出的文字的任何组合或所有组合。例如,表述“A或B”或“A或/和B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A、可包括B或可包括A和B二者。

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表述(诸如“第一”、“第二”等)可修饰在各种实施例中的各种组成元件,不过可不限制相应组成元件。例如,以上表述并不限制所述元件的顺序和/或重要性。以上表述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其它元件区别开的目的。例如,第一用户装置和第二用户装置指示不同用户装置,尽管二者都是用户装置。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被称为第二元件,同样地,第二元件也可被称为第一元件。

应注意到:如果描述将一个组成元件“连接”到另一组成元件,则可将第一组成元件直接连接到第二组成元件,并且可在第一组成元件和第二组成元件之间“连接”第三组成元件。相反地,当将一个组成元件“直接连接”到另一组成元件时,可理解为在第一组成元件和第二组成元件之间不存在第三组成元件。

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用户”可指示使用电子装置的人或使用电子装置的装置(例如,人工智能电子装置)。

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并且并非意在限制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除非另有限定,否则在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所述术语(诸如在一般使用的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将被解释为具有与在相关技术领域中的语境含义相同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具有理想化的含义或过于正式的含义,除非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被清楚地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湿器,包括:风扇、雾化器、上盖10、主壳体20和底座30。

主壳体20的中部设置有隔板201,隔板201将主壳体20分隔成容置水的上腔体和容置风扇以及雾化器的下腔体。上腔体作为水箱使用。底座30封闭下腔体的底部;上盖10覆盖上腔体的顶部,且上盖10上开设有加湿孔。

雾化器用于雾化上腔体内的水以产生水雾,风扇用于产生气流。

隔板201上设置有竖直延伸的空心立柱202;空心立柱202用于将风扇产生的气流从下腔体送至上腔体内,利用风扇将上腔体内由雾化器产生的水雾从加湿孔中吹出。

上盖10可以盖在主壳体20的顶部,底座30可通过螺丝连接与主壳体20的底部固定连接在一起。

空心立柱202的顶端设置有导风盖203,导风盖203包括顶板和至少两个垂直连接在顶板上的侧板;顶板覆盖在空心立柱的顶部;空心立柱的顶部的相对的两侧均开设有与空心立柱内部空间连通的出风缺口2021,两个出风缺口2021分别与两个侧板相隔预设的距离;风扇产生的气流通过出风缺口2021排出后,再受到两个侧板阻挡后被引导至与两个侧板平行的方向。

将导风盖203与空心立柱202采用可分离的拆卸结构,不仅用利于制造加工,而且还方便用户清洗空心立柱202中的灰尘。由于加湿器在使用过程中,风扇转动通过空心立柱202将风送至主壳体20的上部。长久使用,空心立柱202就会积累灰尘。采用可分离的拆卸结构。清理灰尘时,用户只需要将导风盖203从空心立柱202的顶端取下即可通过小刷子伸入空心立柱202中进行灰尘清理工作。导风盖203盖在空心立柱202的顶部时,导风盖203沿两个出风缺口2021延伸的方向的长度要大于空心立柱202的长度,以保证风能够顺利从出风缺口2021通过,并经导风盖203的垂直端阻挡后向下引导。

上盖10、主壳体20、底座30均可以选择使用塑料制成。塑料制品的价格低廉,易于成型。

目前,塑料制品厂应用较多的树脂有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ABS、和聚氨酯等。用这些原料制成的各种塑料制品,其性能特点综合起来有这样几点:价格便宜;制品成型容易;塑料制品体轻;耐腐蚀性好。

塑料及其制成品的种类很多。按塑料制品的用途分类,可分为通用塑料、工程塑料、耐高温塑料和特殊用途塑料。

考虑到制造的成本和用途,这里可以选用通用塑料。

塑料制品成型工艺有很多,注塑成型、吹塑成型、压制成型、真空成型、挤压成型、压延成型、浇注成型。具体可以根据产品的外形、加工的原料等因素选择成型工艺。

在本实施例中,上盖10、主壳体20和底座30均可以选用注塑成型的工艺制成。

塑料制品注塑成型生产特点:能在较短时间内一次性在注塑模具中成型,生产工艺简单,效率也比较高。注塑成型可以一次成型外形比较复杂的零件,而且尺寸还比较精确。

根据上盖10、主壳体20、底座30的形状和尺寸,制作好模具并准备好原料,之后在注塑设备中加工成型,再经过后续热处理等工序,上盖、主壳体、底座便制作完成。

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他材料制成上盖、主壳体和底座。上盖、主壳体和底座选用相同的材质制备。

在本实施例中,主壳体20为圆柱体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主壳体可以为圆台结构、棱台结构等。当选用圆台或者棱台结构时,所述圆台或者棱台的上端的规格尺寸小于下端的规格尺寸,这样加湿器可以保证放置得更加平稳。

主壳体的下腔内还可设置有电压转化模块。电压转化模块用于将输入电压转化为风扇以及雾化器所需的低压直流电压。用户输入电压可以是220V交流电也可以是移动电源或者车载充电器等直流电。

主壳体的下腔内还可设置有发光组件。发光组件可以使用彩色LED灯。

LED灯是一块电致发光的半导体材料芯片,用银胶或白胶固化到支架上,然后用银线或金线连接芯片和电路板,四周用环氧树脂密封,起到保护内部芯线的作用,最后安装外壳,所以LED灯的抗震性能好。

在本实施例中,空心立柱202垂直地凸设于隔板201上,并伸入上腔体。空心立柱202与隔板201呈垂直分布。通过最短的路径将风扇转动送出的风送至主壳体20的上部。

在本实施例中,空心立柱202的轴线与主壳体20的内壁的距离小于空心立柱202的轴线与隔板201的中心的距离。空心立柱202靠近主壳体的内壁。在其他实施例中,空心立柱202可贴在主壳体的内壁上,空心立柱202的一个侧面可以直接共用主壳体20的内壁。

在本实施例中,隔板201还开设有用于安装雾化器的雾化片的安装孔2011。

安装孔2011优选圆形孔,这主要是基于目前常见的雾化片组件都是圆形的。

安装孔2011与雾化片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保证主壳体20的上腔体盛水时,水不会渗漏到下腔体而腐蚀损坏相关的电路板。

雾化片包括超声波雾化片。超声波雾化片主要利用电子高频震荡,在频率为1.7MH或2.4MHZ的范围,能超过人的听觉范围,在人体及动物无伤害的情况下。通过超声波雾化片的高频谐振,将液态水分子结构打散而产生自然飘逸的水雾,不需要加热或添加任何化学试剂。与加热雾化方式比较,能够节约能源达90%。

在本实施例中,空心立柱202的内径至下而上逐渐减小。空心立柱202的导风截面至下而上逐渐减小。将空心立柱202的内径至下而上逐渐减小的结构有利于加强出风口的出风强度。

上盖10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圆孔用于让水雾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空心立柱202上设置有水位刻度线。

设置水位刻度线用于防止用户由于加水过慢导致,水通过空心立柱进入下腔中导致电路损坏。

用户每次将加湿器内添加水时,最好不要超过空心立柱上标示的水位刻度线。

主壳体20的外壁上还设置有多个开关按钮。其中一个开关按钮用于开启或关闭加湿器功能。另一个开光按钮可以用于控制加湿器的灯光效果。以便营造更加祥和轻松的氛围。

底座30的底部设置有进风口,进风口位于风扇的正下方。进风口可以采用栅格孔设计。栅格孔可以保证较大的进风面积的同时保证栅格孔之间小的间隔不容易让异物等进入主壳体的下腔体内。

对于加湿器的使用,用户可以打开上盖10,将主壳体20的上腔体内注水,保证水位位于水位刻度线以及以下,将加湿器的电源插头插上,同时按下主壳体20表明的开关按钮,此时加湿器的风扇和雾化器开始工作开始制备生成水雾以实现加湿的功能。

加湿器在正常工作后,底部的风扇开始转动,风从底座的进风口进入,经过空心立柱自下而上,风到达顶端后由导风盖将风从两边出风缺口导入水箱内。水箱内正常工作时会有超声波功能将水雾化,然后风会将雾气向上吹,水箱上面盖严的上盖上有一个出雾口,这样就实现了出雾的功能。在水箱内加入香精后就变成了香薰机。香薰有助睡眠及调节心情。因内部的导风柱为独立设计,上盖盖合时可不用分方向盖上盖子。

因进风口到出雾口的循环装置内置在水箱内部,不需要在外界增加任何材料辅助实现出雾,这样设计的加湿器可以更加简洁美观,上盖可以方便的盖到水箱上。方便使用者操作。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实用新型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场景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实用新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场景的优劣。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