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导风板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3286发布日期:2019-05-15 23:13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导风板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导风板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导风板为空调中对气流进行导向作用的部件,现有技术中常常在导风板上设计轴孔,在空调处于不同模式时,通过驱动器和传动机构来实现导风板转动,但是其中与传动机构配合的孔设计在导风板中间,导风板运动时,导风板与空调器壳体的间隙要求较大才能满足其转动,这就造成了导风板关闭时导风板与底壳之间形成较大的间隙,严重影响了空调器的外观。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导风板闭合时,导风板与壳体间存在较大间隙,严重影响了空调器的外观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研究设计出一种空调导风板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导风板闭合时,导风板与壳体间存在较大间隙,严重影响了空调器的外观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空调导风板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导风板组件,其包括:

内导风板,包括相背的第一长边和第二长边;

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内导风板的一侧表面上、第二端沿着所述内导风板的宽度方向延伸并凸出于所述内导风板的所述第一长边;

驱动机构,能够与所述连接部件的所述第二端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端转动、进而带动所述内导风板绕着所述连接部件的所述第二端转动。

优选地,

所述连接部件包括鹰钩,所述鹰钩的一端与所述内导风板的所述一侧表面相固接、而形成所述连接部件的所述第一端;所述连接部件还包括套筒,所述套筒与所述鹰钩的另一端相互固接,所述套筒形成所述连接部件的所述第二端。

优选地,

所述套筒与所述鹰钩间一体成型。

优选地,

所述连接部件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内导风板的所述第一长边相邻,且所述一侧表面为所述内导风板的内侧表面,其中所述内侧表面为所述内导风板朝向空调底壳内部的表面。

优选地,

所述连接部件为沿着所述内导风板的长度方向进行排布的多个,且还包括第一连杆,以将多个所述连接部件进行连接、以使得多个所述连接部件的所述第二端能够同步转动。

优选地,

当所述连接部件包括套筒时,所述第一连杆能够同时穿设于多个所述套筒的内孔中,且所述第一连杆穿设于所述套筒中的部分为扁台结构、所述套筒容纳所述第一连杆插入的内孔为扁孔结构,所述扁台结构能够插入所述扁孔结构中、以通过所述第一连杆驱动所述套筒转动。

优选地,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杆和电机,所述驱动杆能够与所述连接部件的所述第二端连接,所述电机能够驱动所述驱动杆转动进而带动所述内导风板绕着所述第二端转动。

优选地,

当所述连接部件还包括套筒时:所述驱动杆的一端部为扁形台,所述套筒还具有扁形槽,所述扁形台能够插入所述扁形槽中以通过所述驱动杆的转动而驱动所述套筒转动。

优选地,

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曲柄、第二连杆和第二曲柄,所述电机、所述第一曲柄、所述第二连杆和所述第二曲柄依次连接,且所述第二曲柄与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部相连接、以驱动所述驱动杆转动。

优选地,

所述第一曲柄上具有与所述第二连杆相连接的第一曲柄孔,所述第二连杆上具有能够插入所述第一曲柄孔中并与之匹配连接的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二曲柄上具有与所述第二连杆相连接的第二曲柄孔,所述第二连杆上具有能够插入所述第二曲柄孔中并与之匹配连接的第二凸起部。

优选地,

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均为弹性结构。

优选地,

所述内导风板具有与所述内侧表面相背的外侧表面;

所述空调导风板组件还包括外导风板,所述外导风板能够与所述内导风板的所述外侧表面贴合连接。

优选地,

所述外导风板为弧形结构板,所述内导风板为内部空心的结构。

优选地,

所述内导风板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卡扣孔,所述外导风板与所述内导风板的所述外侧表面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卡扣结构,所述卡扣结构能够与所述卡扣孔扣合相接、以将所述外导风板与所述内导风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其包括底壳和前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导风板组件,所述底壳具有出风口,所述内导风板位于所述出风口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壳内部。

优选地,

所述底壳上还设置有能够对所述连接部件的所述第二端进行限位的限位部件。

优选地,

所述空调室内机为竖式悬角挂机。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前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调导风板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一端连接在内导风板一侧表面上、另一端沿内导风板宽度方向延伸并凸出于内导风板的第一长边的连接部件,且该另一端由驱动机构连接并驱动,使得内导风板能够绕着该延伸凸出端转动,并且由于该延伸凸出端凸出于内导风板的长边,能够使得内导风板在导风的时候伸出于空调室内机出风口的外部进行导风,在收回至盖住出风口时能够完全封闭住该出风口,从而有效减小空调导风板闭合时存在的较大间隙甚至没有间隙,很大程度上地提高了空调器的外观;并且由于内导风板在导风的时候伸出于空调室内机出风口的外部进行导风,能够使得导风范围和导风角度更大,提高了导风面积,增加了空调室内机的室内舒适度;并且驱动机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装配,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导风板组件中的从内侧表面观察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a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b是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空调导风板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a是图2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导风板组件中的从外侧表面观察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a是图3中D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b是图3中E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c是图3b中驱动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导风板组件在导风板位于初始位置时的前视图;

图4b是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导风板组件在导风板转动60°时的前视图;

图4c是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导风板组件在导风板位于初始位置时的后视图;

图4d是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导风板组件在导风板转动60°时的后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具有空调导风板组件的空调室内机的内部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6a是本实用新型具有空调导风板组件的空调室内机在导风板位于初始位置时的内部横截面示意图;

图6b是图6a中的F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c是本实用新型具有空调导风板组件的空调室内机在导风板打开60°时的内部横截面示意图;

图6d是图6c中的G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具有空调导风板组件的空调室内机具有限位部件时的内部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7a是图7中的H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b是图7中的I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c是图7中的J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内导风板;11、第一长边;12、第二长边;13、内侧表面;14、外侧表面;15、卡扣孔;2、连接部件;21、鹰钩;22、套筒;221、扁形槽;23、第一连杆;3、驱动机构;31、驱动杆;311、扁形台;32、电机;33、第一曲柄;331、第一曲柄孔;34、第二连杆;341、第一凸起部;342、第二凸起部;35、第二曲柄;351、第二曲柄孔;4、外导风板;41、卡扣结构;5、底壳;51、出风口;6、限位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7c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导风板组件,其包括:

内导风板1,包括相背的第一长边11和第二长边12;

连接部件2,所述连接部件2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内导风板1的一侧表面上、第二端沿着所述内导风板1的宽度方向延伸并凸出于所述内导风板1的所述第一长边11;

驱动机构3,能够与所述连接部件2的所述第二端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端转动、进而带动所述内导风板1绕着所述连接部件2的所述第二端转动。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一端连接在内导风板一侧表面上、另一端沿内导风板宽度方向延伸并凸出于内导风板的第一长边的连接部件,且该另一端由驱动机构连接并驱动,使得内导风板能够绕着该延伸凸出端转动,并且由于该延伸凸出端凸出于内导风板的长边,能够使得内导风板在导风的时候伸出于空调室内机出风口的外部进行导风,在收回至盖住出风口时能够完全封闭住该出风口,从而有效减小空调导风板闭合时存在的较大间隙甚至没有间隙,很大程度上地提高了空调器的外观;并且由于内导风板在导风的时候伸出于空调室内机出风口的外部进行导风,能够使得导风范围和导风角度更大,提高了导风面积,增加了空调室内机的室内舒适度;并且驱动机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装配,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新型悬角竖式空调器导风板及其驱动机构,该导风板可以对空调器气流进行导向作用,空调器停止工作时,可以保证与空调器壳体的间隙控制在2mm以内,克服了其它空调器导风板与壳体间隙大的缺点。同时在空调器风道上设计了便于导风板安装结构,可同时满足对导风板进行限位和支撑作用。

所述导风板及其驱动机构从初始位置运动到60°位置时如图如图4a-4d所示。导风板从初始位置运动到60°过程中,依靠驱动机构带动鹰钩,从而带动导风板向外旋转,导风板鹰钩结构可以保证导风板与底壳5间隙较小的情况下能正常运动到设定位置,从而保证了空调器停止工作时的外观要求,如图6a-6d所示。

优选地,

所述连接部件2包括鹰钩21,所述鹰钩21的一端与所述内导风板1的所述一侧表面相固接、而形成所述连接部件2的所述第一端;所述连接部件2还包括套筒22,所述套筒22与所述鹰钩21的另一端相互固接,所述套筒22形成所述连接部件的所述第二端。这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部件的优选结构形式,通过鹰钩的结构能够钩挂于内导风板上或与之固定连接,且鹰钩的弯曲形结构能够方便内导风板通过其作为半径臂进行转动,能够有效地伸出于出风口进行导风,不会与底壳之间形成干涉,且收回时能够完全盖住出风口,减小出风口处的间隙,提升美观度;通过套筒结构能够使之一端与鹰钩连接、套筒的内孔结构用于连接(穿设)驱动结构而被驱动带动转动,从而实现带动内导风板绕着套筒转动的效果。

优选地,

所述套筒22与所述鹰钩21间一体成型。这是本实用新型的鹰钩结构和套筒结构的优选连接方式,将二者做成一体成型的方式能够使得二者之间不会发生相对转动或平动,使得驱动机构带动套筒转动的时候能够带动鹰钩转动、进而带动内导风板转动进行导风,并且一体成型的加工方式简单方便,高效。

优选地,

所述连接部件2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内导风板1的所述第一长边11相邻,且所述一侧表面为所述内导风板1的内侧表面13,其中所述内侧表面13为所述内导风板1朝向空调底壳内部的表面。这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部件的优选设置位置,以及设置连接部件的内导风板的表面的优选方式,即连接部件设置在于第一长边相邻的位置、且从第一长边伸出,能够减少鹰钩的长度设置,实现最少材料的制作却能实现同等传动作用、带动内导风板转动的效果,提高经济性;且设置连接部件的内导风板的一侧表面为朝向底壳内部的内侧表面,能够使得驱动机构设置于底壳内部、内侧表面与底壳内部最近,实现鹰钩长度的控制,结构简单,能够驱动内侧表面转动进而实现内导风板的转动导风。

优选地,

所述连接部件2为沿着所述内导风板1的长度方向进行排布的多个,且还包括第一连杆23,以将多个所述连接部件2进行连接、以使得多个所述连接部件2的所述第二端能够同步转动。这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部件的优选结构,将其设置为多个,能够在内导风板的长度方向实现多处传动带动内导风板转动的作用,并且方式为通过第一连杆的方式将多个连接部件连接、从而使得通过第一连杆将多处连接部件同步带动转动,实现内导风板长度方向上转动的一致性,实现有效导风。

优选地,

当所述连接部件2包括套筒22时,所述第一连杆23能够同时穿设于多个所述套筒22的内孔中,且所述第一连杆23穿设于所述套筒22中的部分为扁台结构、所述套筒22容纳所述第一连杆23插入的内孔为扁孔结构,所述扁台结构能够插入所述扁孔结构中、以通过所述第一连杆23驱动所述套筒22转动。

这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杆与套筒之间的进一步优选的连接方式,能够通过扁台结构和扁孔结构的相互配合,实现第一连杆的转动而带动套筒进行转动、进而带动内导风板转动的作用和效果。

优选地,

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驱动杆31和电机32,所述驱动杆31能够与所述连接部件2的所述第二端连接,所述电机32能够驱动所述驱动杆31转动进而带动所述内导风板1绕着所述第二端转动。这是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机构的优选结构形式,将其设置为包括驱动杆和电机的形式,通过驱动杆连接到连接部件的第二端,并且通过电机带动驱动杆、进而带动连接部件的第二端进行转动,实现了传动驱动的作用。

优选地,

当所述连接部件2还包括套筒22时:所述驱动杆31的一端部为扁形台311,所述套筒22还具有扁形槽221,所述扁形台311能够插入所述扁形槽221中以通过所述驱动杆31的转动而驱动所述套筒22转动。这是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杆的具体结构形式以及与之配合的套筒的优选结构形式,通过扁形台和扁形槽的结构形式,使得二者插接配合,能够通过驱动杆的扁形台带动扁形槽进行转动,进而带动套筒随着驱动杆一起转动,实现了内导风板被驱动杆带动转动的作用和效果。

优选地,

所述驱动机构3还包括第一曲柄33、第二连杆34和第二曲柄35,所述电机32、所述第一曲柄33、所述第二连杆34和所述第二曲柄35依次连接,且所述第二曲柄35与所述驱动杆31的另一端部相连接、以驱动所述驱动杆31转动。

这是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机构的进一步的结构形式,即通过第一曲柄、第二连杆和第二曲柄,由于电机轴与连接部件的套筒扁形槽之间存在着距离,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两个曲柄和连杆,有效地实现了转动轴转动力的传递,将位于底壳内部的电机上的转动传递到底壳外部的套筒轴上,最终实现内导风板的转动打开和关闭,减小出风口的缝隙。

优选地,

所述第一曲柄33上具有与所述第二连杆34相连接的第一曲柄孔331,所述第二连杆34上具有能够插入所述第一曲柄孔331中并与之匹配连接的第一凸起部341;所述第二曲柄35上具有与所述第二连杆34相连接的第二曲柄孔351,所述第二连杆34上具有能够插入所述第二曲柄孔351中并与之匹配连接的第二凸起部342。

这是本实用新型的两个曲柄和第二连杆之间的优选结构形式和连接方式,即通过两个曲柄孔和两个凸起部的方式实现插接配合,将第一曲柄上的动力通过第二连杆传递到第二曲柄部,最终实现转动力的传递。

优选地,

所述第一凸起部341和所述第二凸起部342均为弹性结构。这样能够方便力的传递的同时还能保证连接部位不会摩擦损坏,起到一定的弹性缓冲作用和限位作用,提高使用寿命。所述驱动机构如图3c所示、由电机32、曲柄一、第二连杆、曲柄二相互连接而成,所述曲柄一、连杆和曲柄二材质为塑料,所述连杆两端具有弹性结构,连杆与曲柄一和曲柄二装配时,利用弹性结构进行限位。

优选地,

所述内导风板1具有与所述内侧表面相背的外侧表面14;

所述空调导风板组件还包括外导风板4,所述外导风板4能够与所述内导风板1的所述外侧表面14贴合连接。

这是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导风组件的进一步的优选结构形式,即还设置外导风板,能够使其与内导风板进行贴合连接,有效地将导风板做厚保证其导风性能的同时,还能将导风板内部做空,减小材料的使用,降低成本。

优选地,

所述外导风板4为弧形结构板,所述内导风板1为内部空心的结构。弧形结构能够增大导风面积,提高导风效果,内导风板做成空心的结构,能够减小材料的使用,节省成本。

优选地,

所述内导风板1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卡扣孔15,所述外导风板4与所述内导风板1的所述外侧表面14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卡扣结构41,所述卡扣结构41能够与所述卡扣孔15扣合相接、以将所述外导风板4与所述内导风板1连接。所述导风板及其驱动机构如图1-3c所示,导风板由内导风板1、外导风板4、第一连杆23组成,所述内导风板1上有鹰钩一、鹰钩二、鹰钩三、卡扣孔15,所述外导风板4上有卡扣结构41;所述外导风板为弧形结构。所述内导风板为空心结构。所述卡扣孔主要用来与卡扣连接,使内外导风板装配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其包括底壳5和钱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导风板组件,所述底壳5具有出风口51,所述内导风板1位于所述出风口51处,所述驱动机构3设置于所述底壳内部。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一端连接在内导风板一侧表面上、另一端沿内导风板宽度方向延伸并凸出于内导风板的第一长边的连接部件,且该另一端由驱动机构连接并驱动,使得内导风板能够绕着该延伸凸出端转动,并且由于该延伸凸出端凸出于内导风板的长边,能够使得内导风板在导风的时候伸出于空调室内机出风口的外部进行导风,在收回至盖住出风口时能够完全封闭住该出风口,从而有效减小空调导风板闭合时存在的较大间隙甚至没有间隙,很大程度上地提高了空调器的外观;并且由于内导风板在导风的时候伸出于空调室内机出风口的外部进行导风,能够使得导风范围和导风角度更大,提高了导风面积,增加了空调室内机的室内舒适度;并且驱动机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装配,提高生产效率。

如图7-7c所示,优选地,所述底壳5上还设置有能够对所述连接部件2的所述第二端进行限位的限位部件6。所述导风板与风道配合结构如图7所示,导风板与风道装配时,鹰钩可以在限位部件6上进行定位,方便工人装配,同时空调器竖式安装后,限位部件也可对空调器进行支撑,保证了导风板运动的可靠性。

优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为竖式悬角挂机。这是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的优选结构形式,能够悬挂于墙壁的角落处,实现结构的紧凑利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前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能够使得内导风板在导风的时候伸出于空调室内机出风口的外部进行导风,在收回至盖住出风口时能够完全封闭住该出风口,从而有效减小空调导风板闭合时存在的较大间隙甚至没有间隙,很大程度上地提高了空调器的外观;并且由于内导风板在导风的时候伸出于空调室内机出风口的外部进行导风,能够使得导风范围和导风角度更大,提高了导风面积,增加了空调室内机的室内舒适度;并且驱动机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装配,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新型悬角竖式空调器导风板及其驱动机构,该导风板可以对空调器气流进行导向作用,空调器停止工作时,可以保证与空调器壳体的间隙控制在2mm以内,克服了其它空调器导风板与壳体间隙大的缺点。同时在空调器风道上设计了便于导风板安装结构,可同时满足对导风板进行限位和支撑作用。

所述导风板及其驱动机构从初始位置运动到60°位置时如图如图4a-4d所示。导风板从初始位置运动到60°过程中,依靠驱动机构带动鹰钩,从而带动导风板向外旋转,导风板鹰钩结构可以保证导风板与底壳5间隙较小的情况下能正常运动到设定位置,从而保证了空调器停止工作时的外观要求,如图6a-6d所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