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集热避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4982发布日期:2019-08-16 22:20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集热避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避雷针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太阳能集热避雷装置。



背景技术:

在雷雨天气,高楼上空出现带电云层时,避雷针和高楼顶部都被感应上大量电荷,由于避雷针针头是尖的,所以静电感应时,导体尖端总是聚集了最多的电荷,这样,避雷针就聚集了大部分电荷,避雷针又与这些带电云层形成了一个电容器,由于它较尖,即这个电容器的两极板正对面积很小,电容也就很小,也就是说它所能容纳的电荷很少,而它又聚集了大部分电荷,所以,当云层上电荷较多时,避雷针与云层之间的空气就很容易被击穿,成为导体,这样,带电云层与避雷针形成通路,而避雷针又是接地的,避雷针就可以把云层上的电荷导入大地,使其不对高层建筑构成危险,保证了它的安全。

由于现在的住宅越来越高,使得顶楼距离云层越来越近,而现有的太阳能装置都不具备避雷功能,这会大大增加使用者的危险系数,而且当下很多家庭由于家里人员都多,白天太阳能内的热水并不能满足全部人的使用,这样远远无法满足当前人们对该产品的要求。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太阳能集热避雷装置,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集热避雷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太阳能集热避雷装置,包括左侧导流管,所述左侧导流管左侧底部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左侧嵌套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外侧设有进水阀,所述左侧导流管右侧连接有真空集热管一,所述真空集热管一右侧连接有中部导流管,所述中部导流管右侧连接有真空集热管二,所述真空集热管二右侧连接有右侧导流管,所述右侧导流管底部连接有太阳能支撑架,且所述右侧导流管右侧底部连接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右侧顶部嵌套连接有保温内胆,所述保温内胆外侧四周连接有搪瓷外壳,且所述保温内胆底部设有散气孔,所述保温内胆右侧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外侧设有出水阀。

进一步的,所述左侧导流管与中部导流管底部均连接于太阳能支撑架。

进一步的,所述太阳能支撑架内侧顶部连接有太阳能反射板,所述真空集热管一、真空集热管二均与太阳能反射板之间留有间隙,且所述太阳能支撑架底部垂直连接有固定载重架。

进一步的,所述太阳能支撑架外侧设有避雷针支撑柱,所述避雷针支撑柱顶部连接有储能盒,所述储能盒顶部垂直连接有采电主针,所述储能盒左右两侧对称连接有采电副针,且所述避雷针支撑柱底部垂直连接有固定法兰盘。

进一步的,所述太阳能支撑架与避雷针支撑柱之间留有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避雷针支撑柱内部设有接地导线,所述接地导线顶部垂直连接于储能盒,且所述接地导线底部连接于地面。

进一步的,所述搪瓷外壳底部垂直连接有水箱支撑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太阳能集热避雷装置,通过对装置本体的多方面改进,结构简单,通过设有两排及多个真空集热管可以大大提升采集太阳能量的效率,进而帮助用户在太阳光不强的时候依然可以存储到很多热水,通过设有搪瓷外壳可以保证储水水箱不被外界环境所侵蚀,进而提升整体的使用寿命,通过设有保温内胆可以保证内部水温度不受外界温度的影响,便于长时间保存,通过设有太阳能反射板可以将太阳照射到真空集热管间隙的能量反射会真空集热管背部,提升太阳能的利用效率,进而提升该装置整体的实用性,通过同时设有采电主针与采电副针可以最大程度的将雷电的能量通过接地导线传输给地面进而消散掉,从而可以保护太阳能采热装置的安全性,通过设有固定法兰盘,可以保证该避雷装置可以稳固的站立在楼顶等位置,避免其受到风的影响倾倒而造成危险,所以该种太阳能集热避雷装置具有广阔的应用市场。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集热避雷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集热避雷装置中太阳能支撑架及避雷针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集热避雷装置中水箱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左侧导流管;2、进水口;3、进水管;4、进水阀; 5、真空集热管一;6、中部导流管;7、真空集热管二;8、右侧导流管;9、太阳能支撑架;10、引流管;11、保温内胆;12、搪瓷外壳; 13、散气孔;14、出水口;15、出水管;16、出水阀;17、太阳能反射板;18、固定载重架;19、避雷针支撑柱;20、储能盒;21、采电主针;22、采电副针;23、固定法兰盘;24、接地导线;25、水箱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具体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太阳能集热避雷装置,包括左侧导流管1,所述左侧导流管1左侧底部设有进水口2,所述进水口2左侧嵌套有进水管3,所述进水管3外侧设有进水阀4,所述左侧导流管1右侧连接有真空集热管一5,所述真空集热管一5右侧连接有中部导流管6,所述中部导流管6右侧连接有真空集热管二7,所述真空集热管二7右侧连接有右侧导流管8,所述右侧导流管8底部连接有太阳能支撑架9,且所述右侧导流管8右侧底部连接有引流管10,所述引流管10右侧顶部嵌套连接有保温内胆11,可以保证内部水温度不受外界温度的影响,便于长时间保存,所述保温内胆11外侧四周连接有搪瓷外壳12,可以保证储水水箱不被外界环境所侵蚀,进而提升整体的使用寿命,且所述保温内胆11 底部设有散气孔13,所述保温内胆11右侧底部设有出水口14,所述出水口14连接有出水管15,所述出水管15外侧设有出水阀16,以上所述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

更具体而言,所述左侧导流管1与中部导流管6底部均连接于太阳能支撑架9,所述太阳能支撑架9内侧顶部连接有太阳能反射板17,可以将太阳照射到真空集热管间隙的能量反射会真空集热管背部,提升太阳能的利用效率,进而提升该装置整体的实用性,所述真空集热管一5、真空集热管二7均与太阳能反射板17之间留有间隙,两排及多个真空集热管可以大大提升采集太阳能量的效率,进而帮助用户在太阳光不强的时候依然可以存储到很多热水,且所述太阳能支撑架9底部垂直连接有固定载重架18,所述太阳能支撑架9外侧设有避雷针支撑柱19,所述避雷针支撑柱19顶部连接有储能盒20,所述储能盒20顶部垂直连接有采电主针21,所述储能盒20左右两侧对称连接有采电副针22,所述采电主针21与采电副针22可以最大程度的将雷电的能量通过接地导线24传输给地面进而消散掉,从而可以保护太阳能采热装置的安全性,且所述避雷针支撑柱19底部垂直连接有固定法兰盘23,保证该避雷装置可以稳固的站立在楼顶等位置,避免其受到风的影响倾倒而造成危险,所述太阳能支撑架9与避雷针支撑柱19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避雷针支撑柱19内部设有接地导线 24,所述接地导线24顶部垂直连接于储能盒20,且所述接地导线24 底部连接于地面,所述搪瓷外壳12底部垂直连接有水箱支撑架25。

本实用新型改进于:该种太阳能集热避雷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该装置放置于太阳光较强的楼顶或其他适合使用的地方,然后将进水管3连接到外部水源,为该装置供水,真空集热管一5及真空集热管二7会采集太阳的能量进而加热流经其内部的水,并通过保温内胆 11进行保存,基于两排及多个真空集热管可以大大提升采集太阳能量的效率,进而帮助用户在太阳光不强的时候依然可以存储到很多热水,而保温内胆11保证内部水温度不受外界温度的影响,便于长时间保存,然后真空集热管一5及真空集热管二7均设有太阳能反射板 17,会将太阳照射到真空集热管间隙的能量反射会真空集热管背部,提升太阳能的利用效率,进而提升该装置整体的实用性,进一步的,当出现雷雨天气的时候采电主针21与采电副针22可以最大程度的将雷电的能量通过接地导线24传输给地面进而消散掉,从而可以保护太阳能采热装置的安全性,而且避雷针底部的固定法兰盘23,保证了该避雷装置可以稳固的站立在楼顶等位置,避免其受到风的影响倾倒而造成其他危险。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具体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