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型太阳能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86466发布日期:2019-06-13 13:11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增强型太阳能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增强太阳能发电效率的增强型太阳能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全球的石化燃料已逐渐枯竭,因此人们积极开发替代能源如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及水利发电等。其中太阳能发电最为人们所重视。太阳能发电主要是以太阳能板面对太阳,使太阳能电池吸收太阳光再转换为电能。太阳能发电功率与阳光照射强度成正比,而感光板面积越大,成本越高,所占面积也越大,受到空间的限制,通过增大感光板面积来提高太阳能发电功率,是以增加资金投入为代价的。而在感光板面积确定的前提下,要提高太阳能发电功率就得提高阳光照射强度。由于阳光照射强度受制于自然的太阳光,阳光强则发电功率高,阳光弱则发电功率低。因而需要在太阳光一定的情况下,有效提高感光板所接收到的太阳光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太阳能发电效率的装置。

一种增强型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多个太阳能感光板,所述太阳能感光板通过第一转动装置装设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太阳能感光板通过第一转动装置装设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太阳能感光板与第一转动装置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支架通过第二转动装置与底座可转动地连接;还包括反射板,所述反射板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支架可转动地连接。

所述第二转动装置包括转向马达,所述转向马达与连接在支架底部的第二转轴可转动地连接。

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第一转动装置和所述第二转动装置连接,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判断单元和转向计算单元,所述判断单元和所述转向计算单元与所述转向马达连接。

所述支架上端还设有感光单元,所述支架上还设有滑槽,所述太阳能感光板通过所述第一转动装置沿滑槽可滑动地连接。

所述太阳能感光板包括CIGS基太阳能电池、硅基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太阳能感光板的上方安装有向上凸起的凸透镜,所述凸透镜的底面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平行。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增强型太阳能发电装置,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一个支架上装设多个太阳能发电装置,增大太阳能接收面积,从而增强太阳能感光板接收到的太阳光照,提高太阳能发电功率;

(2)可以方便地更改反射镜的角度变化,在太阳能感光板面积不变的情况下,以较低的附加成本投入大幅度提高太阳能发电功率;

(3)反射板能将照射在感光板感光面之外的太阳光聚集到感光板上,以增强感光板接收到的太阳光照,提高太阳能发电功率;

(4)能够根据阳光照射的变化自动调整反射角度,确保感光板得到最强的太阳光照,提高太阳光的利用率,以增强太阳能发电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增强型太阳能发电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增强型太阳能发电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增强型太阳能发电装置的俯示图。

图中标号说明:

1.支架,2.太阳能感光板,3.第一转动装置,4.第二转动装置,5.底座,6.反射板,7.第一转轴,8.转向马达,9.第二转轴,10.判断单元,11.转向计算单元,12.感光单元,13.滑槽,14.凸透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之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兹例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一种增强型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多个太阳能感光板2,所述太阳能感光板2通过第一转动装置3装设在支架1上,所述太阳能感光板2与第一转动装置3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支架1通过第二转动装置4与底座5可转动地连接;还包括反射板6,所述反射板6通过第一转轴7与支架1可转动地连接。

所述第二转动装置4包括转向马达8,所述转向马达8与连接在支架1底部的第二转轴9可转动地连接。

还包括控制系统9,所述控制系统9与第一转动装置3和第二转动装置4连接,所述控制系统9包括判断单元10和转向计算单元11,所述判断单元10和转向计算单元11与转向马达8连接。

所述支架1上端还设有感光单元12,所述支架1上还设有滑槽13,所述太阳能感光板2通过第一转动装置3沿滑槽13可滑动地连接。

所述太阳能感光板2包括CIGS基太阳能电池、硅基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太阳能感光板2的上方安装有向上凸起的凸透镜14,凸透镜14的底面与太阳能感光板2平行。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增强型太阳能发电装置,工作原理如下:装设在支架1上的太阳能感光板2可以吸收太阳光,另外,所述太阳能感光板2还可通过第一转动装置3与支架1可转动地连接,这样能够以最佳角度吸收太阳光的能量,反射板6可以将太阳光反射至太阳能感光板2上,以增强吸收能力,而装设在太阳能感光板2上的凸透镜14亦能起到相应的效果。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