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候测量装置、抽油烟机及火候测量系统与共享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24788发布日期:2019-06-15 00:20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火候测量装置、抽油烟机及火候测量系统与共享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烹调领域,尤其涉及基于红外热像图的火候测量装置、抽油烟机及火候测量系统与共享系统。



背景技术:

中国烹饪文化源远流长,烹饪之核心在于烹调,烹饪工艺中的原料选择、初步加工、切配等都是为了烹调而服务。烹就是加热,亦即火候控制,是烹饪原料发生质变的主要条件;调就是调味,使得菜肴滋味可口,色泽诱人,形态美观,调味的时机与火候控制密切相关。

熟物之法,最重火候,《酉阳杂俎》中说“物无不堪吃,惟在火候,善均五味”,火候是中国烹饪烹调技术体系中最重要的技术要素,全面分析火候,则是一个包括原料属性、分割成型、组配设计、烹制技法、火势大小、传热介质、加热时长、风味调和、饮食习俗以及食客喜好等要素的几乎贯彻整个烹调工艺流程的综合概念。中国烹饪讲究的是色、香、味、质、形、器、养,以味为核心、以养为目的,以火候贯穿始终,所以菜肴的营养与味道,最终取决于火候是否恰当掌握。但自古以来,火候的掌握和运用一直是个难题,如《吕氏春秋》所说“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弗能喻”,需要厨者进行长期的经验积累,然后才能进行灵活的临场运用。长久以来,由于加热火力只能定性估测,无法精确测量,普通人临厨时常常望火兴叹。

“火候”一词有两个相互关联的属性,“火”是加热火力大小,“候”是加热时间长短,这是传统的定义。因为“候”的长短需要根据“火”的大小进行调节,所以“火”成为重点关注对象。“火候”一词出处久远,彼时没有温度等热力学的物理概念,古人只能从加热火焰的可见表象出发来描述热源的火力大小。到了近代,人们认识到,从物理的角度分析,可以化繁为简。火候就是一种热量的传递过程,是通过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三种热传递的基本方法及其组合变化将热量从热源传至介质再传至原料,经过一定的作用时间,使得原料由生变熟获得所需成熟度的过程,尽管热源种类和加热方式日益增多,但热量不管出处,这个热传递的过程用基本物理量来表示就是温度和时间。热传递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热量从热源传至原料外表,称为外部传热,该过程特征是原料表面温度逐渐升高,二是热量从原料外表传至原料的内部,称为内部传热,此过程特征是原料表面温度变化不大。烹调中的热传递通常需要传热介质,包括液态的水和油,气态的水蒸气、热空气、热烟气,固态的金属非金属锅具、盐、泥、砂、石,以及电磁波辐射传热等,这些介质中,可食用的通常限于液态的水和油。同样的介质在不同的烹调工艺流程中角色不同,比如各种锅具通常被认为是间接介质,但在煎、贴等烹调工艺中有时可以当作直接介质。

现有技术中,通常将“火候”归结到与热量传递相关的也较易测量的的温度,除了直接测量热源发热状况外,通常是通过测量烹调过程中的某时某物某点的温度或温度变化速率来间接推算火候的火力大小,目前已经公布了一些有关火候的理论、方法和系统。

“十二五”规划教材《烹调工艺学》(书号:ISBN 978-7-5019-9787-9)中所述的火候内涵包括四个层面。第一层面指的是“最佳的火候”,外在的表现是定量的原料需要定量的热量和定量的温度,方能达到内在的恰到好处。第二层面指的是热源、传热介质和烹饪原料层层递进的热量传递,通过相邻对象的温度和加热时间来考察热量传递。第三层面是指在烹调物料的种类数量和烹调工艺流程均约定的情况下,烹调需要的火候是个定值,烹调温度和烹调时间可变,两者多为反比。第四层面指的是因口感等感官性状的改变而表现出的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实际表示的意思是指火候需要因时因地因菜因人而变。上述理解属于理论层面,没有具体实现的装置、系统。

申请号200910107623.8的“基于机器视觉的烹调设备的火候控制系统”,所述机器视觉是通过颜色特征来确认典型加热对象,经过图像分析得到典型加热对象的位置信息,根据位置信息移动热红外传感模块对典型加热对象进行温度采样,由运动模块带动热红外传感模块多点测量获取热量分布。该系统用于烹饪机器人,任一时刻只能测量一个对象的温度,因为机器视觉导致的烹调过程中测量对象所处位置的随机性,只能由不同测量点在不同时刻的离散温度来代表菜肴火候状态,不能反映实时温度分布,而且整个系统结构复杂,无法应用到抽油烟机。

申请号201721090236.4的“油温监控装置和一体化厨房设备”,通过红外短波检测模块等测量所测物体的温度值,并通过所测温度控制油烟机的开启、关闭及转速大小。该方法仅用于食用油的单一温度测量,没有涉及完整的火候采集,油烟机的控制也是仅仅属于简单的温度控制,与火候关联小。

申请号201810145396.7的“一种抽油烟机”通过摄像头获取食材图像,控制器据此识别食材名称,再经通信模块从上位机中获取对应的菜名、菜谱与视频用于显示,根据菜谱中的火势信息控制火势调节开关,抽油烟机通过检测烟雾浓度控制抽风装置启动。该烟机没有火候采集功能,火势信息为菜谱中的固定信息,所述火势调节开关是被动执行,属于开环控制,烟机的控制与实际烹调火候无关,且显示信息观看体验不佳。

申请号201810030885.8的“抽油烟机及控制方法”具有本地菜谱播报系统,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烹饪指令调用菜谱并控制播报模块对菜谱进行播报,所述菜谱包括火力提示信息,所述抽油烟机控制系统用于根据所述火力提示信息调节所述风机的风量。该烟机没有火候采集功能,火力提示信息为菜谱中的固定信息,菜谱信息只能显示与播报,显示信息观看体验不佳,烟机的风量调节与实际火候无关。

申请号201110282046.3的“将个人厨艺自动转为电子程序并可自动烹调的方法及设备”,用于由手持铲、自动铲、锅、灶等组成的复杂系统,由包括红外线探头的温度传感器监测的一个或多个部位的一组或多组温度值及其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来表征火候,烹调时通过再现及校准相应位置的温度值及其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以实现火候的模拟重现。该系统温度传感器分布在铲、锅之上,需要分别测量,凌空运动的锅铲之温度与菜肴相关性较差,测量的温度不能正确反应菜肴的受热情况。

申请号201710961085.3的“烹饪控制方法及烹饪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锅具、灶具、虚拟引擎、云端服务器和排烟设备,所述方法为根据云端服务器发送的菜谱信息、按照菜谱信息中的烹饪步骤、检测锅具的烹饪状态信息包括锅具底部的温度信息、锅具的重量信息、锅具内的图像信息来决定烹饪进程。其中菜谱信息包括烹饪步骤、步骤时长、火力大小、温度信息以及排烟量信息,应用的菜谱类型为烹饪程序。该方法只限于测量锅底温度,锅底固定了状态检测模块因而无法替换锅具,不能正确反映更换其它锅具后烹调菜肴的受热情况,排烟设备只能接受指令排烟而没有火候采集功能。

申请号201711195478的“一种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烟机、灶具、存储介质”,其公开了一种通过检测目标灶具的红外热成像图与预设烧焦状态的热图像进行匹配来确定加热状态以避免食物烧焦的方法,同时公开了应用此方法的烟机。此方法没有将红外热成像图应用于火候采集与分析控制,烟机还是如传统的用于对所处环境进行净化处理。

所有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3.15℃)的物体均会发出人眼不可见的红外辐射,而且辐射能量与其温度相关,温度越高,辐射能量越强。红外温度测量就是利用这个原理进行单点温度测量,这也是现有火候测量技术中的一种采集方法,如前述的热红外传感模块、红外线探头、红外短波检测模块。进一步的,物体的红外辐射分布与物体表面的温度分布(即温度场)相对应,根据红外光电效应或者红外热效应采集物体的红外辐射分布,就可以得到相应可测量电信号的数值分布,电信号的大小代表辐射光强度的大小,经过进一步的处理进而获取物体表面温度的数值分布,这些数值分布使用数据可视化的方法表示就是红外热像图。红外热像图是温度场的可视化,反映了目标和背景不可见红外辐射的空间分布,其辐射亮度分布主要由被观测对象的温度和发射率决定,红外热像图反映了对象温度差或辐射差。红外热像图在烹饪烹调的火候测量领域尚没有应用。

上述已经公布的方案中,归总后存在下述问题:

(1)测温装置和方法不统一,不同的方案选用不同的测温装置、使用不同的布置方法采集不同的对象,无法做到装置的统一和使用方法的一致。

(2)零星独立的点测温,无法准确实时地反映温度分布,不仅可能错漏检测点,也不能将温度分布可视化,不能真实反映菜肴受热的实际状况。

(3)抽油烟机功能较为单一,只有温度测量没有火候测量功能,没有显示或者显示观看体验不佳,没有做到整机的智能整合。

(4)无法展现烹调技术动作。

(5)没有构建火候共享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以上所述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提出基于红外热像图的火候测量装置、抽油烟机及火候测量系统与共享系统。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火候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红外热成像单元、定时单元、通信单元、存储单元和处理单元;所述红外热成像单元,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获取烹调对象的红外热像图数据;所述定时单元,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用于生成时间标签数据;所述通信单元,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用于通信,为所述测量装置提供有线和/或无线的数据传输服务;所述存储单元,连接所述处理单元,至少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单元中保存的程序代码;所述火候测量装置获取的火候数据包括所述红外热像图数据和所述时间标签数据。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人眼观察所述红外热像图的视觉效果以及观察烹调环境,所述火候测量装置还包含至少一个可见光成像单元,所述可见光成像单元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获取至少包含烹调对象的可见光图数据,所述火候数据还包括所述可见光图数据。

更进一步地,为了便于本地观察与控制,所述火候测量装置还包含显示单元、输入单元;所述显示单元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用于信息显示;所述输入单元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用于信息输入。

进一步地,为了交互方便,所述火候测量装置还包含拾音单元、放音单元,所述拾音单元和所述放音单元连接所述处理单元,分别用于音频输入、音频输出,包括语音交互。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抽油烟机,包括风机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述公开的火候测量装置,获取烹调对象的火候以及各种相关信息,从而使普通抽油烟机不仅仅是排烟的工具,更进化为智能抽油烟机。

进一步地,为了动态调节风机风量,实现能效的最大化利用以及降低噪音,所述风机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火候测量装置的处理单元,用于接受控制根据烹调火候调节风机风量,与烹调工艺流程相匹配。

进一步地,为了全面拍摄烹调环境,所述抽油烟机将第二可见光成像单元独立,称为环境光成像单元,所述环境光成像单元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获取烹调环境的可见光图数据,作为火候数据的一部分。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使用,所述抽油烟机还包括测量云台,所述测量装置的红外热成像单元和/ 或可见光成像单元安装在可以调节采集视角的所述测量云台上,可以更好的适配所述抽油烟机的不同安装位置。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观察,所述抽油烟机还包括至少一个灶头显示单元,所述灶头显示单元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在灶头附近位置显示各种信息,包括火候信息和抽油烟机工作状况。

优选地,为了方便安装和使用安全,所述灶头显示单元包括投影装置,显示位置不受烹调热源的影响。

进一步地,为了适配用户的使用习惯,所述灶头显示单元还包括投影云台,所述投影装置安装在可以调节投影位置的所述投影云台上,便于将显示信息投影到任何利于观察的物体表面。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火候测量系统,方便移动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火候测量终端和至少一个智能移动设备,所述火候测量终端连接所述智能移动设备;所述火候测量终端为本实用新型前述公开的火候测量装置或者本实用新型前述公开的抽油烟机;所述火候测量终端,至少用于火候采集;所述智能移动设备,用于提供移动服务。

第四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火候共享系统,用于火候的共享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火候共享终端和云端服务器,所述火候共享终端登录所述云端服务器;所述火候共享终端数量通常不限,每个所述火候共享终端为本实用新型前述公开的火候测量装置、前述公开的抽油烟机、前述公开的火候测量系统、智能用户设备中的一种;所述火候共享终端,按运行模式划分,形成采集终端、访问终端、客服终端;所述云端服务器,用于提供云服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测温装置和方法统一,基于红外热像图的火候测量装置以及包括所述火候测量装置的设备和系统,应用红外热成像的探测技术,非接触、安全无损、实时采集、连续测量、快速响应,测量时以烹调菜肴为核心,与烹调热源种类无关、与烹调器具类别无关、与烹调技术动作无关,做到了一个设备同时测量多种烹调对象,取代分散布置的各种测温设备。火候测量装置可以独立应用,也可以整合到其它关联设备、或者应用于其它自动/半自动烹调设备中进行烹调火候的控制。不仅适用于中餐的煎、炒、炸、煮,也适用于法餐的煎、烩、烤,还适用于土耳其餐的烤、炸、涮、炖等技法。

(2)红外热像图一次采集就可以将烹调对象包括烹调器具和/或烹调介质和/或烹调物料全覆盖,准确实时地反映温度分布,能够将温度分布可视化,真实反映菜肴受热的实际状况。

(3)抽油烟机内置火候测量装置,可以采集火候,据此进行火候采集、火候处理、火候跟踪、火候共享的应用,既可以独立运作,又可以通过通信单元与其它智能移动设备协作,也可以通过通信单元参与网络共享与互动,烟机亦依据实际火候调节风机风量,而且通过灶头显示大大提升使用体验、方便地获取各类烹调信息,升级成为互联网+的智能型抽油烟机。

(4)通过可见光图采集烹调技术动作,可供观察。

(5)构建火候共享系统,传播烹调火候要点等共享信息,共享、提高、宣传烹调之经验、技能和知识。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使用相同的标号,其中大小写表示不同的标号,除非另有表示,其描述将不再重复。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新型火候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新型火候测量装置的方案架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显示单元叠加显示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新型抽油烟机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烹调关联对象空间位置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抽油烟机布置对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新型火候测量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新型火候共享系统架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0-烹调对象,0L-左烹调对象,0R-右烹调对象,1-火候测量装置,1a-第一火候测量装置,1b-第二火候测量装置,11-红外热成像单元,12-通信单元,121-有线互联网模块,122-USB模块,123-移动通信模块,124-无线互联网模块,125-短距离无线模块,13-存储单元,14-处理单元,15- 电源单元,16-可见光成像单元,17-显示单元,18-触摸屏,19-输入单元,1A-拾音单元,1B-放音单元,1C-感测单元,1D-标识单元,1D1-MAC地址,1D2-CPU序列号,1D3-64位芯片序列号,1E-接口单元,1E1-RJ45网络接口,1E2-MicroUSB1接口,1E3-SD卡接口,1E4-电源端口,1E5-MicroUSB2接口,1F-定时单元,2-抽油烟机,2a-第一抽油烟机,2b-第二抽油烟机,20-烟机下表面,21-风机控制单元,22-灶头显示单元,22a-第一灶头显示,22b-第二灶头显示,221-投影装置,222-投影云台, 23-测量云台,24-环境光成像单元,25-灶台台面,26-墙壁,27-操作者,3-火候测量系统,3a-第一火候测量系统,3b-第二火候测量系统,3c-第三火候测量系统,3d-第四火候测量系统,31-火候测量终端,32-智能移动设备,32a-便携式计算机,32b-平板电脑,32c-智能灶具,32d-台式计算机,32e- 手机,33-路由器,4-火候共享系统,41-火候共享终端,411-智能用户设备,42-云端服务器,43-游客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通过下面给出的实施方式可以进一步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但它们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为了清楚和简明,本公开中省略了对公知知识、常用功能和结构以及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熟知内容的描述,特别说明除外。

各实施例中可能包含一个或多个细分方案,描述各有侧重,相同部分不作重复说明,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要素在下面描述中使用相同的标号,并在不同实施例予以直接引用。需要注意的是,下面描述中,诸如“组件”、“模块”、“单元”、“模组”、“装置”、“设备”、“物品”等的后缀仅是为了方便说明书的描述,未作特别说明时,其本身没有特定的含义或功能,通常可以混合地使用。另外,本公开中,对于烹饪与烹调不做细致区别,温度场与温度分布含义相同。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描述的是一种基于红外热像图的新型火候测量装置,用于火候测量,所述火候测量包括火候采集、火候处理、火候跟踪、火候共享中的至少一个或其组合。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对象是温度场,温度场与温度有关,不过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应用的技术、测量的装置也不同,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是通过红外热像图同时获取烹调热源的供热、烹调器具的传热、烹调介质的蓄热、烹调物料的吸热等情况中的至少一个,从而能够获取菜肴的真实受热状况。由于红外热像图的根基是红外辐射分布、过程是可测量电信号的分布、描述是温度分布,均属于人眼不可见的物理量,红外热像图表现的像素灰度值分布是它们可视化的数据表现,采集方法上并无本质分别,因此对本实用新型而言,采集红外辐射分布或者采集可测量电信号分布或者采集温度分布均与采集红外热像图意义相同,最终都能够获取红外热像图及其数据,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后续描述中默认采集获取的红外热像图为灰度分布。火候测量装置根植于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通过火候采集获取火候数据,火候数据至少包括红外热像图数据、时间标签数据,还可以包括可见光图数据,火候采集及其获取的火候数据为火候处理、火候跟踪和火候共享的基础。火候处理对红外热像图数据进行可视化和抽象处理,获取各种形式的火候信息,真实反映菜肴受热的实际状况,为各种烹调活动提供共享全息菜谱。火候跟踪以共享全息菜谱的火候信息为蓝本进行火候复制,输出跟踪信息,即时给出各类提示,引导厨者正确操作,烹制理想菜肴,实现火候重现。火候共享是通过网络直播可视化的实时火候、传播烹调火候要点等共享信息,进而共享、提高、宣传烹调之经验、技能和知识,提供交流平台、实施信息推广。

本实用新型的测量对象包括烹调器具和/或烹调介质和/或烹调物料,统称为烹调对象,其组成随烹调工艺流程而变化,定义也有变化,这些变化包括多个方面。变化之一是本实用新型将通常归属于介质的锅具,包括常用锅具以及泥煨、盐焗、铁锅烤、铁板烧、石烹等工艺的介质独立出来,称为烹调器具,一般不可食,独立的原因是烹调器具从热源吸收热量又为其它烹调对象传递热量,相比而言具有更高的温度,在红外热像图上非常突出。变化之二是烹调原料分为两类,辅料中的油和水与其它传热介质一起归属为烹调介质,其它辅料和调料、配料、主料一起成为烹调物料。变化之三是烹调介质与烹调物料的转化,比如炒、爆等烹调工艺中,烹调介质为油,在调料炝锅结束之前,调料与介质的混合体可以视为介质,作为统一测量的对象,但是随着主配料的入锅,介质与主配料、调料在红外热像图上已经无法细分,介质、调料、配料、主料重新组合并转化为混合型的烹调物料,并作为整体被食用,温度也从炝锅的高温重回主配料的低温;但在炸、氽、灼等工艺中,介质的量多于物料的量,介质可以食用但是并不作为主料食用,两者一清二楚,不发生转换,在红外热像图上可以区分;而在汆、烩、炖等工艺中汤料各半,一开始即作为烹调物料对待,且被整体食用,也是整体测量。变化之四是测量对象有可能包括烹调热源,比如使用电陶炉的炉面直接进行烧烤,该炉面从结构上划分属于烹调热源无疑,在红外热像图上出现此烹调热源的影像是大概率事件。变化之五是由于热源、介质、物料等的非均匀性,测量温度必然存在不均匀性,因此用来考察热传递的物理量从现有技术的温度和时间变更为本实用新型的温度分布和时间,火候的测量就是基于时间的温度分布的测量,亦即红外热像图的采集测量。但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温度场不易描述,通过提取其数字特征作为代表,在后续说明中不排除继续沿用温度概念。

图1为新型火候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需要理解的是,图中示出的单元并不是要求实现的所有单元,可另选地实现更多或更少的单元。本实用新型所述火候测量装置1的基本配置包括红外热成像单元11、通信单元12、存储单元13、处理单元14、电源单元15、接口单元1E和定时单元1F,至少完成基本的火候数据采集任务。

所述红外热成像单元11,连接处理单元14,接受其控制,启动红外热像类型的图像采集或者视频采集,获取烹调对象的视频画面或静止画面的图像帧,图像帧的画面可以覆盖烹调对象具有典型温度分布的至少一部分,包含烹调对象表面温度场的二维图像数据,图中的每个像素数据都表征采集范围内烹调对象表面对应位置的反映温度高低的测量值,称为红外热像数据,该红外热像数据与另行获取的反映采集时间点的时间标签数据属于火候采集所得的火候数据,用于下述的一种或数种操作,包括用于火候处理、火候跟踪、火候共享、存储到存储单元13或其它存储介质、经由通信单元12进行发送等等,其中所述其它存储介质包括,接口单元的存储卡端口之外接SD卡、具有OTG功能的USB接口之外接U盘等。所述红外热成像单元11的数量至少一个,超过一个时,既可以采集多个对象,也可以采集同一个对象进行数据合并处理,可以用于降低噪声或者干扰。

红外热成像单元11的核心是红外探测器,其本质是进行辐射能转换,根据转换原理分为红外光子探测型与红外热探测型两类。前者基于光电效应,优势在于灵敏度高,但是需要低温工作,必须配备昂贵笨重的制冷设备,导致成本高、体积大。后者基于热敏材料吸收红外辐射产生的热效应,根据热效应的机制不同又包括微测辐射热计、热释电、热电堆/热电偶、光机械等几种类型,优点是无需制冷,可以在室温下工作,从而大大降低了体积和成本,其中以微测辐射热计的技术发展较为迅猛,目前最为常用的热敏材料包括氧化钒(VOx)、多晶硅(α-Si)、硅二极管等,还有发展中的石墨烯。红外探测器根据感光元件数量和运动方式的不同,分为光机扫描型和凝视型两类。光机扫描型借助光机扫描机构使单元或多元探测器对目标依次扫描,形成景物的图像,能把背景辐射从目标信号中消除,成像对比度较好,但结构复杂,成本高。凝视型具有多元探测器平面阵列,探测器的每个单元与目标的一个微面元相对应,无需光机扫描机构,可以一次成像,现在已发展至凝视焦平面阵列。红外热成像单元11对探测器类型、像元间距、响应波段等没有额外要求,在满足测温范围、测量精度的要求下,红外热成像单元11优选微测辐射热计类型的凝视焦平面阵列探测器。

所述通信单元12,用于通信,为所述测量装置1提供有线和/或无线的数据传输服务。为了方便这些通信,通信单元12包括但不限于有线互联网模块121、USB模块122、移动通信模块123、无线互联网模块124、短距离无线模块125中的一个或多个模块,这些模块均连接处理单元14,用于不同场景模式下或者不同对象的通信,例如,测量装置1与笔记本电脑之间的USB通信、测量装置1与手机之间的无线互联网通信、测量装置1与云端服务器之间的有线互联网通信等等。

有线互联网模块121通过同轴电缆、光纤、双绞线或者电力线等线缆进行通信连接计算机网络,其中光纤速率最高、双绞线最为普遍、电力线无需额外布线,双绞线中的POE(Power Over Ethernet) 方式可以在数据传输的同时进行以太网供电,电力线可以在供电的同时进行载波通信。有线互联网模块121可根据这些方式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来发送/接收数据。

USB模块122属于有线通信范畴,USB本身是一种通用串行总线,发展了多个版本,具有极强的扩展功能,可以进行数据传输、设备供电,具有OTG特性的USB还可以配置USB主机功能,以便连接U 盘、移动硬盘或者SD卡读卡器进行数据存储。USB模块122可以选择合适的版本来发送/接收数据。

移动通信模块123可与环境中的一个或多个网络实体通信,这些网络实体构成移动通信网络的一部分,其典型示例包括各种制式、各种位置的基站等。移动通信网络根据移动通信的技术标准或通信方法来划分,包括但不限于CDMA2000(码分多址2000)、WCDMA(宽带CDMA)、TD-SCDMA(时分双工CDMA)、 WiMAX(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irelessMAN-Advanced、LTE(长期演进)、LTE-A(高级长期演进)、 LTE-A Pro,还包括随着技术的发展以LDPC为数据信道编码和以Polar为控制信息编码的5G通信等,移动通信模块123可根据这些技术以及其它移动通信技术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来发送/接收数据。

无线互联网模块124通过无线技术连接计算机网络,是从通信应用分类,其接入标准不再重复包含移动通信接入标准,包括但不限于Wi-Fi(无线保真)、Wi-Fi直连、WAPI、DLNA(数字生活网络联盟)、WiBro(无线宽带)等,无线互联网模块124可根据这些无线互联网技术以及其它互联网技术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来发送/接收数据。

短距离无线模块125用于短距离通信,是从通信距离分类,与无线互联网模块124涉及的技术有部分重叠,实现的技术包括BLUETOOTH(蓝牙)、RFID(射频识别)、IrDA(红外数据协议)、UWB(超宽带)、ZigBee(紫蜂)、Wi-Fi(无线保真)、Wi-Fi直连、WAPI、无线USB(无线通用串行总线)等。短距离无线模块125可根据这些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来发送/接收数据。

所述存储单元13,连接处理单元14,可以存储处理单元14运行的程序代码,或者存储配置数据、或者存储火候数据、火候信息、跟踪信息、共享信息等等。基本功能的程序代码可以在制造或出厂时安装在测量装置1内,各版本程序代码或者其它应用程序可以经由通信单元12从外部服务器下载。

存储单元13可以包括至少一种类型的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闪存(NOR FLSAH或 NAND Flash)、卡型存储器(比如SD卡或TF卡等)、硬盘、固态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储器(比如EDO DRAM、SDRAM、DDR等)、铁电存储器(FRAM)、磁性存储器(MRAM)、阻变式存储器(RRAM)、相变存储器(P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盘、光盘等。而且测量装置1可以通过通信单元 12与网络存储装置通信,实现网络存储的功能,可以用于存储各版本程序代码、或者存储配置数据、或者存储各种火候相关的数据信息如火候数据、火候信息、跟踪信息、共享信息等等,一种网络存储的示例如云存储。广义上讲,SD卡或TF卡等存储卡可用于数据的复制传输,属于一种通信的原始方式,广义上也可以归于一种通信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14执行与应用程序关联的操作,通常还用于控制测量装置1的总体操作,程序代码保存在存储单元13中。处理单元14可以处理图1所示各单元的输入或输出的信号、数据、信息等,或者激活存储在存储单元13中的应用程序来提供或处理适合于用户的信息或功能中的一种或数种,这些信息或功能包括但不限于火候数据的采集、火候图形的可视化、数字特征的提取、趋势图的绘制、火候积温的计算、注释节点的添加等火候处理、共享全息菜谱的火候跟踪、火候共享直播、数据存储、数据读取、数据通信、身份标识的组织与识别使用等等相关的控制和处理,还包括进行模式识别处理,即将触摸屏上进行的手写输入或绘画输入分别识别为字符或图像。

所述电源单元15可被配置为接收外部输入电力或提供内部电池电力两种方案,均可以提供操作测量装置1中的各元件、组件、单元所需的适当电力。所述电池固定安装于测量装置主体中或者可拆卸地连接到终端主体上,该电池通常是可再充电的。

所述外部输入电力包括电源端口,该电源端口还可被配置为接口单元1E的一个示例,不仅用于供应电力,也可对电池进行充电。另一示例是,电源单元15可以通过无线方式对电池进行无线充电,无线充电可利用基于电磁感应、电磁共振、电场耦合、电磁波等中的至少一种来接收从外部无线充电器传送的电力,实现电源端口无线化。

所述测量装置1的加强配置还包括可见光成像单元16,数量至少一个。所述可见光成像单元16 的核心是可见光图像传感器,通常分为CCD(电荷耦合元件)和CMOS(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元件)两大类,优选CMOS类型。可见光成像单元16,连接处理单元14,接受其控制,优选与红外热成像单元11 同步启动可见光类型的视频采集或者图像采集,获取视频画面或静止画面的图像帧,形成可见光图数据,通过镜头的选择可以获取不同景深、不同视场的可见光图数据。所述可见光图数据也属于火候数据,用于下述的一种或数种操作,包括用于火候处理、火候跟踪、火候共享、存储在存储单元13或其它存储介质中、经由通信单元12进行发送等等。其中,所述同步指红外热成像单元11和可见光成像单元16的拍摄参数基本一致、采集时间基本一致,所述拍摄参数为火候数据附件的一部分,包括采集频率、采集时长等,其中采集频率并非一定要求相等,可见光成像单元16的采集频率优选为红外热成像单元11的整数倍,从而使两者具有基本一致的采集时间;所述其它存储介质包括接口单元的存储卡端口之外接SD卡或者具有OTG功能USB接口之外接U盘等。

从拍摄对象分,至少一个可见光成像单元16用于获取包含烹调对象的可见光图数据,其它可见光成像单元16可以用于获取包含烹调环境的可见光图数据,包括烹调器具和烹调用品的摆位、烹调操作人员及其烹调技术动作等。为了加强显示效果,优选红外热成像单元11与获取烹调对象的可见光成像单元16成对配置、靠近安装且方向一致,这样拍摄的可见光图与红外热像图就可以具有相近的视线,方便配准叠加。

从拍摄角度分,在一些情况下,测量装置1包含的多个可见光成像单元16,可以按照矩阵配置布置,以便获取各种角度或焦点的多个图像并且输入到测量装置1中。作为另一示例,可见光成像单元 16可按照立体布置方式来设置,以获取用于实现立体图像的左图像和右图像。

所述测量装置1的更强配置包括显示单元17和输入单元19,分别用于信息显示和信息输入,进一步地还可以包括拾音单元1A和放音单元1B,用于音频输入和音频输出,这些单元连接处理单元14,并共同构成了测量装置1的人机交互界面,提供人机交互功能。

显示单元17可以显示在测量装置1中接收和处理的信息。不过,显示单元17不是红外热成像测量装置的必不可少的部件,它可以集成在测量装置1中,也可以独立。当然,从本地测量的方便考虑,优选配置显示单元17。显示单元17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发光二极管显示器(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OLED)、透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TOLED)、柔性显示器、电子墨水显示器、立体显示器等实体显示以及液晶投影(LCD)、硅基液晶投影(LCoS)、数字式光处理投影(DLP)、升级版的激光投影等投影显示中的至少一种,优选TFT-LCD显示或者OLED 显示或者DLP投影显示。

当测量装置1应用红外热像图的采集、处理、跟踪、共享等方法时,显示单元17可以显示应用程序的执行画面信息,包括图像或者视频以及相关功能的用户界面(UI)或图形用户界面(GUI)等。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单元17可被实现为用于显示立体图像的立体显示器,典型的立体显示器可采用诸如立体方案(眼镜方案)、自动立体方案(无眼镜方案)、投影方案(全息方案)等的立体显示方案。

输入单元19用于输入各种类型的信息,包括按键、薄膜开关、滚轮、摇杆、触摸键、触摸板(例如,检测由于被接触而导致的电阻、压力、电容等变化的触敏组件)等中的一个或更多个,获取的对应数据可由处理单元14进行处理,以控制测量装置1的各种操作。当然,外部装置通过通信单元12 发送数据,在处理单元14许可时,也可以遥控测量装置的各种操作。

特别地,当透明形式的触摸板以层的形式叠加在实体显示的显示单元17上时,可以形成触摸屏 18,用作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触摸屏具有触摸传感器,其感知触摸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电阻型、电容型、红外型、表面波型和电磁式等中的一种。作为一个示例,触摸传感器可被配置为将施加到触摸屏18特定部分的压力变化或者在触摸屏18特定部分处发生的电容变化转换为电输入信号,触摸传感器还可被配置为不仅通过变化感测触摸位置和触摸面积,而且感测触摸压力和/或触摸电容。通常使用触摸物体来对触摸传感器施加触摸输入,典型的触摸物体的示例包括手指、触摸笔、手写笔、指点器等。触摸屏18感测到触摸输入时,对应信号发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初步处理,再将对应数据发送给处理单元14,就此,处理单元14可感测触摸屏18的哪一区域被触摸。这里,触摸控制器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单元14的组件、也可以是处理单元14及其组合。术语“接近触摸”表示与触摸屏没有物理接触的情况下感知触摸的情形,其触摸位置对应于接近点垂直于触摸屏的位置,而术语“接触触摸”表示与触摸屏产生物理接触的情况下感知触摸的情形。处理单元14 可根据触摸模式是“接近触摸”还是“接触触摸”来决定在触摸屏上输出不同的视觉信息,形成各种虚拟键或软键,这些虚拟键或软键基于测量装置1的当前工作状态或者当前运行的应用程序来确定显示的形状(例如,图形、文本、图标、视频或其组合),并具有对应的功能。从触摸方式考虑,这些键可以感测各种类型的触摸,这些触摸包括短(或轻敲)触摸、长触摸、多触摸等普通触控触摸,也包括拖曳触摸、轻拂触摸、缩小触摸、放大触摸、滑动触摸等手势触摸,还包括悬停触摸等浮空触摸方式,由此,触摸屏18具有人机交互界面,用于操作采集和视觉响应,操作类型支持触控操作、手势操作和浮空操作,显示内容会根据操作进程改变,控制测量装置1执行不同的操作或者处理不同的数据。

测量装置1可以配置两个或更多个显示单元。两个显示单元时,优选的,触摸屏用于控制方面的触控输入,投影装置用于火候信息的投影输出。

拾音单元1A可以为测量装置1拾取声音获取音频数据,可根据测量装置1执行的功能来按照各种方式进行音频数据处理。如果需要,拾音单元1A可以实施各种类型的噪声消除或抑制算法以消除或抑制在接收音频信号的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或者干扰。还可以把音频数据通过通信单元12发送出去进行语音识别,再获取识别结果进行进一步处理,实现语音交互,解放烹调过程中繁忙的双手。

放音单元1B可以为测量装置1将通信单元12接收的或者在存储单元13中存储的音频数据转换成音频信号并且输出为声音,也可以将通信单元12接收的或者在存储单元13中存储的文本信息通过 TTS及其它语音合成方式转换成音频信号并且输出为声音。而且,放音单元1B可以提供与测量装置1 特定功能相关的音频输出,例如,各种人机交互应答的语音播报、依据共享全息菜谱获取的火候跟踪信息、报警声音、消息接收声音等。放音单元可以包括扬声器、蜂鸣器等。

所述测量装置1的进一步配置包括感测单元1C。所述感测单元1C通常用于感测测量装置1的内部信息、周围环境信息、用户信息等中的一个或多个,连接处理单元14。可利用各种传感器来实现感测单元1C,包括触摸传感器、光学传感器(比如,红外热成像单元11、可见光成像单元16)、拾音单元1A、电池电量计、温度传感器等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中部分传感器属于其它单元。处理单元14通过基于感测单元1C提供的感测来控制测量装置1的操作或者执行与安装在测量装置1中的应用程序关联的数据处理、功能或操作,比如,触摸传感器用于触摸控制、光学传感器用于红外热像图和可见光图的采集、电池电量计用于充放电管理、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环境温度进而对红外热成像单元11 进行温度定标等等。

由于红外热像图反映的是对象温度差或辐射差,所以对红外热成像单元而言,定标对于测量准确度至关重要,探测器的老化、电子线路的噪声、乃至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都会影响到测量的准确性。比如红外热成像单元11带有挡片,将温度传感器布置在挡片上,闭合挡片采集数据,再将此数据送至红外热成像单元进行定标,或者根据此值对从红外热成像单元获取的红外热像数据进行校正。

所述测量装置1的进一步配置包括标识单元1D。标识单元1D具有身份标识,用于标识测量装置1 的全球唯一身份,连接处理单元14并由处理单元14在需要时读取。身份标识的组成包括专用芯片的数字或字符序列号、互联网模块的MAC地址、移动通信模块的SIM信息等中的至少一个或多个的有序组合,如果处理单元14的CPU或MPU带有唯一序列号,也可以将其加入前述身份标识的范围。除却专用芯片外,所述MAC地址、SIM信息、唯一序列号均归属于已有的其它单元,此时标识单元1D只属于逻辑范畴,物理层面上不再单独存在。这些唯一的身份标识有助于测量装置1的程序升级、远程管理、售后服务、以及在火候共享系统中的实名注册和认证等等。

接口单元1E用作至少一个外部装置与测量装置1连接的接口,可以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装置1的输入(例如,数据、信息、电力等)并且将接收到的输入传输到测量装置1内的元件或组件,或者可以用于在测量装置1和外部装置之间传输数据。接口单元1E可包括电源端口、有线或无线数据端口(比如,USB接口或者有线互联网接口等)、存储卡端口(比如SD卡或者TF卡接口)、用于连接具有标识模块的装置的端口(比如移动通信模块的SIM卡接口)、音频输入/输出端口、视频输入/输出端口等中的一个或多个接口,其中USB接口以及具有POE功能的有线互联网接口可以包含供电功能,具有OTG 功能的USB接口能够实现USB主机功能,比如可以外接U盘进行数据存储等。在一些情况下,测量装置1可响应于外部装置连接到接口单元1E并执行与连接的外部装置关联的各种控制功能。

定时单元1F连接处理单元14,用于生成时间标签数据。表面上看,时间标签就是每次采集的时间点,其数据用于标识采集时间,实际上,时间标签服务于“火候”之“候”。可利用多种方案来实施定时单元,包括专用时钟芯片、可编程的FPGA或CPLD芯片、CPU等自带的定时器等等。定时单元 1F可以配置为定时器,定时溢出时进行采集,此时时间标签为开始采集的时间点;定时单元1F可以配置为计时器,采集结束或者获取火候数据时读取计时器数值,此时时间标签为采集结束的时间点或者是从红外热成像单元读取数据时的时间点;定时单元1F可以通过通信单元12从外部系统获取时间标签;还可以是虚拟的,通过向某种数据库实时存储数据时数据库自动生成时间点;而且不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火候测量装置还可以利用各种不同类型的设备来实现,这些设备除了包括红外热成像单元外,还另外包括前述其它全部或更多或更少的功能单元,它们的示例包括移动电话、智能电话、数字广播终端、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导航仪、便携式计算机、超级本、平板电脑(PAD)、可穿戴装置(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头戴式显示器(HMD))等设备,且不限于此。

图2是新型火候测量装置的方案架构图,是对图1结构示意图的部分单元的一种实例化示例。该示例架构采用了集成度较高的方案,单元之间融合度较高。各单元组成如下:

处理单元14是测量装置1的控制核心,为STM32F429。选用不小于1024KB的Flash存储器和256KB 的SRAM存储器,一般用于运行系统程序,多个定时器及带日历功能的RTC用于各种时间标签的生成, SPI1用于扩展红外热成像单元、SPI2用于连接串行Flash存储器,1个SAI连接音频编解码芯片实现音频输入和输出,I2C1连接MAC地址芯片、I2C2连接电容屏触屏控制芯片,2个USB,其中USB_OTG_FS 用于外扩MicroUSB1,另一个扩展MicroUSB2,1个SDIO接口扩展SD卡,FMC接口扩展SDRAM存储器和NAND Flash存储器,1个LTDC控制器用于扩展TFT_LCD液晶面板,1个10/100M以太网MAC控制器扩展外置PHY连接有线互联网,UART4连接数字温度传感器,UART7用于扩展无线WIFI模块,一个 DCMI接口扩展可见光成像单元,2个DMA控制器可以控制16个通道用于数据的快速传输等。

红外热成像单元11直接使用大立机芯模组MC16BVSC或者机芯模组MC16BTSC,通过SPI串行接口与STM32F429连接,读取红外热像数据,该机芯能够实时采集、连续测量、快速响应。某些机芯能够直接读取温度数据的,只是其将温度转换的功能从处理单元14挪到红外热成像单元11中进行,减轻了处理单元14的运行压力,本质上没有区别,也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通信单元12包括3种通信模块。第一个是有线互联网模块121,由STM32F429自带的网络MAC控制器通过RMII接口连接外置PHY芯片LAN8720A,构成10M/100M自适应网卡;第二个是无线互联网模块124,也可以称作短距离无线模块125,由STM32F429通过UART接口连接EMW3080V2无线Wi-Fi模块构成,支持AP模式、STA模式或者AP+STA模式。第三个是USB模块122,使用STM32F429的USB OTG_FS 或USB OTG_HS,内嵌USB控制器和PHY,同时支持从机功能和主机功能。

存储单元13的组成丰富多样,一是STM32F429自带1024KB的Flash存储器和256KB的SRAM存储器,一般用于运行系统程序;二是通过FMC接口外扩SDRAM,芯片型号W9825G6KH计32M字节,应对各种大内存需求场景,比如图像采集、LCD显示、GUI设计、算法设计、大数据处理等;三是通过 FMC接口外扩NAND Flash,芯片型号MT29F4G08计512M字节,可以实现大数据存储,满足火候数据信息的短期记录需求;四是通过SPI接口外扩SPI Flash,芯片型号W25Q256计32M字节,可用于存放字库和启动文件等重要数据;五是SD卡的大容量存储卡,满足火候数据信息的中等记录需求;六是支持USB OTG的Micro USB接口,通过转接口外接U盘或移动硬盘,满足火候数据信息的长期记录需求。六种应用方法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一步取舍。

电源单元15采用双路供电,一路是通过外部电源端口输入宽范围的6V-23V直流电源供电,通过 DC-DC芯片MP2307变换出5V电源;还有一路是通过Micro USB2接口直接输入直流5V供电,方便易得;任一路5V电源再通过低压差稳压器变换获得所需电压。电源单元15还带有锂电池,使用FM3311 进行充放电管理,输入5V充电,输出5V供电。

可见光成像单元16使用模块OV5640,集成1/4寸的CMOS QSXGA(2592*1944)图像传感器,集成了自动对焦(AF)功能、支持图像缩放、平移和窗口设置、自带JPEG图像压缩引擎,通过DCMI接口连接STM32F429。可见光成像单元16使用优选的广角镜头时可以拍摄到烹调环境,包括烹调器具和烹调用品的摆位、烹调技术动作等。需要叠加显示时,可以通过图像缩放、平移和窗口设置,截取与红外热像图适配的图像进行处理。

触控显示屏18由显示单元17和输入单元19构成。

显示单元17是RGB驱动接口的TFT_LCD面板模块,连接STM32F429的LTDC接受其直接控制,LTDC 总共有三个层:背景层、第一层和第二层,其中,背景层只可以是单色,而第一层和第二层是两个独立的显示层,都可以用来显示各自独立的信息,LTDC会自动将三个层混合起来,进行显示。如图3 显示单元叠加显示示意图所示,从左往右,显示了图层混合的过程,比如,第二层显示红外热像图,第一层显示可见光图,背景层和各层透明度按喜好设置,首先将第一层与背景层进行混合,随后,第二层与第一层和背景层的混合结果再次混合,完成混合后,送给LCD显示,这是叠加显示的一个简便方法,省略了大量计算,如果红外热像图与可见光图经位置配准后显示对象重叠,就得到图像融合的效果,是为图像叠加,如果显示位置彼此独立,则为空间叠加。

输入单元19主要由触屏控制芯片控制。电容屏的触屏控制芯片是GT9147,支持5点触摸,通过 I2C与STM32F429连接。输入单元一般还包括独立的机械式复位按键,用于系统复位。

拾音单元1A和放音单元1B均依赖于高性能音频编解码芯片WM8978,该芯片是一颗低功耗、高性能的立体声音频数字信号编解码器,可以直接连接麦克风,也可以直接驱动耳机和喇叭,无需外加功放电路。该芯片采用I2S与STM32F429的SAI接口连接,输入输出音频信息并进行播放。

感测单元1C包含型号为DS18B20的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测量温度范围为-55~+125℃,精度±0.5℃,该芯片的ROM中含有64位序列号,每个DS18B20的序列号均不相同,可以用作身份标识。

标识单元1D有三个独立的身份标识,一是1D1,内置全球唯一的MAC地址数值,存放于芯片 24AA025E48,通过I2C连接STM32F429,二是1D2,为STM32F429自带的96-bit unique ID(CPU唯一序列号),三是1D3,为DS18B20的64位芯片序列号。视应用情况选用其中一种或多种标识。

接口单元1E包括有,RJ45网络接口1E1、MicroUSB1接口1E2、SD卡接口1E3、电源端口1E4、 MicroUSB2接口1E5。

定时单元1F可以通过处理单元14的多个定时器或者RTC实施,可以通过通信单元12的通信模块与外部系统通信获取时间标签实施。

图2方案架构图中,红外热像图以BMP位图的方式组织数据,数据无压缩,而可见光图以JPEG压缩的方式组织数据,数据有压缩,在低采样频率,比如1帧/秒时,160×120分辨率8bit宽度的红外热像图大小为18.75kB左右,可见光图在VGA分辨率640×480时JPEG压缩大小为33kB左右,两图合并的数据传输的上行带宽不到1M,可以按帧直接传输。如果采样频率加大、分辨率提高,特别是包含视频时,数据带宽就会大幅提高,图像直接传输的方式无以为继,必须对数据加以压缩,比如,架构中增加JPEG2000无损压缩单元,使用芯片ADV212或者国产的雅芯-天图,用于红外热像图的无损压缩,以及将主控芯片替换为N32926U1DN,不仅主频提高,而且自带H.264压缩格式的硬件编解码单元,用于可见光视频的高清压缩,其它单元根据接口方式做适当调整即可,如果在JPEG2000压缩之前加上一个FPGA预测单元,用于预测去相关编码,进行帧间压缩,就可以通过JPEG2000无损压缩的方式组织红外热像视频数据。

火候测量装置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改变传统测温方法花样繁多、独立布点、数量稀少的弊端,可以同时获取各个测量对象的整体温度分布,非接触、安全无损、实时采集、连续测量、快速响应,测量时与烹调热源种类无关、与烹调器具类别无关、与烹调技术动作无关,并进行数据的整体处理与应用,做到了设备的统一和方法的一致,真实反映菜肴受热的实际状况。火候测量装置可以独立应用,也可以整合到其它设备,比如抽油烟机中,或者应用于其它自动/半自动烹调设备中进行烹调火候的控制,实时监测烹调的火候状态从而调节火力大小和烹饪时间,满足烹调设备对火候进行高精度控制的要求。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描述的是一种新型抽油烟机,如图4新型抽油烟机结构示意图所示。抽油烟机2配置有能够改变风机风量的风机控制单元21,并且内置有本实用新型前述公开的火候测量装置1,继承其相应的功能单元,从而成为一种新型抽油烟机。为了简化起见,图4中省略了火候测量装置1的部分单元,可参见图1增加更多的单元。需要说明的是,图4中示出的单元并不是要求实现的所有单元,可另选地实现更多或更少的单元,而且火候测量装置1的各个单元或组件可以分布在抽油烟机2实体的各个部位。通常情况下,烹调对象都是水平朝上放置的,火候测量装置1要能够正常采集到它们的红外或可见光图像,就必须配置在烹调对象的上方,而烹调对象的上方,通常雄踞着的是抽油烟机,所以火候测量装置1的天然安居场所或者结合对象是抽油烟机2。一种示例是,红外热成像单元11和可见光成像单元16成对配置,两者就近安装在抽油烟机2的下表面,显示单元17和输入单元19安装在抽油烟机2的外表面,面对操作人员。

抽油烟机2的主业如其名称所示是抽排油烟,作为一种示例,风机控制单元21可以根据内置配置自主改变风机风量,风机风量与火候无关。另一示例下,由于油烟的生成与烹调火候密切相关,因此决定排烟效果的风机风量也应当与烹调火候密切相关,这样风机控制单元21连接到处理单元14,一方面,向测量装置1发送风机工作状态等信息,供其显示或通过通信单元12发送,另一方面接受测量装置1的控制,可以随着烹调火候的改变动态调节风机风量,也可以根据烹调菜谱的定义结合实际火候调节风机风量,既做到节能降噪,也做到风量与实际火候联动。一种连接的方式是风机控制单元 21与通信单元12或处理单元14的其它通信端口相连,通过指令的方式进行交流,此时的通信单元 12已经变成内部通信端口,归属到处理单元的范畴,受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还有一种连接的方式是风机控制单元21接收处理单元14通过定时器输出的PWM或其它电机驱动信号,进行直接控制。

抽油烟机2的增强型配置还包括灶头显示单元22,灶头显示单元22的定义是能够在靠近灶头的位置提供显示图像的装置,灶头显示单元可以看做是火候测量装置1的第二显示单元,由于显示位置等的特殊性,故此分离出来,作为独立单元。灶头显示单元22的显示内容包括各种火候信息和/或风机风量等运行信息。灶头显示单元22的实现方式为显示屏、投影屏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显示屏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屏(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屏(TFT-LCD)、发光二极管显示屏(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OLED)、透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TOLED)、柔性显示屏、电子墨水显示屏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投影屏为投影装置221把图像投影在所述显示屏的位置,因而灶头显示单元22包括投影装置221,所述投影装置221包括但不限于液晶投影(LCD)、硅基液晶投影(LCoS)、数字式光处理投影 (DLP)、升级版的激光投影等中的至少一种。

图5是烹调关联对象空间位置侧视图,图中包括烹调对象0、抽油烟机2、操作者27等,灶台台面25宽度600mm离地800mm,烹调对象0放置于台面25中央,抽油烟机2在台面25上方700mm处靠近墙壁26固定,红外热成像单元11和可见光成像单元16成对配置,布置于烟机下表面靠近墙壁P 点处,为拍摄点位,灶头显示22布局于抽油烟机2下部、台面25之上,贴墙安装,中心点为B。

烹调对象0的中心点为C、左边沿为L,右边沿为R,红外热成像单元11的拍摄视角通常情况下为PL和PR围合区域,通过改变拍摄点位与烹调对象的距离、或者调节拍摄镜头焦距、或者更换不同焦距的镜头可以改变拍摄视角。可见光成像单元16的拍摄视角通常比红外热成像单元11的要大,可以拍摄更多的内容,比如烹调环境等。

一种示例是灶头显示单元22通过显示屏实现。所述显示屏与处理单元14是电连接的,但安装是可以分离的,不一定位于同一个实体之上,这依赖于抽油烟机的外观种类。通常,抽油烟机分为中式、欧式、侧吸式、L型等等,从所述显示屏的安装角度看,这些抽油烟机分为两类,一类是灶头显示集成型,抽油烟机有足够长的后壁,显示屏位于抽油烟机2的后壁表面或内部,一类是灶头显示分离型,抽油烟机没有后壁或后壁较短,抽油烟机2之下、台面25之上有足够空间,显示屏独立安装在墙壁 26之上。一般情况下显示屏的下边沿不低于常规炒锅的上表面,避免加热火焰的直接燎烤,但显示屏依然离灶头较近,工作温度可能较高,应该筛选能够耐受工作环境温度的种类和型号,无明火加热时可以放宽条件。

一种示例是灶头显示单元22通过投影屏实现,投影装置221安装在抽油烟机2的下部,投影图像到显示屏的安装位置,该投影位置可以是所述显示屏、可以是投影幕布、可以是抽油烟机的后壁、也可以是墙壁表面等等,其中投影幕布属于灶头显示单元22。由于投影位置通常没有垂直于投影面,投影装置221需要梯形校正功能。

通常情况下,抽油烟机的人机交互界面位于其外表面,比如图5中所示的显示单元17,其中心点为A。操作者27的眼睛位于O点,对显示单元17的观察视线为OA,对烹调对象0的观察视线为OC,由于抽油烟机2的厚度较大,操作者27与显示单元17的视距就会较小,而且其位置远远高于烹调对象0,操作者27在观察显示单元17的火候信息和烹调对象0时,就需要不断的低头、抬头,也需要不断地改变视距,随时调节眼睛的观察焦距。与之对照,操作者对灶头显示22的观察视线为OB,由于灶头显示22的安装位置接近烹调对象0,操作者27观察它们的视线相近、视距亦相近,由此可以避免头部动作和眼睛焦距不断调整产生的不适感,极大地提升使用体验。

根据抽油烟机2的配置状态,可以存在两个或更多个灶头显示单元22,这些灶头显示单元22可以与各个烹调对象成对布置,或者可以被布置在不同的表面上,相应地,需要安装多个显示屏或者多个投影装置,也可以混合布置显示屏和投影装置。

图6是抽油烟机布置对照图,包含两种烟机的立体图,左边L示例中的抽油烟机2为灶头显示分离型,右边R示例中的抽油烟机2为灶头显示集成型,两类抽油烟机2均固定在墙壁26上,且具有多个灶头显示单元;第一灶头显示22a垂直布置,上下位置在抽油烟机2下部、台面25之上,通过显示屏或投影实现;第二灶头显示22b水平布置,放置于台面25之上,通过显示屏或投影实现。通过显示屏实现时,可以是与抽油烟机2分离安装且与处理单元14电连接的常规方案,进一步地可以作为加热灶具的一个单元嵌入到台面25之中,或者可以是与通信单元12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连接的独立显示设备。通过投影实现时离不开投影装置221,投影装置221布置于烟机下表面20,靠近操作者的位置,或者也可以根据抽油烟机的空间结构和安装情况来决定其位置。抽油烟机2的外表面布置有触摸屏18,用于抽油烟机的状态显示和触摸控制。

台面25上有两个烹调对象,OL为左烹调对象,0R为右烹调对象,它们的火候数据被红外热成像单元11和可见光成像单元16采集。红外热成像单元11和可见光成像单元16成对配置,安装在烟机下表面20,优选远离操作者的位置,这样可以降低翻炒、搅拌等人工烹调动作对采集的影响。图中标出了A、B、C三个示例性安装点位,一种示例是A点位只采集0L烹调对象、C点位只采集0R烹调对象,或者一种示例是B点位同时采集0L和0R烹调对象,显而易见的是,只采集一个烹调对象比采集两个烹调对象可以使用更小的视场角,相同分辨率的成像单元可以得到更高的采集精度,或者一种示例是 B点位的成像单元采集视角可调,通过调节来选择采集0L或者0R烹调对象。

环境光成像单元24从可见光成像单元16中独立出来,其构成与可见光成像单元16相近,核心是可见光图像传感器,通常分为CCD(电荷耦合元件)和CMOS(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元件)两大类,优选 CMOS类型,但安装位置和测量对象不同,为了与可见光成像单元16区别以及描述的方便,特此独立。所述环境光成像单元24优选与可见光成像单元16拍摄参数一致、同步要求一致,用于采集烹调环境的可见光图数据,包括烹调器具和烹调用品的摆位,包括烹调操作人员及其烹调技术动作等,由于烹调技术动作与火候关系极大,因此烹调环境的可见光图数据可以与烹调对象的可见光图数据一起作为火候数据的组成部分。为了兼顾不同的拍摄对象,环境光成像单元24布局于灶头显示集成型烟机后壁中部靠下的位置,而对于灶头显示分离型烟机,可以如同灶头显示22一样独立安装。可以根据需要布置多个独立的可见光图像传感器分别拍摄。

优选的,成像单元的采集视角可调,实现方法是抽油烟机2新增测量云台23,测量云台23是一种可以调节采集视角的支撑设备,成像单元11、16固定在测量云台23之上。测量云台23可以是固定类型的,工作开始前调整好云台的角度、满足成像单元11、16的位置要求、再行锁定即可,使用过程中不能随时调整;测量云台23可以是电动类型的,电动云台与处理单元14电连接,通过触摸屏 18控制其运动,使用中可以随时调整,而且带有编码器,能够识别自身位置,输出位置编码,另外具有重定位功能,即根据获取的位置编码恢复指定位置。

优选的,投影装置221的投影位置可调,实现方法是灶头显示单元22内置投影云台222,投影云台222是一种可调节投影位置的支撑设备,投影装置221固定在投影云台222之上。投影云台222可以是固定类型的,工作开始前调整好云台的角度、满足投影装置221的位置要求、再行锁定即可,使用过程中不能随时调整;投影云台222可以是电动类型的,电动云台与处理单元14电连接,通过触摸屏18控制其运动,使用中可以随时调整。投影位置包括墙面、灶具、烹调对象、挡烟板等,可以适配烹调器具的变换,比如,将显示信息投影到第一灶头显示22a的位置、或者第二灶头显示22b的位置、或者其它任何利于观察的物体表面、包括烹调对象的表面。

对于中岛式厨房布局,为美观起见中岛上方的抽油烟机通常没有后壁,也没有墙壁可供靠背安装第一灶头显示22a,应对方法是采取折叠方案或升降方案,平时隐藏,使用时翻转或上升至第一灶头显示22a的位置。中岛操作台的整个台面可以作为第二灶头显示22b的布局位置,可以按需随处投影。

抽油烟机内置火候测量装置,烟机风量亦与实际火候联动,而且通过灶头显示极大地提升使用体验、方便地获取各类烹调信息,改变传统烟机功能单一的弊端,更可以通过通信单元与其它设备协作,或者通过通信单元参与网络共享与互动,升级成为互联网+的智能型抽油烟机。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描述的是一种新型火候测量系统。图7为新型火候测量系统架构示意图,火候测量系统 3包括一个火候测量终端31和至少一个智能移动设备32,还可以包括创建通用Wi-Fi无线通信环境的路由器33,火候测量终端31为本实用新型前述公开的火候测量装置1或抽油烟机2,火候测量终端31通过通信单元12与智能移动设备32连接通信,图7中同时表示了这两个示例。

智能移动设备32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施,需要注意的是,所述的“移动”除了指空间上可以移动,还包含在时间上可以替换、以及连接对象可以变换,本实用新型中描述的智能移动设备的示例包括移动电话、智能电话、数字广播终端、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导航仪、便携式计算机、超级本、平板电脑(PAD)、可穿戴装置(例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头戴式显示器 (HMD)、智能投影机等便携设备,也包括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服务器等可以替换便携设备的固定终端,还包括智能烟机(主要指第三方的烟机设备)、智能灶具等可以接收并显示或执行调节指令的终端设备,而且不限于此,各种智能移动设备32至少支持一种与火候测量终端31对应的通信方式。

一个示例是火候测量终端31为火候测量装置1,连接了两个智能移动设备32。其中通信单元12 包含有USB模块122、归属于无线互联网模块124或者短距离无线模块125的Wi-Fi无线通讯模块,智能移动设备32为便携式计算机32a和平板电脑32b,具体的,火候测量装置1与便携式计算机32a 之间通过USB以有线的方式连接通信、与平板电脑32b之间通过Wi-Fi以无线的方式连接通信,而 Wi-Fi无线通信环境由路由器33创建。

另一个示例是火候测量终端31为抽油烟机2,连接了三个智能移动设备32。其中通信单元12包含有RFID制式的短距离无线模块125、有线互联网模块121、移动通信模块123,智能移动设备32 为智能灶具32c、台式计算机32d和手机32e,具体的,抽油烟机2通过RFID识别智能灶具32c并读写数据进行短距无线通信,抽油烟机2与台式计算机32d之间通过有线互联网以有线的方式连接通信,抽油烟机2与手机32e之间通过移动通信以无线的方式连接通信。

火候测量终端31至少用于火候采集,获取火候数据,还可以独立进行火候处理、火候跟踪和火候共享。智能移动设备32用于提供移动服务,所述移动服务包括获取可见光图数据、火候处理、连网代理、终端设备控制等中的至少一个。

智能移动设备32在带有可见光摄像装置时可以自由摆位进行拍摄,用于获取烹调对象和烹调环境的可见光图数据,所述烹调环境包括烹调器具和烹调用品的摆位,包括烹调操作人员及其烹调技术动作等,可见光图数据既可以回传给火候测量终端31作为火候数据,也可以自用显示。

智能移动设备32可以获取火候测量终端31的火候数据,自行进行火候处理和火候跟踪,提供移动端的图形用户界面,具有额外的火候处理能力和附加显示界面。

在火候测量终端31的通信接口与网络实际接口不配时,可以通过既具有终端通信接口又具有网络实际接口的智能移动设备32进行连网代理,提供更加多样性的连网方案,另一方面,智能移动设备 32软硬件配置足够时可以进行高分辨率的视频编码和封装,代理加入火候共享系统。

智能烟机、智能灶具等终端设备可以使用智能移动设备32的身份,接收火候测量终端31的控制以显示或执行调节指令,达成半自动/自动控制的目的。

同一个智能移动设备32可以连接多个火候测量终端31,相应地构成多个火候测量系统3,此时,同一个智能移动设备32由各火候测量系统3分享。

火候测量装置或者抽油烟机可以通过通信单元与其它设备协作,组成创新型的火候测量系统,扩展应用范围,比如额外的可见光拍摄能力、获取移动端的图形用户界面、更加多样性的连网方案、通过开放性的方式与智能烟机、智能灶具等终端设备通信进而控制风机风量、火力大小等。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描述的是一种新型火候共享系统。图8为新型火候共享系统架构示意图,所述火候共享系统4包括火候共享终端41和云端服务器42,还包括游客终端43,火候共享终端41和游客终端43 的差异在于是否登录云端服务器42,火候共享终端41登录,而游客终端43连网但未登录。

火候共享终端41的数量通常情况下不予限制,每个火候共享终端41为本实用新型前述公开的火候测量装置1、抽油烟机2、火候测量系统3、以及作为新成员的智能用户设备411中的一种,图8 中的火候测量系统3分为火候测量装置直接构成的第一火候测量系统3a或第三火候测量系统3c、抽油烟机构成的第二火候测量系统3b或第四火候测量系统3d。火候测量系统3a与3c的区别是,前者由第一火候测量装置1a登录云端服务器42,后者的第二火候测量装置1b未与云端服务器42直接相连,而由智能移动设备32b登录云端服务器42,进行连网代理。火候测量系统3b或3d的区别是,前者由第一抽油烟机2a登录云端服务器42,后者的第二抽油烟机2b未与云端服务器42直接相连,而由智能移动设备32e登录云端服务器42,进行连网代理。智能用户设备411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施,本实用新型中的示例包括移动电话、智能电话、数字广播终端、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导航仪、便携式计算机、超级本、平板电脑(PAD)、可穿戴装置(例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头戴式显示器(HMD)、智能投影机等便携设备,也包括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可以替换便携设备的固定终端,还包括智能烟机、智能灶具等可以接收并显示或执行调节指令的终端设备,且不限于此。

火候共享终端41按运行模式划分,形成采集终端、访问终端、客服终端。所述采集终端,处于采集模式,重点在于采集共享信息并且传输到云端服务器42,扮演生产者的角色,可以为火候测量装置 1、抽油烟机2、火候测量系统3等中的任意一种。所述访问终端,处于访问模式,重点在于选择特定采集终端或者关联账户访问,通过所述云端服务器42获取对方的共享信息并呈现,扮演消费者的角色,可以为具备人机交互功能的火候测量装置1、抽油烟机2、火候测量系统3、智能用户设备411 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客服终端,处于客服模式,重点在于接收特定采集终端或访问终端的邀请,通过所述云端服务器获取对方的共享信息并呈现,而且提供远程协助,返回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指导信息,扮演指导者的角色,可以为具备人机交互功能的火候测量装置1、抽油烟机2、火候测量系统3、智能用户设备411中的任意一种。火候共享终端41按运行模式划分还形成管理终端,处于管理模式,侧重于火候共享系统的管理,可以为任何能够登录云端服务器42并获取管理权限的设备。所述共享信息包括火候采集所得的火候数据、火候处理所得的火候信息和火候跟踪所得的跟踪信息中的至少一者,还包括烹调的经验、技能、评价和各种相关知识。

云端服务器42代指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社区云之一种,常称作云端,其部署通常依赖于计算机集群,包括边缘端的节点服务器,当然极端情况下并不排除单机可以提供服务。云端服务器42 向连网终端提供云服务,所述云服务指云端以按需方式配置计算资源共享池提供的服务,通常包括云计算、云存储、即时通讯和信息推送等,其中云存储为网络存储的一种,特别申明本实用新型所述云服务为其中之一种或数种。由于云端服务器42的规模可以按需配置,因此其接入的终端种类和数量通常情况下不会因为物理原因予以限制,除非其它原因,比如社区云出于管理的原因限制接入者的地域范围、终端类别和连网数量。云端服务器42还可以提供语音识别的功能,对采集终端上传的音频数据进行语音识别,再返回识别结果供终端使用,实现终端的语音交互,解放厨者烹调时的繁忙双手。

火候共享终端41获取云服务的前提是登录云端服务器42,而登录的前提是预先注册且注册成功。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火候共享系统4中,火候测量系统3作为一种火候共享终端41登录云端服务器42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如火候测量系统3a或3b所示,火候测量装置1a或者抽油烟机 2a作为通信主体登录云端服务器42,智能移动设备32不与云端服务器42通信;另一种方法如火候测量系统3c或3d所示,火候测量装置1b或者抽油烟机2b只与智能移动设备32通信,智能移动设备32(平板电脑32b或者智能手机32e)作为通信主体成为连网代理,代理登录云端服务器42,提供更加多样性的连网方案。

有一种示例是,在火候测量系统3a或3b中,火候测量装置1a或者抽油烟机2a配置了无线Wi-Fi 模块,使用AP+STA模式时,一方面通过AP模式连接智能移动设备32a或者32d等,另一方面通过STA 模式登录云端服务器42。如果智能移动设备32a或32d也登录了云端服务器42,只是该智能移动设备32a或32d还可能同时具有另一个身份,这个身份是火候共享系统4的智能用户设备411。除非特别说明,否则不认为火候测量系统3a或3b中的智能移动设备32a或者32d同时成为火候共享系统4 的智能用户设备411。

所述注册需要身份识别信息,身份识别信息的来源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由标识单元1D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确定的身份识别信息作为通讯ID到云端服务器42注册,所述ID为身份标识号码,是注册体系中相对唯一的编码,也可以称为序列号或账号,注册主体包括火候测量装置1、抽油烟机2、火候测量系统3a、3b等部分火候共享终端41;另一种情形是不使用或者不具有标识单元1D的身份标识,使用的通讯ID包括但不限于,由所述身份标识关联的生成ID(比如,通过特定的算法获取的序列号、条形码或者二维码,有时也称绑定)、基于地址的生成ID、云端服务器42分配ID、手机号、电话号、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社会保障号码、邮箱账号、其它系统的注册账号(比如,QQ号、微信号、淘宝号等)等中的至少一种或其组合确定,除上述注册主体外,注册主体还包括智能用户设备411、火候测量系统3c、3d等连网代理的部分火候共享终端41;两种情形下,获取各自的通讯ID,通过该通讯ID到云端服务器42注册。

终端通过所述注册后具有关联账户,获取账户名或昵称以及相应的通信许可,通过主动或自动登录云端服务器42,成为火候共享终端,可以接收或提供服务。有几种特殊登录方式,一是快速登录,比如手机号+验证码,默认使用手机号进行注册;一是联合登录,通过第三方授权,使用第三方的账户登录本火候共享系统,并获取第三方的昵称、头像等信息,可以使用第三方的openID进行注册;一是信任登录,在已经登录第三方服务器时,直接跳转到本火候共享系统,同样可以使用第三方的 openID进行注册。游客终端43未登录连网,只能获取云端服务器42许可的限制服务。

信息共享是易于实现的,但火候共享是没有先例的,为此,通过各种火候共享终端41和云端服务器42组成了火候共享系统或称火候共享网络,基于“万物互联”的思想,该火候共享网络是开放的,任意种类、任意数量的终端均可以接入该网络,获取或者提供各类服务,而未超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描述的各种方案、单元、方法或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任何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使用不同的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对于硬件实施,比如通过使用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SIC)、可编程逻辑装置(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通过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实现。对于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实施,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而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装置(DSPD)、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等运行程序、同时也为执行硬件和硬件接口。对于软件实施,依赖执行至少一种功能或操作的软件模块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存储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

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上述的方案、单元、方法或算法步骤可以以软件模块的形式实现, 并作为独立的软件产品销售或使用。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使得一个或多个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所述功能的全部或部分。前述存储介质的示例包括: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U盘、可移动磁盘、CD-ROM、光学数据存储装置、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如果期望,存储介质可按照载波的形式实现(例如,经由互联网的传输)。前述设备的示例包括移动电话、智能电话、数字广播终端、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导航仪、便携式计算机、超级本、平板电脑(PAD)、可穿戴装置(例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头戴式显示器 (HMD))等便携设备、也包括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服务器等可以替换便携设备的固定终端,而且不限于此。

本公开中使用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描述各种实体或操作,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一般仅用于将一个实体或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相区分。此外,术语“包括”、“包含”、“具有”或者其任何其他变形,意图在于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系统、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系统、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系统、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当一个元件或组件被称为“与”另一个元件或组件“连接”时,两者可以直接连接或者通过中间件连接。相反,当一个元件或组件被称为“与”另一个元件或组件“直接连接”时,不存在连接中的中间件。

本公开实施例中各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的形式。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构思和范围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化和更改,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