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解冻炉及供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5271发布日期:2019-04-16 23:08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蒸汽解冻炉及供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解冻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蒸汽解冻炉及供暖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东北,冬季的供暖方式是水暖,是将发电厂的余热或锅炉房热水,通过换热站增压,经由管道(碳钢管道、橡胶管道、PPR管道)输送到千家万户。室外气温最低在-30℃左右,由于循环及其它原因会发生管道不循环冻堵现象,导致室内温度过低。这样就需要用外部加温的方式将其管道内的冻冰烤融化,达到继续循环目的,以保证居民的供暖。

传统的管道外部加温化冻方式,经常使用火烤(气焊炬,汽油喷灯)和热水浇的方式(橡胶管道、PPR管道不能用火烤),有时冻堵管道长、面积大,这就需要多个解冻工具同时工作,人员多、时间长、进度慢。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方便对管道进行解冻的蒸汽解冻炉及供暖系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汽解冻炉,其加热部位集中,可以同时对较大长度的供暖管道进行解冻,不需要多个解冻工具同时工作,有效的提高了解冻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蒸汽解冻炉,包括加热炉和与所述加热炉连通的导管组件,所述加热炉用于加热产生水蒸气,所述导管组件上设有多个用于向供暖管道喷射水蒸气的出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炉上设有用于测量所述加热炉内气压的压力表。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炉与所述导管组件之间还设有调压阀,所述调压阀用于控制进入所述导管组件内水蒸气的压力。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炉上设有吊耳。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炉呈圆柱形桶状结构,所述加热炉的顶部设有加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导管组件包括软连管和加热管组,所述软连管一端与所述加热炉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加热管组连接,所述软连管用于将所述加热炉内的水蒸气导入所述加热管组内。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管组包括多个依次可拆卸连接的加热管,每一个所述加热管上设有多个所述出气孔。

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所述加热管之间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出气孔在所述加热管上均匀分布。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供暖系统,包括供暖管道和第一方面中任一种所述的蒸汽解冻炉,所述导管组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供暖管道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蒸汽解冻炉及供暖系统能产生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蒸汽解冻炉中,加热炉用于加热产生水蒸气,导管组件用于接收加热炉加热所产生的水蒸气,并通过出气孔将水蒸气喷射至供暖管道。

在使用上述蒸汽解冻炉时,首先向加热炉内放入适量的水,随后对加热炉进行加热,具体的加热方式可以采用气焊炬火烤、汽油喷灯火烤等方式。加热一段时间后,加热炉内的水蒸发产生水蒸气,水蒸气进入导管组件中,再从导管组件上的多个出气孔喷射到供暖管道,通过热传导方式将暖管道内的冰融化,实现供暖管道内热水的流通,进而再通过热水对供暖管道内的冰进行融化,实现全面解冻。

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的蒸汽解冻炉加热部位集中,可以同时对较大长度的供暖管道进行解冻,不需要使用多个解冻工具同时工作,只需2-3人操作即可,有效的提高了解冻效率。

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的供暖系统中蒸汽解冻炉直接通过连接件与供暖管道连接,导管组件喷出的水蒸气能够快速的将热量传递至供暖管道,解冻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蒸汽解冻炉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热管组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标:1-加热炉;2-导管组件;21-出气孔;22-软连管;23-加热管组;231-加热管;3-压力表;4-调压阀;5-吊耳;6-加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蒸汽解冻炉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热管组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汽解冻炉,如图1所示,包括加热炉1和与加热炉1连通的导管组件2,加热炉1用于加热产生水蒸气,导管组件2上设有多个用于向供暖管道喷射水蒸气的出气孔21。

本实施例提供的蒸汽解冻炉中,加热炉用于加热产生水蒸气,导管组件用于接收加热炉加热所产生的水蒸气,并通过出气孔将水蒸气喷射至供暖管道。

在使用上述蒸汽解冻炉时,首先向加热炉内放入适量的水,随后对加热炉进行加热,具体的加热方式可以采用气焊炬火烤、汽油喷灯火烤等方式。加热一段时间后,加热炉内的水蒸发产生水蒸气,水蒸气进入导管组件中,再从导管组件上的多个出气孔喷射到供暖管道,通过热传导方式将暖管道内的冰融化,实现供暖管道内热水的流通,进而再通过热水对供暖管道内的冰进行融化,实现全面解冻。

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蒸汽解冻炉加热部位集中,可以同时对较大长度的供暖管道进行解冻,不需要使用多个解冻工具同时工作,只需2-3人操作即可,有效的提高了解冻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为了使得使用人员可以实时的知晓加热炉1内的气压变化,加热炉1上设有用于测量加热炉1内气压的压力表3。

如果导管组件2与加热炉1之间的连接处堵塞,就会导致加热炉1内的气压逐渐升高,而当气压达到一定的数值时,导管组件2会与加热炉脱离,水蒸气大量的喷出,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压力表3的设置能够实时的显示加热炉1内气压的大小,使用者能够及时的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蒸汽解冻炉还可以包括微处理器和报警器,微处理器分别与压力表和报警器电连接。压力表用于实时向微处理器发送压力信息,微处理器根据该压力信息控制报警器是否报警。具体地,微处理器预设有阈值,当压力信息的数值大于该阈值时,微处理器控制报警器进行报警;当压力信息的数值小于该阈值时,微处理器控制报警器不进行报警。

在一些实施例中,报警器为二极管,当加热炉1内气体的压力较大时,二极管进行发光。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报警器为蜂鸣器,当加热炉1内气体的压力较小时,蜂鸣器进行鸣笛。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报警器也可以为二极管或蜂鸣器的结合,具有更好的警示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加热炉1与导管组件2之间还设有调压阀4,调压阀4用于控制进入导管组件2内水蒸气的压力。

当所需要加热的供暖管道长度较长时,可以将调压阀4的压力调高,使得进入导管组件2内水蒸气的压力较大,能够充分的对供暖管道进行加热;当所需要加热的供暖管道长度较短时,可以将调压阀4的压力调小,使得进入导管组件2内水蒸气的压力较小,降低解冻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为了方便上述加热炉的搬运,加热炉1上设有吊耳5。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使得吊耳5能够更牢固的与加热炉1进行连接,吊耳5焊接于加热炉1上。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为了方便对上述加热炉1的转运,吊耳5设于加热炉1的顶部。具体地,吊耳5设于加热炉顶部的边缘。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加热炉1呈圆柱形桶状结构,加热炉1的顶部设有加水口6。

其中,加水口6处设有盖体。当需要向加热炉1内加水时,可以打开盖体再向加热炉1内加水,加水完毕后,可以将盖体盖合于加水口6处,避免水蒸气的泄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为了使得上述蒸汽解冻炉的实用性更强,导管组件2包括软连管22和加热管组23,软连管22一端与加热炉1连接,另一端与加热管组23连接,软连管22用于将加热炉1内的水蒸气导入加热管组23内。

其中,软连管22的设置方便调节加热管组23与暖气管道之间的位置。在使用时,加热管道向供暖管道喷射水蒸气,以对暖气管道进行解冻。

其中,软连管22的材料可以为软质塑料或者橡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为了方便对加热管组23长度的调节,加热管组23包括多个依次可拆卸连接的加热管231,每一个加热管231上设有多个出气孔21。

在使用时,加热管组23所包括加热管231的个数可以根据需要解冻的暖气管道的长度来决定。当需要解冻的暖气管道较短时,可以使用较少的加热管231依次进行连接;当需要解冻的暖气管道较长时,可以使用较多的加热管231依次进行连接。各个加热管231之间可拆卸连接使得使用者可以将任意个数的加热管进行连接,使得上述蒸汽解冻炉的实用性更强。

需要说明的是,距离软连管22最远的一个加热管231的末端采用封闭结构,避免水蒸气从该端部散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管231的材料可以为不锈钢,也可以为表面涂漆的铁。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相邻的两个加热管231之间的拆卸,相邻的两个所述加热管231之间螺纹连接,同时能够保证相邻的两个加热管231之间的连接处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所述加热管231之间可以卡接,一个加热管231上设有卡槽,另一个加热管231上设有用于与卡槽卡接的卡扣。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为了使得加热管231能够均匀的对暖气管道,多个出气孔21在加热管231上均匀分布。

相邻的两个出气孔21之间可以距离2cm-4cm。具体地,相邻的两个出气孔21之间可以距离2cm、2.5cm、3cm、3.5cm、4cm。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出气孔21之间距离3cm。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供暖系统,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供暖系统包括供暖管道和上述蒸汽解冻炉,导管组件2通过连接件与所述供暖管道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的供暖系统中蒸汽解冻炉直接通过连接件与供暖管道连接,导管组件喷出的水蒸气能够快速的将热量传递至供暖管道,解冻效率更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可以是绳子。在使用时,通过绳子将加热管组23绑在供暖管道上,并将加热管组23上的多个出气孔21对着供暖管道,使得出气孔21喷出的水蒸气能够直接的喷射到供暖管道上。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连接件也可以为铁丝或者卡子。在使用时,直接通过铁丝将加热管组23绑在供暖管道上,或者通过卡子将加热管组23夹设在供暖管道上,并将加热管组23上的多个出气孔21对着供暖管道,使得出气孔21喷出的水蒸气能够直接的喷射到供暖管道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