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水结构及包括其的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33644发布日期:2019-06-05 23:17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挡水结构及包括其的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湿器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挡水结构及包括其的加湿器。



背景技术:

加湿器通常会在水箱的底部与雾化器对应的位置设置集雾筋,通过集雾筋围成雾化腔,雾化器形成的水雾会通过雾化腔进入到出雾管内,从而避免水雾会扩散到出雾管之外的区域。另外,为了避免出雾管内凝结的水滴直接滴落在水槽内会发出水滴声,还会在雾化腔内设置挡水筋,并将挡水筋安装到出雾管的入口处。

现有加湿器中集雾筋通常是与水箱底盖一体形成的,在集雾筋内风道套筒处再粘接一个挡水筋,这种做法缺点是集雾筋通常高40-50mm,模具不好做,并且由于集雾筋的设置使水箱底盖与水箱之间的焊接难度提高,焊接质量也不能保证。另一方面,集雾筋围成的雾化腔内部空间较小,使得在其内部安装挡水筋的操作比较困难,而且挡水筋拆件粘胶水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与水箱组件分体形成的挡水结构及包括其的加湿器。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挡水结构,设置在水箱组件的底面上,所述挡水结构与所述水箱组件分体形成,所述挡水结构包括集雾部和挡水部,所述集雾部形成集雾空间,所述集雾空间与所述水箱组件内的出雾管连通,所述挡水部用于承接所述出雾管上流下的水。

优选地,所述挡水结构还包括导流部,所述导流部对水雾进行导流,所述挡水部与所述导流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流部构造为管状结构,所述管状结构与所述出雾管连通,所述挡水部连接到所述管状结构的端部,并在所述挡水部与所述管状结构之间形成供水雾流通的通道。

优选地,所述挡水部构造为环形板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环形板状结构构造为具有锥度的结构。

优选地,所述集雾部构造为弯曲或弯折的板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板状结构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板状结构之间形成所述集雾空间。

优选地,所述集雾部构造为筒形结构,所述导流部和所述挡水部位于所述筒形结构的内侧,所述筒形结构内部构成所述集雾空间。

优选地,所述挡水结构还包括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与所述水箱组件相连。

优选地,所述安装结构形成在所述导流部和/或所述集雾部上,所述安装结构通过卡接的方式与所述水箱组件相连。

优选地,所述安装结构为形成在所述导流部和/或所述集雾部边缘的卡钩结构,或者,

所述安装结构为形成在所述集雾部侧壁上的卡块结构。

优选地,所述挡水结构还包括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设置在所述集雾部和/或所述导流部上,和/或,

所述挡水结构还包括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设置在所述集雾部和/或所述导流部上。

优选地,所述导向结构为形成在所述集雾部和/或导流部的边缘形成的板状结构,或者,

所述导向结构为形成在所述集雾部侧壁上的导向面。

优选地,所述定位结构为在所述导流部的边缘和/或所述集雾部侧壁上向外延伸的结构。

优选地,所述挡水结构为一体结构。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加湿器,包括上述挡水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挡水结构与水箱组件分体形成,使得水箱组件的底面可以设置为平面,或者,减小底面上设置结构的高度,从而使水箱组件在装配焊接时更加方便,焊接质量也更好。并且,挡水结构将集雾与挡水的功能集于一身,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和种类,也使得安装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示出第一实施例中挡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第一实施例中挡水结构安装在加湿器上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3示出第二实施例中挡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第二实施例中挡水结构安装在加湿器上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5示出加湿器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挡水结构安装在水箱组件的底面上,优选通过卡扣连接的方式安装到水箱组件的底面上,用于对水雾进行导流使水雾流向出雾管内,提高加湿雾化效率。并且还具有挡水功能,避免出雾管内的水直接落入水槽内带来噪音。

如图1、2所述,在第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挡水结构1设置在加湿器的水箱组件上,所述水箱组件包括水箱主体2和设置在所述水箱主体2底部的底盖21,所述底盖21位于所述水箱主体2外侧的面构成所述水箱组件的底面,所述挡水结构1设置在所述底面上,即所述挡水结构1设置在所述底盖21上,所述挡水结构1包括集雾部11和挡水部12,所述集雾部11用于对水雾进行遮挡及导流使水雾流入出雾管22,所述挡水部12能够承接出雾管22中流下的水,并对水进行导流。

所述集雾部11构造为板状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集雾部11构造为弯曲或弯折的板状结构,优选所述集雾部11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集雾部11构造为朝向同一侧的弯折的板状结构,两个所述集雾部11之间形成集雾空间,或者,加湿器的底座3上的水槽31侧壁或其他与所述集雾部11配合的结构构成在周向上闭合的集雾空间,所述底座3的水槽31上的雾化器32和风机出风口位于所述集雾空间的内侧,所述集雾空间使得水雾不会扩散到外部,并通过出风口吹出的风使水雾流向所述出雾管22。

所述挡水结构1还包括导流部13,所述集雾部11和所述挡水部12均连接在所述导流部13上,所述集雾空间内的水雾能够通过所述导流部13流入所述出雾管22内。优选地,所述导流部13构造为管状结构,所述管状结构内构成供水雾流通的流道,所述流道与出雾管22连通。所述挡水部12设置在所述导流部13上,使其与所述出雾管22的位置相对,优选地,所述挡水部12通过连接结构121连接到所述导流部13的端部,并使所述挡水部12与所述导流部13之间间隔一定距离,以形成供水雾以及气流流通的通道,优选地,所述挡水部12设置在所述导流部13的下端。所述连接结构121构造为细长形结构,以减小其对水雾和气流流通的阻碍,在所述导流部13的周向相互间隔的设置有多个所述连接结构121,相邻两个所述连接结构121之间也可以供水雾流通。或者,还可以在所述导流部13上靠近所述挡水部12的部分形成豁口131,所述豁口131与所述挡水部12和所述导流部13之间的间隙连通,以增大供水雾以及气流进入所述导流部13内部的流通面积。

沿所述导流部13内壁流下的水能够落到所述挡水部12上。优选地,所述挡水部12构造为圆形板状结构,或者,为了减小所述挡水部12对水雾流动的阻碍,在所述板状结构上设置通孔,使所述挡水部12形成环形结构,所述通孔可以供水雾流通。进一步地,所述挡水部12构造为帽状结构,即所述挡水部12的两个面均为锥形面,并向靠近所述导流部13的一侧凸出,使得所述挡水部12对落在所述挡水部12上的水具有导流作用,最优地,所述帽状结构上形成有通孔,所述通孔可供水雾流通,并且,由于所述挡水部12构造为帽状结构,使其对通过所述通孔流通的水雾具有导流作用。

所述挡水结构1上设置有安装结构14,所述安装结构14用于与所述底盖21连接,优选地,所述安装结构14通过卡接的方式连接到所述底盖21上。优选地,所述底盖21上设置有用于与出雾管22对接并与所述出雾管22连通的对接结构211,所述对接结构211包括与所述出雾管22连通的连通孔,所述连通孔的边沿形成有安装槽212,所述出雾管22的端部能够插入到所述安装槽212内,进一步地,所述对接结构211构造为在所述底盖21上向靠近所述水箱主体2内侧的方向形成的筒形结构,所述安装槽212形成在所述筒形结构位于所述水箱主体2内侧的端部,所述安装槽212沿所述筒形结构的端部边缘形成环形槽。所述安装结构14优选构造为卡钩结构,所述安装结构14相互间隔的设置有多个,所述卡钩结构能够卡接在所述安装槽212的边缘,从而将所述挡水结构1安装到所述底盖21上。优选地,所述安装结构14形成在所述导流部13的端部,所述挡水结构1安装时,所述导流部13的一部分以及所述安装结构14伸入到所述对接结构211内,所述安装结构14进一步伸入到所述安装槽212的径向内侧并与所述安装槽212的边进行卡接。

如图1、2所示,优选地,所述挡水结构1上还设置有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对所述挡水结构1的安装进行导向。所述导向结构包括第一导向结构15,所述第一导向结构15与所述对接结构211配合进行导向,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结构15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安装结构14之间,所述第一导向结构15例如可以构造为沿所述导流部13的边缘延伸的板状结构。所述第一导向结构15与所述安装结构14同时伸入到所述安装槽212内侧,并且所述第一导向结构15与所述安装槽212的外壁接触,从而实现导向功能,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结构15设置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导向结构15优选相对设置。

所述导向结构还包括第二导向结构16,所述第二导向结构16设置在所述集雾部11上。优选地,所述集雾部11包括第一部分111和第二部分112,所述挡水结构1安装后,所述集雾部11的第一部分111伸入到所述对接结构211内,并与所述对接结构211内壁配合,所述集雾部11的第二部分112位于所述对接结构211的外侧,并与所述底盖21位于所述水箱主体2外侧的面配合,所述第二导向结构16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112上与所述底盖21配合,相对应地,所述底盖21位于所述水箱主体2外侧的面上设置有导向槽213,所述挡水结构1安装时,所述第二导向结构16伸入到所述导向槽213内,对所述挡水结构1的安装进行导向,并且,所述第二导向结构16与所述导向槽213配合还对所述集雾部11进行限位,使其安装更加可靠。进一步地,还可以在所述第一部分111上也设置导向结构,并在所述对接结构211的内壁上设置与之相配合的结构,起到对所述挡水结构1的安装进行导向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挡水结构1上还设置有定位结构17,当所述挡水结构1安装到位时,所述定位结构17与所述底盖21或其他结构抵接,使所述挡水结构1不能再继续运动。优选地,所述定位结构17设置在所述导流部13的端部,优选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安装结构14之间,所述定位结构17优选构造为沿所述导流部13的径向向外延伸的结构,所述定位结构17不能伸入到所述安装槽122的径向内侧,当所述安装结构14卡接到所述安装槽212上时所述定位结构17与所述安装槽212抵接。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结构17还可以形成在所述集雾部11的侧壁上。

如图3、4所示,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集雾部11构造为筒形结构,即在周向上形成闭合的结构,所述导流部13和所述挡水部12设置在所述集雾部11的径向内侧。优选地,所述导流部13和所述挡水部12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所述挡水部12通过所述连接结构121连接到所述导流部13的下端,所述导流部13远离所述挡水部12的端部与所述集雾部11相连。优选地,导流部13的端部设置有外延部131,所述外延部131构造为沿所述导流部13的周向形成的向径向外侧延伸的环形结构,所述外延部131的径向外侧边缘的一部分与所述集雾部11连接。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雾管22与所述底盖21一体形成,所述出雾管22的端部抵接到所述外延部131上,使所述导流部13与所述出雾管22连通。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底盖21上设置有安装板215,所述安装板215构造为在所述底盖21位于所述水箱主体2外侧的面上形成的筒形板状结构,或者,所述安装板215还可以构造为沿圆形边缘形成的具有间断部分的筒形板状结构,即筒形结构在周向上存在断开的部分,所述安装围板215用于与所述集雾部11进行连接。所述集雾部11上设置有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对所述挡水结构1的安装进行导向。优选地,所述导向结构构造为所述集雾部11侧壁上靠近一端的位置沿周向形成的导向面18,所述导向面18上形成有安装结构14,所述安装结构14构造为在所述导向面18上形成的卡块,即所述安装结构14形成在所述集雾部11的侧壁上,所述安装结构14设置有多个。所述挡水结构1安装时,所述导向面18与所述安装板215接触,并起到导向作用,所述安装结构14能够与所述安装板215上的卡接结构(图中未示出)实现卡接。优选地,所述集雾部11的侧壁上与所述导向面18相接的部分设置有定位结构17,所述定位结构17构造为在所述集雾部11的侧壁上向外侧延伸形成的结构,所述定位结构17能够与所述安装板215抵接,对所述挡水结构1进行定位。

或者,所述安装板215还可以形成在所述底盖21位于所述水箱主体2内侧的面上,并在所述底盖21上形成与所述安装板215围成区域结构对应的孔,供所述挡水结构1的安装,这样可以使所述底盖21位于所述水箱主体2外侧的面形成平面,方便所述底盖21与所述水箱主体2的连接。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湿器,包括水箱组件、底座3和出雾盖4,所述水箱组件包括水箱主体2和底盖21,所述底盖21与所述水箱主体2分体形成,再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到一起。所述水箱组件安装到所述底座3上,并使水箱主体2内的出雾管22与所述底座3上的水槽31连通,所述出雾盖4安装在所述水箱主体2上,所述出雾盖4上设置有出雾口41,所述出雾口41与所述出雾管22连通,供水雾喷出。

所述底盖21上设置有所述挡水结构1,所述挡水结构1通过卡接等方式安装到所述底盖21上,所述挡水结构1在所述水槽31内形成集雾空间,所述底座3上的雾化器32产生的水雾进入到所述集雾空间内,避免水雾扩散,通过集雾空间水雾进入到出雾22管内,并通过出雾口41喷出。并且,所述挡水结构1还能够避免所述出雾管22内流下的水直接滴落在所述水槽31内,从而可以消除滴水声,降低加湿器噪音。

优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所述挡水部12与所述导流部13设置成一体结构,所述集雾部11与所述挡水部12和导流部13不连接,所述集雾部11和所述导流部13单独与所述底盖21进行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挡水结构与水箱组件分体形成,使得使水箱组件的底面可以设置为平面,或者,减小底面上设置结构的高度,从而使水箱主体与底盖在焊接时更加方便,焊接质量也更好。并且,将集雾与挡水的功能集于一身,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和种类,也使得安装更加方便。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优选方案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应当理解,上述的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上述细节做出的各种明显的或等同的修改或替换,都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