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81044发布日期:2019-09-13 23:09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湿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湿器。



背景技术:

加湿器按加水方式可以分为上加水式加湿器和下加水式加湿器。下加水式加湿器包括水箱和底座,底座上设置有雾化腔,雾化腔内的水雾化释放到室内从而起到加湿的作用。

下加水式加湿器中水箱为密闭结构,其内的水通过水箱底部的下水组件流入至雾化腔内。当雾化腔内的水分被雾化时,雾化腔内的水位降低,使得下水组件的开口外露在水面外。在气压的作用下,雾化腔内的气体将进入到水箱内,从而使水箱内的水流入到雾化腔中。此过程中,气体进入水箱内形成气泡,气泡在向上浮出水面的过程中破裂产生噪音,导致用户在使用加湿器时,特别是夜晚安静时,下水噪音过大影响睡眠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加湿器,可以减少下水时进入水箱中气泡破裂产生的噪音,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加湿器,包括水箱和位于水箱底部的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雾化腔,所述雾化腔中设置有围板,所述围板将所述雾化腔分隔为限流区和雾化区,所述限流区和所述雾化区之间设置有过水口,所述水箱的底部设置有下水口和导流筒,所述导流筒环绕所述下水口设置,所述导流筒朝向所述雾化腔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口;

当所述水箱被配置在所述底座上时,所述导流筒上的所述开口位于所述限流区内,且所述围板的上端边缘高于所述开口的第一上端壁。

其中,所述开口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开口对称设置于所述导流筒朝向所述雾化腔一端的侧壁上。

其中,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下水顶柱,所述下水顶柱设置于所述限流区内;

所述下水口内设置有活动顶柱;

当所述水箱被配置在所述底座上时,所述下水顶柱顶起所述活动顶柱,以打开所述下水口。

其中,所述围板为闭环结构以围成所述限流区,所述过水口设置于所述围板上。

其中,所述围板与所述雾化腔的侧壁围设形成所述限流区,所述围板的一端部与所述雾化腔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形成所述过水口。

其中,所述围板的底部设置有连通所述限流区和所述雾化区的出水口。

其中,所述雾化腔内设置有浮动件,所述浮动件能够随所述雾化腔内的水位变化上下滑动,以遮挡或打开所述出水口;

所述出水口被配置为当所述雾化区内的水位低于所述出水口的第二上端壁时,所述出水口打开,以允许所述限流区内液体由所述出水口流入所述雾化区中;当所述雾化区内的水位高于所述出水口的第二上端壁时,所述出水口关闭。

其中,所述浮动件为浮动板或浮球。

其中,所述浮动件的形状及大小与所述出水口的形状及大小相适配。

其中,所述出水口处设置有开关阀,所述开关阀被配置为能够打开或关闭所述出水口。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湿器。当水箱向雾化腔内添加水时,水先进入限流区内,由于限流区的体积小,限流区内水位上升较快,使限流区内的水位高于导流筒侧壁上开口的第一上端壁,避免空气再进入水箱中。由于限流区的横截面面积小于雾化腔的截面积,在限流区的水位下降并克服水的粘性使得导流筒侧壁上的开口与大气连通时,水箱中的水通过导流筒侧壁上的开口流入限流区,每次流入限流区的水的体积比没有设置限流区时流入雾化腔的水的体积小,通过设置限流区可以缩短水箱每次下水时间,提高下水频率,从而减小每次下水时进入水箱内气泡大小,从而减小气泡破裂时产生的噪音,以达到降噪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湿器的爆炸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湿器的爆炸图二;

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座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

1、水箱;11、喷雾组件;12、下水组件;121、导流筒;122、开口;1221、第一上端壁;13、水箱盖;

2、底座;21、雾化腔;22、下水顶柱;23、围板;231、限流区;232、过水口;233、出水口;24、雾化片;26、浮动板;

3、底盖;

4、电器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湿器,可以增加室内的湿度,为用户提供舒适的环境。加湿器包括水箱1以及位于水箱1底部的底座2。水箱1用于储存加湿所用的液体,本实施例中,水箱1内存储水。底座2上设置有雾化腔21,水箱1的底部设置有下水组件12。当水箱1安装到底座2上时,下水组件12伸入到雾化腔21内,水箱1内的水通过下水组件12流入到雾化腔21内,并在雾化腔21内雾化形成水雾。水箱1内还设置有水雾通道,水雾通道的一端与雾化腔21连通,另一端与水箱1顶部的喷雾组件11连通。雾化腔21内产生的水雾经过水箱1内的水雾通道后由喷雾组件11喷出,从而起到增加室内湿度的效果。底座2内设置有容纳腔,容纳腔的底部设置有底盖3,容纳腔用于安装电器元件4。

本实施例中,加湿器采用下加水式结构。如图5所示,水箱1的底部设置有加水口(图中未示出),加水口处设置有水箱盖13密封。当需要向水箱1内加水时,将水箱1由底座2上拆下并倒置,使得水箱1底部的水箱盖13朝上。旋转水箱盖13打开加水口,向水箱1内添加水。水箱1添水完成后,旋紧水箱盖13,并将水箱盖13安装到底座2上。

随着雾化腔21内水分子的雾化,雾化腔21内的水位逐渐降低,需要水箱1向雾化腔21内加水。由于水箱1为密封结构,仅有当下水组件12的开口122高于雾化腔21内的液面时,水箱1内的水才能通过下水组件12流入到雾化腔21内,且由下水组件12流出的水的体积等于通过下水组件12进入水箱1内的气体体积。

下加水式的加湿器在使用时,由于水箱1在向雾化腔21加水的过程中,气体将流入水箱1内产生气泡,气泡在浮出水面之后破裂产生噪音,尤其是在安静的夜晚,气泡劈裂噪音过大影响用户的睡眠质量。

经研究发现当水箱下水时,水箱内产生的气泡越大,爆裂时产生的噪音越大,而气泡的大小又与进入水箱的空气量呈正比,因此,本实施例中通过改进雾化腔21的结构,通过减少进入水箱内的空气量来控制气泡的大小,从而减小气泡爆裂的声音。

本实施例中,雾化腔21内还设置有围板23,围板23将雾化腔21分为限流区231和雾化区。雾化区设置有雾化片24,用于将雾化腔21内的液体雾化。限流区231与雾化区之间设置过水口232。当水箱1安装在底座2上时,下水组件12的开口122位于限流区231内,且围板23的上端边缘高于下水组件12的开口122的第一上端壁1221。由于限流区231与雾化区连通,雾化区内的水位随着雾化缓慢下降时,限流区231内的水位与雾化区同步下降。当限流区231内的水位低于下水组件12的开口122的第一上端壁1221时,雾化腔21内的气体才能进入水箱1内,从而使水箱1内的水流入限流区231内,经过限流区231后进入雾化区内,进而提高雾化区内的水位。

由于设置有限流区231,水箱1内的水需要经过限流区231后再进入雾化区内,而限流区231的体积较小,限流区231与雾化区仅通过较小的过水口232连通。当水箱1内的水进入限流区231后,由于进水速度远大于出水速度,限流区231内的水位会快速上升,使得限流区231内的水位很快高于下水组件12开口122的第一上端壁1221,下水组件12开口122的第一上端壁1221被液体浸没,气体无法进入水箱1内,导致水箱1内的水无法流出,从而使水箱1停止向限流区231内加水。

随着限流区231内的水通过过水口232进入雾化区内,限流区231内的液位逐渐降低,直至限流区231内的液位与雾化区内的液位平齐。此过程中,当下水组件12开口122的第一上端壁1221露出限流区231内的水位之上,下水组件12将再次向限流区231内供水。通过下水组件12的多次供水,直至雾化区内的液位高于下水组件12开口122的第一上端壁1221,此时,雾化区中的水和限流区231中的水与水箱1中的水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随着雾化区中水的雾化,限流区231中的水位下降至低于下水组件12开口122的第一上端壁1221,进而水箱1中的水流入限流区231,空气进入水箱1,限流区231的水位上升至封闭所述下水组件12开口122的第一上端壁1221,空气不能进入水箱1,水箱1停止向限流区231供水。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限流区231,可以减少水箱1每次下水的体积,从而减小每次下水时进入水箱1内气泡大小,从而减小气泡破裂时产生的噪音,以达到降噪的目的,而且缩短了水箱1每次下水时间,提高下水频率。

继续如图4所示,下水组件12包括下水口(图中未示出)和导流筒121。下水口设置于水箱1的底部,导流筒121环绕下水口设置,导流筒121朝向雾化腔21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口122。相比仅设置下水口,通过设置导流筒121,可以限制下水组件12的出水流量,有利于减小下水组件12开启时的出水量。本实施例中,开口122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开口122对称设置于导流筒121朝向雾化腔21一端的侧壁上。

在其他实施例中,开口122可以设置于导流筒121朝向雾化腔21的一端且与下水口连通,也可以是导流筒121朝向雾化腔21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口122,且开口122与下水口连通,可以进一步减小下水组件12的出水流量,降低噪音。

如图6所示,底座2上还设置有下水顶柱22,下水顶柱22用于与下水组件12插接配合,且下水顶柱22设置于限流区231内,下水口内滑动设置有活动顶柱。当水箱1安装至底座2上时,下水顶柱22顶起活动顶柱,并将下水口打开,以允许水箱1内的液体流入到限流区231内。具体地,活动顶柱伸入水箱的一端设置有密封胶塞。活动顶柱能够沿下水口滑动,以使密封胶塞密封或打开下水口。当水箱1与底座2配合时,下水顶柱22向上顶起活动顶柱,从而使密封胶塞与下水口脱离,以便打开下水口。进一步地,活动顶柱安装于一弹簧内,弹簧的一端与活动顶柱的底端固定,弹簧的另一端抵接于下水口的四周,当下水顶柱22由下水口抽出时,活动顶柱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下滑,使得密封胶塞落入至下水口内,密封下水口。

继续如图7和图8所示,围板23为弧形板,其一端与雾化腔21的侧壁连接,另一端与雾化腔21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使得围板23与雾化腔21的侧壁围设形成限流区231,该间隙形成过水口232。围板23与雾化腔21的侧壁共同围设形成限流区231,可以减小围板23的尺寸,而且围板23设置于雾化腔21的侧壁位置,减少对雾化水汽的影响,同时降低加湿器的成本。在其他实施例中,围板23也可以为闭环结构,从而围成限流区231,此时过水口232可以设置在围板23上。

为更清晰介绍限流区231对降噪的作用,以下介绍气泡大小与雾化腔21中各结构参数的关系。其中,下水组件12与下水量的关系公式如下:

T=V/W;

其中,T为下水时间(h);V为下水量(ml),下水量与水箱内的进气量相等,其代表了气泡的大小,即下水量越大,进气量越大,产生的气泡也就越大;W为加湿器的雾化量(ml/h)。

由上式可知,下水时间T和下水量V呈正比,与雾化量W呈反比。当增加围板23形成限流区231后,下水量V将减小,下水时间将随之减小,下水间隔变短,气泡减小。

下水量与限流区231及雾化腔21之间满足如下关系:

V1=C×S1;

V2=C×S2;

其中,C为水位上升高度(mm),S1为雾化腔21的面积(mm2),S2为限流区231的面积;V1为未设置限流区231时的下水量;V2为设置限流区231后的下水量。当水位上升高度相同时,由于雾化腔21的面积S1大于限流区231的面积S2,使得雾化腔21对应的下水量V1大于限流区231对应的下水量V2。假设限流区231的面积S2为雾化腔21的面积S1的1/10,当设置围板23后,下水量V2减小至原有下水量V1的1/10,相应的,下水时水箱内产生的气泡大小将缩小至原有气泡的1/10。

本实施例中限流区231通过过水口232与雾化区连通,过水口232的大小与下水量的关系如下:

V2=C×S2+Q;

Q=A×L;

其中,Q为过水口232的流量(ml),A为过水口232的面积(mm2),L为流速(ml/h)。在实际设计中,限流区231不能完全封闭,需要通过过水口232连通雾化区,因此,设置限流区231后的下水量V2为动态值,过水口232的面积A越大,单位时间内流量Q将越大,实际的下水量V2将随之增大。

本实施例中,过水口232的面积不宜过大,也不能过小。过水口232的面积过大,下水量将接近未设置限流区231时的值,降噪的效果差,雾化腔21能够很快加满水,但是噪音较大。过水口232的面积过小时,下水量较小,降噪效果好,但是限流区231内的水向雾化区的流速缓慢,加水等待时间较长。

由于限流区231与雾化区仅通过过水口232连通,水由限流区231向雾化区内流动速度较慢,影响水箱1首次向雾化腔21内的加水速率。为此,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围板23的底部还可以设置有与雾化区连通的出水口233。当雾化腔21内的水位低于出水口233的第二上端壁时,出水口233打开,进入限流区231内的水可以通过出水口233快速流入雾化区内,提高水箱1首次向雾化腔21内供水的效率。当雾化腔21内的水位高于出水口233的第二上端壁时,出水口233关闭,进入限流区231内的水仅能通过过水口232流入到雾化区内,从而限制水箱1每次下水的时间,进而缩小气泡,降低噪音。

设置出水口后,水箱1向雾化腔21内首次加水时,限流区231的整体流量公式为:

Q=(A1+A2)×L

其中,A1为过水口的面积(mm2),A2为出水口的面积(mm2)

本实施例中,雾化腔21内设置有浮动件,浮动件能够随雾化腔21内水位的变化而上下滑动,以遮挡或打开出水口233。具体地,雾化腔21的底面可以设置有竖直方向延伸的滑槽,滑槽位于出水口233的正下方,浮动件位于滑槽内。当雾化腔21内的水位高于出水口233上端壁时,浮动件受雾化腔21内水的浮力作用向上滑动,以遮挡出水口233。水箱1首次向雾化腔21内加水时,浮动件在重力的作用下位于滑槽的底部,此时出水口233打开,限流区231内的水经过水口232和出水口233进入到雾化区内,由于出水口233的面积较小,限流区231内的水位与雾化区内的水位大致同步上升。当雾化腔21内的水位逐渐上升至出水口233上端壁时,浮动件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并克服浮动件的重力,使得浮动件上升以遮挡出水口233。

出水口233上端壁的高度应小于导流筒121的开口的高度,以保证在浮动件遮挡出水口233后,避免下水量太大,在首次向雾化腔加水时噪音过大。

可选地,浮动件可以为浮动板26或浮球。浮动板26或浮球的形状及大小与出水口233的形状及大小相配合,以保证浮动件浮起后能够遮挡出水口233。且浮动件遮挡出水口233后,浮动件的运动受限,避免浮动件随着水位上升而继续向上滑动,导致出水口233的下端露出。本实施例中,围板23上还可以上设置有限位部,当雾化腔21内的水位升至出水口233上端壁时,浮动件遮挡出水口233,且浮动件的上端部与限位部抵接,限位部限制浮动件继续上升,从而保证出水口233完全被遮挡。本实施例中,浮动件选取为浮动板26。

在其他实施例中,出水口233处可以设置有开关阀,通过开关阀打开或关闭出水口233。

由于水箱1下水时,需有气体进入水箱1内,因此,水箱1安放到底座2上时,水箱1和底座2连接处是不密封的,空气从水箱1和底座2连接处进入雾化腔由下水口进入到水箱1内。

为避免雾化腔21内的水由水箱1和底座2之间的安装缝隙流出,当水箱1安装到底座2上时,雾化腔21的顶面高于导流筒121开口122的第一上端壁1221,保证雾化腔21内最高水位低于雾化腔21顶面,避免雾化腔21内的水溢出。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