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上下出风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2936发布日期:2019-06-26 01:28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上下出风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上下出风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传统方形柜机只有上出风口,制热工况下,热风上浮,不易落地,从而舒适性差。同时由于其采用离心风机,风压较大,吹出的风感硬,舒适性差。

常见圆形柜机采用贯流风机系统,增大了出风口面积,但贯流风机风压小,常出现吹风距离不够远的情况。另外制热工况下,下部气流容易上浮,热气流落地性差,降低了舒适度。

一些柜机采用上下出风方式,既能满足制冷上部出风,又能满足制热下面出风,从而实现制冷淋浴式送风,制热地毯式送风。但是此种形式下采用两个离心风机系统,存在各风道之间的阻挡干扰作用,进风效率低下,另外增加了材料、装配等制造成本。

现有还存在采用三个离心风机,上、下两个出风口结构的空调柜机,但是中间风机吹出的气流受到风道及其他零部件的阻力较大,故中间风机效率低。同时,三个风机增加了制造成本。此外由于其三个风机出风方向在蜗壳正面,故从整机正面视角观察,壳体尺寸肥大。若要减小正面腰围尺寸,就不得不减小风叶直径及蜗壳宽度,这就导致风量衰减,进而不得不采用多风机方案来弥补风量不足。受限于整机空间尺寸,多风机组合其单个风机效率将大大降低。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室内机存在传统方形柜机只有上出风口,制热工况热风难落地,舒适性差;常规圆形柜机采用贯流风叶,风压小,出风距离不够远,且制热气流落地性差,舒适度降低;个别采用上下出风口的机型,其风机效率不高,且采用多个风机系统,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等技术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研究设计出一种能上下出风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室内机存在无法同时解决制热工况热风难落地以及风机个数多而造成效率低下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上下出风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上下出风的空调室内机,其包括:

壳体,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且位于所述壳体的上端和所述壳体的下端之间的位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端的上出风口和设置于所述壳体下端的下出风口,使得经过所述离心风机的风能够从所述上出风口和所述下出风口中吹出。

优选地,

还包括蜗壳,所述蜗壳包括能够容纳设置所述离心风机的容纳部,以及与所述容纳部的上端连通且朝上方延伸的上风道、和与所述容纳部的下端连通且朝下方延伸的下风道,所述上风道具有上风道出风口,所述下风道具有下风道出风口,且所述上风道出风口与所述壳体上的上出风口连通,且所述下风道出风口与所述壳体上的下出风口连通。

优选地,

所述离心风机包括电机和多翼离心风叶,在所述容纳部的进气端还设置有导流圈。

优选地,

在所述壳体的正面、且位于上下方向中部的位置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进风格栅,且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离心风机相对地设置。

优选地,

所述上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端的侧面位置,所述下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壳体下端的侧面位置。

优选地,

在所述进风格栅和所述离心风机之间还设置有换热器。

优选地,

所述壳体为长方体、圆柱体或椭圆柱体的结构,所述换热器的形状与所述壳体的外形相匹配。

优选地,

所述换热器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或弧形。

优选地,

所述进风格栅为纵横交错的结构或同心圆的结构或平行条的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前任一项所述的能上下出风的空调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能上下出风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内部、且位于上下端之间位置设置离心风机,并且在壳体上端设置上出风口、在壳体下端设置下出风口、并使中部的离心风机吹出的风同时到达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并从中吹出,能够有效地增大了出风范围、提高了出风效果,有效实现了制热工况从下端出风、将热风有效地吹至地面,实现地毯式出风,制冷从上端吹出风,实现淋浴式出风,提高了制热和制冷舒适性,同时还避免了设置多个风机而导致风机效率低下的情况,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得工艺更为简单;能够提供足够的风压,确保足够的吹风距离,解决常规圆形风机采用贯流风机导致吹风距离不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的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的换热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b是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的换热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的风机和蜗壳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风道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离心风机中的多翼离心风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离心风机中的电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离心风机中的导流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a是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的壳体的实施例1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b是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的壳体的实施例2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c是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的壳体的实施例1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壳体;11、进风口;12、进风格栅;2、离心风机;21、电机;22、多翼离心风叶;31、上出风口;32、下出风口;4、蜗壳;41、容纳部;42、上风道;43、下风道;44、上风道出风口;45、下风道出风口;46、导流圈;5、换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9c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上下出风的空调室内机,其包括:

壳体1,离心风机2,所述离心风机2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部、且位于所述壳体1的上端和所述壳体1的下端之间的位置(优选上下方向的中部位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1上端的上出风口31和设置于所述壳体1下端的下出风口32,使得经过所述离心风机2的风能够从所述上出风口31和所述下出风口32中吹出。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内部、且位于上下端之间位置设置离心风机,并且在壳体上端设置上出风口、在壳体下端设置下出风口、并使中部的离心风机吹出的风同时到达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并从中吹出,能够有效地增大了出风范围、提高了出风效果,有效实现了制热工况从下端出风、将热风有效地吹至地面,实现地毯式出风,制冷从上端吹出风,实现淋浴式出风,提高了制热和制冷舒适性,同时还避免了设置多个风机而导致风机效率低下的情况,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得工艺更为简单;能够提供足够的风压,确保足够的吹风距离,解决常规圆形风机采用贯流风机导致吹风距离不足的问题。

优选地,

还包括蜗壳4,所述蜗壳包括能够容纳设置所述离心风机2的容纳部41,以及与所述容纳部41的上端连通且朝上方延伸的上风道42、和与所述容纳部41的下端连通且朝下方延伸的下风道43,所述上风道42具有上风道出风口44,所述下风道43具有下风道出风口45,且所述上风道出风口44与所述壳体上的上出风口31连通,且所述下风道出风口45与所述壳体上的下出风口32连通。这是本发明的室内机的进一步优选的结构形式,即通过设置蜗壳能够在容纳离心风机的同时,还能够形成离心风机吹出气流流动的风道结构,并通过上风道将气流朝壳体上端驱动流动、并通过上风道出风口从上出风口吹出气流(这种情况尤其适合于制冷淋浴式出风,提高制冷效果),通过下风道将气流朝壳体下端驱动流动、并通过下风道出风口从下出风口吹出气流(这种情况尤其适合于制热地毯式出风,提高制热效果)。

本发明的风机系统(即蜗壳风道、风机组成的系统),如图4所示。包括风道结构(图5)、多翼离心风叶(图6)、电机(图7)、导流圈(图8)。其中风道结构具有上下两出风口,上出风口与外壳体的上出风口对应,下出风口与外壳体的下出风口对应。风道两出风口开设在风道的侧面,以适应气流流动方向,避免较大的流动损失。

常规方向柜机制热时,热气流容易上浮,落地性差,舒适度不高。而常规的圆形柜机,多采用贯流风叶。虽然在竖直方向上增大了出风口面积,但贯流风机风压小,经常出现吹风距离不够远的问题。且制热工况下,热气流容易上浮,落地性差,加之风压小,吹风距离短,故制热时舒适度不佳。个别采用离心风机的上下出风柜机,虽然满足了淋浴式制冷送风,地毯式制热送风,但大多数采用了双风机甚至是三风机系统。一方面制造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多个风机系统存在气流之间相互干扰,风道空间不足等问题,最终导致风机效率低下。

本发明柜机采用单个离心风机系统,结合上下上下出风结构,一方面解决了大多数柜机制热舒适性差、出风距离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了常规上下出风柜机中风机系统效率低下问题。

外壳体在上下位置分别设置出风口结构,从而实现淋浴式制冷送风,地毯式制热送风。在侧面开设进风格栅结构,用于引入外部气流到风机中去。其进风格栅可作为不同样式,如纵横交错,同心圆结构等,以美化外观效果。

优选地,

所述离心风机2包括电机21和多翼离心风叶22,在所述容纳部41的进气端还设置有导流圈46。这是本发明的离心风机的优选结构形式,即通过多翼离心风叶和电机的形式,以及导流圈,实现导流以及离心驱动气流运动的作用,提高风压和风速。

优选地,

在所述壳体1的正面、且位于上下方向中部的位置(上下方向中部的位置指的是壳体高度方向的上端和下端之间的某一不特定位置,优选为1/2高度处)开设有进风口11,所述进风口11处设置有进风格栅12,且所述进风口11与所述离心风机2相对地设置。这是本发明的室内机的进风口的优选设置位置,即通过将其设置于壳体上的高度方向的中部位置、且与离心风机对应的位置,能够从中部被离心风机抽吸而进行进风,并经由蜗壳风道将气流从上下两个方向实现驱动流动的作用,最终从上下两个出风口排出,实现了单离心风机而上下出风的效果,提高出风范围的同时还减小了风机的使用,减小成本的同时避免风机间产生气流影响而降低效率。

优选地,

所述上出风口31设置于所述壳体1上端的侧面位置,所述下出风口32设置于所述壳体1下端的侧面位置。通过将上下出风口均设置于壳体的侧面,侧面是相对于进风口位于正面而言的,由于蜗壳的风道出风口通常较宽,因此若将风道出风口设置于正面出风的话会加大空调柜机的宽度、增大体积,不美观,因此本发明将上下出风口均设置在壳体的侧面,从而有效地减小柜机正面的宽度,减小占地面积,结构更为紧凑,外观性更好。

本发明的风机系统,其中风道为上下出风结构,进一步出风口位于风道侧面,符合气流流动方向,提升风机效率,同时能够充分利用壳体空间,正面观察,壳体具有尺寸厚度小的视觉效果。空调设置双出风口结构,其中风道上出风口结构对应空调外壳体上出风口位置,风道下出风口结构对应外壳体下出风口位置。

多数采用离心风机系统的上下出风柜机,将出风口设置在蜗壳正面方向。由于蜗壳正面尺寸宽,从而导致整机正面视角上,腰围较肥。为降低腰围尺寸不得不减小蜗壳宽度和风叶直径,甚至切掉蜗壳结构一部分,从而导致风量急剧衰减。为弥补风量损失,不得不采用多风机组合。受限于空间尺,多风机组合大大降低了风机效率。与常规柜机离心风机的风道将出风口设置在正面位置不同,本发明风道通过将出风口设置在侧面位置,一方面顺应了气流流动方向,降低流动损失;另一方面能够结合外壳体椭圆形结构,使之从整机正面视角观看,具有超薄的视觉效果。

优选地,

在所述进风格栅12和所述离心风机2之间还设置有换热器5。通过设置换热器能够进行换热,将其设置于进风格栅和离心风机的气流流动方向的上游端,能够使得与换热器中进行换热的风为低速风,避免高速风而影响换热效率,从而提高了换热效率。

优选地,

所述壳体1为长方体、圆柱体或椭圆主体的结构,所述换热器5的形状与所述壳体1的外形相匹配。这是本发明的壳体的优选结构形式和形状,整机壳体外形为多种形式,如椭圆形、长方体、圆柱体等,进一步优选椭圆形结构,在保证整机美观的同时,合理地利用空间。壳体(图2所示),其上部开设上出风口,下部开设下出风口,其中一侧面设置进风格栅,用于将外界气流引入风机系统内部。俯视图方向观察,其外观可为椭圆形、圆形、方向等形状,如图9a-9c所示。考虑美观效果及有效地利用内部空间,优选椭圆形。

优选地,

所述换热器5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或弧形。换热器为方形或圆弧形结构,安置于风机系统进风口位置,确保较高的换热效率;换热器优选蒸发器,如图3所示。其形状可为方形圆弧形等,考虑与椭圆形外观相配合,优选弧形结构。安置于进风格栅后侧,风机系统前侧。换热器放于进风口位置气流速度冲击小,能量损失少,换热效率高。

换热器为圆弧形是为了贴合外壳体外观,在有限的空间内保证足够的换热器面积,确保换热能力。如果只简单拉高换热器高度,就使得上下部位距离风机较远,风速不均,换热效率降低。当然在满足换热器面积要求时,也可以采用方形。

优选地,

所述进风格栅12为纵横交错的结构或同心圆的结构或平行条的结构。这是本发明的进风格栅是优选结构形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前任一项所述的能上下出风的空调室内机。能够有效地增大了出风范围、提高了出风效果,有效实现了制热工况从下端出风、将热风有效地吹至地面,实现地毯式出风,制冷从上端吹出风,实现淋浴式出风,提高了制热和制冷舒适性,同时还避免了设置多个风机而导致风机效率低下的情况,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得工艺更为简单;通过单离心风机能够提供足够的风压,确保足够的吹风距离,解决常规圆形风机采用贯流风机导致吹风距离不足的问题

本发明的风机系统,如图4所示。包括风道结构(图5)、多翼离心风叶(图6)、电机(图7)、导流圈(图8)。其中风道结构具有上下两出风口,上出风口与外壳体的上出风口对应,下出风口与外壳体的下出风口对应。风道两出风口开设在风道的侧面,以适应气流流动方向,避免较大的流动损失。

常规方向柜机制热时,热气流容易上浮,落地性差,舒适度不高。而常规的圆形柜机,多采用贯流风叶。虽然在竖直方向上增大了出风口面积,但贯流风机风压小,经常出现吹风距离不够远的问题。且制热工况下,热气流容易上浮,落地性差,加之风压小,吹风距离短,故制热时舒适度不佳。个别采用离心风机的上下出风柜机,虽然满足了淋浴式制冷送风,地毯式制热送风,但大多数采用了双风机甚至是三风机系统。一方面制造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多个风机系统存在气流之间相互干扰,风道空间不足等问题,最终导致风机效率低下。

本发明柜机采用单个离心风机系统,结合上下上下出风结构,一方面解决了大多数柜机制热舒适性差、出风距离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了常规上下出风柜机中风机系统效率低下问题。

外壳体在上下位置分别设置出风口结构,从而实现淋浴式制冷送风,地毯式制热送风。在侧面开设进风格栅结构,用于引入外部气流到风机中去。其进风格栅可作为不同样式,如纵横交错,同心圆结构等,以美化外观效果。

蒸发器结构放置于风机进风口前侧,外壳体进风格栅后侧,其外形可为方形、弧形等形式。优选地选取弧形结构,与外壳体形状相互配合,充分利用空间。

多数采用离心风机系统的上下出风柜机,将出风口设置在蜗壳正面方向。由于蜗壳正面尺寸宽,从而导致整机正面视角上,腰围较肥。为降低腰围尺寸不得不减小蜗壳宽度和风叶直径,甚至切掉蜗壳结构一部分,从而导致风量急剧衰减。为弥补风量损失,不得不采用多风机组合。受限于空间尺,多风机组合大大降低了风机效率。与常规柜机离心风机的风道将出风口设置在正面位置不同,本发明风道通过将出风口设置在侧面位置,一方面顺应了气流流动方向,降低流动损失;另一方面能够结合外壳体椭圆形结构,使之从整机正面视角观看,具有超薄的视觉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