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气化暖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12134发布日期:2020-02-14 15:09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质气化暖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化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物质气化暖炉。



背景技术:

目前,生物质气化暖炉是一种使生物质在氧化区中加热、发生氧化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并使二氧化碳在还原区与碳和水蒸气发生还原反应产生一氧化碳、甲烷、氢气等可燃性气体的分子后,再经燃料准备区进行高温裂解、干燥,以获得较好火力的设备;由于其安全、卫生、环保,并且生物质原料由农作物秸秆、林木废弃物、食用菌渣、牛羊畜粪及一切可燃性物质制成,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资源,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是,现有的生物质气化暖炉,还存在着燃烧不充分导致的生物质原料利用率低的问题。

因此,鉴于上述方案于实际制作及实施使用上的缺失之处,而加以修正、改良,同时本着求好的精神及理念,并由专业的知识、经验的辅助,以及在多方巧思、试验后,方创设出本实用新型,特再提供一种生物质气化暖炉,不仅能利用生物质气化燃烧产生热量,且能进行二次再燃,提高燃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生物质气化暖炉,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生物质气化暖炉,包括主体以及设置于主体内的:

—气化燃烧系统,用于将生物质燃料进行分解裂变后气化,并对气化后的生物质燃料进行燃烧产生用以产生热量;

—送料系统,连通所述气化燃烧系统,用于储存生物质燃料,并将生物质燃料输送到气化燃烧内;

—助燃系统,连通所述气化燃烧系统,用于为生物质燃料气化以及燃烧供氧;

—再燃系统,环绕并连通所述气化燃烧系统,用于对气化燃烧系统中燃烧不充分的气化燃料进行二次再燃;

—送火系统,连通所述气化燃烧系统,用于将气化燃烧系统中产生的热量输出;

—引风系统,连通所述气化燃烧系统,用于排出气化燃烧系统内产生的烟气并使气化燃烧系统内维持一定负压。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气化燃烧系统包括一气化燃烧胆,所述气化燃烧胆内设置有气化室,气化燃烧胆设置有一向底部突出的弧形的底部,底部上设置有若干进风通道,气化燃烧胆的外部设置有一围壁,所述气化燃烧胆的底部与围壁之间形成一供氧室,围壁上设置有容纳助燃系统通过的通孔,所述气化燃烧胆的顶部设置有燃烧室,所述气化室与燃烧室连接位置处设置有内外贯穿的二次补氧孔,且所述燃烧室的部分外壁与围壁密封,所述燃烧室开口直径由底部到顶部递增。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送火系统设置于所述气化燃烧系统上方,送火系统包括一对准所述气化燃烧系统的中心火焰定向通道,中心火焰定向通道上方对准设置有一截面积大于中心火焰定向通道的加热降尘水胆,加热降尘水胆的外侧设置有分火通道,且在所述加热降尘水胆上方设置有与分火通道连通的火焰集中通道;所述火焰集中通道上方设置有火焰分道通道,火焰分道通道上方设置有一铸铁炉盘,所述铸铁炉盘可分离设置于一安放平台上,铸铁炉盘上设置有用火通道。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再燃系统包括一再燃室,所述再燃室包括一环绕气化燃烧系统的第一加热水套,以及环绕第一加热水套设置的烟火加热水套,所述燃烧室与第一加热水套之间设置有降尘室,所述第一加热水套与围壁之前设置有除尘仓,且所述除尘仓设置于降尘室底部,所述烟火加热水套的底部设置有补水口。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加热水套的内表面连通设置有一热交换水环,所述热交换水环环绕所述中心火焰定向通道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再燃室底部,位于所述第一加热水套和烟火加热水套之间设置有回火除尘室通道。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助燃系统包括一助燃送风管,所述助燃送风管一端连接有助燃供氧风机,所述助燃供氧风机连接有助燃风机电机,助燃送风管的另一端伸入到供氧室内,且所述助燃送风管具有一开口朝向所述气化室进风通道的斜口。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送料系统包括一用于盛放生物质燃料的燃料仓,燃料仓的顶部设置有一进料口,且进料口上设置有一燃料添加门,所述燃料添加门与进料口边缘通过弹簧合页连接设置,燃料仓的底部设置有一下料口,所述下料口对准设置有一螺旋送料绞龙,所述螺旋送料绞龙通过一绞龙传动轴连接有送料电机,所述螺旋送料绞龙的端部设置有一分料口并通过该分料口连通有泻料管,所述泻料管的出口伸入所述气化燃烧系统内,泻料管的端部设置有防回火风孔。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螺旋送料绞龙通过一绞龙连接装置连接于燃料仓的底部,所述燃料仓的底部还设置有一冷却进风风室,所述冷却进风风室内设置有传动电机。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引风系统包括一位于所述气化燃烧系统底部的高频引风机,高频引风机的周围设置有一安装套,安装套上设置有若干烟气通道入口,所述高频引风机连接有引风机电机,所述高频引风机通过尾气出口连通主体的外部,所述烟气通道入口连通所述回火除尘室通道。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气化室和助燃供氧风机供氧使生物质原料发生氧化反应氧化,然后通过燃烧室燃烧后产生用火热量,火焰经过通道后从铸铁炉盘实现供热,另一方面,在火焰上升的过程中,还经过加热降尘水胆的降尘处理,使火焰中的粉尘含量处于较低的水平,对于燃烧不充分的气化,溢出到再燃室内,通过二次再燃,提高燃烧的效率,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主视视角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侧视视角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后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俯视视角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烟气通道入口;2-送风管;3-助燃供氧风室;4-进风通道;5-炉底连接装置;6-炉底;7-气化燃烧胆;8-气化室;9-高频引风机;10-引风机电机;11-二次补氧孔;12-燃烧室;13-泻料滑管;14-防回火风孔;15-第一加热水套;16-降尘室;17-中心火焰定向通道;18-热交换水环;19-分火通道;20-加热降尘水胆;21-火焰集中通道;22-再燃室;23-除尘仓;24-回火除尘室通道;25-补水通道口;26-中心通道;27-烟火加热水套;28-分料口;29-火焰分道通道;30-主体;31-用火通道;32-铸铁炉盘;33-安放平台;34-加热水层;35-底盘;36-供氧助燃风机;37-螺旋送料绞龙;38-滑料坡;39-下料口;40-绞龙连接装置;41-冷却进风风室;42-绞龙传动轴;43-送料电机;44-燃料仓;45-弹簧合页;46-燃料添加门;47-观火检修门;48-检修门把手;49-热风出口管头;50-引风机尾气出口;51-设备尾气出口;52-补水口;53-供氧助燃风机电机53;54-送料系统检修门;55-烟火清灰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生物质气化暖炉,包括主体30以及设置于主体30内的:

—气化燃烧系统,用于将生物质燃料进行分解裂变后气化,并对气化后的生物质燃料进行燃烧产生用以产生热量;

—送料系统,连通气化燃烧系统,用于储存生物质燃料,并将生物质燃料输送到气化燃烧内;

—助燃系统,连通气化燃烧系统,用于为生物质燃料气化以及燃烧供氧;

—再燃系统,环绕并连通气化燃烧系统,用于对气化燃烧系统中燃烧不充分的气化燃料进行二次再燃;

—送火系统,连通气化燃烧系统,用于将气化燃烧系统中产生的热量输出;

—引风系统,连通气化燃烧系统,用于排出气化燃烧系统内产生的烟气并使气化燃烧系统内维持一定负压。

并且,进一步的,在本体上,对应送料系统位置处设置有送料检修门54,送料检修门54上设置有把手48,在气化燃烧系统对应位置处设置有观火检修门47,在送火系统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烟火清灰门55,分别用于对不同的系统进行检修和烟气清灰,避免拆卸不便的情况,在主体30的底部设置有底盘35。

在一个实施例中,气化燃烧系统包括一气化燃烧胆7,气化燃烧胆7内设置有气化室8,气化燃烧胆7设置有一向底部突出的弧形的底部6,底部6上设置有若干进风通道4,气化燃烧胆7的外部设置有一围壁,气化燃烧胆7的底部与围壁之间形成一供氧室,围壁上设置有容纳助燃系统通过的通孔,气化燃烧胆7底部与气化室8之间设置有炉底连接装置5,气化燃烧胆7的顶部设置有燃烧室12,气化室8与燃烧室12连接位置处设置有内外贯穿的二次补氧孔11,且燃烧室12的部分外壁与围壁密封并配合气化燃烧胆围成助燃供氧风室3,燃烧室12开口直径由底部到顶部递增。生物质燃料经送料系统进入到气化燃烧系统后,在气化燃烧胆7内发生气化反应,然后进入到燃烧室12当中发生燃烧,并且在气化室8与燃烧室12连接处设置有二次补氧孔11,可以保证气化和燃烧的充分,由于围壁与气化燃烧胆7、燃烧室12密封设置,因此助燃系统的供氧可以有效地通过气化燃烧胆7底部的进风通道4和二次补氧孔11进入到气化室8和燃烧室12。

在一个实施例中,送火系统设置于气化燃烧系统上方,送火系统包括一对准气化燃烧系统的中心火焰定向通道17,中心火焰定向通道17上方对准设置有一截面积大于中心火焰定向通道17的加热降尘水胆20,加热降尘水胆20的外侧设置有分火通道19,且在加热降尘水胆20上方设置有与分火通道19连通的火焰集中通道21;火焰集中通道21上方设置有火焰分道通道29,火焰分道通道29上方设置有一铸铁炉盘32,铸铁炉盘32可分离设置于一安放平台33上,铸铁炉盘32上设置有用火通道31。燃烧室12燃烧产生的火焰先经过中心火焰定向通道17,然后经过中心火焰定向通道17上方的加热降尘水胆20进行降尘处理,中心火焰定向通道17两侧的热交换水环18同样进行降尘除尘操作,保证火焰中的粉尘含量,降尘后的火焰再通过集中通道进行集中后,再依次通过火焰分道和铸铁炉盘32进行分道使用,如炊用或者其他用处。

在一个实施例中,再燃系统包括一再燃室22,再燃室22包括一环绕气化燃烧系统的第一加热水套15,以及环绕第一加热水套15设置的烟火加热水套27,烟火加热水套27底部与第一加热水套15之间设置有补水通道口25。烟火加热水套27底部设置有补水口52,燃烧室12与第一加热水套15之间设置有降尘室16,第一加热水套15与围壁之前设置有除尘仓23,且除尘仓23设置于降尘室16底部,烟火加热水套27的底部设置有,受制于现有技术的局限和含量量的影响,气化的燃料燃烧效率并不十分理想,因此通过再燃室22将燃烧不充分的气化进行二次再燃提高燃烧的效率。

第一加热水套15的内表面连通设置有一热交换水环18,热交换水环18环绕中心火焰定向通道17设置。再燃室22底部,位于第一加热水套15和烟火加热水套27之间设置有回火除尘室通道24助燃系统包括一助燃送风管2,助燃送风管2一端连接有助燃供氧风机36,助燃供氧风机36连接有助燃风机电机,助燃送风管2的另一端伸入到供氧室内,且助燃送风管2具有一开口朝向气化室8进风通道4的斜口。第一加热消水套15和烟气加热水套27之间底部设置有中心通道26,用于二者之间水流传递,第一加热消水套15和烟气加热水套27之间顶部设置有加热水层34。

在一个实施例中,送料系统包括一用于盛放生物质燃料的燃料仓44,燃料仓44的顶部设置有一进料口,且进料口上设置有一燃料添加门46,燃料添加门46与进料口边缘通过弹簧合页45连接设置,燃料仓44的底部设置有一下料口39,下料口39对准设置有一螺旋送料绞龙37,螺旋送料绞龙37通过一绞龙传动轴42连接有送料电机43,螺旋送料绞龙37的端部设置有一分料口28并通过该分料口28连通有泻料滑管13,泻料滑管13的出口伸入气化燃烧系统内,泻料滑管13的端部设置有防回火风孔14。螺旋送料绞龙37通过一绞龙连接装置40连接于燃料仓44的底部,燃料仓44的底部还设置有一冷却进风风室41,传动电机设置于冷却进风风室41内。并且,螺旋送料绞龙37由送料电机43一端到分料口28一端呈现上升的倾斜角度,泻料滑管13从靠近分料口28一端到伸入到燃烧室12内的一端呈现下降的倾斜角度。螺旋送料绞龙37的外部设置有滑料坡38,用于将燃料滑送到下料口39。

引风系统包括一位于气化燃烧系统底部的高频引风机9,高频引风机9的周围设置有一安装套,安装套上设置有若干烟气通道入口1,高频引风机9连接有引风机电机10,高频引风机9通过引风机尾气出口50连通主体30的外部,主体30的底部设置有设备尾气出口51,烟气通道入口1连通回火除尘室通道24。利用高频引风机9将烟气排出,同时在主体30的顶部设置有热风出口管着49,用于接热风管。

该生物质气化暖炉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气化室8和助燃供氧风机36供氧使生物质原料发生氧化反应氧化,然后通过燃烧室12燃烧后产生用火热量,火焰经过通道后从铸铁炉盘32实现供热,另一方面,在火焰上升的过程中,还经过加热降尘水胆20的降尘处理,使火焰中的粉尘含量处于较低的水平,对于燃烧不充分的气化,溢出到再燃室22内,通过二次再燃,提高燃烧的效率,节省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