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34417发布日期:2019-11-05 22:10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电技术领域,尤其是太阳能热水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热水器主要是真空管型和平板型两种,真空管型太阳能热水器不能实现承压,用水舒适度较差,平板型太阳能热水器可以实现承压,但是系统较复杂,安装时需要组装支架,连接循环管路,包括水箱、支架、集热器等多个组成部分,安装要求高,容易出现安装质量隐患,安装增压泵方式影响因素较多,易出现问题,体验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安装简单且可承压的太阳能热水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太阳能热水器,其技术方案是:

一种太阳能热水器,包括通过管路顺序连接的供水装置、集热系统及用水装置,所述集热系统包括波纹管的真空集热管,所述真空集热管的开口端通过封口装置密封,所述封口装置上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波纹管插入所述真空集热管内,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连通,相连两所述封口装置之间的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相互连接,使多根所述真空集热管并联连通且各所述波纹管蛇形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真空集热管内部填充有蓄热液。

进一步的,所述真空集热管通过支架固定支撑。

进一步的,位于所述封口装置处的支架具有保温层或所述封口装置具有保温结构。

进一步的,相邻两所述封口装置间通过连接件相互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为管件,使相邻两真空集热管通过所述连接件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太阳能热水器还包括自动向各所述真空集热管补水的补水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补水装置包括补水容器和补水管,与供水装置连通的真空集热管与所述补水管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补水容器内设置有浮球,当浮球低于预定界线时,向所述补水容器补水。

进一步的,与用水装置连通的所述真空集热管上还设有排气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热水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在真空集热管内蛇行波纹管,使得热水器可实现承压,结构简单,成本低;

2.在真空集热管间填充水等蓄热液,对其加热后再对波形管内的水进行升温,升温速度快,加热均衡;

3.设置有补充加水装置,确保真空集热管内有充足的蓄热液体。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热水器中集热系统结构示意图;

其中,真空集热管1,波纹管2,补水装置3,补水管31,补水进水管32,补水排气管33,补水容器34,左支架4,右支架5,封口装置6,进水管7,出水管8,连接件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热水器,包括通过管路顺序连接的供水装置、集热系统及用水装置,集热系统包括波纹管2和至少一根或多根真空集热管1,真空集热管1的开口端通过封口装置6密封,封口装置6上设置有进水管7和出水管8,波纹管2插入真空集热管1内,两端分别与进水管7和出水管8连通,相邻两封口装置6之间的进水管7和出水管8相互连接,使多根真空集热管1并联连通,各波纹管2蛇形连接。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系统结构示意图,集热系统通过多根真空集热管1采集太阳能用于加热从供水装置来的冷水。真空集热管1可采用现有常用的太阳能用双层玻璃式真空集热管1,为使集热系统承压,在真空集热管1内部插有U型波纹管2,在真空集热管1的内部,真空集热管1内层与波纹管之间,填充有蓄热液,如清洁水,可防止波纹管2结垢,真空集热管1收集的太阳能加热蓄热液,高温蓄热液再进一步将热传导给波纹管2内的水加热后再供用户使用。在本实用新型中,真空集热管1横向设置,多根真空集热管1纵向排列并联使用,每根真空集热管1的开口端通过封口装置6密封,封口装置6上设置有进气管7和出气管8,波纹管2的两端分别与进水管7和出水管气连通,相邻两封口装置6之间,一封口装置6的进水管7与另一相邻封口装置6的出水管8连通,使多根真空集热管1之间顺序连接,通过各封口装置6之间的连接,实现各真空集热管1 的并联以及各波纹管2之间的蛇形连接。

在集热系统利用太阳能为波纹管2内的水加热的同时,在太阳能充足的情况下,真空集热管1内的水会蒸发,从而使水减少,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热水器,还包括补水装置3,补水装置3包括补水容器34与补水管31,补水管31与连接供水装置的封口装置6连接,使集热系统在实现下进水上供水的同时,补水管31与补水容器34的底部连通,可重力作用及连通器原理作用下,进行自动补水。补水容器 34上还设置有补水进水管32,补水容器34内设置与补水进水管32信号连接的浮球,利用浮球检测补水容器34内的水位,并控制补水进水管32向补水容器34内进行补水,补水进水管32上可设置有电磁阀,浮球与电磁阀信号连接,补水进水管32可通过电磁阀与供水装置的管路连通。在与供水装置连接的真空集热管1的封头装置6 上,还连通排气管33,使各真空集热管1内的水在高温状态下蒸发后产生的气体上行后自动从排气管33中排出。排气管33可补水容器34连通,排气管33一端与封口装置6连通,另一端穿过补水容器34的底部顶部穿出,排气管33的开口处高于补水容器34的顶面。因只在最下端的封口装置上连通补水管31,为使各真空集热管 1之间相互连通,实现有效补水,相邻两封口装置6之间通过连接件9连通,连接件 9为管件,实现各封口装置6连通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各封口装置6之间的连接强度。连接件9也可起到固定两相邻真空集热管1相对位置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真空集热系统下进水上出水,供水装置通过管路与位于最下方的真空集热管1上的进水管7连通,用水装置通过管路与位于最上方的真空集热管1上的出水管8连通,加上如上所述的补水装置3和连接件9,使得各真空集热管 1上的封口装置6结构基本相同,只两端分别与供水装置、进水装置连接的封口装置结构略有区别。

真空集热系统在安装时,安装在室外,可通过支架与墙面、阳台等位置固定安装,支架可分别对真空集热系统的两端进行固定和支撑。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支架包括左支架4和右支架5,左支架4一体成型,可与真空集热管1的封闭端搭接固定并去接,以使真空集热管1的端部也可收集太阳能,提高受热面积。右支架5上具有插槽,真空集热管1的封口装置6一侧与右支架5插接固定,插槽结构与封口装置6相配,可为分体结构,封口装置6与插槽下部结构固定放置后,再将插槽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配合安装,右支架5具有保温结构,避免热量经封口装置散失。或封口装置6本身具有保温性能,与右支架5同样搭接固定支撑。左/右支架5、6可为一体结构,也可分体设置,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仅设置右支架5,真空集热管1的另一侧靠管体本身的刚性支撑。

在本实用新型中,集热系统包括多根并联的真空集热管1,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用水量确定真空集热管1的数量和体积,也可仅设置一根真空集热管1。在本实用新型中,多根真空集热管1横向设置,纵向排列,通过封口装置6的连接,使波纹管2实现从下至上的蛇形走水,各真空集热管1之间相互垂直,也可通过支架结构实现倾斜设置。在实际应用中,真空集热管1可根据需要安装的空间位置、阳光方向设定各真空集热管1的设置方向,多根真空集热管1之间的排列方式,不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限制,所有可实现的方式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热水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在真空集热管内蛇行波纹管,使得热水器可实现承压,结构简单,成本低;

2.在真空集热管间填充水等蓄热液,对其加热后再对波形管内的水进行升温,

升温速度快,加热均衡;

3.设置有补充加水装置,确保真空集热管内有充足的蓄热液体。

如上所述,结合所给出的方案内容,可以衍生出类似的技术方案。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