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成型的型材式无水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54379发布日期:2019-10-13 01:38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成型的型材式无水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集热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一体成型的型材式无水散热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无水散热器,例如授权公告号CN201916992U、授权公告日2011年8月3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无水翅片散热器,一般都必须要有复杂的加工工艺,如铜管穿铝片、吹胀等,加工费用高且可靠性较差。

授权公告号CN202442630U,授权公告日2012年9月19日公开的一种挤压式换热单元,包括辅助基板,辅助基板上设有导热肋线,辅助基板和导热肋线是一体成型,辅助基板有导热肋线的一面上设有基板,基板上设有供导热肋线穿过的基板孔。但是该换热单元本身不能流通换热工质直接换热,而是需要将 此换热单元整形后焊接或粘贴在需要换热的表面,通过辅助基板传导热量进行换热,传热效率低,不能直接应用于现有技术中的无水散热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一体成型的型材式无水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用挤出工艺一体成型的一体成型部、设于所述一体成型部两侧的连接部;

所述一体成型部,包括板主体以及一体成型于所述板主体表面的翅片;

所述板主体包括多条由所述板主体的一侧贯穿至所述板主体的另一侧的工质通道;

所述连接部,将所述板主体的所述工质通道靠近其所在一侧的端口两两连通,使得所述板主体的所有所述工质通道依次连通形成一条供工质流通的通道。

上述技术方案中,一体成型部包括用于流通工质的工质通道,传热效率更高,所述一体成型部利用成熟的工艺一次加工整体成型,结构简单,加工更加方便,工质通道的承压能力更强。

作为优选,还包括设于所述一体成型部两侧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将所述板主体的所述工质通道靠近其所在一侧的端口两两连通,使得所述板主体的所有所述工质通道依次连通形成一条供工质流通的通道。

作为优选,所述板主体,还包括平行于所述工质通道的多条轻量化通道。

作为优选,所述板主体,还包括与所述工质通道相邻的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与所述工质通道平行并且与外部空气相通。

作为优选,所述板主体,沿其多条所述工质通道的排列方向的两端设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板主体一端的第一连接件以及设于所述板主体另一端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相互匹配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件为设于所述板主体一端的插槽;所述第二连接件为设于所述板主体另一端的插条。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部包括U型连接管;所述U型连接管的两个端口,分别连接所述板主体上相邻的两条工质通道靠近其所在一侧的端口。

作为优选,所述翅片的长度不小于所述工质通道的管径的2倍。

作为优选,相邻所述翅片间的间距不大于所述工质通道管径的1.5倍。

作为优选,所述工质通道的壁厚不小于3.5mm。

本申请具有下述有益效果:

1.一体成型部包括用于流通工质的工质通道,传热效率更高,所述一体成型部利用成熟的工艺一次加工整体成型,结构简单,加工更加方便,工质通道的承压能力更强。

2.板主体两端的连接组件使得一体成型部之间易于组装连接,便于实现批量化生产的同时,也能够比较方便的扩展为更大容量的散热器,满足不同设备及房间的散热需求。

3.轻量化通道的设计不仅能够减轻同样面积的板主体的重量,而且能够节省同样面积的板主体的材料成本。

4.散热通道的设计能够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体成型的型材式无水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体成型的型材式无水散热器的截面示意图一。

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体成型的型材式无水散热器的截面示意图二。

图4本实用新型的一体成型的型材式无水散热器的截面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不意图限制本实用新型。 除非另外定义,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 将进一步理解的是,常用术语应该被解释为具有与其在相关领域和本公开内容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 本公开将被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并且不旨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到特定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一体成型的型材式无水散热器,包括:采用挤出工艺一体成型的一体成型部1、设于一体成型部1两侧的连接部。一体成型部1为利用成熟的挤压工艺对铝或铝合金一次整体加工成型的型材。具体地,一体成型部1包括板主体11以及一体成型于板主体11表面的翅片12,本实施例中的翅片12垂直于板主体11的平面设置,为保证安全以及散热量,翅片12的宽度最好不小于3mm。板主体11包括多条并列设置的工质通道111,这些工质通道111由板主体11的一侧贯穿至板主体11的另一侧。工质通道的壁厚最好不于3.5mm,以便有更好的承压能力。连接部位于板主体11的设有工质通道111的端口的两侧,用于将板主体的工质通道111靠近其所在一侧的端口两两连通,使得板主体的所有工质通道111依次连通形成一条供工质流通的通道。本实施例中的连接部包括设于板主体两侧的多个U型连接管21, U型连接管21的两个端口分别连接板主体11上相邻的两条工质通道靠近其所在一侧的端口。翅片12的长度最好不小于工质通道111的管径的2倍,相邻翅片12之间的间距最好不大于工质管道111的管径的1.5倍。一体成型部包括用于流通工质的工质通道道,传热效率更高,一体成型部利用成熟的工艺一次加工整体成型,结构简单,加工更加方便,工质通道的承压能力更强。翅片12与板主体11一体成型,使得翅片12与其最近的工质管道111之间的直线热传导通路全部为铝或者铝合金材质,并且不具有空气间隔,提高传热效率。

板主体11其多条工质通道111的排列方向的两端(即未设有工质通道的端口的另外两端)设有用于连接另一板主体11的连接组件。具体地,连接组件包括设于板主体11一端的第一连接件以及设于板主体另一端的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相互匹配连接。如图2-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分别为设于板主体11一端的插槽1121和设于板主体11另一端的插条1122。一板主体的插条能够插入另一板主体的插槽中,从而将这两个板主体集成在一起。连接组件的设计使得板主体(即一体成型部)之间易于组装连接,便于实现批量化生产的同时,也能够比较方便的扩展为更大容量的散热器,满足不同设备及房间的散热需求。

如图2所示,板主体11还可以包括平行于工质通道111的多条轻量化通道112。轻量化通道112为板主体11内部的中空通道,采用挤出工艺一次形成于板主体11内,不仅能够减轻同样面积的板主体的重量,节省同样面积的板主体的材料成本。轻量化通道112同样由板主体11的一侧贯穿至板主体11的另一侧,在安装散热器的时候易于与外部的组件配合进行定位。

或者如图3所示,板主体11还可以包括与工质通道111相邻的散热通道113。本实施例中,散热通道113可以设于相邻的工质通道111之间。散热通道113平行于工质通道111设置,同样由板主体11的一侧贯穿至板主体11的另一侧,从而与外部空气相通,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有助于相邻工质通道111的散热。散热通道113采用挤出工艺一次形成于板主体11内,不仅能够减轻同样面积的板主体的重量,而且能够节省同样面积的板主体的材料成本,同样也能够在安装散热器的时候易于与外部的组件配合进行定位。

再或者如图4所示,板主体11还可以包括平行于工质通道111的多条轻量化通道112以及与工质通道111相邻的散热通道113。轻量化通道112和散热通道113均为板主体11内部的中空通道,采用挤出工艺一次形成于板主体11内,不仅能够减轻同样面积的板主体的重量,而且能够节省同样面积的板主体的材料成本,在安装散热器的时候易于与外部的组件配合进行定位。散热通道113与外部空气相通,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起到辅助散热的作用。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