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向式智能温控电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02943发布日期:2019-08-23 22:57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万向式智能温控电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加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为烘干设备加热的电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烘干设备上设置有管体,在管体内灌注液体,如,水,通过将加热棒伸入至管体中以实现对液体加热,进而对烘干设备上的物件进行烘干处理。

现有技术中的加热棒与导线(导线的一端具有与插座连接的插头)为一体结构,这使得加热棒与导线不能分离,进而给烘干设备的拆卸或者挪动造成了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万向式智能温控电加热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万向式智能温控电加热装置,包括:加热棒组件以及电源线,所述加热棒组件上具有第一结合部,所述电源线上具有第二结合部,所述第一结合部与所述第二结合部可分离地结合,且当所述第一结合部与所述第二结合部结合时,所述电源线与所述加热棒组件电导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结合部与所述第二结合部以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可分离地结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结合部内设置有插套,所述插套具有插孔,所述插套能够相对所述第一结合部转动与所述加热棒组件电耦合;

所述第二结合部内设置有插柱;其中:

所述插柱用于插入所述插孔中,并通过第二结合部的旋转而与所述第一结合部进行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结合部内还设置有控制模块,所述第一结合部外具有功能区,所述功能区上具有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根据通过所述控制模块以控制所述加热棒组件为液体加热。

优选地,所述第一结合部外还设置有显示区域,所述显示区域用于显示加热信息。

优选地,所述加热棒组件包括导电芯轴以及套设于所述导电芯轴外的加热管;所述加热管与所述导电芯轴通过电导通而使得加热管发热;其中:

所述加热管与所述导电芯轴之间设置有断开机构,所述断开机构根据环境温度控制所述加热管与所述导电芯轴断开或者导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的万向式智能温控电加热装置的有益效果是:当需要挪动干燥设备时,可使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进行分离,进而方便挪动设备,并且,可通过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合适的具有第二结合部的电源线的长度来满足安装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万向式智能温控电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A的放大视图。

图3为加热管与导电芯轴保持电连通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加热管与导电芯轴保持电断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电源线;20-加热棒组件;21-加热管;22-导电芯轴;30-第二结合部;31-插柱;40-第一结合部;41-插套;411-插孔;42-功能区;43-显示区;50- 断开机构;51-瓷套;511-环形腔;52-阀芯;521-电刷;522-复合层;53- 导电法兰套;54-封堵头;55-第一弹簧;56-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一种万向式智能温控电加热装置,该万向式智能温控电加热装置用于为烘干设备中的管体内的液体加热,进而使得管体对烘干设备上的物件进行烘干。

如图1和图2所示,该万向式智能温控电加热装置,包括:加热棒组件 20和电源线10。在加热棒组件20的根部成型有第一结合部40,在电源线 10的端部成型有第二结合部30。在本发明中,使第一结合部40与第二结合部30进行可分离的结合,且当第一结合部40与第二结合部30结合时,电源线10与加热板组件进行电导通。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优势在于:

当需要挪动干燥设备时,可使第一结合部40与第二结合部30进行分离,进而方便挪动设备,并且,可通过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合适的具有第二结合部 30的电源线10的长度来满足安装需求。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结合部40与第二结合部30以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可分离地结合。即,第一结合部40与第二结合部30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本实施例的优势在于:相比于插接的方式,螺纹连接的方式可使得第一结合部40与第二结合部30结合的更牢靠。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结合部40内设置有插套41,插套41具有插孔411,插套41能够相对第一结合部40转动与加热棒组件20电耦合;第二结合部30内设置有插柱31;其中:插柱31用于插入插孔411中,并通过第二结合部30的旋转而与第一结合部40进行连接。当电源线10与加热棒组件20采用插接的方式通电时,通过将插套41设置成可转动的方式,进而使第一结合部40与第二结合部30能够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而同时使插套41与插柱31保持结合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结合部40内还设置有控制模块,第一结合部40外具有功能区42以及显示区43域,功能区42上具有控制按钮,控制按钮根据通过控制模块以控制加热棒组件20为液体加热。显示区 43域用于显示加热信息。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按压按钮可控制加热温度、加热时间等。显示区43域设置有显示屏,显示屏用于显示加热时间、加热温度等信息。

现有技术中,为防止加热装置干烧(干烧是指被加热的液体消失,使得加热棒组件20的温度急剧上升,进而造成相关部件的损坏),通过会设置断开件,例如,设置熔断丝,当熔断丝的环境温度升高到熔断丝的熔断温度时,熔断丝熔断而使整个装置断电,进而使装置停止加热。

然而,上述采用熔断丝而使装置断电方式存在如下缺点:

1、在某些结构紧凑的装置中,熔断丝只能够设置成不可拆卸的结构,导致当熔断丝熔断后,整个装置报废。

2、即使熔断丝还能够进行更换,更换起来也很麻烦。

3、在有些情况下,装置会出现“假干烧”现象,例如,仅仅是装置在某一个极端的时间内出现了使得熔断丝产生熔断的温度,也就是说,仅仅是一个温度波动,后续并不会出现“真干烧”的情况,然而,此时,熔断丝的熔断结果,使得装置不能够为液体进行后续的加热。

为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使加热棒组件20设置成包括导电芯轴22和加热管21的结构。加热管21套设于导电芯轴22外,加热管21与导电芯轴22通过电导通而使得加热管21发热,而通过电断开而使加热管21停止加热。在本实施例中,加热管21与导电芯轴22之间设置有断开机构50,断开机构50根据环境温度控制加热管21与导电芯轴22 断开或者导通。本发明中的断开机构50的具体控制方式为:当环境温度上升且(具体为加热管21内的温度)超过了允许加热温度(可仿照熔断丝的熔断温度进行设定)时,断开机构50使得加热管21与导电芯轴22进行电断开,而当环境温度下降至允许温度以下后,断开机构50又使得加热管21 与导电芯轴22恢复通电。

本发明通过增设断开机构50不但能够在温度过高时使加热管21与导电芯轴22断电而停止加热,而且能够在温度恢复正常时,使加热管21与导电芯轴22恢复通电而继续进行加热。

下面介绍一种能够满足上述功能的断开机构50。

该断开机构50包括瓷套51(由陶瓷材料制成,具有绝缘的作用)、封堵头54、阀芯52、第一弹簧55、第二弹簧56、导电法兰套53。瓷套51套设在导电芯轴22靠近头部的位置,该瓷套51内具有一个朝下的环形腔511,第一弹簧55设置环形腔511中并通过变形能够凸出于环形腔511。封堵头 54由陶瓷材料制成,封堵头54封堵于加热管21的头部(加热管21长于导电芯轴22),阀芯52由金属导电材料制成,具体可由红铜制成,阀芯52套设于导电芯轴22上并介于瓷套51与封堵头54之间。第二弹簧56设置于阀芯52与封堵头54之间,第二弹簧56用于向上推抵阀芯52。导电法兰套53 由金属导电材料制成,例如,也可由红铜制成。该导电法兰套53套设在导电芯轴22上,且凸出于瓷套51的下端。阀芯52的外周上还设置有电刷521,该电刷521的外层具有碳纤维与石墨的复合层522,该电刷521与加热管21 的内壁接触,使得阀芯52与加热管21始终处于电连接状态,而导电法兰套 53紧密包覆导电芯轴22上,进而使导电法兰套53与导电芯轴22始终处于电连接状态。

在本发明中,选用普通金属材料制成第二弹簧56,例如,选用通用的弹簧钢制成第二弹簧56,第二弹簧56在很大的温度范围内不会出现刚度、强度变化,使得第二弹簧56无论在普通加热温度环境还是高温环境,均不会出现塑性变形,而弹性系数基本不会发生变化。选用温控记忆合金材料制成第二弹簧56,并通过预设弹簧长度以及预设温控记忆合金材料(可选用镍钛合金作为记忆合金)配合来使第一弹簧55、第二弹簧56以及阀芯52 形成如下关系:

当第一弹簧55的环境温度低于预设温度(选用350℃-400℃作为断电温度,作为预设温度)时,第一弹簧55推抵阀芯52而使得阀芯52与导电法兰套53进行接触,进而实现加热管21与导电芯轴22的电连接。此时,第一弹簧55在预设温度范围内的变形而导致的对阀芯52的推抵力小于第二弹簧56对阀芯52的推抵力。

当第二弹簧56的环境温度超过预设温度时,第二弹簧56对推抵阀芯 52而使阀芯52远离导电法兰套53,进而使加热管21与导电芯轴22电断开。此时,第一弹簧55在超过预设温度的环境温度下,其变形导致的对阀芯52 的推抵力大于第二弹簧56对阀芯52的推抵力。

当第一弹簧55所设置的变形特性满足上述关系时,便可实现如下结果:

当加热棒组件20中环境温度过高时,断开机构50便可使加热管21与导电芯轴22断开,而当温度恢复至正常的加热温度时,断开机构50又使得加热管21与导电芯轴22重新进行电连接。如此,本发明所提供的装置借助于增设的断开机构50既能够防止加热管21出现干烧现象,而且还能够使装置在经历温度过高的环境后还能够重新使用。

应该说明:第一弹簧55的弹性变化特性可通过理论定形和试验定量的两种方法相结合而获得。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