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组件及电热油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3956发布日期:2019-08-16 22:14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散热组件及电热油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散热组件及电热油汀。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电热油汀的散热单片的散热面积较小,使得散热单片的散热速度较慢,导致电热油汀的散热效率较低。现有的解决方法为延长散热片的长度,但是这样增加了原料的用料,增加了生产成本,并增大了油汀的体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散热组件及电热油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散热组件,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为:

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散热单片,每个所述散热单片包括加热体和至少一个散热片;

所述散热片一侧与加热体连接,另一侧裁切形成散热片本体和多个散热子片,所述散热子片的一侧与散热片本体连接,所述散热片本体相对于所述加热体所在平面向一侧弯折和/或所述散热子片相对于所述加热体所在平面向一侧弯折。

其中,所述每个散热单片包括一个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均设置在所述散热单片同一侧。

其中,所述散热片本体弯折形成第一散热边片;相邻的两个所述散热单片的散热片本体弯折方向相反。

其中,所述第一散热边片在加热体厚度方向上投影的长度小于0.5倍加热体厚度。

其中,所述散热子片弯折,同一所述散热片上的所述散热子片与所述散热片本体弯折方向相反。

其中,所述每个散热单片包括一个散热片,相邻的两个所述散热单片的散热片分别设置在所述加热体的相背的相对侧。

其中,所述散热片本体弯折形成第一散热边片,所述第一散热边片在加热体厚度方向上投影的长度大于0.5倍加热体厚度且小于1倍加热体厚度。

其中,中间间隔一个所述散热单片的两个所述散热单片的散热片本体分别向相反方向弯折;

所述多个散热单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散热单片、第二散热单片、第三散热单片和第四散热单片;

所述第一散热单片的散热片本体向所述第三散热单片方向弯折,所述第三散热单片的散热片本体向所述第一散热单片方向弯折,所述第一散热单片的散热片与所述第三散热单片的散热片之间形成环状的第一气流通道;

所述第二散热单片的散热片本体向所述第四散热单片方向弯折,所述第四散热单片的散热片本体向所述第二散热单片方向弯折,所述第二散热单片的散热片与所述第四散热单片的散热片之间形成环状的第三气流通道。

其中,同一所述散热单片上的所述散热子片和所述散热片本体分别向所述加热体所在平面的相背的两侧弯折;

所述多个散热单片还包括与所述第四散热单片连接的第五散热单片,所述第四散热单片一侧与所述第三散热单片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五散热单片连接;

所述第三散热单片的散热子片向所述第五散热单片方向弯折,所述第五散热单片的散热子片向所述第三散热单片方向弯折,所述第三散热单片的散热片与所述第五散热单片的散热片之间形成环状的第二气流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组件在不增加原材料的基础上,在散热单片之间形成环状气流通道,气流通道具有烟囱效应,在气流通道的导向作用下,散热单片之间散出的热量可在气流通道内形成热对流效果,从而可使得热量在气流通道内以较快的速度向上流动,在不增加材料成本的前提下提高散热组件的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热油汀,包括如上述任一种所述的散热单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单片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单片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单片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片的第一种结构的俯视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片的第二种结构的俯视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片的第三种结构的俯视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片的第四种结构的俯视剖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片的第五种结构的俯视剖面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单片的第一种结构的俯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单片的第二种结构的俯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单片的第三种结构的俯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单片的第四种结构的俯视简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单片的第五种结构的俯视简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单片的第六种结构的俯视简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单片的第七种结构的俯视简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单片图1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组件的主视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组件的结构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组件的第一种结构的俯视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组件的第二种结构的俯视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组件的第三种结构的俯视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组件的第四种结构的俯视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组件的第五种结构的俯视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组件的第六种结构的俯视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组件的第七种结构的俯视图。

图中,散热片1、散热片本体11、对流孔111、连接部112、第一散热边片113、第二散热边片114、散热子片12、加热体2、加热体所在平面21、第一加强筋31、第二加强筋32、加强角筋33、第三散热边片4、第一散热单片10a、第二散热单片11a、第三散热单片12a、第四散热单片13a、第五散热单片14a、第一气流通道10b、第二气流通道11b、第三气流通道12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7-25所示,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散热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散热单片,每个散热单片包括加热体2和至少一个散热片1;散热片1一侧与加热体2连接,另一侧裁切形成散热片本体11和若干一侧与散热片本体11连接的散热子片12,散热片本体11相对于加热体所在平面21向一侧弯折和/或散热子片12相对于加热体所在平面21向一侧弯折。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散热组件在不增加原材料的基础上,在散热单片之间形成环状气流通道,气流通道具有烟囱效应,在气流通道的导向作用下,散热单片之间散出的热量可在气流通道内形成热对流效果,从而可使得热量在气流通道内以较快的速度向上流动,在不增加材料成本的前提下提高散热组件的散热效率。同时不增加包装体积,并使散热更加均匀,从而降低表面温度,使油汀表面热量更均匀,提高热效率,使油汀产品可全功率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加热体所在平面21为加热体2的基准面。散热单片可以以加热体所在平面21作为焊接的基准面进行加工。散热片1在一个方向上沿散热单片的宽度方向(如图18的X轴方向所示)延伸。如此,散热片1的散热面积较大。

实施例1

如图19-20所示,每个散热单片包括一个散热片1,散热片1均设置在加热体2的同一侧。如此,应用于靠墙或仅有一侧需要取暖的情况下使用,在达到相同散热效果的情况下,节省材料;并节省供热,从而节省能源。

进一步地,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散热片本体11弯折形成第一散热边片113,第一散热边片113在加热体2的厚度方向上投影的长度小于0.5倍加热体2的厚度,散热子片12在加热体2的厚度方向上投影的长度小于0.5倍加热体2的厚度。

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散热单片的散热片本体11弯折方向相反。如此,间隔的在相邻的两个散热单片之间第一气流通道10b和第二气流通道11b,其中,第一气流通道10b形成环状的气流通道,最大程度的提高烟囱效应,从而提高热量在气流通道内向上流动的速度,增加散热效率。

进一步地,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散热边片113与加热体所在平面21之间形成的夹角可以为15度、30度、45度、60度、75度、90度、105度、120度、135度、150度或165度。优选地,第一散热边片113与加热体所在平面21之间形成的夹角为90度。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散热边片113与加热体所在平面21之间的夹角可为大于0度小于180度的任意角度,并不限于上述例子中所列举的值。

其中,如图19所示的实施例中,散热子片12弯折,散热子片12与散热片本体11弯折方向相同。如此,在第一散热边片113与散热子片12之间形成在气流通道内再分割成两条气流通道,散热子片12之间的间隙自然形成内部的对流孔111,从而形成有效地空气对流,从而可提高散热组件散热速度,进而提高电热油汀的散热效率。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散热子片12与加热体所在平面21之间形成的夹角可以为15度、30度、45度、60度、75度、90度、105度、120度、135度、150度或165度。优选地,散热子片12与加热体所在平面21之间形成的夹角为90度。需要说明的是,散热子片12与加热体所在平面21之间的夹角可为大于0度小于180度的任意角度,并不限于上述例子中所列举的值。

其中,如图20所示的实施例中,散热子片12弯折,同一散热片上的散热子片12和散热片本体11的弯折方向相反。如此,第二气流通道11b通过散热子片12形成环状的气流通道,最大程度的提高烟囱效应,从而提高热量在气流通道内向上流动的速度,增加散热效率。并且,散热子片12之间的间隙自然形成内部的对流孔111,从而形成有效地空气对流,进一步增大空气对流。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散热子片12与加热体所在平面21之间形成的夹角可以为15度、30度、45度、60度、75度、90度、105度、120度、135度、150度或165度。优选地,散热子片12与加热体所在平面21之间形成的夹角为90度。需要说明的是,散热子片12与加热体所在平面21之间的夹角可为大于0度小于180度的任意角度,并不限于上述例子中所列举的值。

实施例2

如图21-22所示,相邻的两个散热单片的散热片1分别设置在加热体2的相背的相对侧。如此,两侧均向外散热,覆盖了加大的空间面积,增加散热效率,散热率,提高了散热单片整体的散热均匀程度。并增加加热体2的密度,增大发热功率。

进一步地,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散热片本体11弯折形成第一散热边片113,第一散热边片113在加热体2的厚度方向上投影的长度大于0.5倍加热体2厚度且小于1倍加热体2的厚度。

进一步地,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中间间隔一个散热单片的两个散热单片的散热片本体11分别向相反方向弯折;

多个散热单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散热单片10a、第二散热单片11a、第三散热单片12a和第四散热单片13a;

第一散热单片10a的散热片本体11向第三散热单片12a方向弯折,第三散热单片12a的散热片本体11向第一散热单片10a方向弯折,第一散热单片10a的散热片1与第三散热单片12a的散热片1之间形成环状的第一气流通道10b;

第二散热单片11a的散热片本体11向第四散热单片13a方向弯折,第四散热单片13a的散热片本体11向第二散热单片11a方向弯折,第二散热单片11a的散热片1与第四散热单片13a的散热片1之间形成环状的第三气流通道12b。

如此,间隔的形成第一气流通道10b和第二气流通道11b,其中,第一气流通道10b形成环状的气流通道,最大程度的提高烟囱效应,从而提高热量在气流通道内向上流动的速度,增加散热效率。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散热子片12与加热体所在平面21之间形成的夹角可以为15度、30度、45度、60度、75度、90度、105度、120度、135度、150度或165度。优选地,散热子片12与加热体所在平面21之间形成的夹角为90度。需要说明的是,散热子片12与加热体所在平面21之间的夹角可为大于0度小于180度的任意角度,并不限于上述例子中所列举的值。

进一步地,如图21所示的实施例中,同一散热单片上的散热子片12和散热片本体11分别向加热体所在平面21的相背的两侧弯折;

多个散热单片还包括与第四散热单片13a连接的第五散热单片14a,第四散热单片13a一侧与第三散热单片12a连接,另一侧与第五散热单片14a连接;

第三散热单片12a的散热子片12向第五散热单片14a方向弯折,第五散热单片14a的散热子片12向第三散热单片12a方向弯折,第三散热单片12a的散热片1与第五散热单片14a的散热片1之间形成环状的第二气流通。

如此,第二气流通道11b通过散热子片12形成环状的气流通道,最大程度的提高烟囱效应,从而提高热量在气流通道内向上流动的速度,增加散热效率。并且,散热子片12之间的间隙自然形成内部的对流孔111,从而形成有效地空气对流,进一步增大空气对流。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散热子片12与加热体所在平面21之间形成的夹角可以为15度、30度、45度、60度、75度、90度、105度、120度、135度、150度或165度。优选地,散热子片12与加热体所在平面21之间形成的夹角为90度。需要说明的是,散热子片12与加热体所在平面21之间的夹角可为大于0度小于180度的任意角度,并不限于上述例子中所列举的值。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散热片1和加热体2均由导热材料构成,散热片1和加热体2一体成型或焊接。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散热子片12可以为半圆形、梯形或矩形,边线可以为直线、波浪线或曲线,优先地为矩形,边线为直线,需要说明的是,散热子片12的形状和边线并不限于上述例子中所列举形态。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散热子片12任意一侧与散热片本体11连接,优选地,散热子片12靠近加热体2的一侧与散热片本体11连接。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散热子片12的设置方式可为第一种,散热子片12设置在散热片1远离加热体2一侧的边上,散热子片12远离加热体2一侧与散热片1远离加热体2一侧的边重合,另外三侧中的两侧通过裁切与散热片本体11分离,另一侧与散热片本体11连接。

散热子片12的设置方式可为第二种,如图4-8所示,散热子片12设置在散热片1内部,一侧与散热片本体11连接,另一侧通过裁切与散热片本体11分离,散热片本体11和/或散热子片12弯折后在散热片本体11上形成对流孔111。

优选地选用第二种设置方式。如此,进一步增加了散热面积,并且在散热片1两侧形成有效地空气对流,从而可提散热速度,进而提高散热效率。

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散热片本体11弯折后形成连接部112和第一散热边片113,连接部112一侧与加热体2连接,另一侧与第一散热边片113连接,第一散热边片113与加热体所在平面21之间形的夹角a。

如此,第一散热边片113向加热体所在平面21向一侧弯折,其向加热体所在平面21外延伸,使得加热体2的热量能够在散热片本体11和散热子片12两者的导向作用下增长散热覆盖的空间面积,从而增强散热单片的横向散热及纵向散热。这样在不增加原材料的基础上,增加了散热面积,同时不增加包装体积,并使散热更加均匀。并在散热单片侧面形成对流孔111,有利于热气流向散热单片外侧扩散。从而降低表面温度,使油汀表面热量更均匀,提高热效率,使油汀产品可全功率工作,加热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散热边片113与加热体所在平面21之间形成的夹角a可以为15度、30度、45度、60度、75度、90度、105度、120度、135度、150度或165度。优选地,第一散热边片113与加热体所在平面21之间形成的夹角a为90度。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散热边片113与加热体所在平面21之间的夹角a可为大于0度小于180度的任意角度,并不限于上述例子中所列举的值。

如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散热子片12相对与加热体所在平面21向一侧弯折,散热子片12与加热体所在平面21之间形的夹角b。

如此,散热子片12向加热体所在平面21向一侧弯折,其向加热体所在平面21外延伸,使得加热体2的热量能够在散热片本体11和散热子片12两者的导向作用下增长散热覆盖的空间面积,从而增强散热单片的横向散热及纵向散热。这样在不增加原材料的基础上,增加了散热面积,同时不增加包装体积,并使散热更加均匀,从而降低表面温度,使油汀表面热量更均匀,提高热效率,使油汀产品可全功率工作,加热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散热子片12与加热体所在平面21之间形成的夹角b可以为15度、30度、45度、60度、75度、90度、105度、120度、135度、150度或165度。优选地,散热子片12与加热体所在平面21之间形成的夹角b为90度。需要说明的是,散热子片12与加热体所在平面21之间的夹角b可为大于0度小于180度的任意角度,并不限于上述例子中所列举的值。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散热子片12与加热体2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强筋31;第三散热边片4与加热体2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筋32。如此,增加了散热片1的强度,防止散热片1的切割处撕裂。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散热片1上下两端弯折形成有第三散热边片4,第三散热边片4相对于加热体2所在平面21向一侧凸出,第三散热边片4与加热体2所在平面21之间向内侧形成大于0度并小于100度的夹角,其中第三散热边片4的宽度小于十分之一的加热体2厚度。如此,这样可提高散热片1的机械强度,从而降低了散热片1的变形的可能。

进一步地,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散热片本体弯折形成折角,折角内侧设置有加强角筋33。

进一步地,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加强角筋33为在弯折形成折边向内凹陷形成的凹坑。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散热子片12上切割形成散热子片本体和第二散热子片,散热子片本体和第二散热子片中至少一个相对于散热子片12所在平面向一侧弯折。进一步地,第二散热子片设置在所述散热子片内,散热子片本体和/或第二散热子片弯折后在所述散热子片本体上形成第二对流孔111。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热油汀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散热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上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

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上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