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电源切换供电型碳纤维发热系统、地暖系统及墙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3927发布日期:2019-08-16 22:14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双电源切换供电型碳纤维发热系统、地暖系统及墙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纤维发热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电源切换供电型碳纤维发热系统、地暖系统及墙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地暖技术的发展,发热地暖逐渐进入千家万户,碳纤维发热线就是当下比较常用的一种地暖发热材料,当碳纤维发热线的两端接上电源,即可实现发热,具有较高的热转化率。

现有技术中,都是将碳纤维发热线接入家庭用电,即通过220V市电为其提供两端电压。随着取暖的需求提升,用户的电费成本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电源切换供电型碳纤维发热系统、地暖系统及墙暖系统,在日照好的情况下采用光伏电源,在日照不满足需求的时候切换市电电源,既达到节能的目的,又不影响取暖体验,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电源切换供电型碳纤维发热系统,包括碳纤维发热线、光伏电源、第一电子数字开关、交流电源、第二电子数字开关及用于检测所述光伏电源所处环境中光信号的光传感器;

所述光伏电源或交流电源用于为所述碳纤维发热线提供电源,所述第一电子数字开关用于控制光伏电源与碳纤维发热线的回路导通或断开,所述第二电子数字开关用于控制交流电源与碳纤维发热线的回路导通或断开;

所述光传感器与所述第一电子数字开关和第二电子数字开关连接,所述第一电子数字开关根据所述光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断开或闭合,同时所述第二电子数字开关根据所述光传感器的检测结果闭合或断开,且所述第一电子数字开关与第二电子数字开关不同时闭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子数字开关和第二电子数字开关为MOS管、可控硅晶闸管或薄膜电子开关,所述第一电子数字开关和第二电子数字开关的输入端直接与光传感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子数字开关和第二电子数字开关为电磁阀或接触器,所述发热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光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子数字开关和第二电子数字开关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子数字开关和第二电子数字开关为具有隔离性能的光电耦合器。

进一步地,所述交流电源的正极输出端还与过流保护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光伏电源包括光伏板、蓄电池和光伏控制器,所述光伏板上设置有太阳能电池组件,所述光伏控制器与光伏板、蓄电池连接。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地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板及如上所述的发热系统。

再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墙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墙板及如上所述的发热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热系统能够产生以下有益效果:

a.利用光传感器检测环境光信息,进一步确定采用光伏电源还是交流电源为碳纤维发热线供电,智能检测,实现电源的自动切换;

b.光伏电源能够有效利用可再生太阳能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理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单发热线发热系统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发热线发热系统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碳纤维发热线所组成的发热模块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碳纤维发热线,2-光伏电源,3-第一电子数字开关,4-交流电源,5-第二电子数字开关,6-光传感器,7-过流保护装置,8-总控开关,91-保温层,92-导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装置、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发热系统,参见图1,所述发热系统包括碳纤维发热线1、光伏电源2、第一电子数字开关3、交流电源4、第二电子数字开关5及用于检测所述光伏电源2所处环境中光信号的光传感器6,所述交流电源4的正极输出端还与过流保护装置7连接;

所述光伏电源2或交流电源4用于为所述碳纤维发热线1提供电源,所述光伏电源2包括光伏板、蓄电池和光伏控制器,所述光伏板上设置有太阳能电池组件,所述光伏控制器与光伏板、蓄电池连接,所述第一电子数字开关3用于控制光伏电源2与碳纤维发热线1的回路导通或断开,所述第二电子数字开关5用于控制交流电源4与碳纤维发热线1的回路导通或断开;

所述光传感器6与所述第一电子数字开关3和第二电子数字开关5连接,当所述光传感器6检测到光强大于预设的阈值时,则所述第一电子数字开关3闭合,且第二电子数字开关5断开,则在此情况下仅采用光伏电源进行供电;当所述光传感器6检测到光强小于预设的阈值时,则所述第一电子数字开关3断开,且第二电子数字开关5闭合,则在此情况下仅采用交流电源4进行供电,可以看出,所述第一电子数字开关3与第二电子数字开关4不同时闭合。

显而易见,还需要设置一个总控开关8,如图2所示,所述总控开关8控制所述发热系统的开关,即当总控开关8断开时,则发热系统停止工作;当发热系统要开启工作,首先要闭合所述总控开关8,再闭合第一电子数字开关3或第二电子数字开关5其中一个开关,即可使发热系统开始发热。优选地,所述碳纤维发热线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碳纤维发热线1并联连接。每一个碳纤维发热线1实物长度为1-1.5米,呈弯折状布置形成独立的模块单元,参见图3,所述模块单元包括保温层91和导热层92,所述保温层91和导热层92上上下相对应位置处均设有排线槽,所述碳纤维发热线1布置在所述S型的排线槽内。

具体实现控制第一电子数字开关3/第二电子数字开关5闭合或断开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方式一、第一电子数字开关3和第二电子数字开关5为MOS管、可控硅晶闸管或薄膜电子开关,优选采用具有隔离作用的光电耦合器,所述第一电子数字开关3和第二电子数字开关5的输入端直接与光传感器6连接,通过电学元件特性实现数字控制;

方式二、第一电子数字开关3和第二电子数字开关5为电磁阀或接触器,所述发热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光传感器6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子数字开关3和第二电子数字开关5连接,即所述电磁阀或接触器需要控制器作为信号中间处理装置,并向电磁阀或接触器发送动作指令使其闭合或者断开。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地暖系统和墙暖系统,所述地暖系统包括地板及如上所述的发热系统,所述墙暖系统包括墙板及如上所述的发热系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地暖系统无需在地板本体上开设排线槽,因此不会出现地板本体因开槽或直接与发热线接触而造成的分层开裂,发热系统在日照好时采用光伏电源,在日照不满足需求时切换市电电源,节能又不影响取暖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