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炉口隔离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57882发布日期:2019-09-12 10:19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炉口隔离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钛冶炼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炉口隔离阀。



背景技术:

如今,钢钛两用真空自耗炉主要用于冶炼钛,而钛的炉内冷却时间都非常长,需要6个小时到8个小时的时间。期间时间白白浪费,导致冶炼炉的使用效率下降。通常,在真空下将结晶器封闭,破真空的时间过程及其漫长,导致在一个工位冶炼完,炉头需要等到很长时间才能进行接下来的冶炼,这样影响了真空自耗炉高效稳定的运行生产,冶炼的产量极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炉口隔离阀,以解决上述提出的真空自耗炉破真空时间较长及长时间停机破真空影响冶炼生产效率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炉口隔离阀,其结构特点在于,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设有放气阀,阀体的后端设有液压站,阀体的四周设有液压缸,阀体的两侧设有气动马达,阀体的下部设有轨道,阀体与轨道之间设有驱动轮,阀体的前端设有氩气充气阀门,气动马达分别连接放气阀与氩气充气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轮一侧设有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站驱动阀体在液压缸上升降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阀体前端设有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缸的数量为四件。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控制气动马达驱动放气阀与氩气充气阀门开启或关闭,控制器控制电机驱动驱动轮在轨道上移动,控制器控制液压站驱动阀体沿液压缸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阀体可以充入氮气或可以放气并且可以实现上下前后移动,使真空自耗炉可以快速破真空,节省了冶炼的停机时间,加速了冶炼生产的效率。本装置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可靠,每天节省了许多有效的作业时间,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阀体,2放气阀,3液压站,4液压缸,5气动马达,6轨道,7驱动轮,71电机,8氩气充气阀门,9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选定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作为示例,如图1所示,一种炉口隔离阀,其结构特点在于,包括,阀体1,阀体1上可以设有放气阀2,阀体2的后端可以设有液压站3,阀体1的四周可以设有液压缸4,液压缸4的数量为四件,液压站3驱动阀体1可以在液压缸4上做升降移动。阀体1的两侧可以设有气动马达5,阀体1的下部可以设有轨道6,阀体1与轨道6之间可以设有驱动轮7,驱动轮7后侧可以设有电机71,电机71可以带动驱动轮7在轨道6上前后移动。阀体1的前端可以设有氩气充气阀门8,气动马达5分别与放气阀2和氩气充气阀门8采用管路连接。阀体1前端可以设有控制器9,控制器9可以控制气动马达5驱动放气阀2与氩气充气阀门8开启或者关闭,放气阀2与氩气充气阀门8可以采用插板阀。控制器9可以对阀体1与液压缸4之间的升降移动进行控制,控制器9也可以控制电机71带动驱动轮7在轨道6上前后移动,这样保证了阀体1位置移动的灵活性,通过手动对控制器9进行各个方向的控制,使整体装置可以快速移动。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控制器9可以控制放气阀2或氩气充气阀门8分别开启或关闭,氩气充气阀门8输入氮气的连接管线通常采用软管进行管道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阀体1可以充入氮气或可以放气并且可以实现上下前后移动,使真空自耗炉可以快速破真空,节省了冶炼的停机时间,加速了冶炼生产的效率。本装置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可靠,每天节省了许多有效的作业时间,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