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塔冷却器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6422发布日期:2019-08-21 00:14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却塔冷却器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冷却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却塔冷却器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冷却塔是用水作为循环冷却剂,从一系统中吸收热量排放至大气中,以降低水温的装置;其冷是利用水与空气流动接触后进行冷热交换产生蒸汽,蒸汽挥发带走热量达到蒸发散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等原理来散去工业上或制冷空调中产生的余热来降低水温的蒸发散热装置,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装置一般为桶状,故名为冷却塔。冷却塔是集空气动力学、热力学、流体学、化学、生物化学、材料学、静、动态结构力学,加工技术等多种学科为一体的综合产物。水质为多变量的函数,冷却更是多因素,多变量与多效应综合的过程。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冷却塔冷却器需要进行排水,在此过程中水中大多带有杂质等等物质,但是常规的排水装置不具备过滤功能。

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设计和生产一种冷却塔冷却器排水装置,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塔冷却器排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冷却塔冷却器排水装置,包括冷却塔冷却器本体、过滤装置和冷凝装置,所述冷却塔冷却器本体底端设置为漏斗状,且通过法兰与通水管的底端连接,所述通水管的底端与过滤装置的顶端连通,且通水管设置在靠近过滤装置顶端靠近边缘的部分,所述过滤装置通过另一组通水管与冷凝装置连通,所述冷却塔冷却器本体的底端四角均固定焊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侧面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管与冷凝装置连通,所述冷凝装置的出水管与冷却塔冷却器本体连通;

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盛放桶、椭圆形支撑架和出料管,所述盛放桶的内壁安装有椭圆形支撑架,所述椭圆形支撑架上通过黏胶粘接有过滤网,所述盛放桶的一侧安装有水平设置的出料管。

优选的,所述冷凝装置包括储存桶和冷凝器,所述储存桶和盛放桶均设置为圆柱形桶状结构,所述储存桶的外周安装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冷凝管套接在储存桶的外周,且呈螺旋上升状。

优选的,所述椭圆形支撑架的两端均固定焊接有转轴,下方的所述转轴设置在盛放桶内壁钻设的通孔,且上方的转轴贯通盛放桶,且延伸至盛放桶外部,上方的所述转轴的侧面还设置有L形杆。

优选的,所述转轴一端钻设有矩形凹槽,且矩形凹槽内设置有矩形板,所述矩形板的侧面固定焊接有L形杆,所述L形杆的另一端设置在冷却塔冷却器本体侧面钻设的圆形凹槽内。

优选的,两组所述圆形凹槽关于转轴对称设置,且矩形凹槽和圆形凹槽均倾斜设置,所述出料管和通水管上均安装有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冷却塔冷却器排水装置,利用倾斜的过滤网对流过的水液进行过滤,而且过滤网倾斜设置使得水流对过滤网进行冲击时,过滤网上的过滤物就会被冲到过滤网最下方的位置,避免过滤网大规模的堵塞,造成水流不通或者流速过慢,影响后续的工作效率,通过设置的转轴和L形杆,使得椭圆形支撑架能够转动,对过滤网进行翻面,螺旋设置的冷凝管使得冷却效果更好,间接的提升了冷却塔冷凝器的冷却效率,该冷却塔冷却器排水装置,不仅能够对水液进行高效的过滤,还能进行冷凝,提升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装置的侧视图。

图中:1冷却塔冷却器本体、2通水管、3过滤装置、4冷凝装置、5支撑腿、6水泵、7盛放桶、8椭圆形支撑架、9出料管、10储存桶、11冷凝器、12转轴、13固定装置、14矩形板、15 L形杆、16圆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单独定义指出的方向外,本文涉及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方向均是以本实用新型所示的图中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方向为准,在此一并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冷却塔冷却器排水装置,包括冷却塔冷却器本体1、过滤装置3和冷凝装置4,所述冷却塔冷却器本体1底端设置为漏斗状,且通过法兰与通水管2的底端连接,所述通水管2的底端与过滤装置3的顶端连通,且通水管2设置在靠近过滤装置3顶端靠近边缘的部分,所述过滤装置3通过另一组通水管2与冷凝装置4连通,所述冷却塔冷却器本体1的底端四角均固定焊接有支撑腿5,所述支撑腿5侧面安装有水泵6,所述水泵6的进水管与冷凝装置4连通,所述冷凝装置4的出水管与冷却塔冷却器本体1连通;

所述过滤装置3包括盛放桶7、椭圆形支撑架8和出料管9,所述盛放桶7的内壁安装有椭圆形支撑架8,且倾斜设置,使得椭圆形支撑架8的外周尽量贴切盛放桶7的内壁,所述椭圆形支撑架8上通过黏胶粘接有过滤网,所述盛放桶7的一侧安装有水平设置的出料管9。

具体的,所述冷凝装置4包括储存桶10和冷凝器11,冷凝器11为东风风神S30,所述储存桶10和盛放桶7均设置为圆柱形桶状结构,所述储存桶10的外周安装有冷凝器11,所述冷凝器11的冷凝管套接在储存桶10的外周,且呈螺旋上升状,使得冷凝效果更好。

具体的,所述椭圆形支撑架8的两端均固定焊接有转轴12,下方的所述转轴12设置在盛放桶7内壁钻设的通孔,且上方的转轴12贯通盛放桶7,且延伸至盛放桶7外部,上方的所述转轴12的侧面还设置有L形杆15,使得转轴12便于转动和固定。

具体的,所述转轴12一端钻设有矩形凹槽,且矩形凹槽内设置有矩形板14,所述矩形板14的侧面固定焊接有L形杆15,所述L形杆15的另一端设置在冷却塔冷却器本体1侧面钻设的圆形凹槽16内。

具体的,两组所述圆形凹槽16关于转轴12对称设置,且矩形凹槽和圆形凹槽16均倾斜设置,配合椭圆形支撑架8使用,所述出料管9和通水管2上均安装有控制阀。

具体的,该冷却塔冷却器排水装置,打开控制阀,冷却塔冷却器本体1内的水液从通水管2内流到过滤装置3内,流动的水液经过过滤网,颗粒较大的杂质被过滤,被下落的水液冲击到过滤网的最下方,然后水液流动到储存桶10,经过冷凝后,再经水泵6返回到冷却塔冷却器本体1内,在此过程中,如果堆积的杂质过多时,可以关闭上方的控制阀,打开出料管9的控制阀,从出料管9内取出杂质,拉出矩形板14,转动L形杆15使其另一端设置在另一组圆形凹槽16内,从而使得过滤网进行翻面,增加过滤网的使用寿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