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回转窑余热加热的热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83843发布日期:2019-11-08 23:12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用回转窑余热加热的热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加热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采用回转窑余热加热的热水装置。



背景技术:

煅烧厂的回转窑煅烧温度达1300℃,煅烧时窑表温度达220℃,这些窑表热量直接散热在空气中自然散失,造成较大的浪费,而员工宿舍是采用蒸汽锅炉提供热水,采用蒸汽锅炉时供气成本高、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回转窑余热加热的结构合理、操作简单、热水效果好的热水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采用回转窑余热加热的热水装置,它包括有长方形的窑炉,窑炉内腔上部设有呈拱形的导热面,导热面的腔壁上安装有集热组件,集热组件上安装有吸热管,所述的集热组件包括有横梁、支架、导热填料、保温板,其中,横梁为两条,其长度方向与窑炉的长度方向一致,两条横梁顶部之间安装有支架,支架的数量为两条或两条以上,沿横梁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支架呈弧形,其内弧面向下,导热面内腔壁上覆有保温板,支架外弧面上延伸有安装环,安装环穿过保温板固定在窑炉的导热面上;吸热管为多条,沿窑炉长度方向均匀固定在支架内弧面上,相邻吸热管之间填充有导热填料,相邻吸热管端部之间通过弯头依次连接,连接后的多条吸热管形成盘管,盘管一端与外部供水管连接,盘管另一端与外部集水箱连接。

所述的导热填料采用氧化铝材料填充形成。

所述的保温板采用硅酸铝板制作形成。

所述的窑炉内腔上部两侧安装有承托位,横梁由承托位承托。

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上述方案后,先通过供水管将水导入吸热管内,窑炉加热时所产生的高温余热上升,吸热管对余热进行吸收,对吸热管内的水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水导入外部集水箱,再通过外部水泵输送到浴池使用;导热填料用于将周围热空气的热量传递给吸热管,使吸热管吸收更多的热量,保温板用于减少吸热管的热量流失;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上述方案后结构合理、操作简单、热水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集热组件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至附图3,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采用回转窑余热加热的热水装置包括有长方形的窑炉1,窑炉1内腔上部设有呈拱形的导热面2,导热面2的腔壁上安装有集热组件,集热组件上安装有吸热管3,所述的集热组件包括有横梁4、支架5、导热填料6、保温板7,其中,横梁4为两条,其长度方向与窑炉1的长度方向一致,窑炉1内腔上部两侧安装有承托位9,横梁4由承托位9承托,两条横梁4顶部之间安装有支架5,支架5的数量为两条或两条以上,沿横梁4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支架5呈弧形,其内弧面向下,导热面2内腔壁上覆有保温板7,保温板7采用硅酸铝板制作形成,支架5外弧面上延伸有安装环8,安装环8穿过保温板7固定在窑炉1的导热面2上;吸热管3为多条,沿窑炉1长度方向均匀固定在支架5内弧面上,相邻吸热管3之间填充有导热填料6,导热填料6采用氧化铝材料填充形成,相邻吸热管3端部之间通过弯头依次连接,连接后的多条吸热管3形成盘管,盘管一端与外部供水管连接,盘管另一端与外部集水箱连接。本实施例先通过供水管将水导入吸热管内,窑炉加热时所产生的高温余热上升,吸热管对余热进行吸收,对吸热管内的水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水导入外部集水箱,再通过外部水泵输送到浴池使用;导热填料用于将周围热空气的热量传递给吸热管,使吸热管吸收更多的热量,保温板用于减少吸热管的热量流失;本实施例在采用上述方案后结构合理、操作简单、热水效果好。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