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太阳能的循环净化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11342发布日期:2019-03-15 19:50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基于太阳能的循环净化机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空气净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循环净化机组。



背景技术:

随着就医人数的增多,医疗资源的紧张程度进一步加剧,一个病房的床位较多,病房的空气质量下降,不利于病人快速康复;需要采用新风系统净化病房的空气,提高空气质量,但新风系统中的循环机组能耗大;太阳能为可再生能源,其中光伏电池组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集热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现有循环机组对太阳能转化的热能利用不充分,冬天病房采暖需求大,增加了空调机组的供暖负荷,增大了空调机组的能耗。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循环净化机组,结构简单,充分利用太阳能转化的热能,降低空调机组的供暖负荷,提高能源利用率,提高除湿剂的再生效率,延长换热器的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循环净化机组,循环净化机组包括净化装置、空调机组、除湿装置、预热腔、换热器和风机,净化装置和空调机组通过管道连接,净化装置和空调机组之间连接除湿装置或者预热腔,靠近净化装置、除湿装置、预热腔的管道上分别设有风机;太阳能集热板上设有介质管道,介质管道与换热管连接为回路,换热管设于换热器内部;所述净化装置和空调机组之间连接除湿装置时,换热器的壳体与传热管道连接为回路,传热管道以螺旋状绕于再生器的内壁;除湿装置的内部设有填料层,填料层的上方设有除湿剂喷头,除湿装置的底部设有除湿剂回收管;除湿剂回收管通过除湿剂回流管与除湿剂稀溶液进管连接,除湿剂浓溶液出管通过除湿剂回流管与除湿剂喷头连接;除湿剂稀溶液进管、除湿剂浓溶液出管均竖向设置于再生器的外侧壁,再生器内均匀设有多根一端向下倾斜的除湿剂再生管,除湿剂再生管为上端开口的槽体,除湿剂再生管的底部紧贴传热管道的上侧壁,除湿剂再生管较高的一端与除湿剂稀溶液进管连通,除湿剂再生管较低的一端与除湿剂浓溶液出管连通;所述净化装置和空调机组之间连接预热腔时,预热腔通过预热回流管与换热器的壳体连接为回路;所述换热器的壳体内均匀设有多个固定板,固定板与换热管相互垂直,固定板上均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净化装置的进风口设有过滤罩,净化装置内沿气流方向依次设有椰壳活性炭层、化学净化装置;光伏电池组分别与空调机组、化学净化装置、风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进一步的,所述再生器的上端设有可拆卸的盖体,盖体的内壁设有吸水层。

进一步的,所述除湿剂回流管上设有第二回流泵,第二回流泵与光伏电池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预热回流管上设有第一回流泵,第一回流泵与光伏电池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光伏电池组为空调机组、净化装置和循环机组提供电能,绿色环保。夏天时,空气湿度大,净化装置和空调机组之间连接除湿装置,净化装置用于净化新风,提高空气质量;除湿装置用于干燥新风,降低空气湿度,提高舒适性;新风依次经过净化装置、除湿装置和空调机组,太阳能集热板通过介质管道将热量传递至换热器,换热器通过传热管道加热再生器,促使除湿剂脱水再生,节约成本。冬天时,空气温度较低,净化装置和空调机组之间连接预热腔,新风依次经过净化装置、预热腔和空调机组,太阳能集热板通过介质管道将热量传递至换热器,换热器通过预热回流管加热预热腔中的空气,预热后的空气再经过空调机组加热至所需温度,降低空调机组的供暖负荷,提高能源利用率。

换热器将太阳能集热板的热能传递至传热管道,传热管道提高再生器内部的温度,同时利用除湿剂再生管直接加热除湿剂稀溶液,除湿剂再生管为上端开口的槽体,使得除湿剂稀溶液中的水分易蒸发,提高除湿剂脱水再生的效率;固定板用于固定换热管,降低水流振动对换热管的损坏程度,提高使用寿命,同时促使水流在换热器壳体内流动均匀,延长了水流在换热器壳体内的停留时间,提高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夏季运行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冬季运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再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光伏电池组,2.太阳能集热板,3.介质管道,4.净化装置,5.过滤罩,6.椰壳活性炭层,7.化学净化装置,8.风机,9.除湿装置,10.填料层,11.除湿剂喷头,12.第一回流泵,13.第二回流泵,14.除湿剂回流管,15.预热回流管,16.再生器,161.传热管道,162.除湿剂再生管,163.除湿剂稀溶液进管,164.除湿剂浓溶液出管,165.盖体,166.吸水层,17.换热器,171.固定板,172.通孔,18.换热管,19.空调机组,20.预热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夏季运行的结构,如图1和图3所示,净化装置4、除湿装置9和空调机组19依次通过管道连接,靠近净化装置4、除湿装置9的管道上分别设有风机8,净化装置4用于净化新风,净化装置4的进风口设有过滤罩5,用于过滤新风中大颗粒杂物;净化装置4内沿气流方向依次设有椰壳活性炭层6、化学净化装置7;太阳能集热板2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太阳能集热板2上设有介质管道3,介质管道3与换热管18连接为回路,换热管18设于换热器17内部,换热器17的壳体出水口和壳体进水口分别与传热管道161连接为回路,传热管道161以螺旋状绕于再生器16的内壁;除湿装置9用于干燥新风,降低空气湿度,提高舒适性;除湿装置9的内部设有填料层10,填料层10的上方设有除湿剂喷头11,除湿装置9的底部设有除湿剂回收管;除湿剂回收管通过除湿剂回流管14与除湿剂稀溶液进管163连接,除湿剂浓溶液出管164通过除湿剂回流管14与除湿剂喷头11连接,除湿剂回流管14上设有第二回流泵13;除湿剂稀溶液进管163、除湿剂浓溶液出管164均竖向设置于再生器16的外侧壁,再生器16内均匀设有多根一端向下倾斜的除湿剂再生管162,除湿剂再生管162为上端开口的槽体,除湿剂再生管162的底部紧贴传热管道161的上侧壁,除湿剂再生管162较高的一端与除湿剂稀溶液进管163连通,除湿剂再生管162较低的一端与除湿剂浓溶液出管164连通,再生器16的上端设有可拆卸的盖体165,盖体165的内壁设有吸水层166;换热器17将太阳能集热板2的热能传递至传热管道161,传热管道161提高再生器16内部的温度,同时利用除湿剂再生管162直接加热除湿剂稀溶液,除湿剂再生管162为上端开口的槽体,使得除湿剂稀溶液中的水分易蒸发,提高除湿剂脱水再生的效率;空调机组19用于调节空气温度;光伏电池组1与空调机组19、化学净化装置7、风机8、第一回流泵12、第二回流泵13连接,为空调机组19、净化装置4和循环机组提供电能。

换热器17的壳体内均匀设有多个固定板171,固定板171与换热管18相互垂直,固定板171上均匀设有多个通孔172,通孔172的孔径为20-30mm,固定板171用于固定换热管18,降低水流振动对换热管18的损坏程度,提高使用寿命,同时促使水流在换热器17壳体内流动均匀,延长了水流在换热器17壳体内的停留时间,提高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冬季运行的结构,如图2所示,将夏季运行结构的除湿装置9更换为预热腔20,预热腔20通过预热回流管15与换热器17的壳体连接为回路,预热回流管15上设有第一回流泵12,用于预热空气,利用太阳能提高空气温度,降低空调的供暖负荷,提高能源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夏天时,空气湿度大,净化装置4和空调机组19之间连接除湿装置9,新风依次经过净化装置4、除湿装置9和空调机组19,太阳能集热板2通过介质管道3将热量传递至换热器17,换热器17通过传热管道161加热再生器16,促使除湿剂脱水再生;冬天时,空气温度低,净化装置4和空调机组19之间连接预热腔20,新风依次经过净化装置4、预热腔20和空调机组19,太阳能集热板2通过介质管道3将热量传递至换热器17,换热器17通过预热回流管15加热预热腔20中的空气,预热后的空气再经过空调机组19加热至所需温度,降低空调机组19的供暖负荷,提高能源利用率。光伏电池组1为空调机组19、净化装置4和循环机组提供电能,绿色环保。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