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温供入混水供出的采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9460发布日期:2019-10-19 03:28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高温供入混水供出的采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高温供入混水供出的采暖系统,属于采暖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北方的供暖系统中,通常采用集中供暖,在热源厂将水集中加热然后再通过管网供入千家万户,受管径影响,需要在热源厂将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然后在距离入户不远的地方设置换热站,将冷水加入管道中使得管道中的水温达到适宜的温度后再供入住户家庭,受管道中流量及水温的影响,加入管道中的冷水不好精确控制,而且加入的冷水也会影响热水的流入,经常导致供入家庭的水温忽冷忽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高温供入混水供出的采暖系统,利用混水罐将水温调好后,再通过泵将调好的温水供入家庭,使得进入家庭的水温恒定,确保家庭供暖稳定,安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高温供入混水供出的采暖系统,包括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第一回水管、第二回水管和混水罐,所述混水罐的一侧连接有第一进水管和第二回水管,所述混水罐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二进水管和第一回水管,且所述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连接在混水罐的上部,所述第一回水管和第二回水管连接在混水罐的下部,所述第一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一循环泵和第一流量阀,所述第二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二循环泵和第二流量阀;

所述混水罐的结构为:包括罐体、隔板、单向电磁阀、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隔板设置在罐体的中部,将罐体的内部分隔成上、下两个腔室,所述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均与上腔室连通,所述第一回水管和第二回水管均与下腔室连通,所述单向电磁阀设置在隔板上,用于控制下腔室内的水流入上腔室,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均设置在罐体内的上腔室侧壁上,且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位于第一进水管与混水罐的连接处下侧,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位于第二进水管与混水罐的连接处下侧,所述第二进水管与混水罐的连接处上侧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循环泵、第一流量阀、第二循环泵、第二流量阀、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通过控制模块调节第二进水管内的水温。

所述控制模块设置在换热站的控制室内。

所述第一回水管和第二回水管上均设置有循环泵和流量阀。

所述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第一回水管和第二回水管上均设置有温度计和压力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循环泵将主管道中的高温高压热水抽入第一进水管,并经第一进水管进入混水罐的上腔室,此时混水罐上腔室内的水为高温高压水,控制单向电磁阀打开,使得混水罐下腔室内的低压低温水进入上腔室,对上腔室内的水进行调温调压,当上腔室内的水温达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定值时,第二循环泵和第二流量阀开始工作,将调压调温后的热水通过第二进水管进入住户家庭,剩余的下腔室内的低温低压水经过第二回水管进入主回水管中参与循环。本实用新型利用混水罐将水温调好后,再通过泵将调好的温水供入家庭,使得进入家庭的水温恒定,确保家庭供暖稳定,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混水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控制模块的控制框图。

图中:1为第一进水管、2为第二进水管、3为第一回水管、4为第二回水管、5为混水罐、51为罐体、52为隔板、53为单向电磁阀、54为第一温度传感器、55为第二温度传感器、56为液位传感器、57为控制模块、6为第一循环泵、7为第一流量阀、8为第二循环泵、9为第二流量阀、10为循环泵、11为流量阀、12为温度计、13为压力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高温供入混水供出的采暖系统,包括第一进水管1、第二进水管2、第一回水管3、第二回水管4和混水罐5,所述混水罐5的一侧连接有第一进水管1和第二回水管4,所述混水罐5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二进水管2和第一回水管3,且所述第一进水管1和第二进水管2连接在混水罐5的上部,所述第一回水管3和第二回水管4连接在混水罐5的下部,所述第一进水管1上设置有第一循环泵6和第一流量阀7,所述第二进水管2上设置有第二循环泵8和第二流量阀9;

所述混水罐5的结构为:包括罐体51、隔板52、单向电磁阀53、第一温度传感器54和第二温度传感器55,所述隔板52设置在罐体51的中部,将罐体51的内部分隔成上、下两个腔室,所述第一进水管1和第二进水管2均与上腔室连通,所述第一回水管3和第二回水管4均与下腔室连通,所述单向电磁阀53设置在隔板52上,用于控制下腔室内的水流入上腔室,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54和第二温度传感器55均设置在罐体51内的上腔室侧壁上,且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54位于第一进水管1与混水罐5的连接处下侧,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55位于第二进水管2与混水罐5的连接处下侧,所述第二进水管2与混水罐5的连接处上侧设置有液位传感器56,所述第一循环泵6、第一流量阀7、第二循环泵8、第二流量阀9、第一温度传感器54、第二温度传感器55和液位传感器56均与控制模块57电连接,通过控制模块57调节第二进水管2内的水温。

所述控制模块57设置在换热站的控制室内。

所述第一回水管3和第二回水管4上均设置有循环泵10和流量阀11。

所述第一进水管1、第二进水管2、第一回水管3和第二回水管4上均设置有温度计12和压力表13。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循环泵6将主管道中的高温高压热水抽入第一进水管1,并经第一进水管1进入混水罐5的上腔室,此时混水罐5上腔室内的水为高温高压水,控制单向电磁阀53打开,使得混水罐5下腔室内的低压低温水进入上腔室,对上腔室内的水进行调温调压,当上腔室内的水温达到第二温度传感器55设定值时,第二循环泵8和第二流量阀9开始工作,将调压调温后的热水通过第二进水管2进入住户家庭,剩余的下腔室内的低温低压水经过第二回水管4进入主回水管中参与循环。

本实用新型中液位传感器56用于防止上腔室内的水位过高,当水位达到液位传感器56时,第二循环泵8和第二流量阀9开始工作,缓解上腔室内的水位,同时,减少第一进水管1内的流量,增大单向电磁阀53的流量,快速调节水温。

本实用新型新型中第一循环泵6、第二循环泵8和循环泵10均为变频水泵,通过调节频率,达到调节流量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利用混水罐将水温调好后,再通过泵将调好的温水供入家庭,使得进入家庭的水温恒定,确保家庭供暖稳定,安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