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回收供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01265发布日期:2020-08-11 20:56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热回收供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电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热回收供热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对网络的需求越来越大,网络信息数据的存储、计算、传递等需要数据中心的支持,数据中心内放置有大量的服务器及配套设施,为了避免数据中心内部温度过高而导致设备宕机,数据中心还需配套有散热系统。

在实现本公开构思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数据中心运行过程中,it设备产生的大量热量通过冷却系统散发到室外环境,而在气温常年偏低的高纬度区域,数据中心配套的办公、运维和宿舍等辅助建筑以及周边民用建筑在冬季却需要大量的热量来解决供热需求;目前建筑通常使用锅炉燃烧消耗大量煤炭、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供暖,燃烧产生大量的粉尘和酸性气体等排放物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热回收供热系统,用于室内的热量进行回收并将回收的热量用于供热,包括热源子系统和供热子系统,其中:所述热源子系统包括:冷却机组,包括热回收装置,所述热回收装置用于利用冷却流体对所述室内的空气进行冷却,并获取空气中的热量;热泵机组,用于利用所述冷却流体获取的热量输出预定温度的供热流体;所述供热子系统用于至少利用所述预定温度的供热流体进行供热。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冷却机组还包括循环风机和冷却装置;所述热回收装置、循环风机和冷却装置由所述冷却机组的室内回风侧至送风侧方向依次设置;在第一条件下,所述热回收装置和循环风机开启,利用所述热回收装置对室内空气进行冷却和热回收;在第二条件下,所述循环风机和冷却装置开启,利用所述冷却装置对室内空气进行冷却;其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处于预定的供热时间段内或者室外环境温度低于预定温度,所述第二条件包括处于预定的非供热时间段内或者室外环境温度不低于预定温度。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供热子系统包括供热站和换热站;所述供热站至少用于收集多个所述热泵机组输送的供热流体,并分配至所述换热站;所述换热站用于利用所述供热站输送的供热流体获得预定温度的终端循环流体,并将所述终端循环流体输送至相应的终端热用户进行供热。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供热站包括供热站热源设备,用于在所述热源子系统无法供热或者供热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开启,作为备用热源向所述换热站提供热量。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供热站还包括蓄热设备,用于在电网处于低谷供电时段内利用所述热泵机组或者所述供热站热源设备进行储热,并在电网处于尖峰供电时段内向所述换热站提供热量。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热回收供热系统至少具有热泵机组供热模式、供热站热源设备供热模式、蓄热设备供热模式和蓄热设备储热模式,其中:在所述热泵机组供热模式下,单独利用所述热泵机组向所述换热站提供热量;在所述供热站热源设备供热模式下,单独利用所述供热站热源设备向所述换热站提供热量;在所述蓄热设备供热模式下,单独利用所述蓄热设备向所述换热站提供热量;在所述蓄热设备储热模式下,所述热泵机组或者所述供热站热源设备将一部分热量提供给所述换热站,另一部分热量提供给所述蓄热设备,使所述蓄热设备进行储热。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的热回收供热系统还包括管网,所述管网包括:热泵机组热源侧供回水管道、热泵机组供热侧供回水管道、第二热源设备供回水管道、蓄热设备供热侧供回水管道、供回水总管道、换热站一次侧供回水管道、换热站二次侧供回水管道;所述热泵机组热源侧供回水管道连接所述冷却机组和热泵机组;所述热泵机组供热侧供回水管道连接所述热泵机组和所述供回水总管道,以及连接所述热泵机组和蓄热设备;所述供热站热源设备供回水管道连接所述供热站热源设备和所述供回水总管道,以及连接所述供热站热源设备和蓄热设备;所述蓄热设备供热侧供回水管道连接所述蓄热设备和所述供回水总管道;所述供回水总管道连接所述换热站一次侧供回水管道;所述换热站二次侧供回水管道连接所述换热站和终端用户。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冷却机组包括间接蒸发冷却机组。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空空换热器;所述空空换热器用于利用室外空气对室内空气进行冷却;所述冷却机组还包括补充冷却装置,所述补充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盘管,所述冷却盘管用于在所述空空换热器的换热能力不足时开启,对所述室内空气进行补充制冷。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针对每个所述热泵机组,设置一个或多个所述冷却机组;针对每个所述供热站,设置一个或多个所述热泵机组以及一个或多个所述换热站。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至少部分地解决地数据中心热量不能有效利用、以及供暖燃烧物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并因此可以实现将例如数据中心等设置有在工作中发热的设备的建筑物等室内空间中的余热回收用于供热,不仅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而且有效降低了冬季供暖对环境污染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可以应用热回收供热系统的示例性应用场景;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热回收供热系统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热源子系统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冷却机组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热回收供热系统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供热站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热泵机组独立供热模式下的供回水流动路径示意图;

图8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热源设备独立供热模式下的供回水流动路径示意图;

图9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蓄热设备独立供热模式下的供回水流动路径示意图;

图10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蓄热设备储热模式下的供回水流动路径示意图;

图1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蓄热设备储热模式下的供回水流动路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公开的概念。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并非意在限制本公开。在此使用的术语“包括”、“包含”等表明了所述特征、操作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操作或部件。

在此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除非另外定义。应注意,这里使用的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本说明书的上下文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刻板的方式来解释。

在使用类似于“a、b和c等中至少一个”这样的表述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应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该表述的含义来予以解释(例如,“具有a、b和c中至少一个的装置”应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b和c、和/或具有a、b、c的装置等)。在使用类似于“a、b或c等中至少一个”这样的表述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应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该表述的含义来予以解释(例如,“具有a、b或c中至少一个的装置”应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b和c、和/或具有a、b、c的装置等)。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回收供热系统,用于将室内的热量进行回收并将回收的热量用于供热,包括热源子系统和供热子系统,其中:所述热源子系统包括:冷却机组,包括热回收装置,所述热回收装置用于利用冷却流体对所述室内的空气进行冷却,并获取空气中的热量;热泵机组,用于利用所述冷却流体获取的热量输出预定温度的供热流体;所述供热子系统至少能够利用所述预定温度的供热流体进行供热。

本公开实施例的热回收供热系统,室内空气经过冷却机组进行循环冷却,在冷却机组中加设热量回收装置。这样,不仅可以实现空气的冷却,还能够将数据中心室内的余热进行回收,再利用热泵将吸收的低品位能源(low-gradeenergy)转换为高品位(high-gradeenergy)可以利用的能源,然后利用高品位能源来实现供暖,其中,能源的品位是指能源含有用成分的百分率,有用成分百分率越高则品味越高,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室内空气中的余热温度较低,能量较少,不易直接利用,称为低品位能源;经过热泵做功得到的供热流体的温度较高,能量较高,易被利用,称为高品位能源。本公开实施例的热回收供热系统实现了高效能的数据中心余热回收供热技术,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传统供暖方式对环境的污染。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可以应用热回收供热系统的示例性应用场景。需要注意的是,图1所示仅为可以应用本公开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的示例,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公开的技术内容,但并不意味着本公开实施例不可以用于其他设备、系统、环境或场景。

如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的热回收供热系统可以用于将例如数据中心110等建筑内的余热进行回收并将回收的热量用于周边建筑物120、建筑物130等的供热。此外,本公开实施例的热回收供热系统可以应用于任何设置有在工作中持续发热的设备的建筑物或房间等室内空间,例如数据中心、机房或高温生产车间等。

在数据中心运行过程中,it设备产生的大量热量通过冷却系统散发到室外环境,而在气温常年偏低的高纬度区域,数据中心配套的办公、运维和宿舍等辅助建筑以及周边民用建筑在冬季却需要大量的热量来解决供热的需求。目前通常使用锅炉燃烧消耗大量煤炭、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供暖,燃烧产生大量的粉尘和酸性气体等排放物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热回收供热系统对数据中心110内的余热进行回收,并利用回收的余热对周边的房间或建筑物进行供热,周边房间或建筑物包括数据中心所在建筑物中的其他房间,也包括数据中心所在建筑物周边的其他建筑物,还可以接入供热站,对距离较远的建筑物进行供暖。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而且能有效降低冬季供暖对环境污染。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回收供热系统,用于将室内的热量进行回收并将回收的热量用于供热。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热回收供热系统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如图2所示,热回收供热系统包括热源子系统200和供热子系统300。其中:热源子系统200包括冷却机组210和热泵机组220。其中,冷却机组210内置热回收装置211,热回收装置211用于利用冷却流体对数据中心110室内的空气进行冷却,并获取空气中的热量;热泵机组220用于利用冷却流体获取的热量得到预定温度的供热流体并输出;供热子系统300用于至少利用预定温度的供热流体进行供热。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热回收装置211例如可以是热回收盘管,热回收盘管连接至热泵机组220,热回收盘管的供回水接口分别接至热泵热源侧供回水管道402和401上。连接管路上还设置有循环水泵501,循环水泵501具体可以设置在热泵机组热源侧回水管路401上。在循环水泵501的作用下,由热泵机组220的热源侧221输送的温度较低的冷却循环水可以通过热泵机组热源侧供水管路402循环至热回收盘管。热回收盘管利用冷却循环水对机房室内空气进行全部或部分冷却并吸收空气中的余热,吸收热量后的温度较高的热循环水再经过热泵机组热源侧回水管路401回到热泵机组220的热源侧221。通过热泵机组220做功将热循环水携带的热量加以利用,将热量传输至热泵机组供热侧222的供热流体(例如可以是水)中,以在供热侧222得到预定温度的供热流体(例如可以是温度为80℃的热水)。

热泵机组的供热侧222通过热泵机组供热侧供水管路403和热泵机组供热侧回水管路404连接至供热子系统300。连接管路上设置有循环水泵502,循环水泵502具体设置在热泵机组供热侧回水管路404上。在循环水泵502的作用下,热泵机组220的供热侧222获得的预定温度的供热流体可以经过热泵机组供热侧供水管路403循环至供热子系统300。供热子系统300利用供热流体携带的热量对终端用户120进行供热,供热流体释放热量后被输送回热泵机组的供热侧222。

热泵机组热源侧221的供水温度可以是16℃,回水温度可以是21℃,以保障机组送风温度达到25℃;热泵机组供热侧222的供水温度可以是80℃,回水温度可以是40℃。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热源子系统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如图3所示,数据中心110内设置有多个机柜111以及配套设施,数据机房投入运行后,室内热回风温度可以保持在35℃~37℃,具备作为长期稳定热源的条件。利用循环风机将数据中心110室内的空气形成循环,在空气循环回路上设置冷却机组210,数据中心内设置有回风热通道112、热回风吊顶113、送风静压箱114、送风冷通道115和热回收设备间116。机柜111散发的热量随循环空气经过回风热通道112和热回风吊顶113进入冷却机组210中,经过冷却机组210中热回收装置211的冷却作用,得到冷却后的循环空气,同时热回收装置211吸收空气中携带的热量。冷却后的循环空气经过送风静压箱114和送风冷通道115输送至机柜111处,以对机柜111进行冷却。其中,冷却机组210的送风温度可以达到25℃及以下。热回收装置211吸收的热量经过热泵热源侧供回水管道402和401循环输送至热泵机组220的热源侧221。

针对一个数据中心110,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冷却机组210,针对一个热泵机组220也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冷却机组210。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数据中心110设置有不少于两个冷却机组210,该不少于两个冷却机组210回收的余热均传输至一个热泵机组220中。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数据中心室内空气经过冷却机组进行循环冷却,在冷却机组中加设热量回收装置,这样,对数据中心设置的现有冷却机组进行简单改进,即可将数据中心室内的余热进行回收,再利用热泵将吸收的低品位热能转换为高品位、可以利用的热能,然后利用高品位热能来实现供暖。实现了高效能的数据中心余热回收供热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传统供暖方式对环境的污染。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冷却机组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如图4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除了例如图2和图3所示的热回收装置211以外,冷却机组210还包括室内侧循环风机212和冷却装置213。本领域技术可以理解,由于热回收装置211同样具有冷却功能,所以为了与热回收装置211相区别,下文中将冷却装置213称作“第二冷却装置213”。

热回收装置211、室内侧循环风机212和第二冷却装置213沿冷却机组210的室内回风侧至送风侧方向依次设置。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在第一条件下,热回收装置211和循环风机212开启,利用热回收装置211对室内空气进行冷却和热回收;在第二条件下,循环风机212和第二冷却装置213开启,利用第二冷却装置213对室内空气进行冷却。其中,第一条件包括处于预定的供热时间段内或者室外温度低于预定温度,第二条件包括处于预定的非供热时间段内或者室外温度不低于预定温度。

例如,循环风机可以设置于冷却机组210内,用于使数据中心室内形成空气循环。冷却机组210接收高温空气的一侧为回风侧,经过冷却后排出的一侧为送风侧。热回收装置211可以设置在冷却机组中的室内空气回风侧,沿回风侧至送风侧可以依次设置热回收装置211、循环风机212和第二冷却装置213。

在冬季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开启制热模式,采用热回收工况运行,同时运行热回收装置211、循环风机212、热泵机组220及循环水泵501、502运行,利用热回收装置211和热泵机组220对室内空气进行冷却和热回收,并将回收的余热用于供暖。

在非冬季温度较高的情况下,第二冷却装置213和循环风机212工作,关停热回收装置211、热泵机组220及循环水泵501、502,并利用第二冷却装置213对室内空气进行冷却。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冬季需要供热的情况下,热回收供热系统利用热回收装置对室内空气进行冷却和热回收。在非冬季不需要供热的情况下,热回收装置和热泵关闭,热回收供热系统利用第二冷却装置对室内空气进行冷却。这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切换不同的运行模式,操作简单,且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好。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冷却机组210例如可以是间接蒸发冷却机组。在环境气温常年偏低的高纬度区域,间接蒸发冷却机组可以大幅降低数据中心空调系统的能耗。目前应用前景较为广泛。本公开实施例的热回收供热系统可以基于间接蒸发冷却机组对数据中心的余热进行回收供热,即在间接蒸发冷却机组中加设热回收装置,能够进一步降低数据中心的整体运行能耗。

第二冷却装置213包括空空换热器2131,用于利用室外空气对室内空气进行冷却。第二冷却装置213还可以包括室外侧排风风机2132和室外侧进风格栅2133,在室外侧排风风机2132的作用下,数据中心室内循环空气通过室外侧进风格栅2133进入空空换热器2131,室内侧空气在空空换热器2131内与室外侧空气进行换热,以实现对室内侧空气的冷却(达到室内侧送风温度25℃)。

冷却机组210还可以包括补充冷却装置214。当室外环境温度偏高,第二冷却装置213的换热能力不足时,例如第二冷却装置213的换热能力无法保障室内送风温度达到25℃时,可以开启补充冷却装置214对室内空气进行补充制冷,确保送风温度达到25℃,补充冷却装置214例如可以是dx(机械制冷)冷却盘管。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热回收供热系统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如图5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供热子系统300包括供热站310和换热站320。供热站310至少收集多个热泵机组220输送的供热流体,并分配至换热站320。换热站320利用供热站310输送的供热流体获得预定温度的终端循环流体,并将终端循环流体输送至相应的终端用户120进行供热。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针对每个供热站310,设置一个或多个热泵机组220以及一个或多个换热站320。

例如,供热站310可以部署在数据中心园区内。供热站310可与若干热源子系统200相适配,以便利用多个热源子系统200为供热站310输送热源。同时,供热站310可以与多个用户换热站320相适配,以便为多个终端用户120进行供热。

热源子系统200负责数据中心内的余热回收,作为供热系统的热源部分。

供热站310负责收集多个热源子系统200的热量,供热站310连接至多个热泵机组220收集热量,并根据负荷需求及环境控制系统运行,将热量(例如由热水携带的热量)分配到用户换热站320。

换热站320作为供热系统的控制分配部分,负责根据终端用户120的实际需求,生产不同温度的终端循环流体(例如可以是温度为60℃或75℃的热水)输送至终端用户120,终端用户120是供热系统的热量消耗部分。换热站320设置有换热器321,换热器321的一次侧供回水管道431和432连接至供热站310,换热器321的二次侧供回水管道433和434连接至终端用户120。供热站310收集的预定温度的供热流体经过换热器321的一次侧供水管道431进入换热器321的一侧,换热站320利用该侧的供热流体换热得到另一侧的预定温度的终端循环流体,并通过二次侧供水管道433将终端循环流体输送至相应的终端用户120进行供热。

一次侧供回水管道431上设置有三通阀门621。可以根据终端热用户的负荷需求情况,控制电动三通阀门621的开度,调节进入换热器321的供水量。富余供水量将通过旁通管435直接回到换热器的一次侧回水管道432,以此调节供热站310的供热输出。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热源子系统200可以连接至供热站310,将热量应用于距离较远的建筑物,供热站连接换热站,可以根据终端热用户的实际需求,生产不同温度的热水输送至终端热用户120。

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供热站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如图6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供热站310可以包括供热站热源设备311,用于在热源子系统200无法供热或者供热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开启,作为备用热源向换热站320提供热量。供热站热源设备311例如可以是电热锅炉,作为备用热源补充供热。本领域技术可以理解,由于热源子系统200均同样具有热源的功能,所以为了与热源子系统200相区别,下文中将供热站热源设备311称作“第二热源设备311”。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供热站还可以包括蓄热设备312,用于在电网处于低谷供电时段内利用所述热泵机组220或者第二热源设备311进行储热,并在电网处于尖峰供电时段内向换热站320提供热量。储热设备312例如可以是蓄热罐,可以储存热水,调节供热系统的运行。

供热站310还可以包括循环水泵(511/512)和电动阀门(611-617)。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热回收供热系统可以设置有以下运行模式:

a.热泵机组独立供热模式;

b.第二热源设备独立供热模式;

c.蓄热设备独立供热模式;

d.蓄热设备储热模式。

其中:在热泵机组供热模式下,单独利用热泵机组220向换热站320提供热量;在第二热源设备供热模式下,单独利用第二热源设备311向换热站320提供热量;在蓄热设备供热模式下,单独利用蓄热设备312向换热站320提供热量;在蓄热设备储热模式下,热泵机组220或者第二热源设备311将一部分热量提供给换热站320,另一部分热量提供给蓄热设备312,使蓄热设备312进行储热。

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热泵机组独立供热模式下的供回水流动路径示意图。

如图7所示,在热泵机组独立供热模式下,供热站310中的流体流动路径如供热站中的粗线所示。在这种情况下,供热站310可以收集多个热泵机组220后直接将热水输送至换热站320。

当数据中心110处于业务稳定运行,热泵机组220能够提供稳定热源条件下,可以运行热泵机组独立供热模式a。该运行模式下,数据中心内冷却机组210和热泵机组220启动工作,热泵机组热源循环水泵501及供热循环水泵502运行,电动阀门611打开,其它电动阀门切断,热泵机组供热侧供回水管道403、411和404与输送至用户换热站320的供热管网供回水总管417和418。

在热泵机组独立供热模式下,供热站内的供水路径为:热泵机组输出的热水经过热泵机组供热侧供水管道403和411,接入供水总管417,而后进入换热站320。热水在换热站320经过换热散发热量后变为冷水,由换热站输送回热泵机组220,供热站内的回水路径为:换热站输出的冷水经过回水总管418和热泵机组供热侧回水管道404回到热泵机组220。其中,冷水仅是相对于换热器前的热水而言温度变低,并不是指温度很低的水。

图8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热源设备独立供热模式的供回水流动路径示意图。

如图8所示,当数据中心110处于业务初期运行,热泵机组220无法提供稳定热源或热泵机组220故障维修条件下,可以开启第二热源设备独立供热模式b。在第二热源设备独立供热模式下,供热站中的流体流动路径如供热站中的粗线所示。该运行模式下,数据中心内冷却机组210、热泵机组220、热泵机组热源循环水泵501及供热循环水泵502停止运行,第二热源设备311和第二热源设备供热循环水泵511启动运行,电动阀门613和616打开,其它电动阀门切断,第二热源设备供回水管道(413和415/414和416)分别与供热管网供回水总管417和418连通,由第二热源设备311独立向用户换热站320供热。

在第二热源设备独立供热模式下,供热站内的供水路径为:第二热源设备311输出的热水经过第二热源设备供水管道413和415,接入供水总管417内,而后通过供水总管417进入换热站320。供热站内的回水路径为:换热站320输出的冷水经过回水总管418和第二热源设备回水管道416和414回到第二热源设备311。

图9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蓄热设备独立供热模式的供回水流动路径示意图。

如图9所示,当用户换热站320处于热负荷很小或电网处于尖峰供电时段条件下,开启蓄热设备独立供热模式c。在蓄热设备独立供热模式下,供热站中的流体流动路径如供热站中的粗线所示。该运行模式下,冷却机组210、热泵机组220、热泵机组热源循环水泵501、供热循环水泵502、第二热源设备311和第二热源设备供热循环水泵511停止运行,蓄热设备供热循环水泵512启动运行,电动阀门617打开,其它电动阀门切断,蓄热设备供热侧供回水管道419和420与供热管网供回水总管417和418连通,由蓄热设备312独立向用户换热站320供热。

在蓄热设备独立供热模式下,供热站内的供水路径为:蓄热设备312输出的热水经过蓄热设备供热侧供水管道419和供水总管417进入换热站320。回水路径为:换热站输出的冷水经过回水总管418和蓄热设备供热侧回水管道420回到蓄热设备312。

当处于电网低谷供电时段,可开启蓄热设备储热模式d,该运行模式可在热泵机组独立供热工况或第二热源设备独立供热工况下启动。

图10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蓄热设备储热模式的供回水流动路径示意图。

如图10所示,如在热泵机组独立供热工况下开启蓄热设备储热模式,原热泵机组独立供热模式下的设备、水泵及阀门均保持原状态,再打开电动阀门612、614、615和616。热泵机组供热侧供水管403内的热水一部分通过管道411接入供水总管417向换热站320供热;另一部分热水通过管道412和管道413的部分管路向蓄热设备供水。蓄热设备回水通过管道414的部分管路、管道416接入供热管网回水总管418,实现热泵机组220对蓄热设备312的储热,以及对换热站的供热。

图1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蓄热设备储热模式的供回水流动路径示意图。

如图11所示,如在第二热源设备独立供热工况下开启蓄热设备储热模式,原第二热源设备独立供热工况下的设备、水泵及阀门均保持原状态,再打开电动阀门614和615。第二热源设备供水管413内的热水一部分通过管道415接入供水总管417;另一部分向蓄热设备312供水。蓄热罐回水接入第二热源设备回水管414,实现第二热源设备对蓄热蓄热设备312的储热,以及对换热站的供热。

如图6至图11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热回收供热系统还包括管网,管网包括:热泵机组热源侧供回水管道402和401、热泵机组供热侧供回水管道403-411和404、第二热源设备供回水管道413-415和414-416、蓄热设备供热侧供回水管道419和420、供回水总管道417和418、换热站一次侧供回水管道431和432、换热站二次侧供回水管道433和434。

热泵机组热源侧供回水管道402和401连接冷却机组210和热泵机组220。

热泵机组供热侧供回水管道403-411和404连接热泵机组220和供回水总管道417和418,以及连接热泵机组220和蓄热设备312。

第二热源设备供回水管道413-415和414-416连接第二热源设备311和供回水总管道417和418,以及连接第二热源设备311和蓄热设备312。

蓄热设备供热侧供回水管道419和420连接蓄热设备312和供回水总管道417和418。

供回水总管道417和418连接换热站一次侧供回水管道431和432;换热站二次侧供回水管道433和434连接换热站320和终端用户。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热泵机组热源侧供水温度为16℃,回水温度为21℃;热泵机组供热侧供水温度为80℃,回水温度为40℃;第二热源设备供水温度为80℃,回水温度为40℃;蓄热设备供热侧供水温度为80℃,回水温度为40℃。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进行多种组合或/或结合,即使这样的组合或结合没有明确记载于本公开中。特别地,在不脱离本公开精神和教导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进行多种组合和/或结合。所有这些组合和/或结合均落入本公开的范围。

以上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并非为了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尽管在以上分别描述了各实施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各个实施例中的措施不能有利地结合使用。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做出多种替代和修改,这些替代和修改都应落在本公开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