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尿液清理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32346发布日期:2019-07-10 10:21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成式尿液清理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睡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式尿液清理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小儿在熟睡时不自主地排尿。一般至4岁时仅20%有遗尿,10岁时5%有遗尿,有少数患者遗尿症状持续到成年期。没有明显尿路或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者称为原发性遗尿,占70%~80%。继发于下尿路梗阻、膀胱炎、神经源性膀胱(神经病变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等疾患者称为继发性遗尿。患儿除夜间尿床外,日间常有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尿流细等症状。

国外有关专家通过系统的跟踪调查研究,发现尿床自愈晚的孩子平均智商低于正常儿童,在身体发育方面比正常儿童迟缓,长大后身高、体重平均低于正常人,容易出现泌尿、生殖等诸多心理生理问题,且多数具有一定的心理障碍如自卑、内疚、胆怯、紧张等。对于孩子尿床,清洗床上的床垫、衣物比较麻烦,而且对于比较尿频的小朋友,经常清洗床上用品也不太现实。

由此可见,提供一种集成式尿液清理烘干装置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集成式尿液清理烘干装置,方便快捷地处理清洗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集成式尿液清理烘干装置,包括床体框架、位于床体框架下方的至少一个清理烘干器、驱动所述清理烘干器的驱动组件、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处理器的驱动组件与清理烘干器,所述床体框架还具有若干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清理烘干器安装于所述床体框架的下方,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床体框架的上方,当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到湿度时,所述清理烘干器运动至相应位置并进行清理烘干。

进一步的,所述清理烘干器包括水箱、通过大导管连接至水箱的漏斗形收集器,所述漏斗形收集器收集的尿液经过大导管流至所述水箱中。

进一步的,所述床体框架在安装所述每个温湿度传感器的位置均有一出口,所述出口贯通所述床体框架的上下表面,所述清理烘干器在所述出口处收集所述尿液。

进一步的,所述清理烘干器还具有安装于水箱中的微型气泵、安装于所述大导管中的小导管,所述小导管一端延伸出大导管并连接至所述微型气泵,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漏斗形收集器中,所述微型气泵将水箱中的液体通过小导管喷至需要清洗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水箱包括防水隔板,所述防水隔板将水箱分成污水处理区与净水区,所述防水隔板具有双向电磁阀,所述微型气泵连接至双向电磁阀后再连接至小导管,所述双向电磁阀选择将所述污水处理区中的液体或者净水区中的液体导通至小导管,微型气泵将所述处理区中的液体或者净水区中的液体喷至所需要清洗的位置。

进一步的,在所述大导管的自由端通道中安装有过滤器,尿液从所述漏斗收集器进入大导管,再经过过滤器,最后流至所述水箱中。

进一步的,所述漏斗形收集器安装有加热片、若干出水管,所述加热片安装于若干所述出水管之间,所述小导管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水箱,一端连接至所述出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清理烘干器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水箱上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自由端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在所述支撑杆中自转。

进一步的,所述床体框架包括若干床体框架单元,所述床体框架单元包括相互连接形成的支架、位于所述支架上表面的引流槽、位于所述支架下表面的导轨、所述出口位于所述两个支架的交汇处,所述尿液从所述引流槽进入所述出口,所述滚轮安装于所述导轨中并在导轨中滑动,所述支架的高度自中心向两端逐渐降低,使得尿液在重力作用下流向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连接于电机的转轴、套设于所述转轴上的若干绕绳套环、位于所述绕绳套环与所述转轴之间的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的外周一圈具有若干的挡片与位于所述绕绳套环内周一圈并可做90度旋转的转动件相互配合,所述转动件上具有与所述挡片形状吻合的缺口,当所述转轴在电机作用下旋转时,所述绕绳套环随着所述电机同步旋转,当所述转动件旋转至所述转轴平行方向时,所述转动件与所述挡片脱离配合,所述绕绳套环不能跟随电机同步旋转;当所述转动件旋转至所述转轴垂直方向时,所述转动件与所述挡片配合,所述绕绳套环跟随电机做同步旋转运动,所述滚轮带动所述清理烘干器在所述床体框架的底部先在竖直方向运动,然后在所述水平方向运动,最后到达指定位置。

再者,本发明中的集成式尿液清理烘干装置有效清洗被尿湿的床垫,有针对性地对尿湿的部分做清洗,不用因为小孩尿床对整个床垫做清洗,简单快捷。

【附图说明】

图1(a)床体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b)床体框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清理烘干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3,给出了本发明中集成式尿液清理烘干装置包括床体框架1、位于床体框架1下方的清理烘干器3、控制清理烘干器的控制处理器4。所述床体框架1包括若干床体框架单元2,所述床体框架单元2包括相互连接形成的支架201、202、位于支架上表面的引流槽(未图示)、位于支架下表面的导轨(未图示),所述支架的高度自中心向两端逐渐降低,每个床体框架单元的两个支架交汇处具有一个出口204、在出口处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203。当有尿液时,尿液由于支架的高度自中心向两端逐渐降低,尿液沿着引流槽流向出口204。所述出口贯通所述床体框架的上下表面。

控制处理器4包括开关401、清理键402、定时键403及位于其内部的控制芯片(未图示)。控制处理器4电性连接于驱动组件5与清理烘干器3。操作开关401控制集成式尿液清理烘干装置的开启与关闭,定时键403用于设定清理时长,在设定好清理时间后,再开启清理键402进行清理。

清理烘干器3包括水箱303、将水箱303中液体分隔开的防水隔板312、安装于防水隔板下方的双向电磁阀311、通过大导管305连接于水箱303的漏斗形收集器306、位于大导管305自由端的过滤器302、位于所述漏斗形收集器306中的若干出水管307、位于大导管中并延伸至水箱中的小导管304。小导管连接至所述出水管307。防水隔板312将水箱303中液体分为污水处理区与净水区,大导管305连接于污水区,小导管304延伸出大导管305并连接于双向电磁阀311。双向电磁阀311可控制是选择净水区还是污水处理区的液体通向小导管304。在污水处理区与净水区底部均有一根进水管(未标示)连接至双向电磁阀311。清理烘干器3还具有安装于净水区的微型气泵301,微型气泵301与所述双向电磁阀311连通。当双向电磁阀311与污水处理区连通时,在微型气泵301的作用下,污水处理区的液体从进水管再通过小导管喷至指定区域,当双向电磁阀311与净水区连通时,在微型气泵301的作用下,净水区的液体通过小导管喷至指定区域。所述清理烘干器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水箱303上的支撑杆309、连接于所述支撑杆309另一端的滚轮310。滚轮310在支撑杆309中可自转。出水管307的自由端具有出水口308。漏斗形收集器安装有加热片313,所述加热片313安装于若干出水口308之间,使加热片更接近于潮湿的位置,便于更快实现烘干作用。滚轮310通过两端连接于所述支撑杆309的转轴(未图示)连接于所述支撑杆309上,所述滚轮310套设于所述转轴并可绕着转轴做自转。也可以选择其他的连接方式,将所述滚轮连接于所述支撑杆309,依靠磁力将所述滚轮连接于所述支撑杆309,其他的连接方式也可以被采用,只要能将滚轮连接于支撑杆,而滚轮在支撑杆一端可实现自转的连接方式都可以被采用。

驱动组件5包括电机501、连接于电机的转轴502、套设于所述转轴502上的若干绕绳套环505、位于所述绕绳套环505与所述转轴502之间的连接环507,所述连接环507与所述转轴50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507的外周一圈具有若干的挡片509与位于所述绕绳套环505内周一圈的转动件506相互配合,所述转动件506上具有与所述挡片509形状吻合的缺口。所述绕绳套环505的转动件在舵机作用下可做90度旋转,当所述转动件旋转至所述转轴平行方向时,所述转动件与所述挡片脱离配合,所述绕绳套环不能跟随电机同步旋转;当所述转动件旋转至所述转轴垂直方向时,所述转动件与所述挡片配合,所述绕绳套环跟随电机做同步旋转运动。所述驱动组件5还具有若干的导向轮504,所述导向轮504分为4行8列排布。所述绕绳套环505与所述滚轮310之间连接有尼龙绳503,其中绕绳套环在图3中从左往右排序依次为1号、2号、3号、4号、5号、6号、7号、8号、9号、10号、11号绕绳套环。绕绳套环通过旋转实现对尼龙绳进行收线与放线。所述绕绳套环505具有11个,位于转轴中间位置有3个,位于转轴两边分别有4个。每排导向轮分别对应位于转轴两边的两个绕绳套环,每排导向轮504两端分别有一根尼龙绳的一端连接于对应的绕绳套环,尼龙绳的另一端连接于滚轮310。每排导向轮的两根尼龙绳分别连接于所述绕绳套环后,并分别绕过每排导向轮中的前4个或后4个再连接于所述滚轮。转轴中间的其中2个绕绳套环(即5号、7号绕绳套环)分别绕过最上面一排的第4个、第5个导向轮后再连接于所述滚轮310。最中间的一个绕绳套环(即6号绕绳套环)通过尼龙绳直接连接于所述滚轮。其中,中间3个绕绳套环(即5号、6号、7号绕绳套环)用于调节滚轮的在竖直方向的位置,左右两端的绕绳套环(即1号、2号、3号、4号、8号、9号、10号、11号绕绳套环)用于调节滚轮在水平方向的位置。1号、2号、3号、4号、6号绕绳套环顺时针方向绕线,5号、7号、8号、9号、10号、11号绕绳套环逆时针方向绕线。当需要往上调节滚轮的位置时,5号、7号绕绳套环的转动件在舵机作用下转动90度并与挡片配合,使得电机逆时针旋转时,5号、7号绕绳套环跟随电机逆时针旋转,5号、7号绕绳套环在电机作用下收线,然后6号绕绳套环在滚轮的牵引下自动放线;复位时,6号绕绳套环的转动件旋转90度并与挡片配合,使得电机顺时针旋转时,6号绕绳套环跟随电机顺时针旋转,6号绕绳套环在电机作用下收线,然后5号、7号绕绳套环在滚轮的牵引下自动放线。滚轮需要向左运动时,如运动到图3中同排的左侧,4号绕绳套环的转动件旋转90度并与挡片配合,使得电机顺时针旋转时,4号绕绳套环跟随电机顺时针旋转,4号绕绳套环在电机作用下收线,然后8号、9号、10号、11号绕绳套环在滚轮牵引作用下自动放线;复位时,8号、9号、10号、11号绕绳套环的转动件在舵机作用下转动90度并与挡片配合,使得电机逆时针旋转,8号、9号、10号、11号绕绳套环跟随电机做逆时针旋转,8号、9号、10号、11号绕绳套环在电机作用下收线,然后4号绕绳套环在滚轮牵引作用下自动放线。以此类推,当需要调节滚轮的位置时,先调节竖直方向的位置,再调节水平方向的位置。而且可根据需要适当地增减导向轮的数量。由于在移动时,每排中绕绳套环需要收线的长度不同,所以电机在实现绕线时并不是对绕绳套环同时作用的,需要根据收线的长度依次触发舵机作用,例如在上述的滚轮向左运动复位时,8号、9号、10号、11号绕绳套环收线的长度依次变长,所以舵机作用依次触发的先后顺序依次为11号、10号、9号绕绳套环,这样才能使得滚轮完全复位。

滚轮310在所述支架下表面的导轨中运动,滚轮大部分外表面被包覆于所述导轨中,这样滚轮就不能从导轨中脱落。滚轮连接于所述支撑杆309,这样清理烘干器3便能连接于所述床体框架1上。清理烘干器3的数量至少为1,可根据需要调整清理烘干器3的数量。床体框架镂空处有防水耐热纤维交织。相对应的,滚轮需要调节时,先调节滚轮在床体框架的竖直方向的位置,后来再调节在床体框架的水平方向的位置。

将温湿度传感器编号,该编号与温湿度传感器位置一一对应。当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到湿度超过对应的阈值1时,清理烘干器3在电机带动下运行在床体框架单元的导轨上运动,先移动在床体框架竖直方向位置,然后再移动在床体框架单元在水平方向的位置,最终找到对应温湿度传感器的位置。此时,尿液沿着引流槽流至出口并流入漏斗形收集器306,沿着大导管305,经过过滤器302,过滤后的液体流入水箱的污水处理区。经过5分钟后,加热模式启动,加热片313升温,当温湿度传感器203检测到温度超过设定阈值2,加热片暂停工作1min,待温度冷却,当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到湿度超过设定阈值3,加热片313继续工作,直至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低于阈值3。控制芯片记录该温湿度传感器的编号与位置,清理烘干器在电机的带动下回到初始位置。加热片暂停1分钟待温度冷却是怕温度太高烫伤床上的人。

当清理按键被按下,控制芯片查询历史记录编号与位置,如果没有历史记录编号与位置,则不工作,且指示灯显示绿灯。当检测到历史记录编号与位置,清理烘干器3在电机带动下先在竖直方向运动,再在水平方向运动,最终到达记录的温湿度传感器的位置。微型气泵301工作,将水箱的污水处理区中液体经过小导管喷至指定位置。污水处理区可提前添加适量的清洁剂,清洁剂跟随液体一并喷至指定位置,到达设定时间后,微型气泵停止喷水,清洁水流经过漏斗形收集器,沿着大导管流入过滤器302,经过过滤的液体流入水箱的污水处理区。一定时间后,双向电磁阀导通净水区的液体,微型气泵将净水区中的液体喷至指定位置,达到一定时间后,启动加热模式,加热片升温,当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超过设定阈值2时,加热片暂停工作1min,待温度冷却,当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到湿度超过设定阈值3,加热片继续工作,直至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到湿度低于阈值3。控制芯片清除该记录编号,清理烘干器在电机带动下回到初始位置。

湿度阈值1大于湿度阈值3的,在清理时,清理烘干器会烘得更干一点,避免床上有其他的被弄湿的衣物、被褥再浸湿指定位置。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