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风板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43778发布日期:2019-06-11 21:30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导风板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空调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导风板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当前无风感空调器主要通过在导风板上设置微孔,通过对气流进行降压增速,使多股气流从微孔喷出,在出风口区域形成多处高速扰动源,达到出风口气流与环境气流的快速混合,降低空调出风距离,同时保持足够的制冷能力。由于现有微孔导风板的风阻较大,在风量较大时,受到导风板自身的限制,气流难以迅速从导风板流出,这就对空调器在大空间下的使用造成一定限制,将难以快速达到无风感要求。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导风板,旨在解决现有导风板无风感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包括:扰流件,所述扰流件包括呈层间排布的至少两个扰流层,所述扰流层包括至少一个扰流排,所述扰流排包括多个间隔排布的扰流柱;层间相邻的两扰流排中,其中一扰流排的多个扰流柱与另一扰流排的多个扰流柱在层间排布方向上呈错开设置;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扰流排中的多个扰流柱;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至少两个扰流层。在一实施例中,相邻的两扰流层中,其中一层扰流柱与另一层扰流柱在层间间隔排布方向上呈错开设置。在一实施例中,同一所述扰流层包括多个在所述扰流柱的延伸方向上排布的扰流排,同一扰流层的相邻的两所述扰流排中,其中一排扰流柱与另一排扰流柱同轴设置或者相互交错。在一实施例中,层间相邻的两所述扰流排之间存在间距,该间距不大于同排所述扰流柱之间的间距。在一实施例中,层间相邻的两所述扰流排中,其中一排扰流柱至少部分伸入另一排扰流柱的间隙中。在一实施例中,同一所述扰流排中,扰流柱的等效直径不小于扰流柱的高度。在一实施例中,同一所述扰流排中,扰流柱之间的间隙为不大于扰流柱的等效直径。在一实施例中,层间相邻的两扰流排之间存在间距,其中一扰流排中相邻两扰流柱之间的中线,与另一扰流排中靠近该中线的扰流柱之间的间隙为不大于扰流柱的等效半径。在一实施例中,位于所述导风板外层的扰流层呈网格装设置。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扰流柱为方形柱体、椭圆柱体、菱形柱体、三角柱体、半圆柱体、圆锥体、圆台、横截面呈水滴形的柱体或者圆柱体中的至少一种。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形柱体横截面的最小边长为a1,1mm≤a1≤3mm;所述椭圆柱体的直径为a2,1mm≤a2≤3mm,所述菱形柱体横截面的短对角线长度为a3,1mm≤a3≤3mm,所述三角形柱体横截面的边长为a4,1mm≤a4≤3mm;所述半圆柱体的直径为a5,1mm≤a5≤3mm;所述圆锥体的底面直径为a6,1mm≤a6≤3mm;所述圆台的最大底面直径为a7,1mm≤a7≤3mm;所述横截面呈水滴形的柱体的宽度为a8,1mm≤a8≤3mm;所述圆柱体的直径为a9,1mm≤a9≤3mm。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栅条,所述栅条沿同排所述扰流柱的排布方向延伸。在一实施例中,相邻的两所述扰流排由所述栅条分隔形成。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边框,所述扰流件设置于所述边框内,所述至少两个扰流层连接所述边框。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扰流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可拆卸连接。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扰流柱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扰流柱可拆卸连接。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出风口,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包括扰流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扰流件包括呈层间排布的至少两个扰流层,所述扰流层包括至少一个扰流排,所述扰流排包括多个间隔排布的扰流柱;层间相邻的两扰流排中,其中一扰流排的多个扰流柱与另一扰流排的多个扰流柱在层间排布方向上呈错开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扰流排中的多个扰流柱;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至少两个扰流层;所述导风板安装于所述出风口。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风板与所述外壳可拆卸连接、转动连接或者滑动连接。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为壁挂式空调器、落地式空调器、天花机、窗机或移动空调。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导风板设置呈至少两个扰流层,并且,层间相相邻的两层扰流柱是相互错开的,当气流从导风板的一侧穿过第一个扰流层时,每个扰流柱形成一对涡街,然后继续向前方传播,当再次经过第二扰流层后,使得旋涡的尺寸和强度再次被增强,经过多次增强的旋涡进入室内后将具有很强的扰动能力,从而可以快速与室内空气的掺混,实现较理想的无风感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导风板一实施例在空调器中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导风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导风板a处放大图;图4为图1中导风板沿i-i线的剖视图;图5为图4中导风板b处放大图;图6为图2中扰流柱排布结构俯视图;图7为图2中导风板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导风板局部放大图;图9为图7中导风板俯视剖面图;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导风板中扰流柱排布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导风板中扰流柱排布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导风板中扰流柱排布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导风板中扰流柱排布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发明导风板中扰流柱的截面图;图15为本发明导风板中扰流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导风板10扰流柱11第一连接件12第二连接件13扰流层w扰流排p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导风板、包含有该导风板的空调器,该空调器可以为壁挂式空调器、落地式空调器、天花机、窗机或移动空调等。下述内容以壁挂式空调器为具体实施例进行介绍。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提出一种导风板10,用于安装在空调器的出风口,所述导风板10在所述出风口的安装方式可以是转动连接,当用户需要无风感功能时,保持导风板10遮盖出风口即可,当用户不需要无风感功能时,可以通过空调器控制导风板10翻转,而实现导风功能。导风板10在出风口的安装方式还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例如卡扣连接、磁吸连接、螺接等,当用户需要无风感功能时,将导风板10安装在出风口处,当用户不需要无风感功能时,用户将导风板10拆卸即可。导风板10在所述出风口的安装方式还可以是滑动连接,当用户需要无风感功能时,保持导风板10遮挡出风口即可,当用户不需要无风感功能时,可以通过空调器控制导风板10滑动,例如,对于壁挂式空调器而言,可以是控制导风板10向上滑动,或者向下滑动,从而将出风口漏出。下述内容将对导风板10的具体结构进行阐述。导风板10包括扰流件(图中未标示)、第一连接件12和第二连接件13。所述扰流件包括呈层间排布的至少两个扰流层w(请参阅图4和图5),所述扰流层w包括至少一个扰流排p(请参阅图2和图3),所述扰流排p包括多个间隔排布的扰流柱11;层间相邻的两扰流排p中,其中一扰流排p的多个扰流柱11与另一扰流排p的多个扰流柱11在层间排布方向上呈错开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12连接所述扰流排p中的多个扰流柱11,所述第二连接件13连接所述至少两个扰流层w。在此,导风板10通常是长方形结构,导风板10具有长边和短边,以导风板10的长边延伸方向为x方向,短边延伸方向为y方向,厚度方向为z方向。多个扰流层w是在z方向排布的,扰流层w的数量可以是2层、3层或4层,当然,请参阅图6,扰流层w设置的层数可以更多,在此,综合考虑到导风板10的自身体积、成本及无风感效果,扰流层w的层数在2至4层较佳。请参阅图7和图8,对于单个扰流层w而言,其包括一个以上扰流排p(箭头所指的一整排),扰流排p是由多个扰流柱11间隔排布形成的,同一个扰流排p中,相邻的两扰流柱11是平行或者大致平行设置的(例如相邻两扰流柱11的夹角小于10°)。扰流排p可以是沿着x方向延伸的,也可以是沿着y方向延伸的。例如,如果扰流排p沿着x方向延伸,多个扰流排p沿着y方向排布;如果扰流排p沿着y方向延伸,多个扰流排p沿着x方向排布。对于扰流排p中的扰流柱11,扰流柱11自身的延伸方向可以是沿着x方向延伸(请参阅图10和图12),也可以是沿着y方向延伸(请参阅图11),当然,扰流柱11的延伸方向不限于x方向和y方向,只要扰流柱11的延伸方向同x和y确定的α平面大致平行即可(请参阅图13)。对于层间相邻的两扰流排p中,两排扰流柱11是相互错开的。也就是两扰流排p中的扰流柱11在α平面的投影是相互交错的。例如,其中一扰流排p中的每个扰流柱11在α平面的投影编号均为甲,另一扰流排p中的每个扰流柱11在α平面的投影编号均为乙,在α平面上,二者是以甲乙甲乙甲乙…甲乙的方式排布的。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两排扰流柱11是相互错开的实施例具体可以有如下三种情况:第一:每个扰流层w可以只有一个扰流排p,层间相邻的两排扰流柱11是相互错开的。第二:每个扰流层w包括多个扰流排p,只有一排扰流柱11与另一排绕流柱相互错开的,对于这种情形,定义其中一扰流层w中部设置有一个扰流排p1,另一扰流层w中部设置有一个扰流排p2,扰流排p1与扰流排p2错开设置,空调出风口中部气流较大,扰流排p1与扰流排p2的这种设置,可以借助出风口中部气流流速大的特点,将气流吹得更远,也就是由导风板10中部吹出的气流卡门涡街效应较强,由导风板10中部周围吹出的气流卡门涡街效应稍弱。第三:每个扰流层w包括多个扰流排p,其中一扰流层w的所有扰流柱11与另一层扰流层w的所有扰流柱11都是相互错开的,如此,这个导风板10的出风时,卡门涡街效应均较佳,下述实施例也将在此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介绍。另外,每个扰流排p中的扰流柱是通过第一连接件12连接的,以保证扰流柱11安装的稳定性,第一连接件12的具体实施方式有多种,例如第一连接件12呈条状,同排的扰流柱11均连接第一连接件12,第一连接12件可以设置在同一扰流排p的表面,也可以是将穿插多个所述扰流柱11,从而将多个扰流柱11串接。第二连接件13是将多个扰流层w连接的,具体连接方式如下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直接连接的方式:第二连接件13连接层间相邻的两扰流柱11;间接连接的方式:第二连接件13连接层间相邻的两第一连接件12,或者第二连接件13一端连接第一连接件12,另一端连接扰流柱11。第二连接件13的具体实施方式也有多种,例如:①、第二连接件13沿z方向延伸的连接柱,该连接柱将相邻的两扰流层w连接。再例如:②、第二连接件13可以是安装板,该安装板可以是与β平面平行,也可以是与γ平面平行(β平面由x方向和z方向确定的平面,γ平面是有y方向和z方向确定的平面),多个扰流层w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当然,安装板也可以不与β平面平行,也可以不与γ平面平行,只要安装板沿z方向延伸,能够将多个扰流层w连接即可。又例如:③、第二连接件13还可以是卡扣,也就是其中一第一连接件12上设置有该卡扣,另一第一连接件12上设置有卡槽,二者通过卡扣和卡槽的方式相互配合。又例如:④、第二连接件13还可以是粘胶,两第一连接件12通过粘接的方式配合。又例如:⑤、第二连接件是磁吸件,也就是其中一第一连接件12上设置有磁铁,另一第一连接件12上设置有磁铁或铁片。又例如,第二连接件13是槽轨结构,也就是其中一第一连接件12上设置有滑轨,另一第一连接件12上设置有滑槽,两扰流层通过槽轨配合,从而可以实现滑动拆卸。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导风板10设置呈至少两个扰流层w,并且,层间相相邻的两层扰流柱11是相互错开的,当气流从导风板10的一侧穿过第一个扰流层w时,每个扰流柱11形成一对涡街,然后继续向前方传播,当再次经过第二扰流层w后,使得旋涡的尺寸和强度再次被增强,经过多次增强的旋涡进入室内后将具有很强的扰动能力,从而可以快速与室内空气的掺混,实现较理想的无风感效果。上一实施例中,同一扰流层w中的多个扰流排p可以是有规律排布的,也可以没有规律排布。例如,单个扰流排p是沿x方向逐个排布的,也可以是单个扰流排p在y方向逐个排布的(请参阅图10、图11和图12)。在本实施例中,同一所述扰流层w包括多个在所述扰流柱11的延伸方向上排布的扰流排p,同一扰流层w的相邻的两所述扰流排p中,其中一排扰流柱11与另一排扰流柱11同轴设置或者相互交错。对于同轴设置的实施例而言,首先整个导风板10在制造上相对容易,成本较低;其次,导风板10出风的整体性较强,风阻较小。对于相互交错的实施例而言,首先,在出风时,由相邻两扰流排p吹出的气流不易相互干扰;其次,外部杂质也不宜进入空调内部;再次,导风板10整体强度相对较高。气流穿过多个扰流层w之后,吹出的气流具有卡门涡街效应,从而可以快速与室内空气的掺混。为了使卡门涡街效应更佳,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层间相邻的两所述扰流排p之间存在间距为m,同排所述扰流柱11之间的间距为l,m≤l。需要说明的是,层间相邻的两扰流排p之间可以没有间距(间距为0或者负数),对于有间距的情形,间距m不宜过大,否则前扰流层w对由后扰流层w流出的气流的旋涡效应补强不够。在此,当m=l为时,气流穿过后扰流层w后,一部分气流贴附前扰流层w中的扰流柱11表面流出,一部分由前扰流层w的扰流柱11与后扰流层w的扰流柱11之间的间隙流过。如果m≤l,那么更多的气流会沿着后扰流层w的扰流柱11之间流过,如果m≥l,则更多的气流不会附壁流出,从而卡门涡街效应相对较弱。与上一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m是小于0的,也就是层间相邻的两所述扰流排p中,其中一排扰流柱11至少部分伸入另一排扰流柱11的间隙中。如此,更多的气流可以附壁流出,卡门涡街效应更佳。为了使无风感效果更佳,应当使吹出的气流与室内空气充分掺混。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0,是将同一扰流层w分为多个扰流排p,同一所述扰流排p中,扰流柱11的等效直径为d(由于扰流柱11的形状可以有多种,如果扰流柱11的横街面积为s,那么其等效半径为s1/2/π,等效直径为2·s1/2/π),扰流柱11的高度为h,h≤d。如果h偏大,那么在气流穿过导风板10时,会形成条缝出风,如此,一方面由同一条缝吹出的气流之间会相互干扰,从而减弱卡门涡街效应;另一方面,条缝出风会导致出风气流的股数偏少,从而也不利于气流与室内空气掺混。h≤d一方面可以避免条缝出风,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增加出风气流的股数。请继续参阅图9,同一所述扰流排p中,扰流柱11之间的间隙为l,对于l和d的关系,为了使卡门涡街效果更佳,应当使气流充分附壁流出,如果l>d,后排的扰流柱11在α面的投影将不能挡住前排两扰流柱11之间的间隙在α面的投影,如此,会有较多气流直接从后排两扰流柱11之间的间隙流向前排两扰流柱11之间的间隙,从而前排气流的涡街效应加强较弱。鉴于此,l≤d,如此,前排扰流柱11可以全部遮挡后排两扰流柱11之间的间隙,气流由后排两扰流柱11之间留下向前排时,气流遇到前排扰流柱11,绕着前排扰流柱11的外周壁流出,从而加强了卡门涡街效应。气流穿过后排扰流柱11后,气流附壁于前排扰流柱11继续流出,定义其中一扰流排p中相邻两扰流柱11之间的中线,与另一扰流排p中靠近该中线的扰流柱11之间的间隙为n,如果n=d/2,那么气流由后排流向前排的路径长度与前排扰流柱11的半径长度刚好形成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此时,部分气流会直接由层间相邻的两扰流柱11之间的间隙流出(不附壁),部分会附壁于前排扰流柱11流出。如果此时缩小n值,那么,更多的气流会附壁于前排扰流柱11后流出,如果n值增大,那么,更多的气流会直接流出。鉴于此,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加强气流的卡门涡街效应,层间相邻的两扰流排p之间存在间距,该间距不大于扰流柱11的等效半径。对于导风板10而言,为了使杂物不易进入,可以将位于所述导风板10外层的扰流层w设置呈网格装设置。该网格是由沿着x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件12,以及沿y方向延伸的扰流柱11交叉形成,当然,第一连接件12也可以沿y方向延伸,扰流柱11沿x方向延伸,除此之外,第一连接件12的延伸方向可以不受限制,只要其与α平面大致平行即可,扰流柱11的延伸方向亦如此。上述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4和图15,扰流柱11的形状可以是方形柱体、椭圆柱体、菱形柱体、三角柱体、半圆柱体、圆锥体、圆台、横截面呈水滴形的柱体或者圆柱体中的至少一种。扰流柱11侧壁的朝向不受限制,但是为了使气流流出时的阻力较小,风损较低,对于椭圆柱体、半圆柱体、圆锥体、圆台、横截面呈水滴形的柱体、圆柱体而言,只需要其弧面侧壁面朝出风方向即可,也就是气流吹出时,气流直接冲击扰流柱11的弧面侧壁,从而降低风损。同样,对于方形柱体、菱形柱体、三角柱体而言,在安装扰流柱11时,可以将扰流柱11的棱角正对出风方向,如此,气流吹向扰流柱11时,在棱角导流的作用下,也可以降低风阻。对于菱形柱体而言,其具有长对角线和短对角线,从降低风损角度而言,菱形柱体的长对角线大致沿z方向延伸较佳,其短对角线大致严重x方向或y方向较佳。另外,请继续参阅图14和图15,受到空调器自身大小的限制,以及风速的限制,对于扰流柱11而言,其横截面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在此,所述方形柱体横截面的最小边长为a1,1mm≤a1≤3mm;所述椭圆柱体的直径为a2,1mm≤a2≤3mm,所述菱形柱体横截面的短对角线长度为a3,1mm≤a3≤3mm,所述三角形柱体横截面的边长为a4,1mm≤a4≤3mm;所述半圆柱体的直径为a5,1mm≤a5≤3mm;所述圆锥体的底面直径为a6,1mm≤a6≤3mm;所述圆台的最大底面直径为a7,1mm≤a7≤3mm;所述横截面呈水滴形的柱体的宽度为a8,1mm≤a8≤3mm;所述圆柱体的直径为a9,1mm≤a9≤3mm。因为,扰流柱11数量较多,如果扰流柱11的上述参数不在1mm~3mm之间,例如小于该区间值,一方面同排相邻的两扰流柱11之间的间隙也要相应减小,否则卡门涡街效应差,另一方面,扰流柱11的数量也将极其繁多,制造工艺要求较高,成本较大;如果大于该区间值,同时又要保证同排相邻的两扰流柱11之间的间隙,扰流柱11的数量将会大大减少,那么最终由导风板10吹出的气流股数将也将大大降低,从而导致卡门涡街效应变差。上述内容中提及到第一连接件12可以是呈条状设置的,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8、图10至图13,所述第一连接件12包括多个栅条,所述栅条沿同排所述扰流柱11的排布方向延伸。例如,扰流柱11沿y方向延伸,多个扰流排p沿y方向排布。同一个扰流排p上可以设置多个栅条,相邻的两所述扰流排p由所述栅条分隔形成。导风板10周边可以设置边框,也可以没有边框,基于导风板10的整体性,以及导风板10结构强度而言,导风板10周边最好设置边框(方框),一者可以对扰流柱11起到保护作用,二者也便于扰流柱11的安装固定。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3、图7和图8,所述第二连接件13包括边框,所述扰流件设置于所述边框内,所述至少两个扰流层w连接所述边框。对于导风板10较佳的配置方式如下:扰流柱11沿y方向延伸,扰流柱11直接连接边框,第一连接件12沿x方向延伸,第一连接件12的两端连接边框,并且,扰流柱11连接第一连接件12。导风板10可以是一体成型的,也可以是分体组装的。对于分体组装的导风板10而言,扰流柱11是可拆卸的,边框上可以设置多个安装孔(可以是盲孔,也可以是通孔,也可以是缺口,也可以是盲孔、通孔和缺口中至少两个的组合),扰流柱11穿插于该安装孔中,用户可以更具需求,选择性的调节边框内扰流柱11的数量,从而调节无风感的效果。对于导风板10整体组装而言,可以是先将第一连接件12安装于边框(第一连接件12与边框可拆卸连接),第一连接件12上也设置有安装孔(可以是盲孔,也可以是通孔,也可以是缺口,也可以是盲孔、通孔和缺口中至少两个的组合),然后将扰流柱11穿插于边框和第一连接件12的安装孔。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