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风板组件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69462发布日期:2019-07-03 03:38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风板组件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风板组件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器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电器;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技术的进步,人们除关注空调器性能方面的改进外,对空调器美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现有技术中,空调器室内机的导风板为两层结构;这种两层结构的导风板虽然能够在空调器关闭时,起到防尘的作用,但美观性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导风板组件,以期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方面。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导风板组件,所述导风板组件包括内层板、外层板、以及位于所述内层板与所述外层板之间的装饰板;所述装饰板分别与所述内层板以及所述外层板固定连接;所述装饰板包括装饰框,所述装饰框适于对所述内层板与所述外层板之间位于外侧的缝隙进行遮挡。

本发明提供的导风板组件,通过在内层板与外层板之间设置装饰板,使得空调器处于运行状态时,装饰板上的装饰框能够遮挡内层板与外层板之间位于外侧的结合处,从而在提高空调器美观性的同时,还提高了导风板的密封性。

进一步的,所述装饰框包括翻边结构,所述翻边结构与所述内层板的厚度以及所述外层板的厚度相配合,以使所述翻边结构对所述内层板与所述外层板位于外侧的边缘进行遮挡。

本发明提供的导风板组件,通过在装饰框上设置翻边结构,使得装饰板安装于内层板与外层板之间时,翻边结构能够对内层板及外层板进行遮挡,从而提高空调器的美观度。

进一步的,所述装饰板与所述外层板为一体式结构。

本发明提供的导风板组件,通过将装饰板与外层板设计为一体式结构,简化了导风板组件的结构,降低了导风板组件的装配难度。

进一步的,所述装饰框为透明材质。

本发明提供的导风板组件,通过将装饰框设计为透明材质,进一步增强装饰板的装饰作用,提高空调器的美观度。

进一步的,所述装饰板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装饰板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外层板卡扣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导风板组件,通过连接部将装饰板外层板卡扣连接,简化了导风板组件的结构,降低了导风板组件的装配难度。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包括多个齿状结构,相邻所述齿状结构之间为第一卡槽;所述外层板上设置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一卡扣相配合以将所述装饰板与所述外层板进行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导风板组件,将装饰板的连接部设计为齿状结构,相邻齿状结构之间形成第一卡槽,同时在外层板相应位置处设计第一卡扣,通过第一卡扣与第一卡槽的卡接来实现外层板与装饰板的连接;外层板与装饰板之间的连接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从而降低导风板的安装难度;同时,通过将外层板与装饰板卡接,来提高导风板的牢固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槽包括开口端和底端,所述开口端的截面积大于所述底端的截面积。

本发明提供的导风板组件,通过使第一卡槽的开口端截面积大于底端截面积,降低了第一卡扣与第一卡槽的装配难度,减少了齿状结构所使用的材料,达到节省材料,降低成本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内层板与所述装饰板为一体式结构。

本发明提供的导风板组件,通过将内层板与装饰板设计为一体结构,提高了导风板的牢固度,降低了导风板的安装难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扣包括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与所述外层板之间形成第二卡槽;所述内层板包括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槽相配合以将所述装饰板安装于所述外层板与所述内层板之间。

本发明提供的导风板组件,外层板上的第一卡扣,一方面作为卡扣实现外层板与装饰板之间的卡接,另一方面,该卡扣又与外层板之间形成与内层板进行连接的卡槽,实现对内层板的连接固定;从而在实现对导风板组件进行连接安装的同时,还简化了导风板组件的连接结构,降低了导风板组件的安装难度。

进一步的,所述内层板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所述第二卡扣间隔设置。

本发明提供的导风板组件,通过在内层板的外侧设置加强筋,并将该加强筋与第二卡扣间隔设置,在增加导风板组件强度的同时,还能保证导风板组件各处强度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包括增强部。

本发明提供的导风板组件,通过在加强筋上设置增强部来增加加强筋与内层板之间的家畜面积,从而增加加强筋的加强作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导风板组件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所述的导风板组件,通过在内层板与外层板之间设置装饰板,使得空调器处于运行状态时,装饰板上的装饰框能够遮挡内层板与外层板之间的缝隙,从而在提高空调器美观性的同时,还提高了导风板的密封性;

(2)本发明所述的导风板组件,通过在装饰框上设置翻边结构,使得装饰板安装于内层板与外层板之间时,翻边结构能够对内层板及外层板进行遮挡,从而提高空调器的美观度;

(3)本发明所述的导风板组件,将装饰框设计为透明材质,进一步增强装饰板的装饰作用,提高空调器的美观度;

(4)本发明所述的导风板组件,将装饰板的连接部设计为齿状结构,相邻齿状结构之间形成第一卡槽,同时在外层板相应位置处设计第一卡扣,通过第一卡扣与第一卡槽的卡接来实现外层板与装饰板的连接;外层板与装饰板之间的连接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从而降低导风板的安装难度;同时,通过将外层板与装饰板卡接,来提高导风板的牢固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以解决目前空调器的导风板美观性不足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上述的导风板组件。

所述空调器与上述导风板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导风板组件爆炸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外层板与装饰板的装配图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导风板组件爆炸图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导风板组件的截面图;

图5为本发明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第二卡扣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外层板与装饰板的装配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

21-内层板,211-第二卡扣,2111-第二突出部,212-加强筋,2121-增强部,22-外层板,221-第一卡扣,2211-第一突出部,2212-第二卡槽,23-装饰板,231-装饰框,2311-翻边结构,232-连接部,2321-齿状结构,2322-第一卡槽,2323-开口端,2324-底端。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为避免空调器进风口处进入太多灰尘影响空调器的性能,目前空调器在出风口处安装导风板,在空调器停止运行时,导风板闭合,防止灰尘进入空调器内部;由于导风板处于闭合状态时,裸露于空调器的外部,因此,空调器的导风板除具有遮挡灰尘的功能外,还具有一定的装饰作用;为使得空调器的导风板能够兼具遮挡灰尘与装饰作用,现有技术中将空调器的导风板设计为两层结构,其中内层板选取强度较大的结构,以满足导风板对强度的要求;外层板选取美观度较高的材质,以使得导风板在闭合状态能够具有装饰作用。

由于导风板选用两层结构,当空调器处于运行状态时,导风板打开,此时,导风板内层板与外层板的结合位置处于水平状态,且朝向室内,使得用户能够看到导风板的两层结构,影响空调器的美观性。

为解决目前空调器中导风板的美观性不足的问题,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导风板组件,该导风板组件包括内层板21、外层板22、以及位于内层板21与外层板22之间的装饰板23;该装饰板23分别与内层板21以及外层板22固定连接;装饰板23包括装饰框231,该装饰框231适于对内层板21与外层板22之间位于外侧的缝隙进行遮挡,即装饰框231的形状与导风板组件的外形相配合以使装饰框231对导风板组件起装饰作用。

本实施例中以空调器处于工作状态时,指向空调器内部的一侧为内侧,指向空调器外部的一侧为外侧;内层板21与外层板22之间位于外侧的缝隙是指空调器处于工作状态,导风板打开时,内层板21与外层板22之间远离空调器一侧之间的缝隙,也就是朝向室内一侧的缝隙。装饰板23位于内层板21与外层板22之间,装饰板23的外侧与外层板22固定连接,内侧与内层板21固定连接,以实现导风板组件的连接;为使的装饰板23的存在能够提高导风板的美观性,本实施例提供的装饰板23包括装饰框231,将装饰板23安装于内层板21与外层板22之间时,装饰框231位于导风板组件的外部,以对导风板组件起装饰作用;为提高美观度,该装饰框231的形状与导风板组件的外形相配合,即该装饰框231的形状与导风板组件的外边缘形状一致,使得该装饰框231能够遮挡内层板21与外层板22之间位于外侧的缝隙,一方面避免在空调器处于运行状态时,导风板的两层结构暴露于用户的视线范围内,从而提高空调器的美观性;另一方面,由于装饰框231能够遮挡内层板21与外层板22之间位于外侧的缝隙,从而装饰板23可以提高导风板组件的密封性。

为降低导风板组件的装配难度,还可以进一步将装饰板23与外层板22设置为一体式结构;将装饰板23与外层板22设置为一体式结构后,对导风板组件进行装配时,只需将内层板21与由装饰板23和外层板22组成的一体式结构进行装配即可,从而简化导风板组件的结构,降低导风板组件的装配难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导风板组件,通过在内层板与外层板之间设置装饰板,使得空调器处于运行状态时,装饰板上的装饰框能够遮挡内层板与外层板之间位于外侧的结合处,从而在提高空调器美观性的同时,还提高了导风板的密封性。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参见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装饰框231包括翻边结构2311,该翻边结构2311的厚度与内层板21的厚度以及外层板22的厚度相配合,以使翻边结构2311对内层板21以及外层板22位于外侧的边缘进行遮挡。

其中内层板21以及外层板22位于外侧的边缘是指在空调器处于工作状态,导风板打开时,内层板21与外层板22远离空调器一侧的边缘,也就是朝向室内一侧的边缘。

将装饰板23安装于内层板21与外层板22之间时,装饰框231位于内层板21与外层板22结合位置的外部;为便于装饰框231能够对内层板21与外层板22的结合处进行遮挡,在装饰框231上设置翻边结构231,该翻边结构2311的形状及尺寸均根据内层板21与外层板22的形状及厚度来定,以使将装饰板23安装于内层板21与外层板22之间时,翻边结构2311能够同时对内层板21与外层板22位于外侧的边缘进行遮挡,从而当空调器处于运行状态时,导风板开启后,在翻边结构2311的遮挡作用下,内层板21与外层板22之间的结合位置不会落入用户的视线范围内,提高空调器的美观度。

为使得翻边结构2311能够同时对内层板21与外层板22进行遮挡,翻边结构2311包括向外侧延伸的外翻边结构和向内侧延伸的内翻边结构;其中外翻边结构向外侧延伸的距离与外层板22的厚度相适应,以使外翻边结构能够对外层板22进行遮挡;同样,内翻边结构向内侧延伸的距离与内层板21的厚度相适应,以使内翻边结构能够对内层板21进行遮挡,从而实现翻边结构2311对内层板21与外层板22的遮挡,当导风板打开时,用户看到的是装饰板23裸露于导风板外部的翻边结构2311这一整体结构,达到提高空调器美观度的目的。

由于装饰框231位于内层板21与外层板22结合处的外部,当导风板打开时,用户看到的是装饰框231,为进一步提高空调器的美观度,可将装饰框231设计为适于提高空调器美观度的造型,同时将装饰框231选用美观度较高的材质,来进一步提高装饰框231的装饰作用;本实施例优选装饰框231为透明材质,如透明塑料等材质,来提高装饰框231的美观度,进而提高空调器的美观度。为便于装饰板23的制备,也可将装饰板23整体均选用与装饰框231一致的透明材质,在提高装饰板23美观性的同时,还降低了装饰板23的制造难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导风板组件,通过在装饰框上设置翻边结构,使得装饰板安装于内层板与外层板之间时,翻边结构能够对内层板及外层板进行遮挡,从而提高空调器的美观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导风板组件,将装饰框设计为透明材质,进一步增强装饰板的装饰作用,提高空调器的美观度。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参见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装饰板23还包括连接部232,装饰板23通过连接部232与外层板22卡扣连接。

装饰板23上的连接部232与装饰框231相连,当装饰板23安装于内层板21与外层板22之间时,连接部232位于内层板21与外层板22的内部,其中连接部232的外侧与外层板22相接触,内侧与内层板21相接触;与连接部232相连的装饰框231位于内层板21与外层板22的外部,用于对内层板21、外层板22以及内层板21与外层板2之间的结合处进行遮挡。

为提高导风板的连接强度,需要将装饰板23与内层板21以及外层板22进行连接;本实施例通过装饰板23上的连接部232来与内层板21以及外层板22相连。

其中,连接部232与外层板22之间可以通过卡扣的方式进行连接;该卡扣连接方式可以为在连接部232上设置卡槽,在外层板22的内侧设置相应的卡扣,通过将卡扣插入卡槽内来实现连接部232与外层板22的连接。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连接部232包括多个齿状结构2321,相邻齿状结构2321之间为第一卡槽2322;外层板22上设置有第一卡扣221,第一卡槽2322与第一卡扣221相配合以将装饰板23与外层板22进行连接。

参见图2所示,连接部232上的齿状结构2321的数量根据连接部232的尺寸而定,两个相邻设置的齿状结构2321之间形成空隙,该空隙即为第一卡槽2322,位于第一卡槽2322两侧的齿状结构2321构成第一卡槽2322的两个侧边;相应的,外层板22的内侧与第一卡槽2322相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卡扣221,第一卡扣221的形状以及大小均根据第一卡槽2322的形状与大小而定,以使第一卡扣221与第一卡槽2322相适配,通过将第一卡扣221插入第一卡槽2322内来实现装饰板23与外层板22之间的连接。

由于第一卡槽2322是由相邻设置的齿状结构而形成的,因此,第一卡槽2322包括一开口部分,将装饰板23与外层板22相连时,通过将第一卡槽2322的开口部分对准外层板22上的第一卡扣221,推动装饰板23即可完成第一卡扣221与第一卡槽2322之间的连接。

由上文可知,第一卡槽2322两侧的齿状结构2321构成第一卡槽2322的两个侧边,为便于将第一卡扣221与第一卡槽2322进行连接,本实施例优选将齿状结构2321端部的直角结构设置为倒圆角结构,以使第一卡槽2322的两个侧边的直角为倒圆角设计,从而使得第一卡槽2322易于与第一卡扣221进行对准,降低第一卡扣221与第一卡槽2322的连接难度。

为降低第一卡扣221与第一卡槽2322的连接难度,参见图7所示,进一步将第一卡槽2322设计为v形结构,即第一卡槽2322的开口端2323的截面积大于第一卡槽2322的底端2324的截面积;通过将第一卡槽2322设计为v形结构,使得第一卡槽2322的开口端2323处截面积增大,将第一卡扣221与第一卡槽2322进行连接时,更易于对第一卡扣221与第一卡槽2322进行定位,从而易于将第一卡扣221与第一卡槽2322进行连接,降低第一卡扣221与第一卡槽2322的装配难度;此外,由于第一卡槽2322两侧的侧边由齿状结构2321构成,当第一卡槽2322的开口端2323处截面积增大时,使得该位置处齿状结构2321的面积减小,从而减少了齿状结构2321所使用的材料,达到节省材料,降低成本的目的。

为使导风板更加牢固,可将装饰板23与内层板21设计为一体式结构;将装饰板23与内层板21设计为一体式结构,安装导风板时,只需将装饰板23与外层板22之间进行卡扣连接即可,在提高导风板牢固度的同时,还可降低安装难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导风板组件,将装饰板的连接部设计为齿状结构,相邻齿状结构之间形成第一卡槽,同时在外层板相应位置处设计第一卡扣,通过第一卡扣与第一卡槽的卡接来实现外层板与装饰板的连接;外层板与装饰板之间的连接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从而降低导风板的安装难度;同时,通过将外层板与装饰板卡接,来提高导风板的牢固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导风板组件,通过将内层板与装饰板设计为一体结构,一方面提高导风板的牢固度,另一方面还可降低导风板的安装难度。

实施例4

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导风板组件中装饰板23与内层板21之间通过卡扣连接。

参见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外层板22上的第一卡扣221包括第一突出部2211,第一突出部2211与外层板22之间形成第二卡槽2212;内层板21包括第二卡扣211,第二卡扣211与第二卡槽2212相配合以将装饰板23安装于外层板22与内层板21之间。

参见图5所示,将装饰板23与外层板22进行安装后,第一突出部2211向第一卡槽2322的方向延伸,第一突出部2211与位于第一卡槽2322处的外层板22之间形成一凹槽,该凹槽即为第二卡槽2212,即第二卡槽2212位于第一卡槽2322内;由于装饰板23位于内层板21与外层板22之间,将装饰板23与内层板21进行连接时,装饰板23的内侧与内层板21的外侧相接触,因此,为便于将装饰板23与内层板21进行连接,在内层板21的外侧设置第二卡扣211,该第二卡扣211的位置、形状、大小均根据第二卡槽2212而定;对导风板组件进行安装时,首先将装饰板23与外层板22进行卡接;装饰板23与外层板22完成卡接后,外层板22上的第一卡扣221与外层板22之间在装饰板23的第一卡槽2322内形成第二卡槽2212,将位于内层板21外侧的第二卡扣211插入该第二卡槽2212内,即可将内层板21与装饰板23及外层板22进行连接,完成导风板组件的安装。

为进一步提高内层板21与装饰板23及外层板22之间卡接的牢固程度,参见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卡扣211包括第二突出部2111,第二突出部2111与第二卡槽2212相配合以实现第二卡扣211与第二卡槽2212之间的卡接。

将内层板21与装饰板23及外层板22进行连接时,将第二卡扣211上的第二突出部2111插入第二卡槽2212内,以增加第二卡扣211与第二卡槽2212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内层板21与装饰板23及外层板22之间连接的牢固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导风板组件,通过在外层板的第一卡扣上设置第一突出部,通过该第一突出部与外层板之间形成第二卡槽;同时,在内层板的外侧设置与第二卡槽相适配的第二卡扣,通过第二卡扣与第二卡槽的卡接来实现内层板与外层板及装饰板之间的连接;该连接方式中,外层板上的第一卡扣,一方面作为卡扣实现外层板与装饰板之间的卡接,另一方面,该卡扣又与外层板之间形成与内层板进行连接的卡槽,实现对内层板的连接固定;从而在实现对导风板组件进行连接安装的同时,还简化了导风板组件的连接结构,降低了导风板组件的安装难度。

实施例5

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参见图3所示,为提高导风板组件的强度,本实施例中导风板组件的内层板21还包括加强筋212,该加强筋212与第二卡扣211间隔设置。

内层板21的作用为满足导风板组件的强度要求,因此,如果要提高导风板组件的强度,需要提高内层板21的强度;本实施例通过在内层板21上设置加强筋212来提高内层板21的强度;为避免设置的加强筋影响导风板组件的外观,本实施例将加强筋212设置于内层板21的外侧。将内层板21与外层板22及装饰板23进行安装后,该加强筋212位于内层板21与外层板22之间,一方面加强筋212被外层板22所遮挡,不会影响导风板的外观,另一方面,加强筋212与外层板22相抵接,在提高内层板21强度的同时,还对外层板22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从而进一步加强导风板组件的强度。

因第二卡扣211同样位于内层板21的外侧,将导风板组件安装完成后,第二卡扣211同样能起到加强导风板组件强度的作用;为充分发挥加强筋212的加强作用,本实施例将加强筋212与第二卡扣211间隔设置,即使加强筋212与第二卡扣211不处于同一直线上,这样,间隔设置的加强筋212与第二卡扣211能够均匀的设置于内层板21外侧的不同部位上,使得导风板组件的强度分布较为均匀,避免因导风板组件强度分布不均而引起的导风板组件产生凹陷等缺陷,提高导风板组件的强度。

为进一步增强加强筋212的加强作用,本实施例中的加强筋212包括增强部2121。该增强部2121位于加强筋212上,增强部的形状可以为方形、圆形、三角形、梯形等常见的几何形状;通过在加强筋212上设置增强部2121来增加加强筋212与内层板21之间的家畜面积,从而增加加强筋212的加强作用。

该增强部2121可以为实心结构,也可作为中部镂空的环形结构;为减轻导风板组件的重量,本实施例优选将增强部2121设计为镂空结构。

本实施例提供的导风板组件,通过在内层板的外侧设置加强筋,并将该加强筋与第二卡扣间隔设置,在增加导风板组件强度的同时,还能保证导风板组件各处强度均匀分布。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导风板组件。

本实施例中空调器的导风板组件包括内层板21、外层板22、以及位于内层板21与外层板22之间的装饰板23;该装饰板23分别与内层板21以及外层板22固定连接;装饰板23包括装饰框231,该装饰框231适于对内层板21与外层板22之间的缝隙进行遮挡,即装饰框231的形状与导风板组件的外形相配合以使装饰框231对导风板组件起装饰作用。

本实施例中以空调器处于工作状态时,指向空调器内部的一侧为内侧,指向空调器外部的一侧为外侧。装饰板23位于内层板21与外层板22之间,装饰板23的外侧与外层板固定连接,内侧与内层板21固定连接,以实现导风板组件的连接;为使的装饰板23的存在能够提高导风板的美观性,本实施例提供的装饰板23包括装饰框231,将装饰板23安装于内层板21与外层板22之间时,装饰框231位于导风板组件的外部,以对导风板组件起装饰作用;为提高美观度,该装饰框231的形状与导风板组件的外形相配合,即该装饰框231的形状与导风板组件的外边缘形状一致,使得该装饰框231能够遮挡内层板21与外层板22之间的结合处,一方面避免在空调器处于运行状态时,导风板的两层结构暴露于用户的视线范围内,从而提高空调器的美观性;另一方面,由于装饰框231能够遮挡内层板21与外层板22之间的缝隙,从而装饰板23可以提高导风板组件的密封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通过在导风板组件的内层板与外层板之间设置装饰板,使得空调器处于运行状态时,装饰板上的装饰框能够遮挡内层板与外层板之间的结合处,从而在提高空调器美观性的同时,还提高了导风板的密封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