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纺织品高效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65461发布日期:2019-10-14 17:55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化纺织品高效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纺织烘干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化纺织品高效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业在我国是一个劳动密集程度高和对外依存度较大的产业,主要分为梭织布和针织布两大类,且一般在纺织布加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水洗与脱水两道工序,用来除去服装和其他纺织品中的水分。

但现有的烘干多为人员手动放入烘干箱,且烘干方式也仅为简单的加热,费时费力的同时极大的降低烘干效率,且容易出现烘干处理不到位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一种自动化纺织品高效烘干装置,该装置通过烘干装置圆形与椭圆形交错设置使得纺织布在移动使能被动态的拉扯使得烘干效率更高,再通过若干个六边形滚轮的设置,使拉扯烘干效率进一步提高。

一种自动化纺织品高效烘干装置,包括装置主体、纺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上端开设有冷凝腔,所述冷凝腔下端固定连接有蒸汽进气道,所述冷凝腔下方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冷凝腔两端固定连接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下端固定连接有进气腔,所述进气腔内固定安装有风扇,所述进气腔上端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装置主体内部固定安装有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两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

所述烘干装置上固定安装有烘干块,所述烘干块内开设有出气槽,所述烘干块内相对于出气槽的上端开设有滚轮槽,所述滚轮槽内活动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表面固定连接有矩形凸块,所述滚轮表面开设有斜槽,所述斜槽内固定连接有阻气凸块,所述烘干块前后两端上开设有喷气槽,所述喷气槽上端固定连接有喷气口,所述喷气口上开设有凹槽,所述烘干块的两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轮,所述烘干装置内部固定安装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内部固定安装有电热棒。

作为优选的,所述喷气槽为弧形设置且由下至上逐渐变小。

作为优选的,所述凹槽为矩形分布在喷气口的周围且向外倾斜。

作为优选的,所述烘干装置共有相同设置的四个,且第一与第三为圆形,第二与第四为椭圆形。

作为优选的,所述烘干装置上端的顶部为朝向蒸汽进气道的倾斜设置。

作为优选的,所述滚轮安装在滚轮槽的一侧,且出气槽上端为与滚轮远离一端的滚轮槽连接的倾斜设置。

作为优选的,所述一个滚轮槽内的滚轮共有五个,且矩形凸块为高低倾斜交错设置。

作为优选的,所述斜槽为圆弧倾斜设置,且斜槽的深度由下至上逐渐变小。

作为优选的,所述阻气凸块为圆弧交错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烘干装置上六边形设置的滚轮使得,当烘干装置转动带动纺织布移动的时候能通过六边形的菱角使得两个烘干块之间纺织布进行拉伸,使得纺织布的纤维间隙扩大导致热风通过时烘干效率更高,再通过一个滚轮槽内的滚轮共有五个,滚轮表面上安装有矩形凸块且矩形凸块为高低倾斜交错设置,使得滚轮转动时能进一步的提升纺织布的拉扯效率。

2,通过滚轮滚轮安装在滚轮槽的一侧,且出气槽上端为与滚轮远离一端的滚轮槽连接的倾斜设置,使得当烘干块移动到加热管下方时,气流会通过出气槽与滚轮的一侧接触,再通过滚轮上开设的由下至上深度逐渐减小的圆弧倾斜斜槽使得气流进入后压力逐渐增大,使得气流对滚轮的作用变大,同时斜槽内交错设置的圆弧形阻气凸块使气流通过时对滚轮的作用进一步提高,达到通过气流烘干纺织布的同时带动滚轮旋转进行进一步的扯动。

3.通过喷气槽为弧形设置且由下至上逐渐变小,使得加热后的气流能更容易的进入且进入之后压力逐渐增大使得喷出的气流速度更快烘干效果更好,再通过凹槽为矩形分布在喷气口的周围且向外倾斜,使得在气流压力加大之后使气流喷射的范围更广,达到进一步的提升烘干效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透视图;

图3为本发明烘干装置平面图;

图4为本发明烘干装置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烘干装置内部图;

图6为本发明图5中a处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烘干装置左视透视图;

图8为本发明滚轮立体图;

图9为本发明图8中b处放大图。

图中:1-装置主体、2-纺织布、3-烘干装置、301-烘干块、4-传动杆、5-进气管、6-风扇、7-电机、8-冷凝腔、9-进气腔、10-通气管、11-蒸汽进气道、12-滚轮、1201-矩形凸块、13-喷气口、1301-凹槽、14-转动轮、15-加热管、16-电热棒、17-喷气槽、18-滚轮槽、19-出气槽、20-斜槽、21-阻气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9,一种自动化纺织品高效烘干装置平面结构示意图以及立体结构示意图。

一种自动化纺织品高效烘干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纺织布2,装置主体1上端开设有冷凝腔8,冷凝腔8下端固定连接有蒸汽进气道11,冷凝腔8下方固定安装有电机7,冷凝腔8两端固定连接有通气管10,通气管10下端固定连接有进气腔9,进气腔9内固定安装有风扇6,进气腔9上端固定连接有进气管5,装置主体1内部固定安装有烘干装置3,烘干装置3两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4:

烘干装置3上固定安装有烘干块301,烘干块301内开设有出气槽19,烘干块301内相对于出气槽19的上端开设有滚轮槽18,滚轮槽18内活动安装有滚轮12,滚轮12表面固定连接有矩形凸块1201,滚轮12表面开设有斜槽20,斜槽20内固定连接有阻气凸块21,烘干块301前后两端上开设有喷气槽17,喷气槽17上端固定连接有喷气口13,喷气口13上开设有凹槽1301,烘干块30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轮14,烘干装置3内部固定安装有加热管15,加热管15内部固定安装有电热棒16。

在具体实施中,喷气槽17为弧形设置且由下至上逐渐变小,使得加热后的气流能更容易的进入且进入之后压力逐渐增大使得喷出的气流速度更快烘干效果更好。

在具体实施中,凹槽1301为矩形分布在喷气口13的周围且向外倾斜,使得在气流压力加大之后使气流喷射的范围更广,达到进一步的提升烘干效率的目的。

在具体实施中,烘干装置3共有相同设置的四个,且第一与第三为圆形,第二与第四为椭圆形,使得纺织布2再其之间移动时能通过椭圆与圆的转速差进行初步的动态拉扯,使得纺织布2中的水分更容易的被去除。

在具体实施中,烘干装置3上端的顶部为朝向蒸汽进气道11的倾斜设置,使得烘干产生蒸汽能更高效的进入冷凝腔8内。

在具体实施中,滚轮12安装在滚轮槽18的一侧,且出气槽19上端为与滚轮12远离一端的滚轮槽18连接的倾斜设置,气流会通过出气槽19与滚轮12的一侧接触。

在具体实施中,一个滚轮槽18内的滚轮共有五个,且矩形凸块1201为高低倾斜交错设置,使得滚轮12转动时能进一步的提升纺织布2拉扯效率。

在具体实施中,斜槽20为圆弧倾斜设置,且斜槽20的深度由下至上逐渐变小,使得气流进入后压力逐渐增大,使得气流对滚轮12的作用变大。

在具体实施中,阻气凸块21为圆弧交错设置,使气流通过时对滚轮12的作用进一步提高。

本发明一种自动化纺织品高效烘干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当纺织布2交错穿过烘干装置后,启动电机7旋转通过传动杆4连接转到轮14带动烘干装置3旋转,且烘干装置3第一与第三为圆形,第二与第四为椭圆形,使得纺织布2再其之间移动时能通过椭圆与圆的转速差进行初步的动态拉扯,使得纺织布中的水分更容易的被去除,烘干装置3旋转带动纺织布2烘干的同时进行移动,电机7启动的同时启动风扇7与电热棒16,使得风扇7带动气流通过进气管5进入加热管15与电热棒16接触,加热后的气流通过加热管15的孔洞向外移动,通过喷气槽17为弧形设置且由下至上逐渐变小,使得加热后的气流能更容易的进入且进入之后压力逐渐增大使得喷出的气流速度更快烘干效果更好,再通过凹槽1301为矩形分布在喷气口13的周围且向外倾斜,使得在气流压力加大之后使气流喷射的范围更广,进一步的提升烘干效率,在气流到达喷气槽17的同时,通过出气槽19上端为与滚轮12远离一端的滚轮槽18连接的倾斜设置,使得气流会通过出气槽19与滚轮12的一侧接触,再通过滚轮12上开设的由下至上深度逐渐减小的圆弧倾斜斜槽20使得气流进入后压力逐渐增大,使气流对滚轮12的作用变大,同时斜槽20内交错设置的圆弧形阻气凸块21使气流通过时对滚轮12的作用进一步提高,达到通过气流烘干纺织布的同时带动滚轮旋转的目的,烘干装置3旋转的同时六边形设置的滚轮12使得当烘干装置3转动带动纺织布2移动的时候能通过六边形的菱角使得两个烘干块301之间纺织布2进行拉伸,使得纺织布2的纤维间隙扩大导致热风通过时烘干效率更高,再通过一个滚轮槽18内的滚轮12共有五个,滚轮12表面上安装有矩形凸块1201且矩形凸块为高低倾斜交错设置,使得滚轮12转动时能进一步的提升纺织布2的拉扯效率,当纺织布2被烘干完成之后会产生大量蒸汽,通过所述烘干装置3上端的顶部为朝向蒸汽进气道11的倾斜设置,使得烘干产生蒸汽能更高效的进入冷凝腔8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