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湿机用微通道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411747发布日期:2019-12-14 00:2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除湿机用微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进风侧换热结构、出风侧换热结构和装夹定位机构,所述进风侧换热结构和所述出风侧换热结构固定连接在所述装夹定位机构上,所述进风侧换热结构与所述出风侧换热结构的一端通过导流管连接,所述导流管上设置有膨胀阀,所述装夹定位机构包括上横梁、下横梁和立柱,两个所述下横梁之间通过加强板固定连接,所述上横梁上设置有第一水平限位机构,所述下横梁的顶面上设置有第二水平限位机构,所述上横梁通过所述立柱固定连接在所述下横梁的上方,所述立柱上均匀设置有升降块,所述升降块的内侧面上设置有托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湿机用微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侧换热结构包括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第一汇流管和第一分流管,所述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与所述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相互平行且呈s形设置,所述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与所述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之间均匀设置有翅片,所述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与所述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汇流管和所述第一分流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除湿机用微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侧换热结构包括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第二汇流管和第二分流管,所述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与所述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相互平行且呈s形设置,所述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与所述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之间均匀设置有所述翅片,所述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和所述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二汇流管和所述第二分流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除湿机用微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汇流管、所述第一分流管、所述第二汇流管和所述第二分流管的内侧面上均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所述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所述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和所述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的内部均匀设置有输液管,所述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和所述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内的所述输液管与所述第一汇流管和所述第一分流管上的所述通孔相匹配,所述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和所述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内的所述输液管与所述第二汇流管和所述第二分流管上的所述通孔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除湿机用微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汇流管的侧面上设置有低温低压输出管,所述第二分流管的侧面上设置有高温高压输入管。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除湿机用微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所述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所述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和所述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上均设置有捕雾机构,所述捕雾机构包括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二定位板通过支撑柱连接在所述第一定位板的下方,所述第一定位板与所述第二定位板之间均匀设置有捕雾网,所述第一定位板的顶面和所述第二定位板的底面上均设置有限位板,所述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所述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所述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和所述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上均匀设置有卡槽,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卡槽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湿机用微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阀为热力膨胀阀、电子膨胀阀或节流阀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湿机用微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限位机构包括上挡板,所述上横梁上对称设置有第一导槽,所述上挡板通过第一紧固螺钉连接在所述第一导槽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湿机用微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平限位机构包括基板、下挡板和滑块,所述基板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在所述下横梁的顶面上,所述基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导杆,所述导杆的端部连接所述下挡板,所述导杆移动连接在所述基板上,所述基板的顶面上对称设置有第二导槽,所述滑块通过第二紧固螺钉贯穿所述第二导槽连接所述导杆。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除湿机用微通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进风侧换热结构加工

a、首先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和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的尺寸,通过浇注成型形成所需的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和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输液管与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和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一体成型;

b、然后将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和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进行弯折形成s形结构,同时在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和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的侧面上均匀设置卡槽,将加工好的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和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平行放置,通过电焊机将翅片依次焊接在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与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之间,翅片呈锯齿形分布;

c、接着根据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与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之间的间距确定第一汇流管与第一分流管的尺寸,通过浇注形成所需的第一汇流管和第一分流管,再根据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和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内的输液管位置沿着第一汇流管和第一分流管的侧面开设通孔,并将加工好的第一汇流管和第一分流管固定安装在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与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的两端,在连接处进行焊接密封处理;

d、最后沿着第一汇流管的外侧面开设出液孔,并制作相应的低温低压输出管,将低温低压输出管水平固定安装在出液孔上;

2)出风侧换热结构加工

a、首先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和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的尺寸,通过浇注成型形成所需的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和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输液管与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和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一体成型;

b、然后将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和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进行弯折形成s形结构,同时在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和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的侧面上均匀设置卡槽,将加工好的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和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平行放置,通过电焊机将翅片依次焊接在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和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之间,翅片呈锯齿形分布;

c、接着根据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和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之间的间距确定第二汇流管与第二分流管的尺寸,通过浇注形成所需的第二汇流管和第二分流管,再根据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和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内的输液管位置沿着第二汇流管和第二分流管的侧面开设通孔,并将加工好的第二汇流管和第二分流管固定安装在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和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的两端,在连接处进行焊接密封处理;

d、最后沿着第二分流管的外侧面开设进液孔,并制作相应的高温高压输入管,将高温高压输入管水平固定安装在进液孔上;

3)捕雾机构安装

a、首先根据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与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之间、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与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之间的弯折角度和间距确定捕雾机构的尺寸;

b、然后根据设计要求加工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在第一定位板与第二定位板之间均匀安装支撑柱,使第一定位板与第二定位板保持平行;

c、接着沿第一定位板的顶面和第二定位板的底面均匀安装限位板,使限位板与卡槽相匹配;

d、最后在第一定位板与第二定位板之间均匀安装至少一个捕雾网,使捕雾网与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保持垂直;

4)装夹定位机构加工

a、首先根据进风侧换热结构和出风侧换热结构的尺寸确定装夹定位机构的尺寸,并制作相应的上横梁、下横梁和立柱,对上横梁、下横梁和立柱进行打磨抛光处理;

b、然后沿着上横梁的顶面竖直开设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一导槽,使每个第一导槽的尺寸保持一致,选取尺寸合适的上挡板,将上挡板通过第一紧固螺钉连接在第一导槽上,拧松第一紧固螺钉可以实现上挡板的左右移动,待移动至所需的位置后拧紧第一紧固螺钉即可;

c、接着根据设计要求制作相应的基板,沿基板的两侧对称开设导通孔,再沿着基板的顶面竖直向下对称开设两组第二导槽,使第二导槽与导通孔连通,根据装夹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下挡板,将下挡板通过导杆连接在导通孔上,然后选取合适的滑块,将滑块通过第二紧固螺钉穿过第二导槽与导杆进行连接,再将基板的底面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在下横梁的顶面中心处;

d、最后在立柱上套接升降块,升降块的内侧面上固定安装有托板,将立柱的底端和顶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下横梁和上横梁的两侧,再将相邻两个下横梁之间通过加强板进行固定连接;

5)微通道测试安装测试

a、首先将加工好的捕雾机构依次安装在进风侧换热结构和出风侧换热结构上的设定位置处进行固定;

b、然后根据进风侧换热结构和出风侧换热结构的尺寸调节立柱上的升降块至所需的位置,通过螺钉将升降块固定连接在所需的位置上,再将进风侧换热结构和出风侧换热结构安装至装夹定位机构内,通过升降块上的托板将进风侧换热结构和出风侧换热结构进行支撑,再通过第一水平限位机构和第二水平限位机构对进风侧换热结构和出风侧换热结构进行限位;

c、接着将第一分流管和第二汇流管通过导流管进行连接,并在导流管上安装膨胀阀;

d、最后将高温高压进液管和低温低压出液管与外部设备连通,通过连续输送高温高压液体检测微通道的密封性及其换热效率。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湿机用微通道及其制造方法,包括进风侧换热结构、出风侧换热结构和装夹定位机构,进风侧换热结构和出风侧换热结构固定连接在装夹定位机构上,进风侧换热结构与出风侧换热结构的一端通过导流管连接,导流管上设置有膨胀阀。其制造方法包括:进风侧换热结构加工、出风侧换热结构加工、捕雾机构安装、装夹定位机构加工和微通道测试安装测试。本发明可以对进风侧换热结构和出风侧换热结构进行装夹固定,便于进风侧换热结构和出风侧换热结构的安装拆卸,维修方便,该制造方法不仅简化了微通道的制造工艺流程,而且大大提高了其加工的质量,保证微通道能稳定连续工作,延长其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王卫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富源制冷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4
技术公布日:2019.12.1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