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器身干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75919发布日期:2019-12-31 19:27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变压器器身干燥工艺。



背景技术:

变压器干燥的目的是除去变压器绝缘材料中的水分,增加其绝缘电阻,提高其闪络电压。电压在3kv以上的变压器都必须进行干燥处理,变压器器身主要由铁心和线圈以及绝缘材料装配组成,装配好之后,在加入变压

器油之前,一定要经过干燥处理工艺,以去除绝缘材料中的水分和气体,使其含水量控制在产品质量要求的限度之内,以保证变压器有足够的绝缘强度和运行寿命,现有的变压器器身绝缘干燥不彻底将严重影响产品质量,致使产品的绝缘电阻、吸收比、介质损失角、直流泄漏电流等的出厂试验数据偏大,所以本发明提出一种变压器器身干燥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变压器器身干燥工艺,来解决有的变压器器身绝缘干燥不彻底将严重影响产品质量,致使产品的绝缘电阻、吸收比、介质损失角、直流泄漏电流等的出厂试验数据偏大等缺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变压器器身干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工作:准备好一个热风干燥烘房和1kv兆欧表和温度计,并且检查热风干燥烘房的电气线路、加热电器以及鼓风机是否工作正常;

s2,器身排列:把需要干燥的器身搬运至热风干燥烘房内,整齐平稳的排列在一起,且器身间要保持一定的间隙并与烘房壁间保持安全距离;

s3,接线:选一台电压最高、容量最大的变压器器身,把铁芯和三相接通的高、低压引线分别接在烘房壁上相应的接线柱上,以便测量绝缘电阻;

s4,加热:关闭烘房门,将门下隙缝用石棉塞好,接通鼓风机和烘房电源,进行热风加热,调节温度计控温触点在105±5℃,并将调节阀手柄扳至“排气”位置上,此时排气口开放,新鲜空气从进气口吸入,挥发性气体从排气口排出;

s5,保温:在保温阶段,调节阀手柄调节至“循环”位置上,此时进气口及排气口均关闭,热风在烘房内循环,保温时间2-3个小时;

s6,测量绝缘电阻:用1kv兆欧表摇测烘房内干燥器身的绝缘电阻;

s7,干燥完成阶段处理:当干燥的器身绝缘电阻达到1000兆欧值时,热风干燥过程结束,切断加热器电源,但鼓风机不能停止,须待加热器充分冷却后,方可停止鼓风,开启烘房门。

进一步,所述的步骤s6中测量绝缘电阻应在烘房温度为100℃以上进行,其绝缘电阻应≥1000兆欧。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如下:

本发明所述一种变压器器身干燥工艺,解决了现有的变压器器身绝缘干燥不彻底将严重影响产品质量,致使产品的绝缘电阻、吸收比、介质损失角、直流泄漏电流等的出厂试验数据偏大等缺陷,同时热风循环烘箱投入小,维护方便,大大降低耗电耗水,成本低,本发明操作简单实用适合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不仅限于这些实例,在为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所为任何改进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变压器器身干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工作:准备好一个热风干燥烘房和1kv兆欧表和温度计,并且检查热风干燥烘房的电气线路、加热电器以及鼓风机是否工作正常;

s2,器身排列:把需要干燥的器身搬运至热风干燥烘房内,整齐平稳的排列在一起,且器身间要保持一定的间隙并与烘房壁间保持安全距离;

s3,接线:选一台电压最高、容量最大的变压器器身,把铁芯和三相接通的高、低压引线分别接在烘房壁上相应的接线柱上,以便测量绝缘电阻;

s4,加热:关闭烘房门,将门下隙缝用石棉塞好,接通鼓风机和烘房电源,进行热风加热,调节温度计控温触点在105±5℃,并将调节阀手柄扳至“排气”位置上,此时排气口开放,新鲜空气从进气口吸入,挥发性气体从排气口排出;

s5,保温:在保温阶段,调节阀手柄调节至“循环”位置上,此时进气口及排气口均关闭,热风在烘房内循环,保温时间2-3个小时;

s6,测量绝缘电阻:用1kv兆欧表摇测烘房内干燥器身的绝缘电阻;

s7,干燥完成阶段处理:当干燥的器身绝缘电阻达到1000兆欧值时,热风干燥过程结束,切断加热器电源,但鼓风机不能停止,须待加热器充分冷却后,方可停止鼓风,开启烘房门。

所述的步骤s6中测量绝缘电阻应在烘房温度为100℃以上进行,其绝缘电阻应≥1000兆欧。

本发明所述一种变压器器身干燥工艺,适用于容量为500kva以下,电压等级为10kv以下的油浸式变压器器身的热风干燥,解决了现有的变压器器身绝缘干燥不彻底将严重影响产品质量,致使产品的绝缘电阻、吸收比、介质损失角、直流泄漏电流等的出厂试验数据偏大等缺陷,同时热风循环烘箱投入小,维护方便,大大降低耗电耗水,成本低,本发明操作简单实用适合推广。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构思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构思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