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天花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75636发布日期:2019-12-31 19:25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室内天花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装饰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室内天花板。
背景技术
:在室内装修时,通常会在室内顶部安装天花板和中央空调。但是目前主要是在天花板上设置让位孔,以供中央空调安装显露出来,如此使得中央空调的出风口直接面向室内,在用户开启空调制冷模式时,自空调出风口出来的冷风风速较大,冷风自该出风口直接吹向用户,容易导致用户患上头晕、鼻塞或乏力等空调病症。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室内天花板,旨在分散空调吹向用户的风力,提高无风感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室内天花板,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用于面向空调器,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导风孔,所述导风孔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导风孔的孔径在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上逐渐减小。可选地,所述导风孔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段孔和第二段孔,所述第一段孔贯穿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段孔贯穿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一段孔的孔径在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上逐渐减小,所述第二段孔的孔径自所述第一段孔朝靠近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上逐渐增大。可选地,任意两两相邻的三个所述导风孔的孔壁两两相交,且任意相邻两所述导风孔的孔壁相交呈尖劈状。可选地,所述第一段孔的孔壁与所述导风孔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15°,并小于或等于25°,所述第二段孔的孔壁与所述导风孔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10°,并小于或等于30°。可选地,所述第二段孔的孔壁还设有多个凸点,多个所述凸点间隔分布。可选地,所述第一段孔的孔壁设有导风槽,所述导风槽沿所述第一段孔的轴向延伸贯穿所述第一段孔的孔壁。可选地,所述导风槽的槽深在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上逐渐增大。可选地,每一所述第一段孔内均设有多个所述导风槽,所述导风槽沿所述导风孔的周向间隔排布。可选地,所述第二段孔的孔壁设有出风槽,所述出风槽与所述导风槽贯通,所述出风槽沿所述第二段孔的轴向呈螺旋状。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在安装板上设置多个导风孔,并使得导风孔的孔径在远离第一表面的方向上逐渐减小。将安装板安装在室内墙顶时,使得安装板的第一表面面向空调的出风口,当空调出风时,空调吹出的气流能够分流至多个导风孔吹向室内,使得自导风孔吹出的气流较为分散,避免气流集中吹向用户的情况发生,能够提高空调无风感效果。而且导风孔的孔径在远离第一表面的方向上逐渐减小时,相当于导风孔的孔壁倾斜,且导风孔的位于第一表面的孔径最大,如此增大了导风孔接收气流的能力,方便空调吹出的气流流向导风孔,而且导风孔的孔壁还具有引流作用,使得气流能够较好的自第二表面流出。此外,设置导风孔还能通过微孔降噪原理降低空调产生的噪音,而且导风孔的孔壁也能够反射空调的噪音,降低了空调辐射至室内的噪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室内天花板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图1中安装板的剖切示意图;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安装板13出风槽11导风孔14第一表面111第一段孔15第二表面112第二段孔20第一夹角12导风槽30第二夹角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提出一种室内天花板。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该室内天花板包括安装板10,安装板10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14和第二表面15,第一表面14面向空调器,安装板10上设有贯穿第一表面14和第二表面15的导风孔11,导风孔11的数量为多个,导风孔11的孔径在远离第一表面14的方向上逐渐减小。需要说明的是,室内墙顶上安装有龙骨,安装板10安装在龙骨上。且龙骨上可以安装多块安装板10,安装完成之后,多块安装板10将室内空间分隔为上层空间和下层空间,空调设置在上层空间中,并使的空调的出风口面向安装板10设置。其中,可以在每一块安装板10上均设有导风孔11,也可以仅在对应空调的区域面积内的安装板10上设有导风孔11等等。另外,导风孔11的形状具有多种,例如,导风孔11可以呈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或圆形等等。多个导风孔11可以间隔排布,也可以将导风孔11的位于第一表面14的孔缘两两相邻或相交设置。本实施例中,多个导风孔11的轴线延伸方向一致,如此结构较为简单,方便成型。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导风孔11的轴线相对第一表面14倾斜设置。具体地,可以将多个导风孔11均沿同一方向倾斜,也可以将多个导风孔11沿远离第一表面14的方向上逐渐朝安装板10的四周倾斜。如此能够通过倾斜的导风孔11将空调风引流至室内的多个方向,能够增大出风面积,而且也能使得比较分散。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在安装板10上设置多个导风孔11,并使得导风孔11的孔径在远离第一表面14的方向上逐渐减小。将安装板10安装在室内墙顶时,使得安装板10的第一表面14面向空调的出风口,当空调出风时,空调吹出的气流能够分流至多个导风孔11吹向室内,使得自导风孔11吹出的气流较为分散,避免气流集中吹向用户的情况发生,能够提高无风感效果。而且导风孔11的孔径在远离第一表面14的方向上逐渐减小时,相当于导风孔11的孔壁倾斜,且导风孔11的位于第一表面14的孔径最大,如此增大了导风孔11接收气流的能力,方便空调吹出的气流流向导风孔11,而且导风孔11的孔壁还具有引流作用,使得气流能够较好的自第二表面15流出。此外,设置导风孔11还能通过微孔降噪原理降低空调产生的噪音,而且导风孔11的孔壁也能够反射空调器的噪音,降低了空调器辐射至室内的噪音。一实施例中,导风孔11的最小孔径大于或等于1mm,并小于或等于5mm。具体地,导风孔11的最小孔径为导风孔11小端的孔径,例如,导风孔11的孔径逐渐减小并贯穿第二表面15时,导风孔11位于第二表面15的孔径即为最小孔径。而当导风孔11的孔径先减小后增大时,中间开始增大的部分为最小直径。其中,导风孔11的孔径可以为2mm、3mm或4mm等等。可以理解,若将导风孔11的孔径过大,容易导致气流从导风孔11集中吹向用户,而导风孔11的孔径过小时,容易导致导风孔11的出风量低。故而如此可以较好地保证导风孔11具有分散出风效果和出风量,而且如此导风孔11的尺寸较小,能够提高降噪效果。结合参考图4,一实施例中,导风孔11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段孔111和第二段孔112,第一段孔111贯穿第一表面14,第二段孔112贯穿第二表面15,第一段孔111的孔径在远离第一表面14的方向上逐渐减小,第二段孔112的孔径自第一段孔111朝靠近第二表面15的方向上逐渐增大。也就是说,导风孔11的孔径在自第一表面14朝第二表面15延伸的方向上先增大后减小,如此第一段孔111能够方便空调吹出的气流流入导风孔11,由于第二段孔112的孔径逐渐增大呈喇叭口状,有利于引导气流自第一段孔111流向第二段孔112,能够增大气流的流出速度,也能使得气流在第二段孔112中得到扩散,并且倾斜的孔壁能够提高引流效果,进而使得自第二段孔112流出的气流比较分散,能够进一步提高无风感效果。此外,可以理解,当室内灯光的光线照射到安装板10上时,安装板10能够反射光线,进而可以增大室内亮度。由于第二段孔112的孔壁倾斜,当光线照射到第二段孔112的孔壁时,第二段孔112的孔壁能够将光线从第二段孔112的孔口反射至安装板10下方,如此相当于增大了安装板10的反光面积,能够提高反光效果,在室内灯光亮度不变的情况下,采用该安装板10能够增加室内亮度。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二段孔112设置为直孔。结合参考图2,一实施例中,任意两两相邻的三个导风孔11的孔壁两两相交,且任意相邻两导风孔11的孔壁相交呈尖劈状。具体而言,导风孔11呈圆形,即导风孔11的垂直于其轴线的任意截面均呈圆形。任意一导风孔11均与另外相邻的两个导风孔11均相交,该两个导风孔11也相交,三个导风孔11呈等边三角形分布(三个导风孔11的轴线之间的连线呈等边三角形),且三个导风孔11的孔壁相交于一点。换句话说,任意一导风孔11的周向环设有六个导风孔11,该导风孔11的孔壁均分别与六个导风孔11的孔壁相交,且六个导风孔11呈正六边形环绕在该导风孔11的周侧,即该导风孔11的孔壁与六个导风孔11的孔壁的相交线在第一表面14上的投影呈正六边形。如此相交设置,使得任意相邻两导风孔11的孔壁在靠近第一表面14的方向上逐渐靠拢呈尖劈状,当气流吹向第一表面14时,气流能够被尖劈状的孔壁分散至两导风孔11中,能够降低安装板10的风阻,提高了导风效果。还避免了垂直于第一表面14的噪音再被垂直反射回去,使得垂直于第一表面14的噪音也能沿着导风孔11的孔壁被逐渐消耗和向不同方向反射,极大降低了噪音。另外,也可以将安装板10由吸音材料制成,以进一步降低噪音。其中,可以仅是相邻第一段孔111的孔壁在第一表面14相交设置,也可以仅是相邻第二段孔112的孔壁在第二表面15相交设置,或者相邻第一段孔111的孔壁在第一表面14相交设置的同时,相邻第二段孔112的孔壁在第二表面15也相交设置。另外,其它实施例中,导风孔11也可以呈正六边形设置,即导风孔11的垂直于其轴线的任意截面均呈正六边形。或者也可以将导风孔11呈四边形等多边形设置。结合参考图4,一实施例中,第一段孔111的孔壁与导风孔1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15°,并小于或等于25°。第二段孔112的孔壁与导风孔1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10°,并小于或等于30°。也就是说,第一段孔111的两相对侧孔壁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30°,并小于或等于50°,第二段孔112的两相对侧孔壁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20°,并小于或等于60°。为方便说明,以下以第一段孔111的孔壁之间的夹角定义为第一夹角20,第二段孔112的孔壁之间的夹角定义为第二夹角30,即第一夹角20大于或等于30°,并小于或等于50°,第二夹角30大于或等于20°,并小于或等于60°。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段孔112的孔壁倾角越大,即第二夹角30越大时,第二段孔112的孔口尺寸也越大,当第二段孔112的孔壁反射光线时,从第二段孔112的孔口反射出的光线也越多,反光效果更好。而第二段孔112的孔壁倾角越大,当噪音辐射至第二段孔112内时,噪音与孔壁的接触越少,孔壁对噪音的反射和吸收效果差,噪音容易直接从第二段孔112辐射出去,导致第二段孔112的降噪效果差。另外,当安装板10的板厚以及相邻两导风孔11之间的距离不变时,第一夹角20越大,相邻两第一段孔111的孔壁相交切除的部分越多,导致第一段孔111的孔壁越短,极大降低了孔壁对噪音的反射和吸收效果。如表1所示,在测得该表中数据时,其它参数保持不变(例如光源亮度、安装板10与照度计之间的距离、照度计的位置、安装板10的材质等等),仅改变第二夹角30的数值而测得室内的光照度变化情况,且表1中所得数据为多次检测的平均值。由表1检测的数据可知,第二夹角30增大时,室内的光照度也增大,可看出第二夹角30的数值越大,反光效果更好,有利于提高室内亮度。表1:如表2所示,测取该表中数据时,在安装板10的安装位置上方放置一个或多个噪音源,并将分贝仪放置到安装板10的安装位置下方,噪音源和分贝仪之间未设置安装板10时,通过分贝仪检测到的初始分贝值为57.6。装上安装板10后,安装板10将分贝仪和噪音源分隔开,通过安装具有不同夹角的导风孔11的安装板10进行检测。需要说明的是,表2中所得数据为检测的平均值。从表2可看出,随着第二夹角30的增大,安装板10的降噪效果越差,而第二夹角30不变时,第一夹角20过大或过小时,安装板10的降噪效果也比较差,可以看出第一夹角20在30°至50°之间时,降噪效果较好。综合表1所得数据可知,第一夹角20大于或等于30°,并小于或等于50°,第二夹角30大于或等于20°,并小于或等于60°时,能够较好的保证安装板10同时具有降噪效果和反光效果。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仅针对噪音问题或反光问题,而将第一夹角20或第二夹角30设置为更大值。表2(单位:分贝/db):一实施例中,第一段孔111的深度大于第二段孔112的深度。如此相当于增大了第一段孔111的孔壁长度,进而能够增强第一段孔111的引流作用,而且还能增大噪音与第一段孔111的孔壁的接触面积,仅为能够提高降低噪音的效果。此外,当第一段孔111和第二段孔112的连接处的孔径确定时,将第一段孔111的深度设置较大,能够增大第一段孔111在第一表面14形成孔口尺寸,能够进一步方便空调吹出的气流流入导风孔11,提高通风量。而且第二孔壁的长度减小时,能够减小气流在第二段孔112中的流出路程,使得气流能够快速自第二段孔112流出,有利于提高通风量。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使得第一段孔111的深度与第二段孔112的深度一致。结合参考图2和图4,一实施例中,第一段孔111的孔壁设有导风槽12,导风槽12沿第一段孔111的轴向延伸贯穿第一段孔111的孔壁。具体而言,每一导风孔11的第一段孔111均设有导风槽12,导风槽12在第一段孔111的孔壁上并沿第一段孔111的轴向呈直线延伸,且导风槽12的两端在第一段孔111的孔壁上呈贯通设置,且导风槽12在第一段孔111和第二段孔112的连接处还贯通第二段孔112的孔壁,使得气流能够沿着导风槽12直接流向第二段孔112。设置导风槽12时,能够增大第一段孔111的孔截面面积,相当于增大了第一段孔111孔径,能够提高第一段孔111的通风量。而且当气流吹向第一段孔111时,气流会先流向导风槽12,进而能够提高引流效果。其中,导风槽12可以呈半圆槽,也可以呈方槽。另外,相邻两第一段孔111上的导风槽12可以错位设置,也可以将相邻两第一段孔111上的导风槽12相互贯通设置。本实施例中,导风槽12的槽壁与第一段孔111的孔壁呈圆弧过渡,如此能够较好较气流引导至导风槽12中,进一步提高引导效果。一实施例中,每一第一段孔111内均设有多个导风槽12,导风槽12沿导风孔11的周向间隔排布。多个导风槽12沿导风孔11的周向均匀排布,如此能够增大第一段孔111的孔径,进而增大第一段孔111的通风量,进一步提高第一段孔111的通风效果。其中,每一第一段孔111内可以设置三个、四个、五个或六个导风槽12等等。一实施例中,导风槽12的槽深在远离第一表面14的方向上逐渐增大。具体而言,导风槽12的槽深为第一段孔111的孔壁至导风槽12槽底的深度,可以理解,相邻两第一段孔111之间的孔壁厚度在远离第一表面14的方向上逐渐增大,而第一段孔111的孔径逐渐减小,即在第一段孔111和第二段孔112的连接处,相邻两第一段孔111之间的孔壁厚度最大,但是孔径最小。如此设置时,一方面能够增大第一段孔111在靠近第二段孔112部分的孔径,进而能够增大第一段孔111的通风量,另一方面能够减小第一段孔111和第二段孔112的连接处的壁厚,有利于减小安装板10的整体重量。而且将靠近第一表面14的槽深设置较小时,可以保证相邻两第一段孔111在靠近第一表面14部分具有足够的壁厚进行支撑,避免该处壁厚过小而导致安装板10的强度大幅度降低。一实施例中,导风槽12的槽宽在远离第一表面14的方向上逐渐增大。如此也能增大第一段孔111在靠近第二段孔112部分的孔径,即在靠近第二段孔112的方向上,第一段孔111的孔径逐渐增大,能够提高第一段孔111的通风量。而且气流在导风槽12中流动时,也能使得气流逐渐得到扩散,能够使得气流自第二段孔112吹出时更加分散,能进一步提高无风感效果。而且导风槽12的槽深和槽宽在远离第一表面14的方向上同时逐渐增大时,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段孔111的通风效果。一实施例中,第二段孔112的孔壁设有出风槽13,出风槽13与导风槽12贯通,出风槽13沿第二段孔112的轴向呈螺旋状。具体而言,出风槽13贯穿导风槽12的槽壁而与导风槽12连通,出风槽13自导风槽12处沿第二段孔112的轴向延伸的同时,还沿第二段孔112的周向延伸,如此能够使得部分气流能够沿着出风槽13朝第二段孔112的切线方向吹出,使得自第二段孔112吹出的气流角度更大,有利于将气流扩散至室内的角落位置。而且还可以使得相邻导风孔11吹出的气流在空中相互紊乱,降低了吹向用户的风速,有利于提高无风感效果。另外,设置出风槽13也相当于增大了第二段孔112的孔径,能够提高第二段孔112的出风量,使得第一段孔111的气流能够顺畅的流向第二段孔112,进而提高出风效果。其中,出风槽13的槽深和/或槽宽也可以在靠近第二表面15的方向上逐渐增大。另外,也可以将导风槽12和出风槽13在第一段孔111和第二段孔112的连接处沿周向错位排布,以增大该处的孔径,即增大了该处的孔道截面面积,提高出风量。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出风槽13沿第二段孔112的轴向呈直线延伸。另外,本实施例中,第二段孔112的孔壁还设有多个凸点(图未示出),多个凸点间隔分布。具体地,第二段孔112的孔壁布满凸点,多个凸点沿第二段孔112的轴向错位排布。如此当气流自流向第二段孔112时,凸点能够改变沿孔壁流动的气流流向,使得气流被不断分散,使得从第二段孔112吹出的气流更加分散,进一步降低气流集中吹向用户的可能,能够进一步提高无风感效果。其中,多个凸点可以规则排布在孔壁上,例如,孔壁上设有多排凸点,多排凸点沿导风孔11的轴向间隔排布,且每一排凸点有包括多个凸起,多个凸起沿导风孔11的周向间隔排布等等。当然,多个凸点也可以在孔壁上乱序排布。一实施例中,室内天花板还包括加强板(图未示出),加强板与安装板10一体成型,加强板贴设于第二表面15,且加强板对应每一导风孔11均设有通孔。具体而言,加强板上对应第二段孔112设有通孔,通孔的孔径大于或等于第二段孔112的孔径,且通孔的孔径在远离第二表面15的方向逐渐增大,如此气流流至通孔中时,能够顺畅的沿着通孔的孔壁流出,保证出风效果。其中安装板10为塑料件,加强板为金属件,通过将加强板与安装板10一体成型,可以增大室内天花板的强度,同时也有利于减轻室内天花板的重量。而且塑料结构成型比较方便,能够成型较为复杂的结构。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安装板10设置为金属件,即安装板10全部由金属材料制成,例如铝合金或镁合金等等。另外,一实施例中,加强板自第二表面15朝第一表面14延伸,并包覆第一表面14的边缘设置,如此可以较好地保护安装板10,能够有效降低安装板10的边缘碰撞损坏的情况。而且还可以通过加强板与龙骨连接,如此加强板能够承托安装板10,能够避免安装板10支撑而受力变形,而且加强板的承载能力强,能够提高室内天花板的使用寿命。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安装板10内嵌设有加强筋,且加强筋位于导风孔11的孔壁内。一实施例中,室内天花板还包括挡风板(图未示出),挡风板围合安装于安装板10的边缘,且挡风板围合空调器的出风口,以在空调器的出风口和第一表面14之间形成出风通道。具体而言,导风板包括多块板体和连接相邻板体的连接部,连接部为软质件,相邻板体之间可以通过连接部弯折变形而相互折叠,板体的下端与安装板10连接,板体的上端与空调器的外壳卡接。当空调器出风时,气流能够沿着出风通道流入导风孔11,避免气流朝四周扩散而导致自导风孔11流出的风量小,使得空调器吹出的气流能够集中流向导风孔11,能够提高出风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将挡风板同时围合多块安装板10,如此相当于增加了导风孔11的数量,使得多个导风孔11的通风量能够大于空调器的出风量,避免空调器的吹出的气流堆积在出风通道内,能够提高出风效果,也能增大出风面积,也使得自导风孔11吹出的气流更加分散,提高无风感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