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92775发布日期:2020-03-27 19:49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成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厨房烹饪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成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集成灶这种集吸油烟机、燃气灶、消毒柜、储藏柜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厨房电器,因具有节省空间、抽油烟效果好,节能低耗环保等优点受到欢迎。但是,由于集成灶在有限的空间内集成了吸油烟机、灶具、消毒柜等功能,是以牺牲每个独立单元的最佳性能和效果为代价,因此在吸油烟效果、安全性等方面相对传统分体式产品有所下降;且油烟排出口一般设置在集成灶的底部,与现有很多楼盘的公用烟道不匹配,给集成灶的安装和使用带来一定的不便。

为此,申请号为cn201710263642.4的发明专利申请《一种环保集成灶的核心装置》(申请公布号为cn108731048a)公开的装置包括集成灶主体,集成灶主体顶部的后端处设有后挡板,后挡板的前端面靠近顶端处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吸油烟孔,后挡板的顶部设有向前弯折的顶板,顶板的底端面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出风口,所述集成灶主体的内部设有油烟净化箱,油烟净化箱的左端进风口处连接有集烟软管,集烟软管的端部连接有与吸油烟孔连通的油烟进风箱,油烟净化箱的右端出风口处连接风机,风机的端部通过出风软管与出风口连通。该装置能将产生的油烟进行净化后由出风口排出,无需排出室外。

上述装置中油烟净化箱的净化效果决定了该集成灶能否投入使用,但该申请中未对油烟净化箱的具体结构进行公开及说明。且现有技术中,油烟净化装置因体积较大、产生的噪音较多,一般用于餐厅、食堂等大型餐饮场所。如申请号为cn201810793388.3的发明专利申请《一种中央油烟净化装置》(申请公布号为cn108870492a)公开的油烟净化装置,其体积较大,很难将其应用至家庭厨房的集成灶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油烟有效净化的集成灶。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净化后的烟气无需外排且能提升吸油烟效果的集成灶。

本发明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集成灶,包括有柜体、风机和油烟净化装置,所述柜体内设有供油烟流动的通道,所述风机和油烟净化装置设于柜体内并位于该通道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烟净化装置包括有在油烟流动路径上、由上游至下游依次布置的用于对油烟中的颗粒物进行分离的油烟分离组件、气流缓冲通道和用于对颗粒物分离后的烟气进行净化的吸附组件,所述油烟分离组件、气流缓冲通道和吸附组件依次横向分布在柜体内,所述气流缓冲通道设于柜体的角部,并且其入风口的朝向和出风口的朝向互成角度而不在同一直线上,所述油烟分离组件、吸附组件分别设于气流缓冲通道的入风口侧、出风口侧,并与气流缓冲通道的入风口、出风口相连接,以使从油烟分离组件出来的烟气能在气流缓冲通道内进行均流后再进入吸附组件内。

上述风机可设于油烟净化装置的上游或下游或者油烟净化装置之间,进一步的,所述风机在油烟流动路径上位于所述油烟分离组件的上游;所述风机的进风口朝上横卧在柜体的底部,风机的排风口与所述油烟分离组件相连。如此,能为吸油烟和排净化后的烟气提供动力,保持整个气流的循环。且风机的排风口直接与油烟分离组件相连,使得结构比较紧凑的同时,风机能先对油烟进行离心分离,再进入油烟分离组件进行进一步的分离。

为保证油烟净化效率的同时,提高结构紧凑性,进一步的,所述风机中至少排风口、油烟分离组件、气流缓冲通道中至少入风口沿着柜体的左右方向分布在柜体内部的前部,并与吸附组件之间呈l型分布,该吸附组件设于柜体的后部。

为了循环利用吸附组件,进一步的,所述油烟净化装置还包括有用于脱除吸附在所述吸附组件上的物质的催化脱附组件,所述催化脱附组件与所述吸附组件相连并与吸附组件之间左右分布在柜体内部的后部。

优选的,所述催化脱附组件包括有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循环风扇、设置在壳体内的加热管,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吸附组件的入口对应的第一开口、与所述吸附组件的出口对应的第二开口,以通过循环流动的热空气加热吸附组件;所述吸附组件上设有能在加热情况下催化上述物质反应进而从吸附组件上脱附的催化剂;所述气流缓冲通道的入风口处设有阀门。如此,当吸附组件达到饱和时,可关闭阀门,启动催化脱附组件,循环风扇和加热管开启,催化剂在高温的环境下发生化学反应,将吸附在吸附组件表面上的物质,如voc物质脱除,达到吸附组件可循环利用,无需更换的目的。

所述吸附组件优选为活性炭吸附组件。当然也可选用改性的活性炭吸附组件或者其他吸附组件。

在上述方案中,为了保证油烟中颗粒物的分离效果,所述油烟分离组件包括有在油烟流动路径上、由上游至下游依次布置的用于过滤第一种颗粒物的第一分离组件、用于过滤第二种颗粒物的第二分离组件,所述第一种颗粒物的粒径大于所述第二种颗粒物的粒径。

优选的,所述第一分离组件为多孔滤料;所述第二分离组件为静电组件或/和hepa组件。当第二分离组件同时采用静电组件和hepa组件时,hepa组件可设置在静电组件的下游,如此,静电组件来不及过滤的细小颗粒物可以再次通过hepa组件过滤,同时由于静电组件的作用,进入hepa组件的颗粒物已经非常少,hepa组件的使用寿命加长。

为了进一步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优选的,还包括有设置在柜体台面上的灶体,所述通道的入口,即油烟吸风口设置在所述柜体上并位于灶体的后上方;所述通道的出口,即排风口设置在所述柜体上并位于所述油烟吸风口的上方。如此,从排风口出来的气流可以在上方形成风幕屏蔽作用,使得油烟能顺利吸入油烟吸风口,而避免油烟从前侧逃逸,进而保证吸油烟效果。且由于净化后的烟气无需排至室外,使得风机无需克服冗长的通道,进而使得整个集成灶不需要太高的风量,风机具有转速低、噪音低的优点。且由于本申请中风机的转速较低,风速较小,使得油烟分离组件的分离效果加强。

较优选的,所述通道包括有设于柜体内并上下延伸的进烟通道和排气通道,所述进烟通道和排气通道一前一后分布;进烟通道和排气通道上端的口部分别对应上述油烟吸风口、排风口设置,进烟通道和排气通道下端的口部通过上述风机和油烟净化装置相连通;至少下部上的进烟通道的口径由上至下逐渐缩小;至少下部上的排气通道的口径由下至上逐渐增大。采用由上至下渐缩的进烟通道,能提升气流吸入的速度。采用由下至上渐扩的排气通道,使得排出的气流更加均匀,以形成风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将油烟净化装置设计为具有油烟分离组件、气流缓冲通道和吸附组件的结构,油烟依次通过油烟分离组件和吸附组件后得到净化,且气流缓冲通道设于柜体的角部,并且其入风口的朝向和出风口的朝向互成角度,使得从油烟分离组件出来的烟气进入气流缓冲通道的入风口后能进行一定的缓冲和均流,然后从出风口出进入吸附组件内,使得通过吸附组件的气流更加地均匀,实现更好的吸附效果;且由于气流缓冲通道设于柜体的角部,气流缓冲通道的入风口和出风口呈角度分布,油烟分离组件、吸附组件分别设于气流缓冲通道的入风口侧、出风口侧,使得油烟分离组件和吸附组件呈角度分布在柜体角部的两侧,进而使得结构更加紧凑,能在柜体有限的空间内完成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省略灶体下方的柜体);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另一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省略灶体下方的柜体);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风机和油烟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7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集成灶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该集成灶包括有柜体1、灶体2、风机3和油烟净化装置。

其中,柜体1内设有供油烟流动的通道,该通道包括有设于柜体内并上下延伸的进烟通道11和排气通道12,进烟通道11和排气通道12一前一后分布;柜体1上设有油烟吸风口13和排风口14,油烟吸风口13沿着柜体1的左右长度方向分布并位于灶体2的后上方,油烟吸风口13距离柜体1台面的高度为300-500mm;排风口14沿着柜体1的长度方向分布并位于油烟吸风口13的上方;上述进烟通道11和排气通道12上端的口部分别对应上述油烟吸风口13、排风口14设置,进烟通道11和排气通道12下端的口部通过上述风机3和油烟净化装置相连通;且本实施例中,进烟通道11上部的口径相同,下部的口径由上至下逐渐缩小;排气通道12上部的口径相同,下部的口径由下至上逐渐增大。

上述风机3的进风口31朝上横卧在柜体1的底部,风机进风口31与进烟通道11下端的口部相连,风机排风口32与上述油烟净化装置相连。本实施例中的风机3采用吸油烟机中常规的风机结构,包括有叶轮、蜗壳、电机等结构,该风机3采用直流变频控制,可以根据使用情况或者阻力情况,调整转速大小,实现良好的吸排效果。

上述油烟净化装置包括有在油烟流动路径上、由上游至下游依次布置的用于对油烟中的颗粒物进行分离的油烟分离组件4、气流缓冲通道5和用于对颗粒物分离后的烟气进行净化的吸附组件6,油烟分离组件4、气流缓冲通道5和吸附组件6沿着水平方向分布在柜体1内底部,气流缓冲通道5设于柜体1的角部,并且其入风口51的朝向和出风口52的朝向呈90度,油烟分离组件4、吸附组件6分别设于气流缓冲通道5的入风口侧、出风口侧,并与气流缓冲通道5的入风口51、出风口52相连接,以使从油烟分离组件4出来的烟气能在气流缓冲通道5内进行均流然后进入吸附组件6内。

本实施例中,风机排风口32与油烟分离组件4相连,且风机排风口32、油烟分离组件4、气流缓冲通道5中至少入风口51沿着柜体1的左右方向分布在柜体1内部的前部,并与吸附组件6之间呈l型分布,该吸附组件6设于柜体1的后部。

上述油烟分离组件4包括有在油烟流动路径上、由上游至下游依次布置的用于过滤4微米以上颗粒物的多孔滤料41、用于过滤1-5微米颗粒物的静电组件42;其中,多孔滤料41的厚度为5-10mm,其直接与风机3的排风口32相连,静电组件42的组成部分是集尘极和荷电极,具体可参考现有技术中多孔滤料及静电组件的结构。本实施例中,为便于清洗,提高使用寿命,油烟分离组件4和风机3通过螺钉连接和安装,柜体1底部对应油烟分离组件4和风机3的位置设有可开合的门体,如此可根据需要对油烟分离组件4和风机3进行拆装、清洗,提高使用寿命。

上述吸附组件6为蜂窝结构的活性炭吸附组件,能吸附经过颗粒物过滤之后的烟气中的气体及异味,吸附组件6的出口与排气通道12下端的口部相连。

为循环利用吸附组件6,油烟净化装置还包括有用于脱除吸附在吸附组件6上的物质的催化脱附组件7,催化脱附组件7与吸附组件6相连并与吸附组件6之间左右分布在柜体1内部的后部。该催化脱附组件7包括有壳体71、设置在壳体71内的循环风扇72、设置在壳体71内的加热管73,该加热管73呈连续弓字型的方式迂回盘绕布置,以保证加热面积,壳体71上开设有与吸附组件6的入口对应的第一开口7a、与吸附组件6的出口对应的第二开口7b;气流缓冲通道5的入风口51处设有阀门8,吸附组件6的表面上附有催化剂。如此,当吸附组件6达到饱和或者达到预设的饱和值时,阀门关闭8,催化脱附组件7启动,循环风扇72和加热管73工作,加热的温度根据催化剂的类型确定,热空气通过第一开口7a后进入吸附组件6,吸附组件6上的催化剂在高温环境下催化上述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使吸附在吸附组件6上的物质脱附,从吸附组件6出来的热空气再通过第二开口7b进入壳体71内,循环加热流动,直至将上述物质脱除。

集成灶正常运作时,上述阀门8打开,灶体2产生的油烟在风机3的作用下吸入进烟通道11,然后通过风机3、油烟分离组件4进行油烟中颗粒物的脱除,经过颗粒物脱除后的烟气进入气流缓冲通道5,在气流缓冲通道5内进行均流,均流后的烟气进入吸附组件6内,脱除烟气中的气体及异味,然后直接通过排气通道12,从柜体1的排风口14排至室内。

本实施例中的油烟经过风机3的离心分离、油烟分离组件4的颗粒物过滤、吸附组件6的净化等多重过滤,保证吹出的空气达到标准。

且当灶体2及其它烹饪器具不工作时,也可打开风机3和油烟净化装置,以净化室内空气,提升室内空气的质量。

在本发明的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了表示方向的术语,诸如“前”、“后”、“上”、“下”、“左”、“右”、“侧”、“顶”、“底”等,用来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结构部分和元件,但是在此使用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的目的,是基于附图中显示的示例方位而确定的,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