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截面热管的结构及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212129发布日期:2020-03-31 11:13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变截面热管的结构及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械设计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变截面热管的结构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热管是一种被动式热控元件,因不需泵、电机等主动式元件,具有轻质、高可靠的特点而广泛的应用于卫星高热流组件的散热控温。热管由管壳、毛细芯和工作介质组成。热管的一端为蒸发段,另一端为冷凝段,当蒸发段受热后,管芯内的液体工质吸热蒸发,蒸汽流向冷凝段,在那里放出热量并凝结成液体,冷凝液在管芯毛细间隙的毛细力作用下又流回蒸发段。热管正常工作时毛细力必须克服工质循环的所有流动阻力。管芯毛细间隙是毛细力大小的决定性因素。对于恒定截面热管而言,管芯毛细间隙尺寸越小,毛细力越大,但同时流动阻力也随之增大;管芯毛细间隙尺寸越大,流动阻力越小,但同时毛细力也随之减小;因此很难获得理想的传热能力。传统的如专利文献cn106885485b所公开的一种热端变截面多脉动冷端热管散热器,包括脉动冷端、热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动冷端为内设多个脉动通道的散热板体;所述热端为空心腔体,腔体中充有工质及毛细吸液芯;在热端空心腔体的上盖板上设有多个冷端接口,每一个冷端接口安装有一个所述脉动冷端,使脉动冷端的脉动通道与热端的空心腔体连通。

但是,传统的热管管壳毛细腔体采用压力机牵引模具挤压的方式成形,受限于制造工艺,只能成形恒定截面热管,不能有效兼顾蒸发段和冷凝段对毛细力和流动阻力的不同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截面热管的结构及制造方法。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变截面热管的结构,包括:第一热管封头1、热管毛细腔体2、第二热管封头3以及充液管4;

所述第一热管封头1、第二热管封头3分别安装在热管毛细腔体2的两端;

所述充液管4安装在第二热管封头3上;

所述热管毛细腔体2为变截面结构。

优选地,所述热管毛细腔体(2)包括:蒸发段(5)与冷凝段(6);

所述蒸发段(5)与冷凝段(6)分布在热管毛细腔体(2)的两端。

优选地,所述蒸发段5端部的第一毛细间隙7特征尺寸为0.1mm。

优选地,所述冷凝段6端部的第二毛细间隙8特征尺寸为0.4mm。

优选地,所述蒸发段5端部与冷凝段6端部之间任意位置的毛细间隙特征尺寸满足函数关系:其中y表示毛细间隙特征尺寸,l表示热管长度,x表示热管毛细腔体2上任意位置至蒸发段5端口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变截面热管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变截面热管进行激光选区熔化成形前,在原有设计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工艺模型,实现对变截面热管腔体沿着成形高度方向的收缩量、后续变截面热管腔体外壁表面的喷砂工艺的去除量、热管腔体毛细槽道内壁磨粒流工艺的去除量的预先补偿;

步骤2,采用如下激光选区成形工艺参数进行一体化结构板的增材制造:激光能量的工艺窗口范围为170w-190w,扫描间距的工艺窗口在120-140μm范围内,能量密度的工艺窗口范围为70j/mm3-100j/mm3,光斑0.05mm;

步骤3,对成形变截面热管腔体进行热处理,然后对腔体外表面进行喷砂工艺处理;对热管腔体毛细槽道内壁进行磨粒流工艺处理,清除腔体内部粘接的粉末颗粒;

步骤4,将配有充液管的封头焊接在热管腔体的一端,将没有充液管的封头焊接在热管腔体的另一端;

步骤5,对热管毛细腔体进行液氨工质充装,充装量为热管毛细腔体容积的40%;充装后,用冷焊钳剪断并封死充液管。优选地,所述步骤1还包括:采用激光选区熔化增材制造的方法制造变截面热管腔体。

优选地,所述步骤1还包括:成形高度方向的补偿值为原设计模型高度的1%;外壁表面的补偿值设计为0.1mm;热管腔体毛细槽道内壁的补偿值设计为0.05mm。

优选地,所述步骤3还包括:采用浓度为5%的naoh溶液对热管毛细腔体进行清洗,确保腔内无残留杂质。

优选地,所述步骤4还包括:对毛细腔体进行无损检测、检漏测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有效兼顾了蒸发段和冷凝段对毛细力和流动阻力的不同需求,极大的提高了热管的传热能力。

2、本发明能够极大的满足卫星高热流组件散热的需求。

3、本发明在航天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还可推广至有类似需求的其他行业,经济效益可观。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变截面热管的结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变截面热管的结构蒸发段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变截面热管的结构冷凝段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变截面热管的毛细腔体示意图。

图中示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变截面热管的结构,包括:第一热管封头1、热管毛细腔体2、第二热管封头3以及充液管4;所述第一热管封头1、第二热管封头3分别安装在热管毛细腔体2的两端;所述充液管4安装在第二热管封头3上;所述热管毛细腔体2为变截面结构。所述热管毛细腔体(2)包括:蒸发段(5)与冷凝段(6);所述蒸发段(5)与冷凝段(6)分布在热管毛细腔体(2)的两端。在优选例中,第一热管封头1、与第二热管封头3采用相同的材质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蒸发段5端部的第一毛细间隙7特征尺寸为0.1mm;所述冷凝段6端部的第二毛细间隙8特征尺寸为0.4mm;所述蒸发段5端部与冷凝段6端部之间任意位置的毛细间隙特征尺寸满足函数关系:其中y表示毛细间隙特征尺寸,l表示热管长度,x表示热管毛细腔体2上任意位置至蒸发段5端口的距离。在优选例中,蒸发段和冷凝段之间的热管吸液芯毛细间隙特征尺寸随热管长度l线性变化。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变截面热管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变截面热管进行激光选区熔化成形前,在原有设计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工艺模型,实现对变截面热管腔体沿着成形高度方向的收缩量、后续变截面热管腔体外壁表面的喷砂工艺的去除量、热管腔体毛细槽道内壁磨粒流工艺的去除量的预先补偿;

步骤2,采用如下激光选区成形工艺参数进行一体化结构板的增材制造:激光能量的工艺窗口范围为170w-190w,扫描间距的工艺窗口在120-140μm范围内,能量密度的工艺窗口范围为70j/mm3-100j/mm3,光斑0.05mm;

步骤3,对成形变截面热管腔体进行热处理,然后对腔体外表面进行喷砂工艺处理;对热管腔体毛细槽道内壁进行磨粒流工艺处理,清除腔体内部粘接的粉末颗粒;

步骤4,将配有充液管的封头焊接在热管腔体的一端,将没有充液管的封头焊接在热管腔体的另一端;

步骤5,对热管毛细腔体进行液氨工质充装,充装量为热管毛细腔体容积的40%;充装后,用冷焊钳剪断并封死充液管。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还包括:成形高度方向的补偿值为原设计模型高度的1%;外壁表面的补偿值设计为0.1mm;热管腔体毛细槽道内壁的补偿值设计为0.05mm;所述步骤3还包括:采用浓度为5%的naoh溶液对热管毛细腔体进行清洗,确保腔内无残留杂质;所述步骤4还包括:对毛细腔体进行无损检测、检漏测试。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