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冷热力供应基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97403发布日期:2019-12-13 18:38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新型冷热力供应基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热、制冷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冷热力供应基站。



背景技术:

我国为了治理环境污染,冬季采暖大力推广使用电力、天然气、太阳能为能源采暖,燃煤采暖坚决禁止。经多年的实践,尚存在以下问题:

1、直接用电耗能较高;

2、天然气燃烧成本太高,且多数地区不具备供应条件;我国该资源短缺。

3、水源热泵系统回灌难,洗井难,污染水源,多地区打井受限;

4、土壤源热泵系统成本高,地埋管维修难,冷堆积,热贯通现象严重;

5、独立的空气源热泵系统在低温环境下能效低,故障率高;

6、太阳能集热器投资高,极端天气效率低;

7、传统集中供热系统直接供至用户末端,跑冒滴漏严重,热力供应不平衡,难以实现精准控制,能源消耗浪费较大。

例如,公开号为cn20540308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带冷热空气封闭通道的户外预制基站,外部冷空气入风口和出风口设置于预制基站外侧面,入风口相对于面板有一定的凸起高度,入风口靠近出风口侧不设开口,且出风口为导向型风口,其排风方向向下。设备空间内设有横向热空气通道,且通信设备的尾部与横向热空气通道对接。设备空间内设有冷风通道和两侧背面纵向热空气通道,空气按进风口、中间冷空气通道、通信设备、横向热空气通道、背面纵向热空气通道、排风口的顺序形成了设备空间的气流组织。该带冷热空气封闭通道的户外预制基站易于实施,制冷和节能效果显著。

但是,仍然存在缺陷,现有技术没有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冷热力供应基站,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提高了设施利用率,减少设备投资,集约性好,且安全、可靠、可控,杜绝了跑冒滴漏隐患,实现智能、精准控制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新型冷热力供应基站,包括多组螺杆机机组、空气源机组、储能水池、空调用水承压罐、生活用水承压罐、换热器、循环泵、电表、室内控制器和生活用水水箱;所述多组螺杆机机组串联在一起,并通过管道连接储能水池,所述空气源机组与储能水池连接;所述螺杆机机组与空调用水承压罐连接,所述螺杆机机组与生活用水承压罐连接;所述空调用水承压罐与换热器连接,所述生活用水承压罐与换热器连接;所述换热器与生活用水水箱连接,在换热器与生活用水水箱之间设置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电性输出端与电表连接,所述电表与室内控制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设置在生活用水水箱内部,且所述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室内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的,包括地盘管,所述地盘管与换热器连接。

进一步的,包括风机盘管,所述风机盘管与换热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螺杆机机组包括双制式螺杆机机组。

进一步的,包括毛细盘管、暖气片、盘管表冷器、不锈钢内胆承压保温储能水箱中的一种或多种,且所述毛细盘管、暖气片、盘管表冷器、不锈钢内胆承压保温储能水箱分别与换热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或壳管换热器。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一步的,包括回水管道,所述回水管道的一端与换热器连接,所述回水管道的另一端与储能水池连接。

进一步的,在所述回水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旁通支路和第二旁通支路,所述第一旁通支路与生活用水承压罐连接,所述第二旁通支路与空调用水承压罐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杆机机组、空气源机组、储能水池、空调用水承压罐、生活用水承压罐、换热器、循环泵、电表、室内控制器和生活用水水箱等,集制冷、供热、生活热水功能为一体,将人类的基本需求一步到位,即;夏季制冷;冬季制热,全年提供生活热水,充分利用现有设施、资源、技术水平,提高了设施利用率,减少设备投资,集约性好,且安全、可靠、可控,杜绝了跑冒滴漏隐患,实现智能、精准控制的便利性。

(2)本实用新型没有采用计量控制盒,而是利用电表对循环泵的流量通过计量消耗电能的方式来实现流量计量,相比传统采用计量控制盒的做法,节省了投入以及后期维护成本,节能高效。

(3)本实用新型可完全替代水(地)源热泵,免去打井(埋管)占地面积大及初期投资费用高等问题,运行效果比水(地)源热泵更加稳定可靠,维护、维修更便捷。

(4)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智能精准远程控制,能够充分满足体现用户对室温的个性化需求。

(5)本实用新型可将储能水池作为消防水池,能使消防水池得以有效利用,因为在出现火情时,冷水与热水对于消防用途来讲效果是一样的,本实用新型利用储能水池来确保消防用水的储备,可发挥对输送的电力资源起到的移峰填谷作用,有利于电力的合理使用。

(6)本实用新型杜绝了跑冒滴漏隐患,减少系统用水量,实现了计量消费,提高了全民节能的自觉性。

(7)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制冷供水水温10~15℃,制热40~50℃为供水上限,可以降低管道泄漏冷热水对人类的伤害。

(8)本实用新型中的空气源机组通过热泵交换大量的空气,只要加装合适的空气净化除霾装置,还可以用来有效处理区域内尘霾,提高空气质量。

(9)本实用新型空气源机组通过热泵在冬季制冷时,可有效回收空气中的水分,可用于系统用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对实施例进行描述之前,需要对一些必要的术语进行解释。例如:

若本申请中出现使用“第一”、“第二”等术语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当由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仅用来区分一个元件和另一个元件。因此,下文所讨论的“第一”元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应当理解的是,若提及一元件“连接”或者“联接”到另一元件时,其可以直接地连接或直接地联接到另一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地,当提及一元件“直接地连接”或“直接地联接”到另一元件时,则不存在中间元件。

在本申请中出现的各种术语仅仅用于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否则单数形式意图也包括复数形式。

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括”和/或“包括有”时,这些术语指明了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也不排除一个以上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群组的存在和/或附加。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冷热力供应基站,包括多组螺杆机机组、空气源机组、储能水池、空调用水承压罐、生活用水承压罐、换热器、循环泵、电表、室内控制器和生活用水水箱;所述多组螺杆机机组串联在一起,并通过管道连接储能水池,所述空气源机组与储能水池连接;所述螺杆机机组与空调用水承压罐连接,所述螺杆机机组与生活用水承压罐连接;所述空调用水承压罐与换热器连接,所述生活用水承压罐与换热器连接;所述换热器与生活用水水箱连接,在换热器与生活用水水箱之间设置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电性输出端与电表连接,所述电表与室内控制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设置在生活用水水箱内部,且所述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室内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的,包括地盘管,所述地盘管与换热器连接。

进一步的,包括风机盘管,所述风机盘管与换热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螺杆机机组包括双制式螺杆机机组。

进一步的,包括毛细盘管、暖气片、盘管表冷器、不锈钢内胆承压保温储能水箱中的一种或多种,且所述毛细盘管、暖气片、盘管表冷器、不锈钢内胆承压保温储能水箱分别与换热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或壳管换热器。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一步的,包括回水管道,所述回水管道的一端与换热器连接,所述回水管道的另一端与储能水池连接。

进一步的,在所述回水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旁通支路和第二旁通支路,所述第一旁通支路与生活用水承压罐连接,所述第二旁通支路与空调用水承压罐连接。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将本实用新型作为一种新型冷热力供应基站进行实施,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多组螺杆机机组、空气源机组、储能水池、空调用水承压罐、生活用水承压罐、换热器、循环泵、电表、室内控制器和生活用水水箱;多组螺杆机机组串联在一起,并通过管道连接储能水池,空气源机组与储能水池连接;螺杆机机组与空调用水承压罐连接,螺杆机机组与生活用水承压罐连接;空调用水承压罐与换热器连接,生活用水承压罐与换热器连接;换热器与生活用水水箱连接,在换热器与生活用水水箱之间设置有循环泵,循环泵的电性输出端与电表连接,电表与室内控制器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空气源热泵机组作为热能动力单元,将储能水池作为储能平台,并基于双制式螺杆机等设备,夏季以热动力单元空气源热泵机组方式工作在制冷工况,并可利用余热回收来提供生活热水。在本实施例中,储能水池可以作为消防水池,在冬季以热能动力单元、储能平台、双制式螺杆机组成蓄能互联,以部分电力驱动将空气中蕴含的低品位热能转移为高品位热能(一次换热),向工作在制热工况的螺杆机提供稳定流量的低温热水,储存在储能平台(消防水池及相变材料)中,经过双制式螺杆机热泵提升为高品位热能向建筑物供热(二次供热),此时螺杆机的工作状态如同水源热泵。且还包括智能消费控制末端,由室内温控器(可实现远程控制)、储能水箱温度传感器控制调节室温及生活热水温度,连接的末端设备可由地暖盘管、毛细盘管、暖气片、风机盘管、盘管表冷器(用于调节新风温度)、不锈钢内胆承压保温储能水箱组成,并与换热器对应管路连接实现热交换。

在本实施例中的其余技术特征,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选用以满足不同的具体实际需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实用新型。在其他实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未具体描述公知的组成,结构或部件,均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限定技术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均是广义含义,本领域技术人员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活动连接,或整体地连接,或局部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等,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即,文字语言的表达与实际技术的实施可以灵活对应,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的文字语言(包括附图)的表达不构成对权利要求的任何单一的限制性解释。

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在以上描述中,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透彻理解,阐述了大量特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实用新型。在其他实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未具体描述公知的技术,例如具体的施工细节,作业条件和其他的技术条件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