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倾斜出料的锆刚玉电熔砖生产用电弧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80346发布日期:2019-10-15 19:09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倾斜出料的锆刚玉电熔砖生产用电弧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锆刚玉电熔砖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倾斜出料的锆刚玉电熔砖生产用电弧炉。



背景技术:

电熔锆刚玉砖是用纯净的氧化铝粉与含氧化锆65%、二氧化硅34%左右的锆英砂在电熔炉熔内化后注入模型内冷却而形成的的白色固体,其岩相结构由刚玉与锆斜石的共析体和玻璃相组成,从相学上讲是刚玉相和锆斜石相的共析体,玻璃相充填于它们的结晶之间。在对电熔锆刚玉砖加工时,需要使用到电弧炉,现有的电弧炉是利用电极电弧产生的高温熔炼矿石和金属的电炉。目前存在一些电弧炉的出料端位于炉体下方,在打开出料阀门后,高温料液就立马出来了,容易出现工人躲闪不及时造成危险的情况发生,为此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倾斜出料的锆刚玉电熔砖生产用电弧炉,解决了现有一些电弧炉在打开出料阀门后就立马出料,容易出现工人躲闪不及时造成危险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倾斜出料的锆刚玉电熔砖生产用电弧炉,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有前、后设置的第二固定块,且底座的顶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底座上固定有位于限位槽前、后侧的固定座,且固定座之间设有位于限位槽内的弧形连接块,所述弧形连接块的前、后端均带有转轴,两个转轴分别转动安装两个固定座内,所述弧形连接块上部固定有位于底座上方的箱体,且箱体的左侧固定有前、后设置的第一固定块,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块上均铰接有电动缸,前、后布置的两个电动缸的活塞杆分别与前、后布置的两个第一固定块铰接,所述箱体的顶部贯穿有位于箱体内的电极,所述箱体的右侧中部连通有出料管,箱体的左侧连通有进料管,箱体的右侧下端内壁设有朝向出料管倾斜的导料斜面。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固定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电动缸和电极均电性连接,且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有固定在箱体的顶部内壁上的温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和电极位于进料管的一侧,且温度传感器的型号为WRC2-101,且控制器的型号为ATMEGA16。

优选的,所述限位槽的形状和大小均与弧形连接块相匹配,且弧形连接块与限位槽之间。

优选的,所述出料管上设置有阀门,且底座上固定有位于控制器一侧的电源。

优选的,所述进料管的横截面形状呈矩形环状,且进料管的一端套设有可拆卸的封盖。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出料管、两个电动缸、第一固定块、转轴、箱体和弧形连接块的设置,不仅能够进行倾斜出料,使得出料方便,且出料稳定性好,不易倾倒,另外,由于出料管位于箱体的右侧中部,为此,不会出现像传统那样打开出料阀门后,立马就出料的情况,从而避免出现工人躲闪不及时造成危险的情况发生,使用效果好,出料安全,且在倾倒时,设置的导料斜面使得出料方便,出料顺畅,整个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弧形连接块安装示意图。

图中标号:1底座、101限位槽、2固定座、3弧形连接块、4箱体、41导料斜面、5转轴、6第一固定块、7第二固定块、8电动缸、9出料管、10进料管、11电极、12温度传感器、13封盖、14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倾斜出料的锆刚玉电熔砖生产用电弧炉,包括底座1,底座1上固定有前、后设置的第二固定块7,且底座1的顶面开设有限位槽101,底座1上固定有位于限位槽101前、后侧的固定座2,且固定座2之间设有位于限位槽101内的弧形连接块3,弧形连接块3的前、后端均带有转轴5,两个转轴5分别转动安装两个固定座2内,弧形连接块3上部固定有位于底座1上方的箱体4,且箱体4的左侧固定有前、后设置的第一固定块6,两个第二固定块7上均铰接有电动缸8,前、后布置的两个电动缸8的活塞杆分别与前、后布置的两个第一固定块6铰接,箱体4的顶部贯穿有位于箱体4内的电极11,箱体4的右侧中部连通有出料管9,箱体4的左侧连通有进料管10,箱体4的右侧下端内壁设有朝向出料管9倾斜的导料斜面41;

底座1上固定有控制器14,控制器14的输出端与电动缸8和电极11均电性连接,且控制器1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有固定在箱体4的顶部内壁上的温度传感器12,温度传感器12和电极11位于进料管10的一侧,且温度传感器12的型号为WRC2-101,且控制器14的型号为ATMEGA16,限位槽101的形状和大小均与弧形连接块3相匹配,且弧形连接块3与限位槽101之间,出料管9上设置有阀门,且底座1上固定有位于控制器14一侧的电源,进料管10的横截面形状呈矩形环状,且进料管10的一端套设有可拆卸的封盖13。

本实用新型中部件间的固定方式为螺钉固定或焊接固定中的一种。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在出料时,首先打开出料管9的阀门,之后,通过设置的电动缸8可以驱使第一固定块6绕着转轴5转动,从而使得箱体4处于倾斜状态,此时,位于箱体4内的高温溶液即从出料管9流出,出料方便,设置的转轴5对弧形连接块3具备限制作用,可以在箱体4倾斜时对其进行限制,而弧形连接块3具备支撑作用,能够承重,在加上两个电动缸8的设置,使得箱体4出料稳定不会倾倒;由于出料管9位于箱体4的右侧中部,为此,不会出现像传统那样打开出料阀门后,立马就出料的情况,从而避免出现工人躲闪不及时造成危险的情况发生,使用效果好,且在倾倒时,设置的导料斜面41使得出料方便,出料顺畅,整个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适合推广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