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通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34097发布日期:2019-11-05 22:07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通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通风结构。



背景技术:

室内空气环境对人居舒适度起着十分关键的影响作用。室内空气的温度以及新鲜程度轻则会影响人的精神状态和情绪,比如说处于新鲜空气的室内,人会觉得精神奕奕、心情舒畅,反之会使人烦躁不安、昏昏欲睡;重则会使细菌滋生、病毒蔓延,尤其是在人员密集的建筑物内这种不良影响更为严重,如监狱、看守所、工厂车间、医院等。对于一些靠近马路、高速公路、工地的小区和办公建筑而言,由于受到了极大的噪声污染,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睡眠质量和工作效率。为了降低噪声的影响,人们通常会把门窗关得十分严密,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室内空气品质十分糟糕,人们会感到胸闷、头晕、烦躁等问题。因此,无论民用建筑或者工业建筑都采取了各种措施来改善室内空气环境,当然无论是初次安装还是后期维修保养都花费了不菲的代价。

建筑通风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是指建筑物室内污浊的空气直接或净化后排至室外,再把新鲜的空气补充进去,从而保持室内的空气环境符合卫生标准,其目的:①保证排除室内污染物②保证室内人员的热舒适③满足室内人员对新鲜空气的需要。目前较为常见的室内空气环境改善的设备主要有空调、风扇、排气扇、无动力风球以及新风系统等,这些设备要么通风效果差、无法冬暖夏凉,要么运行维护成本高、空气不新鲜,并且绝大多数都需要依赖电作为能源支持,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又是对能源的一种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建筑通风结构。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通风结构,包括太阳能风道、循环风道和排气风道,太阳能风道朝外的一侧为透明盖板,另一侧为保温板,保温板外包混凝土板,保温板的内侧对准透明盖板处设有太阳能集热板,集热板上分布有散热丝,循环风道两侧贴有保温板,保温板同样外包混凝土板,所述太阳能风道连接排气风道,太阳能风道与排气风道的连接处设有循环风道,循环风道与排气风道连接处设有风门,该风门在90°范围内旋转,水平时封住循环风道,垂直时封住排气风道,循环风道埋在建筑墙壁内,所述循环风道的内壁上设有消音瓦片,排气风道的内壁上设有若干通气阀,该通气阀连接烟雾传感器,由烟雾传感器控制通气阀的开闭,所述排气风道内还设有若干组排风叶轮,排风叶轮设在一旋转轴上,该排风叶轮的叶轮片边缘设有清洁毛刷,每组排风叶轮设有三片叶轮片,每组排风叶轮的面积小于排气风道横截面积的一半,上述旋转轴通过电机驱动,所述太阳能风道与循环风道和排气风道之间通过软管连接,太阳能风道的另一侧设有伸缩支架,伸缩支架的另一端连接楼面。

作为优选,所述循环风道与建筑内部的连接处设有风扇。

作为优选,太阳能风道的透明盖板采用透光玻璃制作。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建筑通风结构,包括太阳能风道、循环风道和排气风道,太阳能风道朝外的一侧为透明盖板,另一侧为保温板,保温板外包混凝土板,保温板的内侧对准透明盖板处设有太阳能集热板,集热板上分布有散热丝,循环风道两侧贴有保温板,保温板同样外包混凝土板,所述太阳能风道连接排气风道,太阳能风道与排气风道的连接处设有循环风道,循环风道与排气风道连接处设有风门,该风门在90°范围内旋转,水平时封住循环风道,垂直时封住排气风道,上述太阳能风道、循环风道和排气风道的设计可以起到自动调节室温的作用,冬天时风门垂直封住排起风道,太阳能风道在阳光作用下加热风道内的空气,同时集热板和散热丝共同作用之下起到保温作用,热度提升的空气向上循环至循环风道内,通过循环风道向室内循环从而提高室温,循环风道与建筑内部连接处可设置风扇用于辅助通风,夏天时风门水平封住循环风道,太阳能风道内空气升温并膨胀从而向排起风道排出,太阳能风道气压变小从而带动室内空气进入太阳能风道内,起到通风作用;循环风道埋在建筑墙壁内,所述循环风道的内壁上设有消音瓦片,减少排风时噪声影响,排气风道的内壁上设有若干通气阀,该通气阀连接烟雾传感器,由烟雾传感器控制通气阀的开闭,在建筑内部发生火灾或其他特殊情况导致烟雾排量急剧增大时,烟雾传感器检测到相应的烟雾浓度并控制通气阀开阀辅助排烟,所述排气风道内还设有若干组排风叶轮,排风叶轮设在一旋转轴上,该排风叶轮的叶轮片边缘设有清洁毛刷,叶轮片边缘的清洁毛刷可以清理风道内部,毛刷贴合风道内壁,设计成长条形保证风道内壁全方位的清洁,每隔一段时间启动排风叶轮即可完成清洁,每组排风叶轮设有三片叶轮片,每组排风叶轮的面积小于排气风道横截面积的一半,上述旋转轴通过电机驱动,排风叶轮面积的设计是为了不影响排风,在特殊情况例如火灾时可以启动排风叶轮辅助排烟,同时烟尘也不会堆积在风道内,所述太阳能风道与循环风道和排气风道之间通过软管连接,太阳能风道的另一侧设有伸缩支架,伸缩支架的另一端连接楼面,在每年的不同时节和不同地区,通过伸缩支架调节太阳能风道的角度可以更好的利用太阳能,软管则可确保太阳能风道调节角度不会影响与其他风道的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太阳能风道;2、循环风道;3、排气风道;4、透明盖板;5、保温板;6、混凝土板;7、集热板;8、散热丝;9、风门;10、消音瓦片;11、通气阀;12、烟雾传感器;13、排风叶轮;14、旋转轴;15、清洁毛刷;16、伸缩支架;17、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建筑通风结构,包括太阳能风道1、循环风道2和排气风道3,太阳能风道1朝外的一侧为透明盖板4,另一侧为保温板5,保温板5外包混凝土板6,保温板5的内侧对准透明盖板4处设有太阳能集热板7,集热板7上分布有散热丝8,循环风道2两侧贴有保温板5,保温板5同样外包混凝土板6,所述太阳能风道1连接排气风道3,太阳能风道1与排气风道3的连接处设有循环风道2,循环风道2与排气风道3连接处设有风门9,该风门9在90°范围内旋转,水平时封住循环风道2,垂直时封住排气风道3,循环风道2埋在建筑墙壁内,所述循环风道2的内壁上设有消音瓦片10,排气风道3的内壁上设有若干通气阀11,该通气阀11连接烟雾传感器12,由烟雾传感器12控制通气阀11的开闭,所述排气风道3内还设有若干组排风叶轮13,排风叶轮13设在一旋转轴14上,该排风叶轮13的叶轮片边缘设有清洁毛刷15,每组排风叶轮13设有三片叶轮片,每组排风叶轮13的面积小于排气风道2横截面积的一半,上述旋转轴14通过电机驱动,所述太阳能风道1与循环风道2和排气风道3之间通过软管连接,太阳能风道1的另一侧设有伸缩支架16,伸缩支架16的另一端连接楼面。

作为优选,所述循环风道2与建筑内部的连接处设有风扇17。

作为优选,太阳能风道1的透明盖板4采用透光玻璃制作。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建筑通风结构,包括太阳能风道、循环风道和排气风道,太阳能风道朝外的一侧为透明盖板,另一侧为保温板,保温板外包混凝土板,保温板的内侧对准透明盖板处设有太阳能集热板,集热板上分布有散热丝,循环风道两侧贴有保温板,保温板同样外包混凝土板,所述太阳能风道连接排气风道,太阳能风道与排气风道的连接处设有循环风道,循环风道与排气风道连接处设有风门,该风门在90°范围内旋转,水平时封住循环风道,垂直时封住排气风道,上述太阳能风道、循环风道和排气风道的设计可以起到自动调节室温的作用,冬天时风门垂直封住排起风道,太阳能风道在阳光作用下加热风道内的空气,同时集热板和散热丝共同作用之下起到保温作用,热度提升的空气向上循环至循环风道内,通过循环风道向室内循环从而提高室温,循环风道与建筑内部连接处可设置风扇用于辅助通风,夏天时风门水平封住循环风道,太阳能风道内空气升温并膨胀从而向排起风道排出,太阳能风道气压变小从而带动室内空气进入太阳能风道内,起到通风作用;循环风道埋在建筑墙壁内,所述循环风道的内壁上设有消音瓦片,减少排风时噪声影响,排气风道的内壁上设有若干通气阀,该通气阀连接烟雾传感器,由烟雾传感器控制通气阀的开闭,在建筑内部发生火灾或其他特殊情况导致烟雾排量急剧增大时,烟雾传感器检测到相应的烟雾浓度并控制通气阀开阀辅助排烟,所述排气风道内还设有若干组排风叶轮,排风叶轮设在一旋转轴上,该排风叶轮的叶轮片边缘设有清洁毛刷,叶轮片边缘的清洁毛刷可以清理风道内部,毛刷贴合风道内壁,设计成长条形保证风道内壁全方位的清洁,每隔一段时间启动排风叶轮即可完成清洁,每组排风叶轮设有三片叶轮片,每组排风叶轮的面积小于排气风道横截面积的一半,上述旋转轴通过电机驱动,排风叶轮面积的设计是为了不影响排风,在特殊情况例如火灾时可以启动排风叶轮辅助排烟,同时烟尘也不会堆积在风道内,所述太阳能风道与循环风道和排气风道之间通过软管连接,太阳能风道的另一侧设有伸缩支架,伸缩支架的另一端连接楼面,在每年的不同时节和不同地区,通过伸缩支架调节太阳能风道的角度可以更好的利用太阳能,软管则可确保太阳能风道调节角度不会影响与其他风道的连接。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