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除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11503发布日期:2020-05-29 13:04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防除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防设施,具体来说,是一种消防除烟装置。



背景技术:

烟雾是火灾中的第一杀手,据相关资料统计表明,由于一氧化碳中毒窒息死亡或被其他有毒烟气熏死者一般占火灾总死亡人数的40%~50%,而被烧死的人当中,多数是先中毒窒息晕倒后被烧死的。烟雾是物质在燃烧反应过程中热分解生成的含有大量热量的气态、液态和固态物质与空气的混合物,是由极小的炭黑粒子完全燃烧或不完全燃烧的灰分及可燃物的其他燃烧分解产物所组成,除了高温和毒性的危害之外,烟雾还会极大影响能见度,阻碍人员逃生,使人员心理产生恐慌,给人员疏散、救援和灭火行动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现代建筑中多设置有防排烟系统,防烟系统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或自然通风方式,防止烟气进入疏散通道的系统;排烟系统采用机械排烟方式或自然通风方式,将烟气排至建筑物外的系统。消防作战中通常使用排烟消防车进行正压送风或负压排烟。

以上的方式主要是送风防烟和负压排烟,即用正压送风方式抑制烟进入疏散通道,或让烟从负压排烟口加速排出,甚至在某种不利条件下,气流变化还可能导致风助火势的效果,在整个过程中烟雾本身没有减少,烟雾的存在对于消防员的生命安全、以及消防作战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消防除烟方法及装置,提升消防除烟的效果和便捷性,进而保证消防员的生命安全,提升消防员进行消防作战的能力。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消防除烟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定向吹风装置、负离子发生器、导风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消防除烟装置是便携式装置,还包括穿着装备,所述穿着装备与所述定向吹风装置、负离子发生器、导风装置中至少之一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穿着装备是背带。

进一步的,还包括自上往下的吸风风扇、吸风风扇下部对准并贴近烟雾颗粒收集器,烟雾颗粒收集器侧旁与移动底盘连通,移动底盘上部与中空的装置杆连通,装置杆上端与所述定向吹风装置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装置杆能够升降调节,以实现按高度进行分层快速除烟。

更进一步的,消防除烟装置是机器人装置,所述机器人装置具有烟雾传感器、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烟雾传感器及移动底盘的动力装置信号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消防除烟装置是抛洒式或扩散式装置,采用链条将多个所述消防除烟装置连接起来,各装置的具有离子扩散功能的所述导风装置风向聚集朝上,使负离子向高处扩散,烟雾收集装置风向朝下,有助于加快烟雾沉降。

一种消防除烟方法,采用由定向吹风装置、负离子发生器、导风装置构成的消防除烟装置进行消防除尘。

进一步的,在定向吹风装置前端设置用于支撑、移动并同时可导风的导风结构,所述导风结构的末端设置从上往下吸风的吸风风扇,吸风风扇的下部设置烟雾颗粒收集器。

更进一步的,将多个导风结构通过链条连成一体,定向吹风装置的上部的导风装置均方向朝上,将负离子向高处扩散。

更进一步的,通过烟雾传感器自动感应烟雾的位置,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反馈信号控制移动底盘的行走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显著提升消防除烟的效果;

2)通过穿戴式、以及机器人自动行走的方式,提升了消防除烟的便捷性;

3)保证了消防员的生命安全,提升消防员进行消防作战的能力。

4)吸风风扇与定向吹风装置协同工作,可以并控制提升送风风量;同时烟雾颗粒收集器可以即时将烟雾颗粒去除,防止烟雾二次生成,使除烟效果更佳。

5)降低了由于进入新鲜空气,扩大火势的风险,“除烟”让烟中的颗粒粉尘尽快沉降下来,能见度快速提高。

6)先除烟再正压排烟的方式,除烟与排烟相互结合,由于负离子吸附导致烟雾总量少了,从而对于排烟的压力需求也小了,对于正压排烟效果有叠加促进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负离子对烟雾颗粒进行吸附并下落除尘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消防除烟装置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消防除烟装置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消防除烟装置实施例三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1展示了多个负离子附着烟雾颗粒进行除尘的原理,利用这一原理:

实施例一:

参见图2,一种消防除烟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定向吹风装置、负离子发生器、导风装置。所述消防除烟装置是便携式装置,还包括穿着装备,所述穿着装备与所述定向吹风装置、负离子发生器、导风装置中至少之一固定连接,穿着装备的这种连接是可以想象得出的,附图对此未详细展示,在此不做赘述。

在此实施例中,所述穿着装备可以是背带。

采用由定向吹风装置、负离子发生器、导风装置构成的消防除烟装置进行消防除尘。

实施例二:

参见图3,一种消防除烟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定向吹风装置、负离子发生器、导风装置。还包括自上往下的吸风风扇、吸风风扇下部对准并贴近烟雾颗粒收集器,烟雾颗粒收集器侧旁与移动底盘连通,移动底盘上部与中空的装置杆连通,装置杆上端与所述定向吹风装置连通;所述装置杆能够升降调节。

在此实施例中,消防除烟装置是机器人装置,所述跟随式机器人装置具有烟雾传感器、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烟雾传感器及移动底盘的动力装置信号连接。通过烟雾传感器自动感应烟雾的位置,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反馈信号控制移动底盘的行走方向。具体地,机器人可以是跟随式机器人,也可是遥控机器人或自动识别机器人。

在定向吹风装置前端设置用于支撑、移动并同时可导风的导风结构,所述导风结构的末端设置从上往下吸风的吸风风扇,吸风风扇的下部设置烟雾颗粒收集器。

实施例三:

参见图3和4,一种消防除烟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定向吹风装置、负离子发生器、导风装置。还包括自上往下的吸风风扇、吸风风扇下部对准并贴近烟雾颗粒收集器,烟雾颗粒收集器侧旁与移动底盘连通,移动底盘上部与中空的装置杆连通,装置杆上端与所述定向吹风装置连通。所述消防除烟装置是扩散式装置,采用链条将多个移动底盘连接起来,各移动底盘上方的导风装置均方向朝上,使负离子向高处扩散。

在此实施例中,通过烟雾传感器自动感应烟雾的位置,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反馈信号控制移动底盘的行走方向。

与现有技术相比,防烟是正压送风,把烟抑制在疏散通道外,让人员安排撤离,排烟是从另外的口用风机快速排出大量烟,两者对烟雾总量不会减少,不利条件下还可能导致火势更大,因为进了新鲜空气,本申请采用的“除烟”是让烟中的颗粒粉尘尽快沉降下来,能见度快速提高,

本实用新型显著提升消防排烟的效果;通过穿戴式、以及机器人自动行走的方式,提升了消防排烟的便捷性;保证了消防员的生命安全,提升消防员进行消防作战的能力。

以上三项实施例均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变换或改进,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总的构思的前提下,这些变换或改进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