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暖热水两用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57253发布日期:2020-01-21 22:31阅读:2094来源:国知局
地暖热水两用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暖热水两用热水器。



背景技术:

地暖是地板辐射采暖的简称,英文为radiantfloorheating,是以整个地面为散热器,通过地板辐射层中的热媒,均匀加热整个地面,利用地面自身的蓄热和热量向上辐射的规律由下至上进行传导,来达到取暖的目的。低温地面热媒在室内形成脚底至头部逐渐递减的温度梯度,从而给人以脚暖头凉的舒适感。地面辐射供暖符合中医“温足顶凉”的健身理论,是目前最舒适的采暖方式,也是现代生活品质的象征。

从热媒介质上分为水地暖和电地暖两大类,其中水地暖是指把水加热到一定温度,输送到地板下的水管散热网络,通过地板发热而实现采暖目的的一种取暖方式。目前,水地暖大多采用直接通过对电加热体直接水箱体内热水加热和水箱体内置入换热管路达到制热效果,这些热量的来源是燃气、热水器、电加热棒或电热丝等。这些加热方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不够保温,当停电过久时,会对生活热水的使用产生一定的影响;2、所采用的方法存在高危的安全隐患且安装不便;3、一般采用大功率电器或者煤气等加热,容易消耗过大的电量或产生有害气体,不够节能环保;4、无法将水地暖及热水器共用,资源浪费严重,能源消耗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地暖热水两用热水器,该热水器能够同时提供地暖和热水,具有能耗低、保温效果好的优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暖热水两用热水器,包括一热水器壳体,所述热水器壳体内设有独立的地暖水箱和热水箱,所述热水箱上设有进水管、出水管以及自动泄压阀;所述地暖水箱上设有补水管、出水管、回水管和自动泄压阀,该出水管上连接有循环泵,补水管上设有压力阀;所述地暖水箱和热水箱的外侧均设置有加热保温机构,所述加热保温机构自外向内依次包括保温层、反射膜、发热层和蓄热层,所述发热层为石墨烯发热层或碳纤维发热线;所述保温层四周密封包覆所述地暖水箱和热水箱。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设于热水箱侧壁靠下的位置,所述出水管设于热水箱侧壁靠上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的端部深入到热水箱内部靠下的位置,所述出水管的端部深入到热水箱内部靠上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地暖水箱和热水箱上均设有排污管。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保温机构贴合设置于地暖水箱和热水箱的底面和/或侧面上。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地暖水箱和热水箱上均设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热水器壳体外侧上还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具有电源、温度显示和控制以及压力显示。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上设有单向阀,所述出水管上设有手动阀。其中,单向阀用于对水箱供水以及防止水箱内的热水倒流,手动阀用于水箱内热水的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热水器的工作原理是:当石墨烯发热层或碳纤维发热线通电后发热,其热量由蓄热层蓄热后向水箱传热后,当水升温至设定的温度后,石墨烯发热层或碳纤维发热线停止加热;当水箱内部温度降至设定值时,石墨烯发热层或碳纤维发热线又自动通电加热,从而使得水箱内的水保持恒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地暖热水两用热水器,能够同时提供地暖和生活热水;采用石墨烯发热层或碳纤维发丝线作为发热元件,具有升温迅速、电转换效率高、节省电能、化学性能温度、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蓄热层能够传导并长久地储存热量,持续为水箱加热,起到了长期保温的作用,反射层和保温层进一步隔绝了热量的散失,防止水箱蓄热层热量向外流失,提高了加热和保温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地暖热水两用热水器,无需大功率加热装置,节能和储热蓄热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地暖热水两用热水器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00、热水器壳体;110、地暖水箱;120、热水箱;200、加热保温机构;210、蓄热层;220、石墨烯发热层;230、反射层;240、保温层;310、进水管;320、出水管;330、排污管;340、自动泄压阀;350、补水管;360、回水管;410、单向阀;420、手动阀;430、压力阀;500、循环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照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地暖热水两用热水器的一实施例,包括一热水器壳体100,所述热水器壳体100内设有独立的地暖水箱110和热水箱120,所述热水箱120上设有进水管310、出水管320以及自动泄压阀340;所述地暖水箱110上设有补水管350、出水管320、回水管360和自动泄压阀340,该出水管320上连接有循环泵500,补水管350上设有压力阀430;所述地暖水箱110和热水箱120的外侧均设置有加热保温机构200,所述加热保温机构200自外向内依次包括保温层240、反射膜230、发热层和蓄热层210,所述发热层220为石墨烯发热层220或碳纤维发热线;所述保温层240四周密封包覆所述地暖水箱110和热水箱120,从而防止热量的散失。

本实用新型的热水器壳体100可隐藏于墙体、吊顶、地下等,不占用实用空间。本实施例中,地暖水箱110和热水箱120呈上下分布,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地暖水箱110和热水箱120的位置分布包括但不限于图中所示。地暖水箱110和热水箱120的形状不限,可为圆柱状、立方体状等,其由耐压耐腐蚀的材料制成,优选由不锈钢制成。

本实施例中,进水管310设于热水箱120侧壁靠下的位置,出水管320设于热水箱120侧壁靠上的位置。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冷水经进水管310进入到热水箱120的底层,经加热后向上流动,上升到水面的上层,从而能够得到充分的加热;而出水管320从上部取水,也能够保证热水的温度。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进水管310的端部深入到热水箱120内部靠下的位置,出水管320的端部深入到热水箱120内部靠上的位置,这样也能实现同样的充分加热效果。

本实施例中,地暖水箱110内的热水经出水管320进入到循环泵500中进行换热,换热后的热水再经回水管360回到地暖水箱110内;如此,则地暖水箱110内的热水在水箱和循环泵500之间不断循环,从而持续地为地暖供热。

在地暖水箱110的运行过程中,会损失部分水量。为使地暖水箱110内始终保持一定的水量,本实施例中,在地暖水箱110的侧壁上设置补水管350,在补水管350上设置压力阀430,当地暖水箱110内的压力下降时,压力阀430自动打开,补水管350开始为地暖水箱110补水;当达到一定压力时,压力阀430再自动关闭。优选地,补水管350设置于地暖水箱110的侧壁靠上的位置,以防止压力过大而补水困难。

随着水箱内水温的升高,压力也随之升高。为了保证安全,在地暖水箱110和热水箱120的上部设置自动泄压阀340。当压力达到一定值时,自动泄压阀340打开泄压,使得水箱内的压力处于安全值。

热水器长期使用后,水箱中会沉积污垢,需要定期清洗流出。因此,本实用新型中,在地暖水箱110和热水箱120上设有用于排出污垢的排污管330。优选地排污管330设置于地暖水箱110和热水箱120的底部或侧面上靠近底部的位置,从而更加便于污垢的排出。

加热保温机构200贴合设置于地暖水箱110和热水箱120的底面和/或侧面上,优选地同时贴合在底面和侧面上。本实用新型中,发热层为石墨烯发热层220或碳纤维发热线,与现有的加热丝等加热元件相比,其具有升温迅速、电转换效率高、化学性能温度、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无需大功率加热装置,能够大幅节省电能。蓄热层210能够传导并长久地储存热量,持续为水箱加热,起到了长期保温的作用,该蓄热层210优选为混凝土材料或陶质材料制成。反射层230和保温层240进一步隔绝了热量的散失,防止水箱蓄热层210热量向外流失,提高了加热和保温的效果。反射层230可为金属反射膜,优选为铝箔。而保温层240可由多孔泡沫材料制成,优选由聚苯乙烯泡沫板制成;当发热层为石墨烯发热层220时,所述保温层240的材料需要为耐高温材料,例如耐高温型石棉类材料。

本实施例中,在进水管310上设有单向阀410,用于对水箱供水以及防止水箱内的热水倒流。在出水管320上设有手动阀420,用于水箱内热水的排出。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地暖水箱110和热水箱120上均设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图未示),用于监测水箱内的实时水温和压力。在热水器壳体100上还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电源、温度显示和控制以及压力显示。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地暖水箱110和热水箱120之间还设有连通管,连通管上设有阀门。所述阀门优选地为电磁阀,其能够通过控制面板控制开启或关闭。当一水箱中的热水不足而另一水箱中的热水富余时,打开连通管上的阀门,在压力或重力的作用下,热水会补充到热水量不足的水箱中,从而充分地利用了已加热的热水,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地暖热水两用热水器,利用低负荷的供电采暖装置,通过高热量换热或加热使得热水温度达到叠加的效果,承压式水箱内胆设计可以有效蓄热,阻燃级保温层240在保温的同时还具有叠加热量的效果,所以保温效果良好,即使停电10小时也不会对生活热水或地暖产生多大影响,大大提高了生活品质;它通过碳纤维发热线或石墨烯发热层220通电发热,水电隔离制热水,使用安全,且在居民生活热水、美容美发、足浴、居民养老、精装房和宾馆酒店等各类生活场所批量生产安装极其方便,也可根据该原理设计异形安装于建筑物墙体、地下、吊顶内或外墙等地方,只需要通过热水管路就能实现个性化的安装体验;使用低功率供电及通过极佳的保温性能,使用峰谷电达到最佳的节能利用,还可以设置错峰用电加热或太阳能光伏发电直接对碳纤维发热线或石墨烯发热层220供电制热,达到绿色环保。本实用新型热水器的进水管310可直接连接市政管网供水,无需加压可以得到自来水同等压力热水,也可通过水电安装管路循环达到24小时即开即热的热水和地暖供应。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