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央空调温度节能调节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07518发布日期:2020-04-07 21:42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央空调温度节能调节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央空调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中央空调温度节能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中央空调主机通常包含四大部件,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蒸发器,制冷剂依次在上述四大部件循环,制冷压缩机出来的冷媒(制冷剂)高温高压的气体,流经冷凝器,降温降压,冷凝器通过冷却水系统将热量带到冷却塔排出,冷媒继续流动经过节流装置,成低温低压液体,流经蒸发器,吸热,再经压缩。在蒸发器的两端接有冷冻水循环系统,制冷剂在此次吸的热量将冷冻水温度降低,使低温的水流到用户端,再经过风机盘管进行热交换,将冷风吹出。

在中央空调系统中,冷却塔中的冷却水进入冷凝器后,吸收了冷凝器中冷媒的热量,温度升高,温度升高的冷却水再进入冷却塔中,冷却塔的风扇对冷却水进行降温,冷却水在冷却塔中降温的过程中因飞溅和蒸发逸散,易造成水中杂质与污染物质不断增加,易造成水质恶化和菌藻滋生,如不对其进行过滤会影响中央空调的功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央空调温度节能调节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央空调温度节能调节系统,包括中央空调主机、冷却塔、冷却泵、集水器、分水器、风机盘管、空气处理机、储水箱、顶板、第一板组和节流组件,中央空调主机分别连接有冷却塔、冷却泵、集水器和分水器,风机盘管分别连接有集水器和分水器,空气处理机分别连接集水器和分水器,冷却塔连接有储水箱,储水箱设有注水口,注水口连接水源,储水箱上端面设有顶板,顶板下方设有第一板组,冷却泵分别连接第一板组和顶板,节流组件分别连接第一板组和顶板,节流组件连接储水箱。储水箱可以收集第一板组和顶板汇流的水,便于观察冷凝水的具体情况,节流组件用于控制水流量,第一板组、顶板和节流组件相互配合,能够对水进行初步冷却,提升工作效率。

储水箱呈旋转180°的u型结构,储水箱内沿重力方向设有若干活性炭过滤板。通过活性炭过滤板对储水箱内的液体进行过滤,吸附水中杂质,达到过滤作用,避免细菌大量生长。

节流组件包括出水三通管、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节流阀,储水箱连接有出水三通管,出水三通管一端连接有第一节流阀,第一节流阀连接有第一板组,出水三通管另一端连接有第二节流阀,第二节流阀连接有顶板。通过第一节流阀调节第一板组的出水量,通过第二节流阀调节顶板的出水量,顶板和第一板组的水汇流进入储水箱中,调节流出顶板的水的流量调整储水箱内的水温。

第一板组包括若干中空的挡光槽体、第一毛细管、第一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挡光槽体水平设置,挡光槽体内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第一毛细管,第一毛细管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第一出水管连接有储水箱,空腔内填充有导热介质。在挡光槽体内部灌注有导热系数良好的导热介质,第一毛细管埋设于导热介质中,第一毛细管与导热介质进行热冷交换,第一毛细管扩大散热面积,热量通过导热介质向第一毛细管外部散出,加速散热效果。

顶板包括中空的透明槽体、第二毛细管、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透明槽体水平设置,透明槽体内设有容置腔,容置腔底壁设有反光铝膜,容置腔内设有第二毛细管,第二毛细管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第二出水管连接有储水箱,容置腔内填充有储热介质。在透明槽体内部灌注有储热介质,储热介质用于储热及换热,储热介质吸收储存白天充足的太阳能,第二毛细管埋设于储热介质中,第二毛细管增大和储热介质的接触面积,第二毛细管与储热介质进行热冷交换,充分利用清洁可持续的太阳能,把热能储存在储热介质中备用,第二毛细管可从储热介质中吸收热能。

储水箱内壁设有水温传感器。通过水温传感器反映储水箱中的水温,方便调节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节流阀。

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节流阀为电磁阀。保证流量控制的精度和灵活性。

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和冷却塔进水口分别设有管道温度传感器。通过管道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水温。

储水箱为保温水箱。保温水箱是指在水箱的夹层增加特殊工业和保温材料,使水箱得保持一定的温度满足生活或工业需要,有效抑制了储水箱本身和外界环境进行热交换的能力,使储水箱保温效果显著提高,避免造成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通过注水口向出水箱内加水,及时补充水源,避免直接向冷却塔补充水源,将水分别引流向第一板组和顶板,通过导热介质和储热介质对水进行热交换,进行了热交换的水引流到储水箱内,并暂时储存在储水箱中,储水箱中的活性炭过滤板对水体进行过滤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减少中央空调水在循环过程中的菌藻滋生,减少水在循环过程中的杂质与污染物质,便于设备运行时外加水源补给,对水辅助散热冷却,节省能耗。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中央空调温度节能调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中央空调主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储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储水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活性炭过滤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黑色箭头表示管道内的水流方向。

图中标记:中央空调主机1、冷却塔2、冷却泵3、集水器4、分水器5、风机盘管6、空气处理机7、储水箱8、活性炭过滤板81、顶板9、第一板组10、第一节流阀11、第二节流阀12、单向阀13、蒸发器14、冷凝器15、制冷压缩机1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如图1-5中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央空调温度节能调节系统,包括中央空调主机1、冷却塔2、冷却泵3、集水器4、分水器5、风机盘管6、空气处理机7、储水箱8、顶板9、第一板组10和节流组件,中央空调主机1分别连接有冷却塔2、冷却泵3、集水器4和分水器5,风机盘管6分别连接有集水器4和分水器5,空气处理机7分别连接集水器4和分水器5,冷却塔2连接有储水箱8,储水箱8设有注水口,注水口连接水源,储水箱8上端面设有顶板9,顶板9下方设有第一板组10,冷却泵3分别连接第一板组10和顶板9,节流组件分别连接第一板组10和顶板9,节流组件连接储水箱8。储水箱8可以收集第一板组10和顶板9汇流的水,便于观察冷凝水的具体情况,节流组件用于控制水流量,第一板组10、顶板9和节流组件相互配合,能够对水进行初步冷却,提升工作效率。

储水箱8呈旋转180°的u型结构,储水箱8内沿重力方向设有若干活性炭过滤板81,注水口连接有球阀。通过活性炭过滤板81对储水箱8内的液体进行过滤,吸附水中杂质,达到过滤作用,避免细菌大量生长。

节流组件包括出水三通管、第一节流阀11和第二节流阀12,储水箱8连接有出水三通管,出水三通管一端连接有第一节流阀11,第一节流阀11连接有第一板组10,出水三通管另一端连接有第二节流阀12,第二节流阀12连接有顶板9。通过第一节流阀11调节第一板组10的出水量,通过第二节流阀12调节顶板9的出水量,顶板9和第一板组10的水汇流进入储水箱8中,调节流出顶板9的水的流量调整储水箱8内的水温。

第一板组10包括若干中空的挡光槽体、第一毛细管、第一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挡光槽体水平设置,储水箱8外壁开设有供第一板组10插入的滑槽,挡光槽体和滑槽间隙配合,挡光槽体内设有空腔,挡光槽体呈长方体,挡光槽体上端面开设有连通空腔的开口,空腔内设有第一毛细管,第一毛细管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第一出水管连接有储水箱8,空腔内填充有导热介质,导热介质为细沙。在挡光槽体内部灌注有导热系数良好的导热介质,第一毛细管埋设于导热介质中,第一毛细管与导热介质进行热冷交换,第一毛细管扩大散热面积,热量通过导热介质向第一毛细管外部散出,加速散热效果。

顶板9包括中空的透明槽体、第二毛细管、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透明槽体水平设置,挡光槽体呈长方体且透明槽体内设有容置腔,容置腔底壁设有反光铝膜,容置腔内设有第二毛细管,第二毛细管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第二出水管连接有储水箱8,容置腔内填充有储热介质,储热介质为石墨。在透明槽体内部灌注有储热介质,储热介质用于储热及换热,储热介质吸收储存白天充足的太阳能,第二毛细管埋设于储热介质中,第二毛细管增大和储热介质的接触面积,第二毛细管与储热介质进行热冷交换,充分利用清洁可持续的太阳能,把热能储存在储热介质中备用,第二毛细管可从储热介质中吸收热能。

储水箱8内壁设有水温传感器,储水箱8内安装有水位开关,储水箱外侧壁通过绝缘胶粘设有水位警示灯和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水位警示灯和水位开关依次串联。通过水温传感器反映储水箱8中的水温,方便调节第一节流阀11和第二节流阀12。

第一节流阀11和第二节流阀12为电磁阀。保证流量控制的精度和灵活性。

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和冷却塔2进水口分别设有管道温度传感器。通过管道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水温。

储水箱8为保温水箱,进一步的,储水箱8为不锈钢保温水箱。储水箱8由保温材料制成,有效抑制了储水箱8本身和外界环境进行热交换的能力,使储水箱8保温效果显著提高,避免造成浪费。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