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流加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13064发布日期:2020-02-14 15:16阅读:6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流加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流加速器。



背景技术:

气流发生器,例如加湿器、加热器和制冷器,以加湿器为例,目前市面的加湿器都只是靠内部一个风扇来使雾气从出雾口喷出,雾气出了出雾口后就只有在重力和惯性的作用下自由落体运动,这样导致雾气的飞行距离有限,从而加湿的范围有限,只是在很小范围能起到加湿的效果。

另如电暖气或者空调也是如此。

为解决此类弊端,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双风扇加湿器,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盖位于箱体的顶部,所述箱体的内部前侧设有进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的下端连接有供水箱,所述供水箱的后方右侧设有雾化仓,所述雾化仓的上端连接有雾化通道,所述雾化通道的顶端设有出雾口,所述雾化仓的一侧设有工作风扇,所述出雾口的后方在箱盖的表面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下方在箱体内部设有加速风扇。该双风扇加湿器在设有工作风扇的基础上还设有加速风扇,双风扇同时工作,能够使雾化产生的水雾在吹出出风口后更快的扩散到空气中,从而达到均匀、快速加湿的目的。然而,该现有技术提供的双风扇加湿器,其工作风扇和加速风扇均设置于箱体内侧,作为加湿器的一部分而存在,无法实现在其他气流发生器上实现通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气流加速器,以解决现有气流发生器排出的气流飞行距离受限导致的作用范围受限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一种气流加速器,所述气流加速器包括:加速导向管,一开口端为出气口,另一开口端内接一挡板,所述挡板上开设有一开关开口,所述加速导向管一侧侧壁中部开设有一连接开口,所述加速导向管内部空间为加速导向腔;导流管,一开口端连接于所述加速导向管连接开口,另一开口端可拆卸地装设于气流发生器的排气口,所述导流管的轴向与排气口排出的气流流向平行设置,所述加速导向管的轴向与排出的气流流向之间形成夹角,排出的气流由导流管进入加速导向管的加速导向腔内;电源,沿所述加速导向管轴向架设于远离连接开口的加速导向管侧壁内表面;控制板,沿所述加速导向管径向架设于靠近挡板一端的加速导向管内侧,所述控制板与电源电连接;风扇,沿所述加速导向管径向架设于靠近挡板一端的加速导向管内侧,所述风扇出风口对应加速导向管的出气口,所述风扇出风方向沿加速导向管轴向设置,所述风扇与控制板通信连接并通过控制板与电源电连接;控制开关,装设于所述开关开口,所述控制开关通过控制板与电源通信连接,形成对电源开闭的控制;开启风扇,对经由导流管进入加速导向腔内的气流进行吹扫并改变气流原有流向,气流由加速导向管的出气口加速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加速导向管与导流管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加速导向管由左罩壳和右罩壳拼接形成,所述左罩壳内表面间隔凸设有若干连接套管,对应地,所述右罩壳内表面凸设有若干与所述连接套管相配合的连接管,连接管插设于连接套管,形成所述左罩壳和右罩壳之间的对接、拼接;对应地,所述导流管由左壳体和右壳体拼接形成;所述左罩壳与左壳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右罩壳与右壳体为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管远离加速导向管一端外壁套设有一连接套,所述导流管通过该连接套与气流发生器的排气口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套形状为环形,连接套两面分别沿连接套周向开设有一环形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套通过一连接凹槽套设于导流管远离加速导向管一端端口,所述连接套通过另一连接凹槽套设于所述气流发生器的排气口,形成连接套与气流发生器的排气口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以及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风扇位于控制板下方;对应地,靠近风扇一端的加速导向管内侧设置有一安装台,所述风扇装设于该安装台上;所述电源为条形电池,远离连接开口的加速导向管侧壁内表面内接有一支撑板,所述电源架设于该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远离连接开口一面凸设有若干固定板,若干固定板沿支撑板长度方向间隔排布,若干固定板上分别开设有一u型固定槽,所述电源嵌设于固定槽内;所述固定槽与支撑板配合形成对电源的固定。

进一步地,位于靠近出气口一端的固定板外侧的支撑板上装设有一负离子发生器,支撑板上开设有一负离子开口,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的输出管由该负离子开口伸入加速导向腔内侧,形成对加速导向腔内气流的负离子补充;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电源以及控制板沿加速导向管轴向依次设置。

进一步地,位于靠近出气口一端的固定板外侧的支撑板上装设有一紫外灯,形成对加速导向腔内气流的杀毒;所述紫外灯、电源以及控制板沿加速导向管轴向依次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加速导向管的出气口内接有一出气格栅;所述挡板表面开设有一与所述风扇相对应的进风口;所述挡板外表面凸设由若干加强肋,所述若干加强肋沿挡板径向间隔排布。

进一步地,远离连接开口的加速导向管侧壁上开设有一与所述控制板相对应的指示灯孔,所述指示灯孔内装设有一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与控制板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远离连接开口的加速导向管侧壁上开设有一与所述控制板相对应的插口,所述插口内装设有一与所述控制板通信连接的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通过控制板与电源的充电端电连接,形成对电源的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气流发生器为加热器、加湿器或制冷器,对应地,所述气流发生器的排气口排出的气流为暖气、湿气或冷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所述气流加速器,通过加速导向管以及导流管的配合设计,在不改变现有气流发生器结构的情况下,通过导流管安装于气流发生器的排气口,从而使得所述气流加速器作为一个配件,与气流发生器组装;

在加速导向管内设置风扇,从而对由导流管进入的气流进行加速,并可改变气流流向,从而为气流提供更大的动力,增加气流的传播、扩散范围;

结构设计合理,通过电源、控制板以及风扇的配合设计,即可实现对气流发生器产生气流的加速,所述气流加速器是个独立的产品,与气流发生器没有直接的联系,只是放在气流发生器上来扩大作用范围,作为一个辅助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气流加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气流加速器中拆除右罩壳和右壳体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气流加速器中拆除右罩壳和右壳体后的另一角度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气流加速器中拆除右罩壳、右壳体以及电源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加速导向管,11、出气口,12、挡板,121、进风口,122、加强肋,13、开关开口,14、连接开口,15、加速导向腔,161、左罩壳,162、右罩壳,163、连接套管,17、指示灯孔,18、插口;

2、导流管,21、左壳体,22、右壳体;

3、电源;

4、控制板;

5、风扇,51、出风口,52、安装台;

6、控制开关;

7、连接套,71、连接凹槽;

8、支撑板,81、固定板,82、固定凹槽,83、负离子开口;

9、负离子发生器,91、输出管;

10、出气格栅;

20、指示灯;

30、充电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其中,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1

参见图1~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气流加速器,所述气流加速器包括:加速导向管1,一开口端为出气口11,另一开口端内接一挡板12,所述挡板12上开设有一开关开口13,所述加速导向管1一侧侧壁中部开设有一连接开口14,所述加速导向管1内部空间为加速导向腔15;导流管2,一开口端连接于所述加速导向管1连接开口14,另一开口端可拆卸地装设于气流发生器(未图示)的排气口(未图示),所述导流管2的轴向与排气口排出的气流流向平行设置,所述加速导向管1的轴向与排出的气流流向之间形成夹角,排出的气流由导流管2进入加速导向管1的加速导向腔15内;电源3,沿所述加速导向管1轴向架设于远离连接开口14的加速导向管1侧壁内表面;控制板4,沿所述加速导向管1径向架设于靠近挡板12一端的加速导向管1内侧,所述控制板4与电源3电连接;风扇5,沿所述加速导向管1径向架设于靠近挡板12一端的加速导向管1内侧,所述风扇5出风口51对应加速导向管1的出气口11,所述风扇5出风方向沿加速导向管1轴向设置,所述风扇5与控制板4通信连接并通过控制板4与电源3电连接;控制开关6,装设于所述开关开口13,所述控制开关6通过控制板4与电源3通信连接,形成对电源3开闭的控制;开启风扇5,对经由导流管2进入加速导向腔15内的气流进行吹扫并改变气流原有流向,气流由加速导向管1的出气口11加速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风扇5位于控制板4下方;对应地,靠近风扇5一端的加速导向管1内侧设置有一安装台52,所述风扇5装设于该安装台52上;所述电源3为条形电池,远离连接开口14的加速导向管1侧壁内表面内接有一支撑板8,所述电源3架设于该支撑板8上;所述支撑板8远离连接开口14一面凸设有若干固定板81,若干固定板81沿支撑板8长度方向间隔排布,若干固定板81上分别开设有一u型固定槽82,所述电源3嵌设于固定槽82内;所述固定槽82与支撑板8配合形成对电源3的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加速导向管1的出气口11内接有一出气格栅10;所述挡板12表面开设有一与所述风扇5相对应的进风口121;所述挡板12外表面凸设由若干加强肋122,所述若干加强肋122沿挡板12径向间隔排布。

进一步地,远离连接开口14的加速导向管1侧壁上开设有一与所述控制板4相对应的指示灯孔17,所述指示灯孔17内装设有一指示灯20,所述指示灯20与控制板4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远离连接开口14的加速导向管1侧壁上开设有一与所述控制板4相对应的插口18,所述插口18内装设有一与所述控制板4通信连接的充电接口30,所述充电接口30通过控制板4与电源3的充电端电连接,形成对电源3的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气流发生器为加热器、加湿器或制冷器,对应地,所述气流发生器的排气口排出的气流为暖气、湿气或冷气。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气流加速器的使用方式如下:

气流发生器以空气加湿器为例进行说明,使用时,将导流管2装设于空气加湿器的排气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加湿器的排气口朝上设置,其排出的湿气气流的流向朝上,加湿器产生的湿气气流由导流管2向上进入到加速导向管1的加速导向腔15内;

按下控制开关6,开启电源3,控制板4控制风扇5运转,风扇5向加速导向管1出气口11方向吹风,对进入加速导向腔15内的湿气气流进行加速,加速的湿气气流由出气口11排出加速导向管1外侧,形成对空气加湿器产生的湿气气流的加速传播、扩散,增加空气加湿器的作用范围;

所述气流加速器对由导流管2进入加速导向腔15内的湿气气流进行加速,并可改变湿气气流流向,从而为湿气气流提供更大的动力,增加湿气气流的传播、扩散范围;

结构设计合理,通过电源3、控制板4以及风扇5的配合设计,即可实现对空气加湿器产生湿气气流的加速,所述气流加速器是个独立的产品,与空气加湿器没有直接的联系,只是放在空气加湿器上来扩大作用范围,作为一个辅助功能。

同时,制冷器和加热器同样适用所述气流加速器。

实施例2

所述加速导向管1与导流管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加速导向管1由左罩壳161和右罩壳162拼接形成,所述左罩壳161内表面间隔凸设有若干连接套管163,对应地,所述右罩壳内表面凸设有若干与所述连接套管163相配合的连接管(未图示),连接管插设于连接套管163,形成所述左罩壳161和右罩壳162之间的对接、拼接;对应地,所述导流管2由左壳体21和右壳体22拼接形成;所述左罩壳161与左壳体2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右罩壳162与右壳体22为一体式结构。

加速导向管1和导流管2的一体式结构结构设计,以及加速导向管1和导流管2各自的分体式结构,使得加速导向管1和导流管2可拆分,便于后续的维修、清洗和维护。

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所述导流管2远离加速导向管1一端外壁套设有一连接套7,所述导流管2通过该连接套7与气流发生器的排气口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套7形状为环形,连接套7两面分别沿连接套7周向开设有一环形连接凹槽71,所述连接套7通过一连接凹槽71套设于导流管2远离加速导向管1一端端口,所述连接套7通过另一连接凹槽71套设于所述气流发生器的排气口,形成连接套7与气流发生器的排气口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以及密封连接。

连接套7的设计,使得导流管2通过连接套7与气流发生器的排气口连接,连接套7可使得气流加速器与不同类型的气流发生器的排气口无缝连接,并可形成密封,放置气流外泄。

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位于靠近出气口11一端的固定板81外侧的支撑板8上装设有一负离子发生器9,支撑板8上开设有一负离子开口83,所述负离子发生器9的输出管91由该负离子开口83伸入加速导向腔15内侧,形成对加速导向腔15内气流的负离子补充;所述负离子发生器9、电源3以及控制板4沿加速导向管1轴向依次设置。

负离子发生器9的设计,可对经过加速的气流添加负离子,增加气流中的负离子含量,改善空气质量。

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位于靠近出气口11一端的固定板81外侧的支撑板8上装设有一紫外灯(未图示),形成对加速导向腔15内气流的杀毒;所述紫外灯、电源3以及控制板4沿加速导向管1轴向依次设置。

紫外灯的设计,可对进入加速导向腔15内的气流进行杀毒,保证气流的纯净。

其余同实施例1。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