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大过滤接触面积的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75366发布日期:2020-01-24 11:36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增大过滤接触面积的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大过滤接触面积的净化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空气污染愈发严重,目前,我国大部分的的城市雾霾频发,国人的身体健康己受到侵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但是一般的净化器内部的结构多为平面设置,在于空气中的雾霾等其他物体接触的时候,其接触面积相对较小,反应效果也相对较弱,不利于物料的反应。因此需要研制出一种接触面积大反应效果好的净化器以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增大过滤接触面积的净化器,其技术方案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进风口,其所述壳体的上端且位于侧边上分别对应设有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侧分别设有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在所述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之间装设有紫外线灯,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均分别为多个v字型设置,并且其两者之间尖部相对,并且在所述壳体的上端内部设有v字型的催化板,其所述催化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隔化层,所述隔化层设置在催化板v字型的左右两端,并且其三者尖部相对,并且两侧所述的隔化层固定装设在所述壳体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层为内部设置若干孔隙的活性炭过滤层。

优选的,第二过滤层为pm2.5吸附层。

优选的,所述催化板为表面设有纳米二氧化钛的三维蜂窝陶瓷网结构,所述催化板的前后两侧均设置蜂窝结构,并其前后两侧的中间位置处设有薄板,所述薄板上涂有纳米二氧化钛。

优选的,所述隔化层为内部装设去除异味的植物碾碎包,其所述植物为吊兰和/或常青藤。

优选的,所述出风口分别设置在所述两侧的隔化层(8)的上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增大过滤接触面积的净化器,其有益效果为:通过过滤层的v型结构设置与所述催化板和隔化层的对应设置,可增加空气中的物体与净化器中的过滤层的接触面积,反应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壳体,2-进风口,3-出风口,4-第一过滤层,5-第二过滤层,6-紫外线灯,7-催化板,8-隔化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结合附图1,一种增大过滤接触面积的净化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有进风口2,其所述壳体1的上端且位于侧边上分别对应设有出风口3,所述壳体1的内侧分别设有第一过滤层4和第二过滤层5,在所述第一过滤层4和第二过滤层5之间装设有紫外线灯6,第一过滤层4和第二过滤层5均分别为多个v字型设置,并且其两者之间尖部相对,并且在所述壳体1的上端内部设有v字型的催化板7,其所述催化板7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隔化层8,所述隔化层8设置在催化板7v字型的左右两端,并且其三者尖部相对,并且两侧所述的隔化层8固定装设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

所述第一过滤层4为内部设置若干孔隙的活性炭过滤层,第二过滤层5为pm2.5吸附层。所述催化板7为表面设有纳米二氧化钛的三维蜂窝陶瓷网结构,所述催化板7的前后两侧均设置蜂窝结构,并其前后两侧的中间位置处设有薄板,所述薄板上涂有纳米二氧化钛。所述隔化层8为内部装设去除异味的植物碾碎包,其所述植物为吊兰或常青藤、或者吊兰与常青藤的混合物。所述出风口3分别设置在所述两侧的隔化层8的上端。

使用原理:将所述第一过滤层4与第二过滤层5设置成v字形的结构,可增大其与所述空气中悬浮物的接触面积,增加反应的面积,使其净化效果更好,并且其催化板7和隔化层8的设置,在经过催化板7的时候会有一个回返的作用力,使其接触到下端的隔化层8,并且出风口3是设置在所述催化板7与隔化层8的中间位置,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侧边,与所述进风口2并不是处于相对的位置,使其减缓对流,减缓出风速度,反应的接触面积与接触时间增大,反应效果更好。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