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源采暖热泵集成热源塔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12571发布日期:2020-02-14 15:12阅读:8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气源采暖热泵集成热源塔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商用采暖热泵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空气源采暖热泵集成热源塔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供暖热泵的结构大部分采用进风口设置在机体的侧边,而出风口设置在机体的顶面,换热过程产生的冷空气通过出风口往上排走,在大规模的供暖站中,采用多台供暖热泵进行同时工作供暖,多台供暖热泵采用矩阵排列方式安装在同一水平面上,但是该结构的供暖热泵在使用时,冷空气通过出风口往上方排走时,由于空气密度的原因,冷空气最后往地面下沉,停留在供暖热泵附近,当单一供暖热泵时,冷空气下沉对供暖热泵制热量和cop影响不大,但是当多台供暖热泵采用矩阵排列方式安装时,越靠近中部的供暖热泵与外界空气的距离越远,因此进风只能再次吸入被降温的出风,导致越靠近中部的空气温度越低,造成冷岛效应,降低供暖热泵的制热量和cop。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一种空气源采暖热泵集成热源塔结构,其作用是使得热泵装置的蒸发风机的吸风和出风方向均在水平方向上,在冬季供暖制热时可以借助冬季北风的方向,使得有更多的新鲜空气流过蒸发器换热器。

一种空气源采暖热泵集成热源塔结构,包括若干台热泵装置,还包括塔架,塔架上沿竖直方向分设有至少两个叠垒的安装层,每个安装层上安装有至少一台热泵装置,每台热泵装置上设有相对的侧进风口和侧出风口,侧进风口设置在冬季风的迎风面上,侧出风口设置在冬季风的背风面上,该结构使得整个供暖站占地面积大大减小,使得热泵装置的蒸发风机的吸风和出风方向均在水平方向上,在冬季供暖制热时可以借助冬季北风的方向,使得有更多的新鲜空气流过蒸发器换热器,进而提升机组的制热量和cop,另外保证各个热泵热源塔之间的热泵装置不会出现被降温后的风重新进入本机或相邻的热泵机组而相互影响。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进一步说明,所述每个安装层上呈单排式安装有至少两台热泵装置。

进一步说明,所述每个安装层上安装有两排热泵组,每排热泵组包括至少两台热泵装置,两排热泵组的热泵装置呈前后交错设置。

进一步说明,所述塔架的截面形状呈直线状或弧形状,塔架的朝向与冬季风向一致。

进一步说明,包括多个塔架,多个塔架水平延伸排列,且塔架排列方向与冬季风向垂直。

进一步说明,所述塔架包括至少两垂直立柱,两垂直立柱之间安装有多条水平横梁,相邻的两水平横梁之间构成安装层。

进一步说明,所述塔架的一侧安装有可达到各安装层的人梯,所述塔架上对应每个安装层设有维修平台,维修平台上安装有安全护栏,每个维修平台通过人梯相互走通。

进一步说明,所述热泵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开设有相对的侧进风口和侧出风口,侧出风口上安装有热泵蒸发器风机,壳体内腔的底部安装有热泵压缩机、热泵水侧换热器,壳体内腔上部靠近侧进风口和侧出风口安装有热泵空气侧换热器,热泵空气侧换热器之间安装有密封板。

进一步说明,所述塔架地基,塔架安装在塔架地基上。

进一步说明,所述塔架地基为混凝土材质。

该方法将多台热泵装置在竖直方向上叠垒,形成一个供热热泵塔,这种塔内部可以有安装循环泵房、变压器、设备维修间、工人值班室,使热泵塔使用功能更加齐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一种空气源采暖热泵集成热源塔结构,结构简单,该结构使得整个供暖站占地面积大大减小,使得热泵装置的蒸发风机的吸风和出风方向均在水平方向上,在冬季供暖制热时可以借助冬季北风的方向,使得有更多的新鲜空气流过蒸发器换热器,完全避免了蒸发风机的进风再次吸入被降温的出风,进而规避了顶出风热泵机组水平布置造成的冷岛效应,进而提升机组的制热量和cop,另外保证各个热泵热源塔之间的热泵装置不会出现被降温后的风重新进入本机或相邻的热泵机组而相互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塔架形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塔架排列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热泵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空气源采暖热泵集成热源塔结构,包括若干台热泵装置1,还包括塔架2,塔架2上沿竖直方向分设有至少两个叠垒的安装层3,每个安装层3上安装有至少一台热泵装置1,每台热泵装置1上设有相对的侧进风口102和侧出风口103,侧进风口102设置在冬季风的迎风面上,侧出风口103设置在冬季风的背风面上,该结构使得整个供暖站占地面积大大减小,使得热泵装置1的蒸发风机的吸风和出风方向均在水平方向上,在冬季供暖制热时可以借助冬季北风的方向,使得有更多的新鲜空气流过蒸发器换热器,进而提升机组的制热量和cop,另外保证各个热泵热源塔之间的热泵装置不会出现被降温后的风重新进入本机或相邻的热泵机组而相互影响。

所述每个安装层3上呈单排式安装有至少两台热泵装置1,该结构能够使每台热泵装置1得侧进风口102朝向冬季北风的方向,使新鲜空气能够进入热泵装置1换热。

如图2所示,所述每个安装层3上安装有两排热泵组,每排热泵组包括至少两台热泵装置1,两排热泵组的热泵装置1呈前后交错设置,能够使每个安装层3在同一面积上安装更多台热泵装置1,同时又不影响每台热泵装置1的侧进风口102朝向冬季北风的方向。

如图4中的a、b所示,所述塔架2的截面形状呈直线状或弧形状,塔架2的朝向与冬季风向一致。

采用直线结构能够迎面拦截冬季风向的冷风,使新鲜的空气不断被空气源热泵机组吸入;而采用弧形状结构,是由于冬季的风向属于主体风向,在地形或其他影响因素作用下,风向会有轻微摆动偏差,弧形状结构能够使偏差的风向仍能被空气源热泵机组吸入,增加冷空气的吸入量。

如图5中的c、d所示,包括多个塔架2,多个塔架2水平延伸排列,且塔架排列方向与冬季风向垂直,该排列方式确保被冷却的风不在重新吸入空气源热泵机组的空气侧换热器中。

所述塔架2包括至少两垂直立柱201,两垂直立柱201之间安装有多条水平横梁202,相邻的两水平横梁202之间构成安装层3,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所述塔架2的一侧安装有可达到各安装层的人梯4。

所述塔架2上对应每个安装层3设有维修平台5,维修平台5上安装有安全护栏6,每个维修平台5通过人梯4相互走通。

人梯4和维修平台5能够方便操作人员对叠垒的多台热泵装置1进行维护,检修,同时便于热泵装置1安装,另外述塔架2上对应每个安装层3设有维修平台5,维修平台5上安装有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性,减少意外事故发生。

如图6所示,所述热泵装置1包括壳体101,壳体101上开设有相对的侧进风口102和侧出风口103,侧出风口103上安装有热泵蒸发器风机104,壳体101内腔的底部安装有热泵压缩机105、热泵水侧换热器106,壳体内腔上部靠近侧进风口102和侧出风口103安装有热泵空气侧换热器107,热泵空气侧换热器107之间安装有密封板108,该结构的热泵装置1根据本设计方案进行内部结构调整,使热泵装置1的侧进风口102和侧出风口103能够在水平方向上,使流动的空气将侧出风口103降温后的空气带走,不影响侧进风口102对新鲜空气的吸入。

还包括塔架地基7,塔架2安装在塔架地基7上,便于塔架2安装固定。

所述塔架地基7为混凝土材质,混凝土材质坚固稳定,安装成本低。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