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村户用高效节柴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12144发布日期:2020-02-14 15:09阅读:74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村户用高效节柴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节能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村户用高效节柴灶。



背景技术:

柴火灶是一种以木柴、锯末、刨花、杂草、玉米芯、秸秆等植物材料为燃料的生火做饭的设备。目前,常见的柴火灶由于其拦火圈、燃烧室、炉桥等结构设置不合理,以至于其热量不能很好的汇聚。在这个过程中,会浪费掉大量的热量及材料。因此,需要一款设计更加合理,更加节能的柴火灶,以满足实际的需求。但是,现有的柴火灶并不具备这样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便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农村户用高效节柴灶,设计更加合理,更加节能。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农村户用高效节柴灶,包括顶部开有内底面为弧形的灶口且内部设有灶膛的灶体,所述灶口内部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表面开有热风通道的拦火圈,所述拦火圈底面与灶口内底面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灶口内底面位于拦火圈外侧的位置开有回烟道,所述灶体外侧壁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与回烟道连通的烟囱,所述灶膛内部位于中部的位置横向设有炉桥,所述灶膛内部位于灶口和炉桥之间的位置设有灶芯,所述灶芯内部形成燃烧室,所述燃烧室长度为设置于灶口的锅口直径的三分之一,所述燃烧室宽度为设置于灶口的锅口直径的四分之一,所述燃烧室面积与炉桥使用面积一致,所述灶膛位于炉桥下方的位置形成进风道,所述进风道靠近炉桥的一端宽度与燃烧室宽度一致,所述灶体外侧壁位于炉桥下方的位置设有与进风道内部连通的进风口。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烟囱与回烟道之间设有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顶部开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密封板,当所述密封板与连接通道内底面接触时,所述密封板与连接通道内部形成密封。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灶体外侧壁位于炉桥上方的位置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原料进口,所述远离进口上设有灶门。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炉桥靠近灶门的一端位置高于远离灶门的一端。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炉桥上靠近灶门的一端设有挡火板。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风道靠近炉桥的一端宽度小于远离炉桥的一端宽度。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风道横截面为等腰梯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对各部件的合理布局,可将燃烧产生的热量进行汇聚,保证燃烧的效果,达到节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中:1、灶体;2、灶口;3、灶膛;4、拦火圈;5、间隙;6、回烟道;7、烟囱;8、炉桥;9、灶芯;10、燃烧室;11、进风道;12、连接通道;13、密封板;14、原料进口;15、灶门;16、挡火板;17、进风口;41、热风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农村户用高效节柴灶,包括顶部开有内底面为弧形的灶口2且内部设有灶膛3的灶体1,所述灶口2内部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表面开有热风通道41的拦火圈4,所述拦火圈4底面与灶口2内底面之间设有间隙5,所述灶口2内底面位于拦火圈4外侧的位置开有回烟道6,所述灶体1外侧壁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与回烟道6连通的烟囱7,所述灶膛3内部位于中部的位置横向设有炉桥8,所述灶膛3内部位于灶口2和炉桥8之间的位置设有灶芯9,所述灶芯9内部形成燃烧室10,所述燃烧室10长度为设置于灶口2的锅口直径的三分之一,所述燃烧室10宽度为设置于灶口2的锅口直径的四分之一,所述燃烧室10面积与炉桥8使用面积一致,所述灶膛3位于炉桥8下方的位置形成进风道11,所述进风道11靠近炉桥8的一端宽度与燃烧室10宽度一致,所述灶体1外侧壁位于炉桥8下方的位置设有与进风道11内部连通的进风口17。

本实施例中,所述烟囱7与回烟道6之间设有连接通道12,所述连接通道12顶部开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密封板13,当所述密封板13与连接通道12内底面接触时,所述密封板13与连接通道12内部形成密封。

本实施例中,所述灶体1外侧壁位于炉桥8上方的位置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原料进口14,所述远离进口上设有灶门15。

本实施例中,所述炉桥8靠近灶门15的一端位置高于远离灶门15的一端。

本实施例中,所述炉桥8上靠近灶门15的一端设有挡火板16。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风道11靠近炉桥8的一端宽度小于远离炉桥8的一端宽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风道11横截面为等腰梯形。

本节能灶中,烟囱7,烧柴时高度为3米-4米,烧煤高度4米以上,内双眼灶一囱横切面积为16厘米x18厘米或12厘米x18厘米;单眼横切面积为12厘米x12厘米;烟囱7要直,密封性要好。

连接通道12大小一般为12厘米x12厘米为宜,并要设置密封板13,以调整烟囱7抽力。

拦火圈4用耐火沙泥做成锅底形,其中耐火沙泥配方:沙占三分之二,粘土占三分之一,额外每锅加水泥5-10斤;一边宽度为锅口直径的四分之一,拦火圈4与锅背间隙5为1-3厘米,外间隙是内间隙的三分之二。

回烟道6宽度略少于锅口直径的八分之一,其深度以跑完烟气为宜。根据离烟囱7的距离算出回烟道6的烟量。

燃烧室10长为锅口直径的三分之一,宽为锅口直径的四分之一,高按吊火高度,即炉桥8中心表面至锅的距离,为锅口直径的六分之一,燃烧室10砌筑材料一般采用耐火砖、泡砂石、页岩火砖或灶芯9,里面方砌成弧状。

炉桥8使用面积与燃烧室10面积相等;原料为柴时炉桥8的间隙为0.8厘米,原料为柴时炉桥8的间隙为1厘米,炉桥8与间隙之比一般为1:1,炉桥8采用生铁炉桥,间隙上口小一面直上,间隙下口大一面朝下,安装在灶膛3正中。

进风道11上口宽度与燃烧室10同宽,下口略宽,砌成等腰梯形,高度以炉桥8安放位置到地平面,深度与炉桥8里端齐平。

灶体1的高度以75厘米-80厘米为宜,长宽按锅口大小为实际需要而定。为了节省厨房空间,最好建巴壁灶,烟囱7设在墙内或墙外。

炉桥8离地距离(炉桥8中间)=80厘米-吊火高度-锅深;直径大于60的锅,炉桥8宜外高里低,但相关不超过1厘米;直径小于40的锅,炉桥8可以平放;挡火板81宽=炉桥8宽(包括支脚);挡火板81长=锅口半径-炉桥8长的一半+锅边至灶台边的距离;回烟道6(离烟囱7最远端)截面面积=回烟道6面积÷4;回烟道6(中间)截面面积=连接通道12面积÷2。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